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出發景德鎮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要是知道路,那就沒事,上車。”
隨後三人就在嶽衝的帶領之下,直接朝著景德鎮出發。
這一路上徐聞跟鄭和幾乎沒怎麽下馬車,除了必要的吃喝之外,兩人就一直在馬車上商討有關下西洋的一些細節問題。雖然徐聞也沒有下過西洋,可他知道的東西畢竟要比鄭和多。
特別是一些自己的經驗,對於鄭和來說那可都是非常稀有的寶貝,所以徐聞也毫不吝嗇。
但凡是覺得對鄭和有用的,他幾乎一股腦的全部都告訴了對方,並且也把自己的一些擔憂都說了出來。
而鄭和也同樣把徐聞當成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可以說是無話不談。兩人一路上一直在商討著有關下西洋的一切事物,在這種情況下趕路似乎也變得不那麽枯燥了。
第三天的上午,馬車停在了景德鎮的城門口。
作為千年古鎮,景德鎮的城牆修建的也十分漂亮,而且這裏的繁華程度也十分的誇張。商賈絡繹不絕,一輛輛裝滿了精美瓷器的馬車也不斷的進進出出。
徐聞的眉頭也緊緊的皺在了一起,隨後直接跳下了馬車,看著一旁的嶽衝說道:“就把馬車放在外麵吧,咱們一起走進去。”
對於徐聞的命令嶽衝自然不會有絲毫的遲疑,馬上就乖巧的把馬車找了個地方停了下來。
隨後三人一起便朝著城裏麵走去。
隻是鄭和跟徐聞的臉色卻有些難看。
這裏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瓷器在售賣在被轉運出去。
可鄭和那邊卻一直都沒有辦法收到瓷器,這可實在是有些怪異了。
“鄭和你有沒有發現這裏似乎跟你知道的情況不太一樣?”
徐聞麵色凝重地問道。
如果這裏的情況跟他想象中一樣的話,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說輕一點那叫欺上瞞下說嚴重一點,那是連皇帝的命令都沒有放在眼裏呀。
鄭和此時的臉色也同樣無比的凝重,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說道:“看出來了,這些馬車上不少拉著的都是精美的官窯瓷器,按照正常情況,這些瓷器都應該運送到商船之上才對。可現在明顯是有人在私底下售賣這些瓷器,從而導致了商船一直沒有辦法收到足夠多的瓷器。”
“這些人真是好大的膽子,簡直是無法無天了。還好咱們今天過來了,否則的話恐怕一直要被蒙在鼓裏。”
徐聞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眼神冰冷的說道:“這些人真是該死呀,為了錢財,為了利益,連國家的未來都不顧了。”
他徐聞也很喜歡錢財,也知道錢財對於人來說有多麽的重要,否則的話他也不會耗費心思去建造一個四海商會,更不會建設那麽多的工廠了。
可人賺錢總要有一個底線啊。現如今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好處,對於整個大明王朝來說都是無法形容的。
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鄭和下西洋賺的錢財,大明王朝的壽命恐怕會縮短數百年。
而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這些人不想著為國出力,竟然還在私底下中飽私囊。甚至連皇帝的聖旨都不放在眼裏。
說一句該死,那是一點都不誇張。
鄭和也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附和道:“公爺,這些人既然敢明目張膽的做這種事情,我想其中絕對有人撐腰,不如您先在客棧休息片刻,我呢一個人去官窯那邊看看到底是個什麽情況,等打探清楚之後,咱們再做打算如何?”
徐聞一聽卻笑著搖了搖頭,拒絕了鄭和的好意。
他知道鄭和是怕他遇到了危險,卻渾然沒有想過自己隻是一個太監手無縛雞之力,那真要是遇到危險。豈不是更加麻煩,相反他帶著嶽衝就算是遇到麻煩,也能夠都選一樣。
不過鄭和的這一番提醒倒是讓他明白自己應該做一些措施了,畢竟喪心病狂的人可不少,而且這群人現在所犯的錯誤,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保不齊有人鋌而走險,真要是跟他們拚命,就憑他們三個人想要活著離開恐怕也有些困難。
“你一個人去,那跟送死沒有什麽區別,肯定是我們三個人一起去,不過在去之前也的確是要做一些手段。”
徐聞說完私下看了一眼,隨後便神秘地說道:“你們兩個跟我一起來,咱們先去這裏的分會。”
此話一出,鄭和頓時眼睛一亮笑著說道:“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呢?四海商會遍布全國各地,在這種繁華的地方肯定有分會,有他們的幫忙,咱們做事肯定會更加輕鬆簡單一些。”
徐聞得意的笑著點了點頭,這同樣也是四海商會瘋狂擴張帶給他的好處之一。隨後三人在街上溜達了一會兒,就找到了四海商會的分會。
自從經曆過周青的事情之後,整個四海商會明顯比之前要好很多,三人剛剛走進去,馬上就有服務員一臉笑容的走了上來。
“請問三位需要買點什麽?”
服務員恭敬地說道,不但態度不錯,而且笑容誠懇,讓人有種跟朋友交談的感覺。
徐聞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這一次過來是送東西的。麻煩把你們的掌櫃叫出來一下。”
服務員一聽竟然是送東西的,頓時愣了一下,不過馬上就笑著說道:“既然這樣,還請兩位跟我來,我們這裏專門有接待室,三位可以在裏麵喝茶,稍等片刻,我去通知掌櫃的。”
“好。”
徐聞點頭笑著說道,隨後在對方的帶領之下就來到了一個單獨的小房間,房間雖然不大,隻放了一張長條桌子,不過倒是能夠坐五六個人,而且準備的還有茶水以及一些簡單的點心。倒也算是別有用心了。
“茶水跟桌子上的東西你們都可以隨意的享用,我很快就迴來。”
服務員說完便急忙轉身離開。
鄭和隨手拿起了一塊點心,咬了一口之後笑著說道:“公爺,難怪您的商會生意這麽好,這種服務態度我也喜歡的很呢。”
隨後三人就在嶽衝的帶領之下,直接朝著景德鎮出發。
這一路上徐聞跟鄭和幾乎沒怎麽下馬車,除了必要的吃喝之外,兩人就一直在馬車上商討有關下西洋的一些細節問題。雖然徐聞也沒有下過西洋,可他知道的東西畢竟要比鄭和多。
特別是一些自己的經驗,對於鄭和來說那可都是非常稀有的寶貝,所以徐聞也毫不吝嗇。
但凡是覺得對鄭和有用的,他幾乎一股腦的全部都告訴了對方,並且也把自己的一些擔憂都說了出來。
而鄭和也同樣把徐聞當成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可以說是無話不談。兩人一路上一直在商討著有關下西洋的一切事物,在這種情況下趕路似乎也變得不那麽枯燥了。
第三天的上午,馬車停在了景德鎮的城門口。
作為千年古鎮,景德鎮的城牆修建的也十分漂亮,而且這裏的繁華程度也十分的誇張。商賈絡繹不絕,一輛輛裝滿了精美瓷器的馬車也不斷的進進出出。
徐聞的眉頭也緊緊的皺在了一起,隨後直接跳下了馬車,看著一旁的嶽衝說道:“就把馬車放在外麵吧,咱們一起走進去。”
對於徐聞的命令嶽衝自然不會有絲毫的遲疑,馬上就乖巧的把馬車找了個地方停了下來。
隨後三人一起便朝著城裏麵走去。
隻是鄭和跟徐聞的臉色卻有些難看。
這裏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瓷器在售賣在被轉運出去。
可鄭和那邊卻一直都沒有辦法收到瓷器,這可實在是有些怪異了。
“鄭和你有沒有發現這裏似乎跟你知道的情況不太一樣?”
徐聞麵色凝重地問道。
如果這裏的情況跟他想象中一樣的話,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說輕一點那叫欺上瞞下說嚴重一點,那是連皇帝的命令都沒有放在眼裏呀。
鄭和此時的臉色也同樣無比的凝重,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說道:“看出來了,這些馬車上不少拉著的都是精美的官窯瓷器,按照正常情況,這些瓷器都應該運送到商船之上才對。可現在明顯是有人在私底下售賣這些瓷器,從而導致了商船一直沒有辦法收到足夠多的瓷器。”
“這些人真是好大的膽子,簡直是無法無天了。還好咱們今天過來了,否則的話恐怕一直要被蒙在鼓裏。”
徐聞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眼神冰冷的說道:“這些人真是該死呀,為了錢財,為了利益,連國家的未來都不顧了。”
他徐聞也很喜歡錢財,也知道錢財對於人來說有多麽的重要,否則的話他也不會耗費心思去建造一個四海商會,更不會建設那麽多的工廠了。
可人賺錢總要有一個底線啊。現如今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好處,對於整個大明王朝來說都是無法形容的。
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鄭和下西洋賺的錢財,大明王朝的壽命恐怕會縮短數百年。
而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這些人不想著為國出力,竟然還在私底下中飽私囊。甚至連皇帝的聖旨都不放在眼裏。
說一句該死,那是一點都不誇張。
鄭和也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附和道:“公爺,這些人既然敢明目張膽的做這種事情,我想其中絕對有人撐腰,不如您先在客棧休息片刻,我呢一個人去官窯那邊看看到底是個什麽情況,等打探清楚之後,咱們再做打算如何?”
徐聞一聽卻笑著搖了搖頭,拒絕了鄭和的好意。
他知道鄭和是怕他遇到了危險,卻渾然沒有想過自己隻是一個太監手無縛雞之力,那真要是遇到危險。豈不是更加麻煩,相反他帶著嶽衝就算是遇到麻煩,也能夠都選一樣。
不過鄭和的這一番提醒倒是讓他明白自己應該做一些措施了,畢竟喪心病狂的人可不少,而且這群人現在所犯的錯誤,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保不齊有人鋌而走險,真要是跟他們拚命,就憑他們三個人想要活著離開恐怕也有些困難。
“你一個人去,那跟送死沒有什麽區別,肯定是我們三個人一起去,不過在去之前也的確是要做一些手段。”
徐聞說完私下看了一眼,隨後便神秘地說道:“你們兩個跟我一起來,咱們先去這裏的分會。”
此話一出,鄭和頓時眼睛一亮笑著說道:“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呢?四海商會遍布全國各地,在這種繁華的地方肯定有分會,有他們的幫忙,咱們做事肯定會更加輕鬆簡單一些。”
徐聞得意的笑著點了點頭,這同樣也是四海商會瘋狂擴張帶給他的好處之一。隨後三人在街上溜達了一會兒,就找到了四海商會的分會。
自從經曆過周青的事情之後,整個四海商會明顯比之前要好很多,三人剛剛走進去,馬上就有服務員一臉笑容的走了上來。
“請問三位需要買點什麽?”
服務員恭敬地說道,不但態度不錯,而且笑容誠懇,讓人有種跟朋友交談的感覺。
徐聞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這一次過來是送東西的。麻煩把你們的掌櫃叫出來一下。”
服務員一聽竟然是送東西的,頓時愣了一下,不過馬上就笑著說道:“既然這樣,還請兩位跟我來,我們這裏專門有接待室,三位可以在裏麵喝茶,稍等片刻,我去通知掌櫃的。”
“好。”
徐聞點頭笑著說道,隨後在對方的帶領之下就來到了一個單獨的小房間,房間雖然不大,隻放了一張長條桌子,不過倒是能夠坐五六個人,而且準備的還有茶水以及一些簡單的點心。倒也算是別有用心了。
“茶水跟桌子上的東西你們都可以隨意的享用,我很快就迴來。”
服務員說完便急忙轉身離開。
鄭和隨手拿起了一塊點心,咬了一口之後笑著說道:“公爺,難怪您的商會生意這麽好,這種服務態度我也喜歡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