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們在打敦煌。倉太守那時候還沒投降,他聚集了當地西羌部落中願意支持他的那部分人,大概是我們兵力的三倍吧。當時我想著這些羌人若是一次不能覆滅他們,等四散之後更不好剿滅。
軍中將領也讚同我們的看法,所以我們就假裝被他們的軍勢所驚嚇,連夜撤退。等他們追擊我們便設下埋伏,一擊破敵。在那之後,整個涼州的羌人,無論是哪個部落的,都不敢對漢軍齜牙了,打著漢軍旗號的西域商隊也不會受到他們的騷擾。”
“所以我們現在也是在示弱?”張苞也反應過來。
“至少丞相希望拉長魏軍的補給線而不是把他們打怕了窩在長安。”馬岱雖然沒有接受過什麽係統性軍事訓練,不過昔日打下河西四郡以及遠征西域的經曆讓他更清楚大軍外出後維持後勤是多麽困難,
“我猜丞相是想把魏軍大軍引過來,然後再來一次涼州那樣的破敵之戰,這一次若是能把魏軍嚇得連長安和潼關、武關都丟了,到時候我們就不用攻堅,如今野戰魏軍已經不是我們的對手,不過攻城的話,我們這些軍隊圍不住長安城的。”
“我記得征西將軍您曾經隨驃騎將軍(馬超)攻下過長安,能給我講講麽?”張苞立刻開始打聽。
當年馬超、馬岱投奔先帝後,他們的家人都隨之遇害,所以一般人都不會問他們過去的事情,不過今天馬岱順口提到昔日的事情,他立刻跟著問。
(三國演義裏麵龐德獻計讓關中聯軍攻下長安,曆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長安一直在曹操手中,沒有“攻下”一說,隻是非常殘破,關中聯軍和曹操發生潼關之戰是因為他們迅速占領了潼關,想要隔絕關中內外逼迫曹操放棄對聯軍的威壓,另一種說法是聯軍確實短暫攻下長安,所以才能有餘力打潼關,隻是被隱去了戰績。這裏用的是演義裏的說法)
馬岱隨即露出追憶的神色:“那次也是僥幸,龐令明獻計,扮作百姓混入城中,趁夜放火奪門,這才讓大軍入城,有此一次,魏賊定然會提防,不會再讓我們輕易成功的。”
“那也無妨。”張苞點點頭,“郎君們給我們送來這麽多東西,又教我們做拋石機和火藥,就是砸,我們也要把長安砸下來!”
.......
同一時刻在衝著丞相抱怨的還有魏延,不過魏延抱怨的是另一件事兒。
這幾天拋石機的轟炸下,陳倉下城固然已經被砸的稀巴爛,上城也已經搖搖欲墜,魏延懷疑隻要派人挖地道再去埋點火藥,就能把上城的城牆炸個稀巴爛,就裏麵那些狼狽的守軍,他有信心一天的功夫把對方全滅。
但是丞相不許他直接進攻,隻需每天拿石頭砸,甚至看到魏軍快撐不下去了之後丞相還讓魏延減少攻擊頻率,隻上午砸,下午不砸。很快發現這個規律的郝昭甚至讓士兵們下午的時候出上城取水,漢軍也不阻攔。
等張苞送信來說東方發現魏軍動向的時候魏延就更急了。大晚上跑來諸葛亮帳中表示就該趁著陳倉守軍士氣低落一舉攻城,拿下陳倉後,再直逼長安。
丞相看了看魏延,反問那若是魏軍調集大軍在長安城外與漢軍對峙,或者幹脆不要臉地退進長安呢?
“那自然是用火藥炸!”魏延理直氣壯迴答,“我悄悄試過了,弄個木箱,裝滿火藥,然後挖個洞,中間用竹竿插出去通氣,再用引線拉出來最後點燃,能把地炸個口子出來,等把長安城牆炸塌了,那魏軍定然不是我們對手。”
其實魏延那次實驗是在諸葛亮默許下進行的,用得火藥的數量很少,挖的洞也不深,但是原理跟網友們透露的差不多。而丞相知道這個結果後也隻是約束了傳播範圍,此刻聽到魏延的迴答,丞相才反問:
“城牆便是沒了,魏軍在長安的大軍也不輸給我們多少,再加上可能來自洛陽和許都方向的援軍,我們要在長安和他們慢慢磨麽?沿途的補給線又該如何保護呢?”
(許都這個時候已經被魏國更名許縣,用於消除其影響力)
這個問題把魏延問住了,但最後他還是硬著頭皮迴答:“不是陽將軍他們還有一路偏師麽?讓他們保護後方便是了,還有高陽鄉侯他們,傳令讓他們自漢中來援,這可是光複舊都啊!”
“若是魏軍一麵堅守長安,一麵與吳軍和解,讓他們從東麵騷擾我軍呢?”
“他們敢!”魏延一拳砸在案幾邊緣,“這幫鼠輩若是——哦對了,李都護不是還鎮守江州呢麽?再加上水軍的鐵船,怕是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但是我們不能不防。“諸葛亮羽扇輕點,“文長,吾亦想早日還於舊都,但就是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穩妥,因為如果我們失敗了,下一次這樣的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我料魏主已經知道此地的事情,而司馬懿十五日內必然會率大軍前來,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決戰之時。”
———洛陽———
在郭淮、戴陵兩人的求援信送到長安前,洛陽的曹叡已經收到了司馬懿的戰報。
戰報上說蜀軍大軍出渭水道攻打陳倉,長安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不過他擔心蜀軍別有圖謀,不敢大軍傾巢出動,所以先奏報陛下前線戰況,同時還派遣了郭淮、戴陵兩名穩妥的將領作為先頭部隊去偵查。
於是曹叡又召來曹真、陳群等人來商議此事,詢問應當如何處置。
在傳閱完司馬懿的奏報後,曹真第一個挺直了腰杆:“陛下,臣以為當下應速派大軍前往陳倉救援,蜀軍攻勢猛烈,若不及時支援,恐陳倉不保。而且據臣了解,諸葛亮此人善用計謀,拖延時間或許對我方不利。”
郝昭是曹真本人選派的陳倉守將,所以曹真對其本領也最了解,再加上陳倉新城的位置險要,本來他應該是對郝昭最有信心的人,可惜司馬懿在送奏報的時候也派人給他傳信,說陳倉城的建設進度比預想要慢一些,要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所以曹真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軍中將領也讚同我們的看法,所以我們就假裝被他們的軍勢所驚嚇,連夜撤退。等他們追擊我們便設下埋伏,一擊破敵。在那之後,整個涼州的羌人,無論是哪個部落的,都不敢對漢軍齜牙了,打著漢軍旗號的西域商隊也不會受到他們的騷擾。”
“所以我們現在也是在示弱?”張苞也反應過來。
“至少丞相希望拉長魏軍的補給線而不是把他們打怕了窩在長安。”馬岱雖然沒有接受過什麽係統性軍事訓練,不過昔日打下河西四郡以及遠征西域的經曆讓他更清楚大軍外出後維持後勤是多麽困難,
“我猜丞相是想把魏軍大軍引過來,然後再來一次涼州那樣的破敵之戰,這一次若是能把魏軍嚇得連長安和潼關、武關都丟了,到時候我們就不用攻堅,如今野戰魏軍已經不是我們的對手,不過攻城的話,我們這些軍隊圍不住長安城的。”
“我記得征西將軍您曾經隨驃騎將軍(馬超)攻下過長安,能給我講講麽?”張苞立刻開始打聽。
當年馬超、馬岱投奔先帝後,他們的家人都隨之遇害,所以一般人都不會問他們過去的事情,不過今天馬岱順口提到昔日的事情,他立刻跟著問。
(三國演義裏麵龐德獻計讓關中聯軍攻下長安,曆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長安一直在曹操手中,沒有“攻下”一說,隻是非常殘破,關中聯軍和曹操發生潼關之戰是因為他們迅速占領了潼關,想要隔絕關中內外逼迫曹操放棄對聯軍的威壓,另一種說法是聯軍確實短暫攻下長安,所以才能有餘力打潼關,隻是被隱去了戰績。這裏用的是演義裏的說法)
馬岱隨即露出追憶的神色:“那次也是僥幸,龐令明獻計,扮作百姓混入城中,趁夜放火奪門,這才讓大軍入城,有此一次,魏賊定然會提防,不會再讓我們輕易成功的。”
“那也無妨。”張苞點點頭,“郎君們給我們送來這麽多東西,又教我們做拋石機和火藥,就是砸,我們也要把長安砸下來!”
.......
同一時刻在衝著丞相抱怨的還有魏延,不過魏延抱怨的是另一件事兒。
這幾天拋石機的轟炸下,陳倉下城固然已經被砸的稀巴爛,上城也已經搖搖欲墜,魏延懷疑隻要派人挖地道再去埋點火藥,就能把上城的城牆炸個稀巴爛,就裏麵那些狼狽的守軍,他有信心一天的功夫把對方全滅。
但是丞相不許他直接進攻,隻需每天拿石頭砸,甚至看到魏軍快撐不下去了之後丞相還讓魏延減少攻擊頻率,隻上午砸,下午不砸。很快發現這個規律的郝昭甚至讓士兵們下午的時候出上城取水,漢軍也不阻攔。
等張苞送信來說東方發現魏軍動向的時候魏延就更急了。大晚上跑來諸葛亮帳中表示就該趁著陳倉守軍士氣低落一舉攻城,拿下陳倉後,再直逼長安。
丞相看了看魏延,反問那若是魏軍調集大軍在長安城外與漢軍對峙,或者幹脆不要臉地退進長安呢?
“那自然是用火藥炸!”魏延理直氣壯迴答,“我悄悄試過了,弄個木箱,裝滿火藥,然後挖個洞,中間用竹竿插出去通氣,再用引線拉出來最後點燃,能把地炸個口子出來,等把長安城牆炸塌了,那魏軍定然不是我們對手。”
其實魏延那次實驗是在諸葛亮默許下進行的,用得火藥的數量很少,挖的洞也不深,但是原理跟網友們透露的差不多。而丞相知道這個結果後也隻是約束了傳播範圍,此刻聽到魏延的迴答,丞相才反問:
“城牆便是沒了,魏軍在長安的大軍也不輸給我們多少,再加上可能來自洛陽和許都方向的援軍,我們要在長安和他們慢慢磨麽?沿途的補給線又該如何保護呢?”
(許都這個時候已經被魏國更名許縣,用於消除其影響力)
這個問題把魏延問住了,但最後他還是硬著頭皮迴答:“不是陽將軍他們還有一路偏師麽?讓他們保護後方便是了,還有高陽鄉侯他們,傳令讓他們自漢中來援,這可是光複舊都啊!”
“若是魏軍一麵堅守長安,一麵與吳軍和解,讓他們從東麵騷擾我軍呢?”
“他們敢!”魏延一拳砸在案幾邊緣,“這幫鼠輩若是——哦對了,李都護不是還鎮守江州呢麽?再加上水軍的鐵船,怕是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但是我們不能不防。“諸葛亮羽扇輕點,“文長,吾亦想早日還於舊都,但就是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穩妥,因為如果我們失敗了,下一次這樣的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我料魏主已經知道此地的事情,而司馬懿十五日內必然會率大軍前來,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決戰之時。”
———洛陽———
在郭淮、戴陵兩人的求援信送到長安前,洛陽的曹叡已經收到了司馬懿的戰報。
戰報上說蜀軍大軍出渭水道攻打陳倉,長安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不過他擔心蜀軍別有圖謀,不敢大軍傾巢出動,所以先奏報陛下前線戰況,同時還派遣了郭淮、戴陵兩名穩妥的將領作為先頭部隊去偵查。
於是曹叡又召來曹真、陳群等人來商議此事,詢問應當如何處置。
在傳閱完司馬懿的奏報後,曹真第一個挺直了腰杆:“陛下,臣以為當下應速派大軍前往陳倉救援,蜀軍攻勢猛烈,若不及時支援,恐陳倉不保。而且據臣了解,諸葛亮此人善用計謀,拖延時間或許對我方不利。”
郝昭是曹真本人選派的陳倉守將,所以曹真對其本領也最了解,再加上陳倉新城的位置險要,本來他應該是對郝昭最有信心的人,可惜司馬懿在送奏報的時候也派人給他傳信,說陳倉城的建設進度比預想要慢一些,要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所以曹真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