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李隆基的愚蠢決定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28章 李隆基的愚蠢決定
李隆基聽了楊國忠的話,禁不住臉色又是一變,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中的怒火似乎要噴湧而出。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般,發不出聲音。
裴徽站在一旁,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他提前已經猜到楊國忠可能要說上麵這些話,也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戰馬的嘶鳴聲。
緊接著,隻聽“砰”的一聲巨響,殿門被猛地推開。
禁軍統領身披鎖子甲,上麵還沾著冰碴,他一臉凝重地衝進大殿,身後緊跟著一名禦殿斥候。
那斥候氣喘籲籲地跑進大殿,單膝跪地,滿臉驚恐地說道:“陛下,不好了!晉陽城破!陳玄禮大將軍被叛軍俘虜了!”
“叛軍前鋒大將崔乾佑在攻下晉陽城的第二日,竟然隻留下區區三千人駐守晉陽城!”衝進大殿的禦殿斥候滿臉驚惶,氣喘籲籲地說道,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報告的消息,“他和李歸仁、武令珣統領四萬多人馬,與攻打東線的安慶緒那三萬多叛軍會師,總計八萬大軍直撲東都洛陽而來!”
“此外,安祿山在範陽自封東平王。”
禦殿斥候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大殿內炸響,原本嘈雜的大殿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了,一時間,整個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你說什麽?”李隆基猛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他的聲音因極度的震驚而變得嘶啞,“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麽?晉陽城可是朕的龍武軍親自駐守,那裏有無數的糧草、守城器械,而且朕還特意派了李子晶帶領一萬右曉衛去支援,河西的郭子儀也率領一萬強軍前去增援。如此堅固的防線,怎麽可能會失守?”
安祿山自封東平王,對李隆基來說已經不算什麽事情了。
但是晉陽城失守,叛軍已經圍了東都洛陽著實嚇到他了。
那名禦殿斥候被李隆基的怒吼嚇得渾身一顫,他連忙跪地磕頭,戰戰兢兢地解釋道:“陛下息怒,小的絕不敢有半句虛言。據小的所知,是陳玄禮大將軍與李子晶將軍夜襲叛軍,結果不幸中了奸計,反遭叛軍圍殺,才導致晉陽城失守。”
“陳玄禮這個蠢貨,竟然如此誤朕!”李隆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他緊緊捂住心口,一股怒不可遏的情緒湧上心頭,讓他幾乎無法自持,“朕對他如此信任,委以重任,他卻如此無能,白白葬送了朕的晉陽城!”
就在這時,李隆基的身體突然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仿佛隨時都可能摔倒在地。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見狀,心中一驚,連忙大步上前,伸出雙手緊緊地扶住李隆基,然後小心翼翼地將他攙扶到龍榻之上坐下。
李隆基的臉色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他的胸口劇烈起伏著,大口喘著粗氣,嘴裏還不停地怒罵著:“陳玄禮這個蠢貨,朕對他如此信任,親自寫信給他,千叮嚀萬囑咐,讓他絕對不可以出城迎戰,可他竟然敢違抗朕的旨意,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朕一定要殺了他全家,以泄心頭之恨!”
李隆基的聲音震耳欲聾,充滿了滔天的殺意。
正當李隆基怒不可遏的時候,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站在一旁的顏真卿身上。
看到顏真卿,李隆基的腦海中立刻想起顏杲卿投效叛軍,給叛軍獻上同樣至關重要的真定城的事情,他的臉色變得更加猙獰可怖,對著顏真卿咆哮道:“顏杲卿也是個該殺的家夥,竟然敢投降叛軍,簡直該死!”
李隆基越說越氣,他的手掌猛地拍在龍紋扶手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仿佛那扶手就是安祿山的頭顱一般。
在這一刻,李隆基似乎看到了安祿山的鐵騎已經衝破了東都的城門,正朝著皇宮狂奔而來。
由於一夜未睡好,再加上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李隆基的頭痛愈發嚴重起來。
他隻覺得自己的腦袋像是要炸開一樣,劇痛難忍。
然而,這並沒有讓他的怒火稍有平息,反而讓他變得更加暴躁。
“來人啊!”李隆基怒吼一聲,“把陳玄禮和顏杲卿的父母妻兒全部打入大牢,一個都不許放過!還有,把顏真卿的襆頭給朕摘了,將他也打入禦史台大牢,等候朕的發落!”
隨著李隆基的命令下達,兩名金吾衛立刻如餓虎撲食一般衝向顏真卿,他們緊緊地按住顏真卿的肩膀,生怕他會逃脫。
就在這一刹那,兵部侍郎的獬豸補子不小心擦過了禦案的邊角,發出了輕微的摩擦聲。
裴徽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嘴唇微張,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高力士卻在此時不動聲色地向他擺了擺手,示意他此刻千萬不要開口。
裴徽見狀,隻得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頭的怒火和焦躁,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他轉頭看向一旁怒不可遏的顏真卿,隻見顏真卿滿臉漲得通紅,雙眼圓睜,想要怒吼出聲,卻被幾名如狼似虎的金吾衛死死捂住嘴巴,讓他連一絲聲音都發不出來。
緊接著,這些金吾衛毫不留情地當場扒下了顏真卿的官衣官帽,然後像拖死狗一樣將他硬生生地拖出了大殿。
在被強行拖離大殿之前,顏真卿拚盡全力轉過頭來,深深地看了一眼裴徽。
那一眼充滿了絕望、不甘和對裴徽的信任,仿佛在說:“我隻能靠你了!”
裴徽心中一陣刺痛,他連忙衝著顏真卿微微點了點頭,用眼神告訴他:“放心吧,我一定會想辦法救你的!”
裴徽心裏很清楚,高力士的提醒和示意非常正確。
以李隆基那剛愎自用的性格,現在他正在氣頭上,自己若是貿然勸諫,不但不會有任何效果,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然而,裴徽也明白,他曾經答應過顏真卿,絕對不會讓顏杲卿的家人出事。
而且,他在真定府乃至整個常山地區要建立敵後根據地的部署,是他整個戰略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絕對不能有絲毫閃失。
“裴徽!”待沉默無言的顏真卿被如狼似虎的侍衛們粗暴地拖拽下去之後,坐在龍榻上稍微冷靜一些的李隆基突然開口說話了,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焦慮和擔憂。
“先是顏杲卿這樣的忠正之臣竟然會投降叛軍,實在是令人痛心啊!”李隆基皺起眉頭,滿臉愁容地歎息道,“而陳玄禮,他可是朕最為信任的龍武大將軍啊,一直以來對朕都是忠心耿耿。可這次他卻不聽從朕的吩咐,執意要出城去與叛軍交戰,結果導致晉陽城失守,這可如何是好啊!”
李隆基越說越激動,他的雙手緊緊握成拳頭,似乎想要發泄心中的不滿和憤恨。
然而,在這緊要關頭,他還是努力克製住了自己的情緒,深吸一口氣後,繼續說道:“如今駐守洛陽的李光弼雖然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而且從他過去的表現來看,對朕的忠心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問題。但是,經過前麵這些事情,朕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啊。”
裴徽站在下首,靜靜地聽著李隆基的訴說。
當他聽到李隆基提到李光弼時,心中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擔憂所在,他定了定神,然後主動開口說道:“陛下,微臣明白您的顧慮。洛陽城中有我們不良府的人,他們都是訓練有素、機智過人的探子。微臣這就立刻派人去貼身監視李光弼,確保他不會有絲毫的懈怠,更不會讓他產生投降叛軍的念頭。”
不等李隆基說話,楊國忠搶先緊接著說道:“陛下,李光弼身為大將軍、節度使,位高權重,不良府即便多次派遣不良將對其進行監視,恐怕也難以真正起到監督作用啊。”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李光弼的忌憚和對不良府能力的質疑。
李隆基微微頷首,表示對楊國忠觀點的認可。
他的眉頭微皺,似乎在思考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狗入的楊國忠,這分明就是想把我從長安調離!”裴徽心中暗罵,他對楊國忠的意圖心知肚明。
然而,正當他準備開口反駁時,李隆基卻突然發話了。
“右相所言甚是,其他人朕實難放心。”李隆基的目光落在了裴徽身上,語重心長地說道,“裴卿啊,如今這情形,唯有你親自前往洛陽,替朕嚴密監視李光弼,朕方能安心呐。”
裴徽心頭一緊,他知道自己無法拒絕李隆基的旨意。
沉默片刻後,他恭敬地迴答道:“微臣願領旨前往洛陽,為陛下分憂。”
李隆基滿意地點點頭,但似乎仍有些不放心,他緊接著說道:“朕擔心時間一長,恐生變數。”
說罷,他果斷地揮了揮手,“明日清晨,你即刻動身,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洛陽城。”
……
……
李隆基聽了楊國忠的話,禁不住臉色又是一變,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中的怒火似乎要噴湧而出。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般,發不出聲音。
裴徽站在一旁,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他提前已經猜到楊國忠可能要說上麵這些話,也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戰馬的嘶鳴聲。
緊接著,隻聽“砰”的一聲巨響,殿門被猛地推開。
禁軍統領身披鎖子甲,上麵還沾著冰碴,他一臉凝重地衝進大殿,身後緊跟著一名禦殿斥候。
那斥候氣喘籲籲地跑進大殿,單膝跪地,滿臉驚恐地說道:“陛下,不好了!晉陽城破!陳玄禮大將軍被叛軍俘虜了!”
“叛軍前鋒大將崔乾佑在攻下晉陽城的第二日,竟然隻留下區區三千人駐守晉陽城!”衝進大殿的禦殿斥候滿臉驚惶,氣喘籲籲地說道,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報告的消息,“他和李歸仁、武令珣統領四萬多人馬,與攻打東線的安慶緒那三萬多叛軍會師,總計八萬大軍直撲東都洛陽而來!”
“此外,安祿山在範陽自封東平王。”
禦殿斥候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大殿內炸響,原本嘈雜的大殿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了,一時間,整個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你說什麽?”李隆基猛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他的聲音因極度的震驚而變得嘶啞,“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麽?晉陽城可是朕的龍武軍親自駐守,那裏有無數的糧草、守城器械,而且朕還特意派了李子晶帶領一萬右曉衛去支援,河西的郭子儀也率領一萬強軍前去增援。如此堅固的防線,怎麽可能會失守?”
安祿山自封東平王,對李隆基來說已經不算什麽事情了。
但是晉陽城失守,叛軍已經圍了東都洛陽著實嚇到他了。
那名禦殿斥候被李隆基的怒吼嚇得渾身一顫,他連忙跪地磕頭,戰戰兢兢地解釋道:“陛下息怒,小的絕不敢有半句虛言。據小的所知,是陳玄禮大將軍與李子晶將軍夜襲叛軍,結果不幸中了奸計,反遭叛軍圍殺,才導致晉陽城失守。”
“陳玄禮這個蠢貨,竟然如此誤朕!”李隆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他緊緊捂住心口,一股怒不可遏的情緒湧上心頭,讓他幾乎無法自持,“朕對他如此信任,委以重任,他卻如此無能,白白葬送了朕的晉陽城!”
就在這時,李隆基的身體突然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仿佛隨時都可能摔倒在地。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見狀,心中一驚,連忙大步上前,伸出雙手緊緊地扶住李隆基,然後小心翼翼地將他攙扶到龍榻之上坐下。
李隆基的臉色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他的胸口劇烈起伏著,大口喘著粗氣,嘴裏還不停地怒罵著:“陳玄禮這個蠢貨,朕對他如此信任,親自寫信給他,千叮嚀萬囑咐,讓他絕對不可以出城迎戰,可他竟然敢違抗朕的旨意,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朕一定要殺了他全家,以泄心頭之恨!”
李隆基的聲音震耳欲聾,充滿了滔天的殺意。
正當李隆基怒不可遏的時候,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站在一旁的顏真卿身上。
看到顏真卿,李隆基的腦海中立刻想起顏杲卿投效叛軍,給叛軍獻上同樣至關重要的真定城的事情,他的臉色變得更加猙獰可怖,對著顏真卿咆哮道:“顏杲卿也是個該殺的家夥,竟然敢投降叛軍,簡直該死!”
李隆基越說越氣,他的手掌猛地拍在龍紋扶手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仿佛那扶手就是安祿山的頭顱一般。
在這一刻,李隆基似乎看到了安祿山的鐵騎已經衝破了東都的城門,正朝著皇宮狂奔而來。
由於一夜未睡好,再加上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李隆基的頭痛愈發嚴重起來。
他隻覺得自己的腦袋像是要炸開一樣,劇痛難忍。
然而,這並沒有讓他的怒火稍有平息,反而讓他變得更加暴躁。
“來人啊!”李隆基怒吼一聲,“把陳玄禮和顏杲卿的父母妻兒全部打入大牢,一個都不許放過!還有,把顏真卿的襆頭給朕摘了,將他也打入禦史台大牢,等候朕的發落!”
隨著李隆基的命令下達,兩名金吾衛立刻如餓虎撲食一般衝向顏真卿,他們緊緊地按住顏真卿的肩膀,生怕他會逃脫。
就在這一刹那,兵部侍郎的獬豸補子不小心擦過了禦案的邊角,發出了輕微的摩擦聲。
裴徽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嘴唇微張,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高力士卻在此時不動聲色地向他擺了擺手,示意他此刻千萬不要開口。
裴徽見狀,隻得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頭的怒火和焦躁,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他轉頭看向一旁怒不可遏的顏真卿,隻見顏真卿滿臉漲得通紅,雙眼圓睜,想要怒吼出聲,卻被幾名如狼似虎的金吾衛死死捂住嘴巴,讓他連一絲聲音都發不出來。
緊接著,這些金吾衛毫不留情地當場扒下了顏真卿的官衣官帽,然後像拖死狗一樣將他硬生生地拖出了大殿。
在被強行拖離大殿之前,顏真卿拚盡全力轉過頭來,深深地看了一眼裴徽。
那一眼充滿了絕望、不甘和對裴徽的信任,仿佛在說:“我隻能靠你了!”
裴徽心中一陣刺痛,他連忙衝著顏真卿微微點了點頭,用眼神告訴他:“放心吧,我一定會想辦法救你的!”
裴徽心裏很清楚,高力士的提醒和示意非常正確。
以李隆基那剛愎自用的性格,現在他正在氣頭上,自己若是貿然勸諫,不但不會有任何效果,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然而,裴徽也明白,他曾經答應過顏真卿,絕對不會讓顏杲卿的家人出事。
而且,他在真定府乃至整個常山地區要建立敵後根據地的部署,是他整個戰略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絕對不能有絲毫閃失。
“裴徽!”待沉默無言的顏真卿被如狼似虎的侍衛們粗暴地拖拽下去之後,坐在龍榻上稍微冷靜一些的李隆基突然開口說話了,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焦慮和擔憂。
“先是顏杲卿這樣的忠正之臣竟然會投降叛軍,實在是令人痛心啊!”李隆基皺起眉頭,滿臉愁容地歎息道,“而陳玄禮,他可是朕最為信任的龍武大將軍啊,一直以來對朕都是忠心耿耿。可這次他卻不聽從朕的吩咐,執意要出城去與叛軍交戰,結果導致晉陽城失守,這可如何是好啊!”
李隆基越說越激動,他的雙手緊緊握成拳頭,似乎想要發泄心中的不滿和憤恨。
然而,在這緊要關頭,他還是努力克製住了自己的情緒,深吸一口氣後,繼續說道:“如今駐守洛陽的李光弼雖然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而且從他過去的表現來看,對朕的忠心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問題。但是,經過前麵這些事情,朕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啊。”
裴徽站在下首,靜靜地聽著李隆基的訴說。
當他聽到李隆基提到李光弼時,心中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擔憂所在,他定了定神,然後主動開口說道:“陛下,微臣明白您的顧慮。洛陽城中有我們不良府的人,他們都是訓練有素、機智過人的探子。微臣這就立刻派人去貼身監視李光弼,確保他不會有絲毫的懈怠,更不會讓他產生投降叛軍的念頭。”
不等李隆基說話,楊國忠搶先緊接著說道:“陛下,李光弼身為大將軍、節度使,位高權重,不良府即便多次派遣不良將對其進行監視,恐怕也難以真正起到監督作用啊。”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李光弼的忌憚和對不良府能力的質疑。
李隆基微微頷首,表示對楊國忠觀點的認可。
他的眉頭微皺,似乎在思考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狗入的楊國忠,這分明就是想把我從長安調離!”裴徽心中暗罵,他對楊國忠的意圖心知肚明。
然而,正當他準備開口反駁時,李隆基卻突然發話了。
“右相所言甚是,其他人朕實難放心。”李隆基的目光落在了裴徽身上,語重心長地說道,“裴卿啊,如今這情形,唯有你親自前往洛陽,替朕嚴密監視李光弼,朕方能安心呐。”
裴徽心頭一緊,他知道自己無法拒絕李隆基的旨意。
沉默片刻後,他恭敬地迴答道:“微臣願領旨前往洛陽,為陛下分憂。”
李隆基滿意地點點頭,但似乎仍有些不放心,他緊接著說道:“朕擔心時間一長,恐生變數。”
說罷,他果斷地揮了揮手,“明日清晨,你即刻動身,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洛陽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