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你,你,有辱斯文!
開局主動辭官,皇帝卻要逼我淨身 作者:為輕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承運對楚昊的指責和扣帽子,他的確不在乎。
但此刻慕容藥師的反應,卻讓楚昊大為震驚!
昨天他在盛怒狀態下離開了相府,也的確對慕容藥師有些失望。
卻沒想到,不到一天時間,慕容藥師整個人仿佛受到了極為嚴重的打擊,人在朝堂上,心卻飛到不知什麽地方去了,根本沒注意楚昊和方承運兩人激烈的爭論。
當然,這對楚昊來說不難,抬頭看下慕容藥師頭頂的透明框框,便一目了然。
隻是,當他了解到具體情況後,震驚之色依然不減分毫!
想不到啊想不到,朝堂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慕容大人,居然還是個氣管炎……
更讓他意外的是,他曾經的下屬夜含,居然性子如此剛烈,把名震天下的名臣慕容藥師拿捏的死死的……
“咳咳——”
餘良平兩聲輕咳,把神遊物外的楚昊喚醒過來。
轉身看了一眼,方承運正意氣風發的抬著下巴看他呢。
嗬!
楚量迴過神來,冷笑出聲,“臣在南夏尚未出仕之前,在鄉間生活多年。
鄰居李家有一條惡犬,每見生人必狂吠不止,甚至兇惡,李家少年經常帶他在外麵耍威風。
直到有一天,李家少年帶它入山打獵,不巧碰到一隻吊睛白額猛虎。
惡犬依然如故對猛虎狂吠,可猛虎卻默不作聲,隻一撲,就將那惡犬和李家少年一同撲倒在地。
由此可見,無能狂吠隻是表麵威風,與鄉間惡犬無異。”
楚昊說完,餘良平忍不住哧笑出聲,方承運則氣得麵紅耳赤,顫手指著楚昊鼻子,“安國公,你,你,有辱斯文!”
“嗬!”楚昊輕笑一聲,“方大人,本官說的不對嗎?
本官剛剛說了那麽多,哪一句不是言之有物?
可你呢?
句句引經據典,什麽眾所周知,什麽自古以來。
你口中所說的商人奸鄙,無非就是因為商人沒有實際參與社會生產,並且擴大了人員流動,不利於民間農業生產而已。”
方承運直接迴懟,“老夫說的不對嗎?安國公鼓勵手工業者參與交易行為,不就是鼓勵並提升商人地位嗎?
商人不事生產,低買高賣,不是奸鄙行為嗎?
商人到處流動,哪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長此以往,還有誰願意紮下心來耕種農事?”
方承運這番話,得到了大部分官員的默認,同時這也是曆朝曆代官員仕大夫的共識,也因此造就了士農工商各階層地位的固化。
就連龍椅上的女帝也覺得這種觀點沒什麽錯誤。
然而,楚昊卻再次冷笑,“本官不知道提升商人地位有什麽不好的。”
“本官隻知道,我大隋長山郡一戰,直到戰後,因戶部財政緊張,是本官聯係一部分商人緊急提供了大量現銀和糧食,才暫時解決了這些問題。”
“既然方大人如此推崇士農地位,不妨讓他們想辦法解決一下這些問題?”
“商人低買高賣本就是商業行為,不賺錢他們拚什麽命?當老好人為人民服務嗎?”
“他們是不事生產,卻加強了各地經濟流通,給國家帶來豐富利稅,這也是事實!”
“至於方大人剛才所說的商人因為商業活動而加劇了人口流動,不利於農業生產,更是大錯特錯!”
“商人是賺錢,但同時也擔著風險,更需要有一定的商業頭腦,不是什麽人都能幹這一行的!”
“商人的確到處流動,沒有固定居所,但這並不是人口流動的根本原因!”
“戰爭,天災,禍亂,才是民間人口流動的最大因素!”
“不說其他的,就說我大隋,在最近半年來,方大人可知四州之地增加了多少流民百姓嗎?”
“足足六七萬人之巨!”
“但他們之所以流入我大隋境內,可不是進行什麽商業行為,而是因為北燕朝廷腐敗無能,百姓活不下去了,聽說我大隋皇帝陛下仁心仁德,愛民如子,輕傜薄賦,這才湧入我大隋境內討生活的。”
“事實例子就擺在眼前,方大人如果不信,大可問問朝堂上諸公,又或才到街上問問那些百姓,本官可有一個字說錯了!”
楚昊這番話,讓龍椅上的女帝腰杆瞬間挺直許多,餘良平等眾大臣更是抬頭挺胸,意氣風發。
楚昊說的沒錯嘛。
北燕那麽多百姓蜂湧過來,不就是因為大隋朝廷從上到下政(治)清明,活著有盼頭嗎?
這其中,當然也有他們這些官職不等的官員功勞在裏麵。
方承運有心反駁,卻對楚昊這番話感到理屈詞窮。
不說別的,就說他本人,之所以跑來大隋,不是同樣受到大隋朝廷朝氣逢勃的氣氛感召而來嗎?
可商人地位最低,這的確是曆朝曆代形成的共識,這也是事實啊~!
然而,楚昊的反駁還沒有停止。
“還有,剛剛方大人把手工業者排在仕農之下,本官還是覺得不妥。”
什麽?!
方承運聞言瞪大了雙眼。
看楚昊這意思,似乎要把工排在仕之上?
倒反天罡啊!
不止是他,這一次,連餘良平等原本支持他的官員們也愣住了。
按照楚昊的意思,街邊一身髒兮兮的泥瓦匠,有一天也能和他們平起平坐了?
楚昊大搖大擺走到方承運麵前,丟給他一張圖紙,笑道,“本官身為朝廷工部尚書,同時也是大隋境內工這一階層的代表。
既然方大人這麽看不起手工業者和各行各業工匠,不如就由方大人按照這張圖紙給本官造一下這水車吧。”
方承運展開圖紙一看,頓時如墜霧中。
看不懂啊!
楚昊直接搶過圖紙,譏諷道,“方大人一定不知道這是什麽吧?”
“這是本官曾在南夏為官時,奉命前往曆陽賑濟水災,從一位能工巧匠那裏得到的水車改造圖紙,”
“得益於這份圖紙,本官才得以順利賑濟當地水患。”
“方大人如果真瞧不起能工巧匠,再有水患,本官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當然,如果方大人承認能工巧匠的能力,那麽,本官倒要問問,既然如此,為何不能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
但此刻慕容藥師的反應,卻讓楚昊大為震驚!
昨天他在盛怒狀態下離開了相府,也的確對慕容藥師有些失望。
卻沒想到,不到一天時間,慕容藥師整個人仿佛受到了極為嚴重的打擊,人在朝堂上,心卻飛到不知什麽地方去了,根本沒注意楚昊和方承運兩人激烈的爭論。
當然,這對楚昊來說不難,抬頭看下慕容藥師頭頂的透明框框,便一目了然。
隻是,當他了解到具體情況後,震驚之色依然不減分毫!
想不到啊想不到,朝堂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慕容大人,居然還是個氣管炎……
更讓他意外的是,他曾經的下屬夜含,居然性子如此剛烈,把名震天下的名臣慕容藥師拿捏的死死的……
“咳咳——”
餘良平兩聲輕咳,把神遊物外的楚昊喚醒過來。
轉身看了一眼,方承運正意氣風發的抬著下巴看他呢。
嗬!
楚量迴過神來,冷笑出聲,“臣在南夏尚未出仕之前,在鄉間生活多年。
鄰居李家有一條惡犬,每見生人必狂吠不止,甚至兇惡,李家少年經常帶他在外麵耍威風。
直到有一天,李家少年帶它入山打獵,不巧碰到一隻吊睛白額猛虎。
惡犬依然如故對猛虎狂吠,可猛虎卻默不作聲,隻一撲,就將那惡犬和李家少年一同撲倒在地。
由此可見,無能狂吠隻是表麵威風,與鄉間惡犬無異。”
楚昊說完,餘良平忍不住哧笑出聲,方承運則氣得麵紅耳赤,顫手指著楚昊鼻子,“安國公,你,你,有辱斯文!”
“嗬!”楚昊輕笑一聲,“方大人,本官說的不對嗎?
本官剛剛說了那麽多,哪一句不是言之有物?
可你呢?
句句引經據典,什麽眾所周知,什麽自古以來。
你口中所說的商人奸鄙,無非就是因為商人沒有實際參與社會生產,並且擴大了人員流動,不利於民間農業生產而已。”
方承運直接迴懟,“老夫說的不對嗎?安國公鼓勵手工業者參與交易行為,不就是鼓勵並提升商人地位嗎?
商人不事生產,低買高賣,不是奸鄙行為嗎?
商人到處流動,哪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長此以往,還有誰願意紮下心來耕種農事?”
方承運這番話,得到了大部分官員的默認,同時這也是曆朝曆代官員仕大夫的共識,也因此造就了士農工商各階層地位的固化。
就連龍椅上的女帝也覺得這種觀點沒什麽錯誤。
然而,楚昊卻再次冷笑,“本官不知道提升商人地位有什麽不好的。”
“本官隻知道,我大隋長山郡一戰,直到戰後,因戶部財政緊張,是本官聯係一部分商人緊急提供了大量現銀和糧食,才暫時解決了這些問題。”
“既然方大人如此推崇士農地位,不妨讓他們想辦法解決一下這些問題?”
“商人低買高賣本就是商業行為,不賺錢他們拚什麽命?當老好人為人民服務嗎?”
“他們是不事生產,卻加強了各地經濟流通,給國家帶來豐富利稅,這也是事實!”
“至於方大人剛才所說的商人因為商業活動而加劇了人口流動,不利於農業生產,更是大錯特錯!”
“商人是賺錢,但同時也擔著風險,更需要有一定的商業頭腦,不是什麽人都能幹這一行的!”
“商人的確到處流動,沒有固定居所,但這並不是人口流動的根本原因!”
“戰爭,天災,禍亂,才是民間人口流動的最大因素!”
“不說其他的,就說我大隋,在最近半年來,方大人可知四州之地增加了多少流民百姓嗎?”
“足足六七萬人之巨!”
“但他們之所以流入我大隋境內,可不是進行什麽商業行為,而是因為北燕朝廷腐敗無能,百姓活不下去了,聽說我大隋皇帝陛下仁心仁德,愛民如子,輕傜薄賦,這才湧入我大隋境內討生活的。”
“事實例子就擺在眼前,方大人如果不信,大可問問朝堂上諸公,又或才到街上問問那些百姓,本官可有一個字說錯了!”
楚昊這番話,讓龍椅上的女帝腰杆瞬間挺直許多,餘良平等眾大臣更是抬頭挺胸,意氣風發。
楚昊說的沒錯嘛。
北燕那麽多百姓蜂湧過來,不就是因為大隋朝廷從上到下政(治)清明,活著有盼頭嗎?
這其中,當然也有他們這些官職不等的官員功勞在裏麵。
方承運有心反駁,卻對楚昊這番話感到理屈詞窮。
不說別的,就說他本人,之所以跑來大隋,不是同樣受到大隋朝廷朝氣逢勃的氣氛感召而來嗎?
可商人地位最低,這的確是曆朝曆代形成的共識,這也是事實啊~!
然而,楚昊的反駁還沒有停止。
“還有,剛剛方大人把手工業者排在仕農之下,本官還是覺得不妥。”
什麽?!
方承運聞言瞪大了雙眼。
看楚昊這意思,似乎要把工排在仕之上?
倒反天罡啊!
不止是他,這一次,連餘良平等原本支持他的官員們也愣住了。
按照楚昊的意思,街邊一身髒兮兮的泥瓦匠,有一天也能和他們平起平坐了?
楚昊大搖大擺走到方承運麵前,丟給他一張圖紙,笑道,“本官身為朝廷工部尚書,同時也是大隋境內工這一階層的代表。
既然方大人這麽看不起手工業者和各行各業工匠,不如就由方大人按照這張圖紙給本官造一下這水車吧。”
方承運展開圖紙一看,頓時如墜霧中。
看不懂啊!
楚昊直接搶過圖紙,譏諷道,“方大人一定不知道這是什麽吧?”
“這是本官曾在南夏為官時,奉命前往曆陽賑濟水災,從一位能工巧匠那裏得到的水車改造圖紙,”
“得益於這份圖紙,本官才得以順利賑濟當地水患。”
“方大人如果真瞧不起能工巧匠,再有水患,本官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當然,如果方大人承認能工巧匠的能力,那麽,本官倒要問問,既然如此,為何不能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