第456章 天下第一神射手和熊虎中的殺意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這份令人震驚不已的神秘禮物之外,裴徽還特意為哥舒翰準備了一輛極為舒適豪華的馬車,以便他能夠在歸途中休息好,別因為路途辛苦,讓身體出了問題。
不僅如此,對於跟隨哥舒翰一同前來的河西眾將官們,裴徽也是毫不吝嗇,每個人都得到了一份豐厚得讓人咋舌的錢財以及一些精致可愛、討人歡心的小禮物。
不過,考慮到不能讓李隆基對他們之間的交往產生任何不必要的猜疑和顧慮,裴徽僅僅是將哥舒翰及其他河西將官送到了不良府的大門口便止步不前了。
盡管此次裴徽對哥舒翰等河西將官有著救命之大恩尚未言明,但這份恩情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哥舒翰等河西將官的心中。
哥舒翰暗自下定決心,待到日後有機會之時,必定要以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之勢來報答裴徽今日的再造之恩。
盡管暗自發誓以後一定要迴報裴徽,但收下了裴徽所贈送的這四份極其厚重的大禮,哥舒翰的內心深處終究是感覺受之有愧。
也正因如此,在即將啟程離開的時候,哥舒翰有些依依不舍的同樣留下了一件東西給裴徽作為迴禮。
準確地來說,他所留下的並非什麽物品,而是一個人——一員勇猛無匹的戰將。
剛送走哥舒翰一行,裴徽便此這位戰將叫過來問話。
此時,隻聽得這員戰將中氣十足的高唿:“原河西果毅都尉李晟,拜見大帥!”
這員戰將身形中等,相貌雖說不上英俊非凡但也算是五官端正。
其身材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
然而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他那雙猶如夜空中閃爍繁星般明亮璀璨的眼睛。
此刻,這名叫做李晟的武將正畢恭畢敬地單膝跪在裴徽麵前,恭敬行禮。
裴徽一邊示意李晟起身,一邊饒有興致地端詳起眼前這位年輕的武將,隻見他年歲約莫不過二十五上下。
這般年紀便能身居從七品之位,官拜果毅都尉一職,算是少見。
細細想來,無非隻有兩種可能性罷了。
其一,此人定然是出身顯貴之家,家族背景極為深厚,僅憑家世顯赫就能輕易獲取此等官職。
其二,則必然是此人曾立下過赫赫戰功,因為大唐對戰功封賞極重。
很明顯,這李晟既然能夠被哥舒翰當作一份禮物那般隨意贈予裴徽,那就絕不可能是依靠出身權貴才得到如今地位的。
毫無疑問,定是因為他戰功彪炳,方能在如此年少之際從普通百姓猶如鳳凰經曆烈火焚燒後涅盤重生一般,榮耀加身晉升成為這果毅都尉。
裴徽忍不住再次定睛細瞧,發現這李晟身高大約在一米七五左右。
雖說算不上特別高大威猛,但卻生得一雙奇長無比的手臂。
經過裴徽一番目測之後,驚訝地發現其雙臂長度竟然已然超過了膝蓋,活脫脫就像是一隻長臂猿似的,行動起來想必也是異常靈活自如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晟的那雙眼睛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不但明亮有神,而且還隱隱透出一種類似於貓科動物的銳利光芒來。
即便是在夜晚那微弱的光線之下,依舊閃爍著奇異的光彩,宛如那浩瀚夜空之中最為璀璨耀眼的星辰一般,熠熠生輝,著實堪稱神奇非凡。
裴徽目光如炬地上下打量著眼前的李晟,眼中滿是探究和好奇之色。
沉默片刻後,他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李晟啊!方才哥舒將軍提及你乃是萬人敵,可他剛才走得著急,並未向本帥詳細說明其中緣由。”
“不知你能否為本帥講述一番,你究竟因何被讚譽為萬人敵呢?”
聽到裴徽的問話,李晟毫不猶豫地抱拳行禮,朗聲道:“卑職謹遵大帥吩咐。”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麵對這樣的誇讚,李晟臉上竟沒有絲毫謙遜之意,反而透露出一股自信與從容。
隻見他身形挺拔如蒼鬆,站姿筆直似磐石,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堅定不移的氣勢。
這種氣質與熊虎中那個滿身逆骨的家夥截然不同,反倒像是從萬人群中脫穎而出的絕世高手一般,令人不由自主地側目關注。
李晟微微眯起雙眸,略作思考狀,原本嚴肅的麵龐此刻更顯莊重肅穆。
他就像一座沉穩的山嶽般佇立在原地,緩緩開口說道:“隻因卑職乃是河西之地赫赫有名的第一神箭手。”
這短短的一句話,卻猶如一道驚雷在裴徽耳邊炸響。
要知道,河西之軍在當今大唐的眾多軍隊當中,一直以來都被公認為是最為強大的一支勁旅。
而李晟竟然能在這支強軍之中獲此殊榮,贏得“第一神箭手”的美名,那麽稱其為整個大唐的箭神也毫不為過了!
想到此處,裴徽心中不禁對李晟更是刮目相看。
“坐下說話。”裴徽再次將目光投向李晟之時,隻見其眼眸之中瞬間流淌出一股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喜愛之色,那種感覺就好似在凝視著一顆無比璀璨、閃耀奪目的明珠一般,充滿了無盡的珍視與嗬護。
“謝大帥!”李晟雙手抱拳行禮之後,動作利落地端坐在下方交椅之上。
不過,即便此刻已然落座,他的身軀依然挺得筆直,宛如一棵傲然屹立於山間的蒼勁古鬆,麵龐之上更是神情莊重肅穆。
短短的幾句話,李晟便給裴徽一種擁有強大到如同鋼鐵般堅硬的執行力,而且對於上級命令有著極強服從意識的感覺。
再加上他身為這世間公認的天下第一神射手,如此出色的才能和品行,怎能不讓裴徽對其越發喜愛有加呢?
以至於裴徽情不自禁地步步趨近,輕輕地拍打起李晟的肩膀,並滿臉讚賞之色地開口說道:“好啊,汝這舉世無雙的第一神箭手既然來到了本帥的麾下,必定不會被白白埋沒掉才華。”
“本帥定然會想盡一切辦法,讓汝之威名傳遍這廣袤無垠的天下每一個角落!”
聽到這番話語,李晟不禁微微一怔,臉上浮現出些許疑惑不解的神色,似乎一時間未能完全領悟裴徽話中的深意。
但僅僅隻是稍作遲疑,他便迅速站起身來,再次向著裴徽恭恭敬敬地抱拳施禮,言辭懇切地道:“多謝大帥的厚愛與賞識!”
見此情形,裴徽微笑著朝李晟擺了擺手,示意他重新落座,而後自己也緩緩轉身迴到主座之上坐定。
緊接著,裴徽饒有興致且滿含好奇地追問道:“汝這精妙絕倫的神箭之術,到底是由何人傳授給你的呢?”
麵對裴徽的詢問,李晟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迴答道:“迴大帥,此乃王節帥親自傳授於卑職的弓射之術。”
裴徽心中自然知道,李晟嘴裏念叨著的“王節帥”,毫無疑問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忠嗣將軍。
裴徽突然想起王忠嗣正值青春年少之際,就已經憑借其出神入化的射箭技藝贏得了神射的美譽。
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當他官至大將軍,並擔任一方節度使之後,神射之名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很少再有關於他神射之名的傳聞流傳於世。
此刻,裴徽敏銳地捕捉到,當李晟談及“王節帥”這個稱唿的時候,他臉上的神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那種對王忠嗣難以抑製的深切懷念以及因為王忠嗣離世而產生的無盡悲痛之情,仿佛化作了洶湧澎湃的波濤,在他的心海之上掀起陣陣驚濤駭浪。
很明顯,李晟對於王忠嗣的感情,恰似那廣袤無垠且深邃無比的海洋一般,深厚得讓人驚歎不已。
就在這一瞬間,裴徽如夢初醒般意識到,王忠嗣這個人竟然能夠如此深得軍心!
想必在河西軍當中,他必定擁有極高的威望,簡直就像是一座高聳入雲、雄偉壯觀的巍峨大山,令所有人都不禁心生敬畏和仰慕之情。
果不其然啊,這世間之事,無論大小,皆有其內在的緣由。
裴徽心中暗自思忖著,就在這時,仿佛一道靈光閃過腦海,他突然間如醍醐灌頂般恍然大悟,似乎一下子就洞悉了李隆基為何始終對那個自幼便看著長大的義子王忠嗣心存猜忌。
要知道,這王忠嗣可不像陳咬金、李靖那些大唐開國的赫赫有名的大將們那樣擁有高超的情商,他根本就不曉得如何自汙以保身,更不知道怎樣去避開嫌疑,簡直就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蓮花,在渾濁不堪的官場之中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不過話說迴來,就算這這李晟乃是舉世無雙的神射手,但能夠被譽為“萬人敵”這般響亮的名號,定然也潛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隱秘故事吧?
想到此處,裴徽不禁滿心好奇地追問起來。
一旁的李晟連忙應道:“大帥果然英明睿智。”
“想當年,卑職年僅十八歲之時,有幸在河西那塊廣袤的土地之上,借著一次機緣巧合,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軍旅生涯當中。”
“那時,隻因卑職天生臂力驚人,而且眼力更是遠超常人,於是乎,就如同那千裏良駒終於遇見了賞識它的伯樂一樣,我得以直接入選了軍中的射弓營,並開始專心修習那令人驚歎不已的飛弓射之術。”
說到這裏,李晟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繼續說道:“再後來呢,由於卑職在這弓射之術方麵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竟意外得到了王節帥的青睞有加。”
“自此以後,王節帥更是不辭辛勞,親力親為地對卑職加以悉心調教,就好似那正被精心嗬護與灌溉的嬌嫩幼苗一般。”
”次年,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之時,吐蕃騎兵竟然毫無征兆地對我大唐邊關村鎮發起了猛烈襲擊!”
“他們來勢洶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消息傳至京城,朝堂震動,聖人龍顏大怒,當即下旨派遣英勇無畏的王節帥統領大軍展開反攻複仇之戰。”
“卑職有幸首次隨軍出征,心中既興奮又緊張。一路上,我們遭遇了無數艱難險阻,但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精湛的武藝,一次次化險為夷、過關斬將。”
“卑職跟隨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吐蕃一座號稱堅如磐石的石頭城之下。”
“然而,這座石頭城果然名不虛傳,城牆高聳入雲,防守嚴密異常。”
“我軍接連攻城數日,用盡各種戰術和器械,卻始終未能攻破其防線,反而自身傷亡慘重,士氣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足智多謀的王節帥心生一計。他暗中命令卑職隨使者一同前往城下喊話,表麵上是勸降,實則另有玄機。”
“原來,王節帥早已暗授機宜給卑職,要卑職尋找機會射殺站在城頭指揮作戰的吐蕃主將。”
”卑職領命後,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城頭敵軍的一舉一動,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吐蕃主將再次出現在城頭時,卑職毫不猶豫地張弓搭箭,隻聽嗖的一聲,箭矢如閃電般疾馳而去。”
“刹那間,準確無誤地射中了那位趾高氣昂的吐蕃主將,隻見他慘叫一聲,從城頭上重重跌落下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吐蕃大軍登時亂作一團,群龍無首。”
“而此時,一直在密切關注戰局的王節帥果斷下令攻城。”
“我軍將士們見狀,頓時精神大振,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城池。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最終輕而易舉地攻克了這座堅固無比的石頭城。”
“經此一役,卑職可謂立下赫赫戰功。王節帥論功行賞,卑職因此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直接被擢升為都尉軍官。”
“此後,卑職更是越戰越勇,在後續的戰鬥中立下了兩次射殺敵將之功。”
“再加上王節帥對卑職的極力褒獎與推崇,卑職之名迅速傳遍全軍,被譽為“萬人敵”,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說到這裏,李晟微微停頓下來,端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然後緩緩放下,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似乎沉浸在了那段輝煌的過往迴憶之中。
片刻之後,他輕輕搖了搖頭,仿佛從思緒中迴過神來,接著便不再言語,隻是靜靜地凝視著遠方。
裴徽臉上滿是感慨之色,不住地點頭,言語之中盡是真誠和欽佩之意:“你這‘萬人敵’的稱號,可真不是浪得虛名啊!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麵對如此讚譽,李晟此次的表現卻一反常態,顯得格外謙遜。
隻見他宛如那成熟低垂的稻穗般,連連擺手搖頭,口中說道:“大帥您太過獎啦,我哪敢當此等誇讚?咱們河西隴右軍裏可是勇士雲集、猛將輩出啊!卑職不過隻是略通弓箭之術罷了,若要論起真正的帶兵打仗之道,跟諸多同僚相較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呐。”
聽到李晟這番自謙之詞,裴徽微微頷首,表示理解,但他的內心深處卻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層層漣漪,思緒也隨之飄向了別處。
他突然迴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來——安祿山在起兵造反之前,就如同一隻陰險狡詐的狐狸,處心積慮地謀劃著如何先行擾亂河西軍隊的軍心,並設法廢掉哥舒翰這位大將。
想來,安祿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盤算,恐怕正是因為他深知河西隴右軍中猛將如雲、良將眾多吧。
再聯想到李隆基此前對待王忠嗣時那種百般猜疑的態度,裴徽心裏便越發篤定,李隆基對於河西隴右猛將眾多的情況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或許正因如此,才使得李隆基對這些將領們心存忌憚,總是擔心他們擁兵自重,威脅到自己的皇位統治。
因此,此次如果沒有他裴徽竭盡全力地力保哥舒翰,那麽李隆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哥舒翰廢棄掉,並使河西隴右的軍心大亂。
這樣一來,局勢就如同一隻陷入深深沼澤中的麋鹿,無法自拔,最終隻能完全掉入安祿山精心設計的陰險狡詐的陰謀陷阱之中。
這其中所蘊含的邏輯道理清晰明了,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別說是什麽英明睿智、武功蓋世的明君或者聖君了,就算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臣子,隻要稍加思考,都能夠輕而易舉地洞察到這裏麵隱藏著的玄機奧秘。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和悲哀的是,正是因為那可惡至極的人性弱點,宛如一條貪得無厭、欲壑難填的毒蛇一般,緊緊纏繞住了李隆基的心竅。
使得這位曾經威震天下、風光無限的皇帝陛下,如今隻知道貪圖自己個人的逍遙快活,放縱自己的行為舉止,肆意而為,全然不顧及國家社稷的安危存亡。
這種愚蠢至極的舉動,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扼腕歎息。
而這一幕場景,又何嚐不是與曆史上那些早期表現得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但到了晚年卻逐漸變得昏聵無能、荒誕不經的君王們如出一轍呢?
至於到底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法策略,才能夠讓李晟的卓越才華得到最充分有效的施展運用,裴徽目前還沒有想出一個完美周全的方案來。
畢竟,對於李晟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等方麵,他的了解程度還遠遠不夠深入全麵。
要知道,他裴徽平日裏暗中所作所為對當下朝廷和聖人來說,實在是大逆不道、悖逆天理,完全稱得上是反賊裏最為忤逆犯上的一個。
而熊虎中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當今聖上李隆基,如此膽大包天的行徑,其叛逆的程度比起裴徽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裴徽才會毫不猶豫地大膽啟用他。
不過呢,對於李晟這個人,裴徽心裏卻有些吃不準。
說不定此人乃是那種愚不可及的忠臣良將,滿心滿眼隻有對朝廷和皇帝的忠心耿耿。
所以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裴徽最終還是決定先暫時把李晟留在自己身旁,如同那善於識馬的伯樂一樣,再好好地觀察一陣子,看看這個李晟到底是不是值得自己委以重任的心腹之人。
且說那熊虎中,裴徽早已安排好了替罪羊。
就裴徽說服李隆基下午時分,那個找來的替身便已經代替熊虎中極其淒慘地命喪黃泉了。
當時的場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觸目驚心呐!
隻見那可憐的替身先是被五匹剽悍兇猛的戰馬拉扯著身體,硬生生地分成了五份,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緊接著,裴徽又是一聲冷酷無情的命令下達下去,那些手下們立刻驅策著駿馬,狠狠地在那已經支離破碎的屍體上肆意踐踏,直將其踏成了一灘麵目全非的肉泥。
即便是把熊虎自小撫養長大的王嗣忠來到現場,無論如何都辨認不出這堆爛泥般的東西竟然曾經是活生生的熊虎中本人了。
……
……
夜幕深沉,不良府的深處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然而,在那隱蔽的密室裏,正醞釀著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暴。
裴徽靜靜地端坐在密室中央,麵色凝重而沉靜。
突然,一陣沉重的腳步聲打破了寂靜,熊虎中的身影如同一頭狂怒的野獸,從黑暗中衝了出來。
“啊!我要殺了你!” 熊虎中雙眼布滿血絲,惡狠狠地瞪著裴徽,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
隻見他張開雙臂,如餓虎撲食般,以雷霆萬鈞之勢徑直朝裴徽猛撲過去。
裴徽見狀,心中一驚,但盡管麵臨如此兇險的局麵,他依然穩穩地坐在椅子上,身體甚至沒有挪動分毫,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山嶽。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黑影猶如閃電劃破夜空,疾馳而過。
眨眼間,一個戴著無臉麵具的神秘身影如同鬼魅一般,突兀地出現在裴徽與熊虎中之間。
這個身影動作敏捷如風,讓人幾乎看不清其真實麵目。
原來,裴徽深知熊虎中心狠手辣、膽大包天,就連當今聖上李隆基都敢行刺,因此特意安排了劍術高超的李太白藏匿在暗處保護自己。
此刻,李太白的出現無疑成為了這場生死較量的關鍵轉折點。
熊虎中顯然被李太白驚人的速度所震驚,他瞪大了眼睛,瞳孔急劇收縮,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然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並沒有動搖他的殺心和決心。
短暫的驚愕過後,他扯開嗓子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再次如餓虎撲食般徑直衝向李太白。
熊虎中揮舞著粗壯的手臂,每一拳都帶著唿唿風聲,似乎想要憑借自己強大的力量將李太白一舉擊潰,然後繼續刺殺裴徽。
他的攻擊兇猛無比,猶如狂風暴雨般鋪天蓋地而來,讓人不寒而栗。
隻因為他牢牢記得,他精心策劃、誌在必得的刺殺昏君的行動,卻因裴徽關鍵時刻扔出的一張茶幾而功虧一簣,眼睜睜地看著李隆基逃過一劫。
自那時起,裴徽這個名字就成了他心頭永遠無法拔除的一根刺,每一次想起都令他怒火中燒、咬牙切齒。
此刻,麵對著眼前威猛無比、身強力壯的熊虎中,李太白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忌憚。
畢竟他年事已高且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隻見熊虎中如同一頭發狂的猛獸,氣勢洶洶地朝著李太白猛衝而來,那股兇悍之氣仿佛要將一切都撕裂粉碎。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熊虎中的身影即將撞上李太白的瞬間,李太白身形猛地一閃,敏捷地避開了對方兇猛的衝撞。
與此同時,他瞅準時機,飛起一腳,帶著全身的力量狠狠地踹向熊虎中的腰間。
這一腳勢若雷霆萬鈞,快如閃電疾風,熊虎中甚至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感覺一股巨大的衝擊力襲來,整個人頓時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了出去,然後重重地砸在了一旁堅硬的牆壁上。
隨著一聲沉悶的撞擊聲響起,牆壁似乎都微微顫抖了一下。熊虎中狼狽不堪地倒在地上,一時間竟有些暈頭轉向。
而李太白這邊,雖然成功地擊退了敵人,但由於反作用力的影響,他自己的身形也不由自主地向後踉踉蹌蹌退去,一連退了好幾步才勉強穩住。
此時,他隻覺得自己的腳麵和腳踝處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猶如無數根細針在不停地紮刺著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熊虎中才緩緩地從地上掙紮著爬了起來。
他抬起頭,滿臉驚愕地望著不遠處的李太白,心中暗自震驚不已:沒想到這個人看似文弱書生,速度竟然如此之快,身手也這般矯健,實在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裴徽雙眼緊盯著前方不遠處的熊虎中,隻見其身軀龐大如小山,周身散發出一股兇悍之氣,此刻雖然被眾多侍衛團團圍住,卻依舊蠢蠢欲動、躍躍欲試,那猙獰的麵容仿佛隨時都會掙脫束縛再次猛撲過來奪取他的性命。
裴徽見狀,眉頭不由自主地緊緊擰作一團,宛如兩條糾結在一起的黑線。
他手臂一揮,口中高唿一聲:“來人!”
瞬間,一群身著黑色勁裝、訓練有素的不良人高手如同鬼魅般迅速出現在他身旁。
裴徽麵沉似水,伸出手指直直指向熊虎中,聲音低沉而有力地喝道:“給本帥將此獠拿下,綁了!不得有誤!”
隨著裴徽這道命令下達,那群不良人高手立刻如餓狼撲食一般朝熊虎中疾馳而去。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交錯,喊殺之聲此起彼伏。
然而僅僅過了短短十幾息的時間,這場看似激烈的戰鬥便已宣告結束。
隻見熊虎中滿臉不甘之色,身上纏著數根粗壯的繩索,被五花大綁得嚴嚴實實,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粽子般狼狽不堪地坐在裴徽的下首位置。
裴徽微微抬手揮了揮,示意其餘眾人盡數退下。
待四周安靜下來之後,他才重新將目光投向熊虎中,開口冷冷地問道:“熊虎中,事到如今,你究竟是想活命呢,還是一心求死?不妨直說吧。”
熊虎中聞言抬起頭來,用那雙充滿桀驁與不屈的眼睛狠狠地瞪了裴徽一眼,隨後從喉嚨深處發出一陣甕聲甕氣的怒吼:“哼!老子當然想活命!可你少拿這些話來嚇唬俺,老子行刺的可是當今聖上,這天下間又有誰能夠保住老子這條小命兒?”
說罷,他奮力掙紮了幾下,試圖掙斷身上的繩索,但那些繩索卻紋絲不動,反而勒得更緊了些。
此時的熊虎中就好似一頭被困於牢籠中的猛獸,雖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自從那日失手被捕以來,他便一直被囚禁在那陰森恐怖、暗無天日的監牢之中,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他哪裏曉得,裴徽早已暗中尋得了一個身形相貌與他極為相似之人作為替身,並讓這個替身受了那慘絕人寰的五馬分屍之刑,以掩人耳目。
……
……
不僅如此,對於跟隨哥舒翰一同前來的河西眾將官們,裴徽也是毫不吝嗇,每個人都得到了一份豐厚得讓人咋舌的錢財以及一些精致可愛、討人歡心的小禮物。
不過,考慮到不能讓李隆基對他們之間的交往產生任何不必要的猜疑和顧慮,裴徽僅僅是將哥舒翰及其他河西將官送到了不良府的大門口便止步不前了。
盡管此次裴徽對哥舒翰等河西將官有著救命之大恩尚未言明,但這份恩情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哥舒翰等河西將官的心中。
哥舒翰暗自下定決心,待到日後有機會之時,必定要以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之勢來報答裴徽今日的再造之恩。
盡管暗自發誓以後一定要迴報裴徽,但收下了裴徽所贈送的這四份極其厚重的大禮,哥舒翰的內心深處終究是感覺受之有愧。
也正因如此,在即將啟程離開的時候,哥舒翰有些依依不舍的同樣留下了一件東西給裴徽作為迴禮。
準確地來說,他所留下的並非什麽物品,而是一個人——一員勇猛無匹的戰將。
剛送走哥舒翰一行,裴徽便此這位戰將叫過來問話。
此時,隻聽得這員戰將中氣十足的高唿:“原河西果毅都尉李晟,拜見大帥!”
這員戰將身形中等,相貌雖說不上英俊非凡但也算是五官端正。
其身材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
然而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他那雙猶如夜空中閃爍繁星般明亮璀璨的眼睛。
此刻,這名叫做李晟的武將正畢恭畢敬地單膝跪在裴徽麵前,恭敬行禮。
裴徽一邊示意李晟起身,一邊饒有興致地端詳起眼前這位年輕的武將,隻見他年歲約莫不過二十五上下。
這般年紀便能身居從七品之位,官拜果毅都尉一職,算是少見。
細細想來,無非隻有兩種可能性罷了。
其一,此人定然是出身顯貴之家,家族背景極為深厚,僅憑家世顯赫就能輕易獲取此等官職。
其二,則必然是此人曾立下過赫赫戰功,因為大唐對戰功封賞極重。
很明顯,這李晟既然能夠被哥舒翰當作一份禮物那般隨意贈予裴徽,那就絕不可能是依靠出身權貴才得到如今地位的。
毫無疑問,定是因為他戰功彪炳,方能在如此年少之際從普通百姓猶如鳳凰經曆烈火焚燒後涅盤重生一般,榮耀加身晉升成為這果毅都尉。
裴徽忍不住再次定睛細瞧,發現這李晟身高大約在一米七五左右。
雖說算不上特別高大威猛,但卻生得一雙奇長無比的手臂。
經過裴徽一番目測之後,驚訝地發現其雙臂長度竟然已然超過了膝蓋,活脫脫就像是一隻長臂猿似的,行動起來想必也是異常靈活自如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晟的那雙眼睛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不但明亮有神,而且還隱隱透出一種類似於貓科動物的銳利光芒來。
即便是在夜晚那微弱的光線之下,依舊閃爍著奇異的光彩,宛如那浩瀚夜空之中最為璀璨耀眼的星辰一般,熠熠生輝,著實堪稱神奇非凡。
裴徽目光如炬地上下打量著眼前的李晟,眼中滿是探究和好奇之色。
沉默片刻後,他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李晟啊!方才哥舒將軍提及你乃是萬人敵,可他剛才走得著急,並未向本帥詳細說明其中緣由。”
“不知你能否為本帥講述一番,你究竟因何被讚譽為萬人敵呢?”
聽到裴徽的問話,李晟毫不猶豫地抱拳行禮,朗聲道:“卑職謹遵大帥吩咐。”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麵對這樣的誇讚,李晟臉上竟沒有絲毫謙遜之意,反而透露出一股自信與從容。
隻見他身形挺拔如蒼鬆,站姿筆直似磐石,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堅定不移的氣勢。
這種氣質與熊虎中那個滿身逆骨的家夥截然不同,反倒像是從萬人群中脫穎而出的絕世高手一般,令人不由自主地側目關注。
李晟微微眯起雙眸,略作思考狀,原本嚴肅的麵龐此刻更顯莊重肅穆。
他就像一座沉穩的山嶽般佇立在原地,緩緩開口說道:“隻因卑職乃是河西之地赫赫有名的第一神箭手。”
這短短的一句話,卻猶如一道驚雷在裴徽耳邊炸響。
要知道,河西之軍在當今大唐的眾多軍隊當中,一直以來都被公認為是最為強大的一支勁旅。
而李晟竟然能在這支強軍之中獲此殊榮,贏得“第一神箭手”的美名,那麽稱其為整個大唐的箭神也毫不為過了!
想到此處,裴徽心中不禁對李晟更是刮目相看。
“坐下說話。”裴徽再次將目光投向李晟之時,隻見其眼眸之中瞬間流淌出一股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喜愛之色,那種感覺就好似在凝視著一顆無比璀璨、閃耀奪目的明珠一般,充滿了無盡的珍視與嗬護。
“謝大帥!”李晟雙手抱拳行禮之後,動作利落地端坐在下方交椅之上。
不過,即便此刻已然落座,他的身軀依然挺得筆直,宛如一棵傲然屹立於山間的蒼勁古鬆,麵龐之上更是神情莊重肅穆。
短短的幾句話,李晟便給裴徽一種擁有強大到如同鋼鐵般堅硬的執行力,而且對於上級命令有著極強服從意識的感覺。
再加上他身為這世間公認的天下第一神射手,如此出色的才能和品行,怎能不讓裴徽對其越發喜愛有加呢?
以至於裴徽情不自禁地步步趨近,輕輕地拍打起李晟的肩膀,並滿臉讚賞之色地開口說道:“好啊,汝這舉世無雙的第一神箭手既然來到了本帥的麾下,必定不會被白白埋沒掉才華。”
“本帥定然會想盡一切辦法,讓汝之威名傳遍這廣袤無垠的天下每一個角落!”
聽到這番話語,李晟不禁微微一怔,臉上浮現出些許疑惑不解的神色,似乎一時間未能完全領悟裴徽話中的深意。
但僅僅隻是稍作遲疑,他便迅速站起身來,再次向著裴徽恭恭敬敬地抱拳施禮,言辭懇切地道:“多謝大帥的厚愛與賞識!”
見此情形,裴徽微笑著朝李晟擺了擺手,示意他重新落座,而後自己也緩緩轉身迴到主座之上坐定。
緊接著,裴徽饒有興致且滿含好奇地追問道:“汝這精妙絕倫的神箭之術,到底是由何人傳授給你的呢?”
麵對裴徽的詢問,李晟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迴答道:“迴大帥,此乃王節帥親自傳授於卑職的弓射之術。”
裴徽心中自然知道,李晟嘴裏念叨著的“王節帥”,毫無疑問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忠嗣將軍。
裴徽突然想起王忠嗣正值青春年少之際,就已經憑借其出神入化的射箭技藝贏得了神射的美譽。
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當他官至大將軍,並擔任一方節度使之後,神射之名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很少再有關於他神射之名的傳聞流傳於世。
此刻,裴徽敏銳地捕捉到,當李晟談及“王節帥”這個稱唿的時候,他臉上的神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那種對王忠嗣難以抑製的深切懷念以及因為王忠嗣離世而產生的無盡悲痛之情,仿佛化作了洶湧澎湃的波濤,在他的心海之上掀起陣陣驚濤駭浪。
很明顯,李晟對於王忠嗣的感情,恰似那廣袤無垠且深邃無比的海洋一般,深厚得讓人驚歎不已。
就在這一瞬間,裴徽如夢初醒般意識到,王忠嗣這個人竟然能夠如此深得軍心!
想必在河西軍當中,他必定擁有極高的威望,簡直就像是一座高聳入雲、雄偉壯觀的巍峨大山,令所有人都不禁心生敬畏和仰慕之情。
果不其然啊,這世間之事,無論大小,皆有其內在的緣由。
裴徽心中暗自思忖著,就在這時,仿佛一道靈光閃過腦海,他突然間如醍醐灌頂般恍然大悟,似乎一下子就洞悉了李隆基為何始終對那個自幼便看著長大的義子王忠嗣心存猜忌。
要知道,這王忠嗣可不像陳咬金、李靖那些大唐開國的赫赫有名的大將們那樣擁有高超的情商,他根本就不曉得如何自汙以保身,更不知道怎樣去避開嫌疑,簡直就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蓮花,在渾濁不堪的官場之中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不過話說迴來,就算這這李晟乃是舉世無雙的神射手,但能夠被譽為“萬人敵”這般響亮的名號,定然也潛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隱秘故事吧?
想到此處,裴徽不禁滿心好奇地追問起來。
一旁的李晟連忙應道:“大帥果然英明睿智。”
“想當年,卑職年僅十八歲之時,有幸在河西那塊廣袤的土地之上,借著一次機緣巧合,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軍旅生涯當中。”
“那時,隻因卑職天生臂力驚人,而且眼力更是遠超常人,於是乎,就如同那千裏良駒終於遇見了賞識它的伯樂一樣,我得以直接入選了軍中的射弓營,並開始專心修習那令人驚歎不已的飛弓射之術。”
說到這裏,李晟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繼續說道:“再後來呢,由於卑職在這弓射之術方麵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竟意外得到了王節帥的青睞有加。”
“自此以後,王節帥更是不辭辛勞,親力親為地對卑職加以悉心調教,就好似那正被精心嗬護與灌溉的嬌嫩幼苗一般。”
”次年,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之時,吐蕃騎兵竟然毫無征兆地對我大唐邊關村鎮發起了猛烈襲擊!”
“他們來勢洶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消息傳至京城,朝堂震動,聖人龍顏大怒,當即下旨派遣英勇無畏的王節帥統領大軍展開反攻複仇之戰。”
“卑職有幸首次隨軍出征,心中既興奮又緊張。一路上,我們遭遇了無數艱難險阻,但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精湛的武藝,一次次化險為夷、過關斬將。”
“卑職跟隨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吐蕃一座號稱堅如磐石的石頭城之下。”
“然而,這座石頭城果然名不虛傳,城牆高聳入雲,防守嚴密異常。”
“我軍接連攻城數日,用盡各種戰術和器械,卻始終未能攻破其防線,反而自身傷亡慘重,士氣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足智多謀的王節帥心生一計。他暗中命令卑職隨使者一同前往城下喊話,表麵上是勸降,實則另有玄機。”
“原來,王節帥早已暗授機宜給卑職,要卑職尋找機會射殺站在城頭指揮作戰的吐蕃主將。”
”卑職領命後,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城頭敵軍的一舉一動,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吐蕃主將再次出現在城頭時,卑職毫不猶豫地張弓搭箭,隻聽嗖的一聲,箭矢如閃電般疾馳而去。”
“刹那間,準確無誤地射中了那位趾高氣昂的吐蕃主將,隻見他慘叫一聲,從城頭上重重跌落下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吐蕃大軍登時亂作一團,群龍無首。”
“而此時,一直在密切關注戰局的王節帥果斷下令攻城。”
“我軍將士們見狀,頓時精神大振,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城池。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最終輕而易舉地攻克了這座堅固無比的石頭城。”
“經此一役,卑職可謂立下赫赫戰功。王節帥論功行賞,卑職因此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直接被擢升為都尉軍官。”
“此後,卑職更是越戰越勇,在後續的戰鬥中立下了兩次射殺敵將之功。”
“再加上王節帥對卑職的極力褒獎與推崇,卑職之名迅速傳遍全軍,被譽為“萬人敵”,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說到這裏,李晟微微停頓下來,端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然後緩緩放下,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似乎沉浸在了那段輝煌的過往迴憶之中。
片刻之後,他輕輕搖了搖頭,仿佛從思緒中迴過神來,接著便不再言語,隻是靜靜地凝視著遠方。
裴徽臉上滿是感慨之色,不住地點頭,言語之中盡是真誠和欽佩之意:“你這‘萬人敵’的稱號,可真不是浪得虛名啊!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麵對如此讚譽,李晟此次的表現卻一反常態,顯得格外謙遜。
隻見他宛如那成熟低垂的稻穗般,連連擺手搖頭,口中說道:“大帥您太過獎啦,我哪敢當此等誇讚?咱們河西隴右軍裏可是勇士雲集、猛將輩出啊!卑職不過隻是略通弓箭之術罷了,若要論起真正的帶兵打仗之道,跟諸多同僚相較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呐。”
聽到李晟這番自謙之詞,裴徽微微頷首,表示理解,但他的內心深處卻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層層漣漪,思緒也隨之飄向了別處。
他突然迴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來——安祿山在起兵造反之前,就如同一隻陰險狡詐的狐狸,處心積慮地謀劃著如何先行擾亂河西軍隊的軍心,並設法廢掉哥舒翰這位大將。
想來,安祿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盤算,恐怕正是因為他深知河西隴右軍中猛將如雲、良將眾多吧。
再聯想到李隆基此前對待王忠嗣時那種百般猜疑的態度,裴徽心裏便越發篤定,李隆基對於河西隴右猛將眾多的情況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或許正因如此,才使得李隆基對這些將領們心存忌憚,總是擔心他們擁兵自重,威脅到自己的皇位統治。
因此,此次如果沒有他裴徽竭盡全力地力保哥舒翰,那麽李隆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哥舒翰廢棄掉,並使河西隴右的軍心大亂。
這樣一來,局勢就如同一隻陷入深深沼澤中的麋鹿,無法自拔,最終隻能完全掉入安祿山精心設計的陰險狡詐的陰謀陷阱之中。
這其中所蘊含的邏輯道理清晰明了,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別說是什麽英明睿智、武功蓋世的明君或者聖君了,就算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臣子,隻要稍加思考,都能夠輕而易舉地洞察到這裏麵隱藏著的玄機奧秘。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和悲哀的是,正是因為那可惡至極的人性弱點,宛如一條貪得無厭、欲壑難填的毒蛇一般,緊緊纏繞住了李隆基的心竅。
使得這位曾經威震天下、風光無限的皇帝陛下,如今隻知道貪圖自己個人的逍遙快活,放縱自己的行為舉止,肆意而為,全然不顧及國家社稷的安危存亡。
這種愚蠢至極的舉動,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扼腕歎息。
而這一幕場景,又何嚐不是與曆史上那些早期表現得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但到了晚年卻逐漸變得昏聵無能、荒誕不經的君王們如出一轍呢?
至於到底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法策略,才能夠讓李晟的卓越才華得到最充分有效的施展運用,裴徽目前還沒有想出一個完美周全的方案來。
畢竟,對於李晟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等方麵,他的了解程度還遠遠不夠深入全麵。
要知道,他裴徽平日裏暗中所作所為對當下朝廷和聖人來說,實在是大逆不道、悖逆天理,完全稱得上是反賊裏最為忤逆犯上的一個。
而熊虎中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當今聖上李隆基,如此膽大包天的行徑,其叛逆的程度比起裴徽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裴徽才會毫不猶豫地大膽啟用他。
不過呢,對於李晟這個人,裴徽心裏卻有些吃不準。
說不定此人乃是那種愚不可及的忠臣良將,滿心滿眼隻有對朝廷和皇帝的忠心耿耿。
所以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裴徽最終還是決定先暫時把李晟留在自己身旁,如同那善於識馬的伯樂一樣,再好好地觀察一陣子,看看這個李晟到底是不是值得自己委以重任的心腹之人。
且說那熊虎中,裴徽早已安排好了替罪羊。
就裴徽說服李隆基下午時分,那個找來的替身便已經代替熊虎中極其淒慘地命喪黃泉了。
當時的場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觸目驚心呐!
隻見那可憐的替身先是被五匹剽悍兇猛的戰馬拉扯著身體,硬生生地分成了五份,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緊接著,裴徽又是一聲冷酷無情的命令下達下去,那些手下們立刻驅策著駿馬,狠狠地在那已經支離破碎的屍體上肆意踐踏,直將其踏成了一灘麵目全非的肉泥。
即便是把熊虎自小撫養長大的王嗣忠來到現場,無論如何都辨認不出這堆爛泥般的東西竟然曾經是活生生的熊虎中本人了。
……
……
夜幕深沉,不良府的深處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然而,在那隱蔽的密室裏,正醞釀著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暴。
裴徽靜靜地端坐在密室中央,麵色凝重而沉靜。
突然,一陣沉重的腳步聲打破了寂靜,熊虎中的身影如同一頭狂怒的野獸,從黑暗中衝了出來。
“啊!我要殺了你!” 熊虎中雙眼布滿血絲,惡狠狠地瞪著裴徽,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
隻見他張開雙臂,如餓虎撲食般,以雷霆萬鈞之勢徑直朝裴徽猛撲過去。
裴徽見狀,心中一驚,但盡管麵臨如此兇險的局麵,他依然穩穩地坐在椅子上,身體甚至沒有挪動分毫,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山嶽。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黑影猶如閃電劃破夜空,疾馳而過。
眨眼間,一個戴著無臉麵具的神秘身影如同鬼魅一般,突兀地出現在裴徽與熊虎中之間。
這個身影動作敏捷如風,讓人幾乎看不清其真實麵目。
原來,裴徽深知熊虎中心狠手辣、膽大包天,就連當今聖上李隆基都敢行刺,因此特意安排了劍術高超的李太白藏匿在暗處保護自己。
此刻,李太白的出現無疑成為了這場生死較量的關鍵轉折點。
熊虎中顯然被李太白驚人的速度所震驚,他瞪大了眼睛,瞳孔急劇收縮,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然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並沒有動搖他的殺心和決心。
短暫的驚愕過後,他扯開嗓子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再次如餓虎撲食般徑直衝向李太白。
熊虎中揮舞著粗壯的手臂,每一拳都帶著唿唿風聲,似乎想要憑借自己強大的力量將李太白一舉擊潰,然後繼續刺殺裴徽。
他的攻擊兇猛無比,猶如狂風暴雨般鋪天蓋地而來,讓人不寒而栗。
隻因為他牢牢記得,他精心策劃、誌在必得的刺殺昏君的行動,卻因裴徽關鍵時刻扔出的一張茶幾而功虧一簣,眼睜睜地看著李隆基逃過一劫。
自那時起,裴徽這個名字就成了他心頭永遠無法拔除的一根刺,每一次想起都令他怒火中燒、咬牙切齒。
此刻,麵對著眼前威猛無比、身強力壯的熊虎中,李太白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忌憚。
畢竟他年事已高且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隻見熊虎中如同一頭發狂的猛獸,氣勢洶洶地朝著李太白猛衝而來,那股兇悍之氣仿佛要將一切都撕裂粉碎。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熊虎中的身影即將撞上李太白的瞬間,李太白身形猛地一閃,敏捷地避開了對方兇猛的衝撞。
與此同時,他瞅準時機,飛起一腳,帶著全身的力量狠狠地踹向熊虎中的腰間。
這一腳勢若雷霆萬鈞,快如閃電疾風,熊虎中甚至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感覺一股巨大的衝擊力襲來,整個人頓時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了出去,然後重重地砸在了一旁堅硬的牆壁上。
隨著一聲沉悶的撞擊聲響起,牆壁似乎都微微顫抖了一下。熊虎中狼狽不堪地倒在地上,一時間竟有些暈頭轉向。
而李太白這邊,雖然成功地擊退了敵人,但由於反作用力的影響,他自己的身形也不由自主地向後踉踉蹌蹌退去,一連退了好幾步才勉強穩住。
此時,他隻覺得自己的腳麵和腳踝處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猶如無數根細針在不停地紮刺著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熊虎中才緩緩地從地上掙紮著爬了起來。
他抬起頭,滿臉驚愕地望著不遠處的李太白,心中暗自震驚不已:沒想到這個人看似文弱書生,速度竟然如此之快,身手也這般矯健,實在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裴徽雙眼緊盯著前方不遠處的熊虎中,隻見其身軀龐大如小山,周身散發出一股兇悍之氣,此刻雖然被眾多侍衛團團圍住,卻依舊蠢蠢欲動、躍躍欲試,那猙獰的麵容仿佛隨時都會掙脫束縛再次猛撲過來奪取他的性命。
裴徽見狀,眉頭不由自主地緊緊擰作一團,宛如兩條糾結在一起的黑線。
他手臂一揮,口中高唿一聲:“來人!”
瞬間,一群身著黑色勁裝、訓練有素的不良人高手如同鬼魅般迅速出現在他身旁。
裴徽麵沉似水,伸出手指直直指向熊虎中,聲音低沉而有力地喝道:“給本帥將此獠拿下,綁了!不得有誤!”
隨著裴徽這道命令下達,那群不良人高手立刻如餓狼撲食一般朝熊虎中疾馳而去。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交錯,喊殺之聲此起彼伏。
然而僅僅過了短短十幾息的時間,這場看似激烈的戰鬥便已宣告結束。
隻見熊虎中滿臉不甘之色,身上纏著數根粗壯的繩索,被五花大綁得嚴嚴實實,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粽子般狼狽不堪地坐在裴徽的下首位置。
裴徽微微抬手揮了揮,示意其餘眾人盡數退下。
待四周安靜下來之後,他才重新將目光投向熊虎中,開口冷冷地問道:“熊虎中,事到如今,你究竟是想活命呢,還是一心求死?不妨直說吧。”
熊虎中聞言抬起頭來,用那雙充滿桀驁與不屈的眼睛狠狠地瞪了裴徽一眼,隨後從喉嚨深處發出一陣甕聲甕氣的怒吼:“哼!老子當然想活命!可你少拿這些話來嚇唬俺,老子行刺的可是當今聖上,這天下間又有誰能夠保住老子這條小命兒?”
說罷,他奮力掙紮了幾下,試圖掙斷身上的繩索,但那些繩索卻紋絲不動,反而勒得更緊了些。
此時的熊虎中就好似一頭被困於牢籠中的猛獸,雖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自從那日失手被捕以來,他便一直被囚禁在那陰森恐怖、暗無天日的監牢之中,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他哪裏曉得,裴徽早已暗中尋得了一個身形相貌與他極為相似之人作為替身,並讓這個替身受了那慘絕人寰的五馬分屍之刑,以掩人耳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