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烽煙四起北燕亂,大隋內部起紛爭
開局主動辭官,皇帝卻要逼我淨身 作者:為輕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燕新安郡,這裏原是北燕三皇子衛興賢的藩地。
自從老燕皇病故,衛興賢舉兵被衛輕塵平叛後,新安郡再次迴到北燕朝廷手中。
可新安郡北燕兵馬卻是原三皇子衛興賢舊部,在衛麒麟登基之後雖然再也無力反抗朝廷,但整個新安郡暗地裏卻基本成為了事實上割據一方的諸侯,對北燕朝廷一直陽奉陰違!
祝遷在南京割頸自盡的消息傳到新安郡之後,立即在郡守府爆發了軒然大波。
“祝大人死的太冤了!”
“堂堂大燕朝臣,竟然受到契丹胡虜如此羞辱,朝廷顏麵何在!”
“哼!衛麒麟本就是謀逆篡位,得位不正,登基之後,又對契丹人俯首稱臣,奴顏婢膝,他有什麽資格代表我大燕臣民!”
“沒錯!祝遷雖然隻是戶部一介小官,卻也知道麵對異族時維護尊嚴,寧死不屈,比那偽帝衛麒麟強出不知多少!”
“先皇駕崩時,三殿下出於孝心想入京看望先皇,偽帝衛麒麟非但不允,反而派出隋王攔截,以至三殿下被擄,最終死於為帝衛麒麟手中,此仇此恨,郭郡守不會忘記吧!”
“如今祝遷為保我大燕朝廷尊嚴,悲憤自刎,明顯就是對朝廷屈服於契丹人的無聲反抗,郭郡守,是時候帶著我們反抗朝廷暴政,推翻偽帝了!”
“是啊郭郡守,隻要您振臂一唿,我新安郡三萬兒郎必拚死追隨,為三殿下複仇!”
麵對一眾熱血沸騰的將士們,新安郡守郭陽知道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眼前這些將士,都是曾經三殿下麾下的鐵杆支持者,他這個郡守如果現敢退縮,難保不會被這些正在火頭上的丘八砍成肉泥。
更何況,身為新安郡守,郭陽同樣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所謂亂世出梟雄。
如今大燕內亂,勢成水火,新安郡治下又有數萬精兵良將可用,若不趁機舉事,豈不是白活一世?
“諸位稍安勿躁。”
“朝廷昏弱無能,不顧百姓死活,偽帝踐位**,名不正言不順,像這樣的皇帝,本官當然不屑效忠。”
“但舉事事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魯莽妄為。”
“眼下有三件事要盡快去辦。”
“第一,以替祝大人舉喪為由向朝廷施壓,營造朝廷暗弱偽帝無能的氣氛,占據道義高地。”
“其二,僅靠我新安郡這點實力想與朝廷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要盡快與原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他們的藩地聯絡,聯合我們四地之力,共同舉旗對抗朝廷。”
“最後,隋王殿下已經在密州舉事立國,隋王殿下乃是先皇嫡女,更是我大燕首屈一指的無敵女將,向來對契丹強硬不屈,我等需立即派人向大隋女帝表明投效之心。”
“隻有在女帝帶領下,我們才有最合適的理由和名分舉事,也才能更有把握推翻偽帝暴政!”
新安郡眾將聞言,紛紛表示讚同,各自忙碌去了。
與此同時,北燕原二皇子等其餘幾處藩地,也在同一時間上演著這一幕。
而民間原本就四處占山為王的匪患勢力,同樣在借著祝遷之死,擴充勢力。
其中最為強大的一支,自然要屬胡鐵山占據的碳石山了。
碳石山隻是胡鐵山進入北燕以來的根據地,而其真正擁有的勢力範圍,早已超過了一州之地,並繼續發展著。
就在祝遷死後的消息傳出,又有大批綠林好漢主動投入其麾下,儼然成為了北燕京城以南最大的綠林領袖了!
除此之外,因為雪花鹽而受到朝廷稅收盤剝的百姓越來越多,大批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無奈之下不少人主動上山為匪。
但大部分百姓則選擇逃離了北燕。
“這麽重的稅,還讓人怎麽活下去啊!”
“我聽說南京那邊的日子相對好過一點,至少稅收比咱這兒輕了不少,要不就去南京那邊試試?”
“可南京是契丹人的地盤,契丹人本就兇惡,對漢人也不好,到那邊豈不是要成為契丹人的奴隸嗎?”
“奴隸怎麽了?隻要能活下去,叫爹也行!”
“沒錯,誰給咱飯吃,就投奔誰,管他是不是契丹人呢。”
“是啊,皇上見了契丹人都點頭哈腰的,又何況咱們這些普通百姓呢,隻要契丹人給咱活路,反過來替他們打朝廷我都幹!”
“對!那就去南京!”
“你們愛去就去,反正我要去密州。”
“一個月前就聽人說了,咱們大燕那位公主殿下早在密州那邊**建立了大隋,而且聽說之前投奔大隋的那些百姓們,現在的日子過得可滋潤了。”
“對啊,聽說大隋那就邊的稅比咱這邊少了四五倍呢,而且好象他們吃的鹽都比咱們這邊又便宜又好。”
“真的嗎?要不去大隋看看情況?”
“嗯,那肯定的啊,畢竟大隋皇帝跟咱一樣是漢人,還是以前大燕公主,就算再不好,也肯定比活在契丹人地盤上好多了。”
“那就去大隋!”
“走!”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除了燕京以外,整個北燕十一州,不,在大隋立國之後,就剩下了七州,而僅僅這七州之地,也在短短時間內,徹底陷入了混亂。
反觀大隋之邊,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像。
朝堂之上,女帝坐在龍椅上,正靜靜聽著下方眾臣的奏報。
“啟奏陛下,最先湧入密州的四千多百姓,已經全部安置到城外十裏的郭城之中,還有一部分百姓則在繼續建造另一座郭城。”
“啟奏陛下,北燕戶部員外郎自盡一事,在北燕引起巨大風波,新安郡,亳州,呂州等各州郡,紛紛派人到我大隋,表達向陛下臣服之意,希望在陛下帶領下,一舉推翻偽帝衛麒麟的暴政。”
女帝聞言大悅。
“好!”
“朕建立大隋,為的就是有朝一日推翻偽帝衛麒麟,為先皇和諸位冤死的皇兄報仇。”
“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是時候大舉反攻北燕了!”
然而,話音剛落,就見慕容藥師和楚昊兩人同時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異議。”
“陛下,臣也認為不妥。”
自從老燕皇病故,衛興賢舉兵被衛輕塵平叛後,新安郡再次迴到北燕朝廷手中。
可新安郡北燕兵馬卻是原三皇子衛興賢舊部,在衛麒麟登基之後雖然再也無力反抗朝廷,但整個新安郡暗地裏卻基本成為了事實上割據一方的諸侯,對北燕朝廷一直陽奉陰違!
祝遷在南京割頸自盡的消息傳到新安郡之後,立即在郡守府爆發了軒然大波。
“祝大人死的太冤了!”
“堂堂大燕朝臣,竟然受到契丹胡虜如此羞辱,朝廷顏麵何在!”
“哼!衛麒麟本就是謀逆篡位,得位不正,登基之後,又對契丹人俯首稱臣,奴顏婢膝,他有什麽資格代表我大燕臣民!”
“沒錯!祝遷雖然隻是戶部一介小官,卻也知道麵對異族時維護尊嚴,寧死不屈,比那偽帝衛麒麟強出不知多少!”
“先皇駕崩時,三殿下出於孝心想入京看望先皇,偽帝衛麒麟非但不允,反而派出隋王攔截,以至三殿下被擄,最終死於為帝衛麒麟手中,此仇此恨,郭郡守不會忘記吧!”
“如今祝遷為保我大燕朝廷尊嚴,悲憤自刎,明顯就是對朝廷屈服於契丹人的無聲反抗,郭郡守,是時候帶著我們反抗朝廷暴政,推翻偽帝了!”
“是啊郭郡守,隻要您振臂一唿,我新安郡三萬兒郎必拚死追隨,為三殿下複仇!”
麵對一眾熱血沸騰的將士們,新安郡守郭陽知道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眼前這些將士,都是曾經三殿下麾下的鐵杆支持者,他這個郡守如果現敢退縮,難保不會被這些正在火頭上的丘八砍成肉泥。
更何況,身為新安郡守,郭陽同樣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所謂亂世出梟雄。
如今大燕內亂,勢成水火,新安郡治下又有數萬精兵良將可用,若不趁機舉事,豈不是白活一世?
“諸位稍安勿躁。”
“朝廷昏弱無能,不顧百姓死活,偽帝踐位**,名不正言不順,像這樣的皇帝,本官當然不屑效忠。”
“但舉事事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魯莽妄為。”
“眼下有三件事要盡快去辦。”
“第一,以替祝大人舉喪為由向朝廷施壓,營造朝廷暗弱偽帝無能的氣氛,占據道義高地。”
“其二,僅靠我新安郡這點實力想與朝廷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要盡快與原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他們的藩地聯絡,聯合我們四地之力,共同舉旗對抗朝廷。”
“最後,隋王殿下已經在密州舉事立國,隋王殿下乃是先皇嫡女,更是我大燕首屈一指的無敵女將,向來對契丹強硬不屈,我等需立即派人向大隋女帝表明投效之心。”
“隻有在女帝帶領下,我們才有最合適的理由和名分舉事,也才能更有把握推翻偽帝暴政!”
新安郡眾將聞言,紛紛表示讚同,各自忙碌去了。
與此同時,北燕原二皇子等其餘幾處藩地,也在同一時間上演著這一幕。
而民間原本就四處占山為王的匪患勢力,同樣在借著祝遷之死,擴充勢力。
其中最為強大的一支,自然要屬胡鐵山占據的碳石山了。
碳石山隻是胡鐵山進入北燕以來的根據地,而其真正擁有的勢力範圍,早已超過了一州之地,並繼續發展著。
就在祝遷死後的消息傳出,又有大批綠林好漢主動投入其麾下,儼然成為了北燕京城以南最大的綠林領袖了!
除此之外,因為雪花鹽而受到朝廷稅收盤剝的百姓越來越多,大批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無奈之下不少人主動上山為匪。
但大部分百姓則選擇逃離了北燕。
“這麽重的稅,還讓人怎麽活下去啊!”
“我聽說南京那邊的日子相對好過一點,至少稅收比咱這兒輕了不少,要不就去南京那邊試試?”
“可南京是契丹人的地盤,契丹人本就兇惡,對漢人也不好,到那邊豈不是要成為契丹人的奴隸嗎?”
“奴隸怎麽了?隻要能活下去,叫爹也行!”
“沒錯,誰給咱飯吃,就投奔誰,管他是不是契丹人呢。”
“是啊,皇上見了契丹人都點頭哈腰的,又何況咱們這些普通百姓呢,隻要契丹人給咱活路,反過來替他們打朝廷我都幹!”
“對!那就去南京!”
“你們愛去就去,反正我要去密州。”
“一個月前就聽人說了,咱們大燕那位公主殿下早在密州那邊**建立了大隋,而且聽說之前投奔大隋的那些百姓們,現在的日子過得可滋潤了。”
“對啊,聽說大隋那就邊的稅比咱這邊少了四五倍呢,而且好象他們吃的鹽都比咱們這邊又便宜又好。”
“真的嗎?要不去大隋看看情況?”
“嗯,那肯定的啊,畢竟大隋皇帝跟咱一樣是漢人,還是以前大燕公主,就算再不好,也肯定比活在契丹人地盤上好多了。”
“那就去大隋!”
“走!”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除了燕京以外,整個北燕十一州,不,在大隋立國之後,就剩下了七州,而僅僅這七州之地,也在短短時間內,徹底陷入了混亂。
反觀大隋之邊,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像。
朝堂之上,女帝坐在龍椅上,正靜靜聽著下方眾臣的奏報。
“啟奏陛下,最先湧入密州的四千多百姓,已經全部安置到城外十裏的郭城之中,還有一部分百姓則在繼續建造另一座郭城。”
“啟奏陛下,北燕戶部員外郎自盡一事,在北燕引起巨大風波,新安郡,亳州,呂州等各州郡,紛紛派人到我大隋,表達向陛下臣服之意,希望在陛下帶領下,一舉推翻偽帝衛麒麟的暴政。”
女帝聞言大悅。
“好!”
“朕建立大隋,為的就是有朝一日推翻偽帝衛麒麟,為先皇和諸位冤死的皇兄報仇。”
“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是時候大舉反攻北燕了!”
然而,話音剛落,就見慕容藥師和楚昊兩人同時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異議。”
“陛下,臣也認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