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退而求其次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強大的力量使得桌子發出一聲巨響,宛如晴天霹靂一般,嚇的滿朝文武神色慌張的跪在地上。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眾人神色惶恐的哀嚎道。
“胡漢蒼,你這老賊,該死,該死啊!”
朱棣目光陰沉,憤怒的咆哮道。
他自譽為是一代明君。
可現在竟然被胡漢蒼給忽悠了,稀裏糊塗的給胡漢蒼封王了,這是何等可笑的事情啊!
這胡漢蒼簡直就是把他朱棣當成了傻子在忽悠。
“陳天平,你奏章所言可有假?”
朱棣咬著槽牙,彷佛要吃人一樣,死死的盯著陳天平怒吼道。
陳天平聞言,頓時被嚇的匍匐在地,一臉惶恐的看著朱棣解釋道:“您是天朝上國的皇帝,我怎麽敢騙您?而且這事兒想要調查清楚也不是什麽難事兒。”
“以陛下的神威,隻需要隨意的派人調查一下,不就清楚了嗎?”
朱棣聞言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陳天平的確是沒有欺騙他的必要,畢竟人就在眼前,一旦調查出來,隨時都是死路一條。
徐聞見狀,也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看著朱棣神色凝重的說道:“陛下,陳天平是我昨天遇到的,當時他就跟微臣說了這件事兒,我心中有說懷疑,所以就在沒有通知您的情況下聯係了紀綱,讓錦衣衛幫忙調查,這是調查結果!”
說著,徐聞拿出了自己的奏章。
小太監急忙上前接過奏章,就恭敬的遞到了朱棣的麵前。
朱棣緩緩打開奏章,徐聞在上麵寫的非常詳細,甚至還加了一些自己個人的觀點。
以至於朱棣僅僅隻是用了幾分鍾的時間,就已經完全清楚的了解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放下手中的奏章之後,朱棣眼神冰冷的看向了眼前的文武大臣,冷冷的說道:“經過國公的調查,證明陳天平的確是沒有說謊。”
“這胡漢蒼的確是欺騙了朕,他該死啊,這件事兒你們認為怎麽處理比較合適?”
朱棣話音一落,群臣頓時變得無比憤怒起來。
“陛下,一個小小的安南也敢如此的狂妄,欺騙陛下,理當出兵討伐,直接斬下胡漢蒼的人頭。”
“不錯,欺君之罪誅滅九族,他不但欺君還利用陛下對他的信任謀朝篡位,更是該死,無論如何不能讓他活下去!老臣願意帶兵攻打胡漢蒼!”
“微臣也願意帶兵攻打胡漢蒼!”
幾乎所有的武將都一臉激動的看著朱棣請戰。
畢竟一個小小的安南根本沒有人放在眼裏。
而且以大明王朝現如今的實力,想要弄死胡漢蒼那可實在太簡單了。
這完全就是躺著建功的好事兒,誰願意錯過呢?
而且安南也有不少的特色,雖然不如大明王朝富裕,可好歹也是一小國,一旦開戰,這其中的油水可就大了去了啊!
沒有任何的生命危險,卻能夠撈到戰功以及驚人的財富,試問誰不願意呢?
一旁的徐聞此時卻突然眉頭皺了一下,本來他是打算讓張輔出戰的,他也看好這一次沒什麽危險,能夠順利拿下胡漢蒼,可以順便給張輔再刷一下軍功。
可此時這麽多人都想要出征,這卻讓徐聞心裏有種不好的預感了。
他可不相信眼前這些人都如此有遠見,有句老話說的好,真理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
也就是說眼前這麽多人文武大臣都想要出兵,那極有可能是錯的。
“罷了,反正以後還有機會,犯不著讓張輔去冒險了!”
徐聞皺著眉頭暗暗做出了決定。
河間王已經死了,無論如何徐聞不能讓張輔去冒險,哪怕不要這唾手可得的軍功都行。
隻要張輔活著,隻要張輔安然無恙,想要戰功對徐聞來說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朱棣看著眼前群情激奮的眾人,嚴肅的臉色也稍微好看了一分。
不過他並沒有詢問眼前的這些人,而是習慣性的把目光落在了徐聞的身上,神色平靜的問道:“越國公,你覺得此事該怎麽處理?”
眾人一聽,一個個都神色激動的看向了徐聞,都不傻,心裏都很明白,此時徐聞若是推舉誰,誰恐怕就要一飛衝天,得到這驚人的功勞了。
便是站在人群中的張輔,此時看向徐聞的眼神都有些激動。
他雖然位高權重,可自從朱棣登上大寶之後,就一直沒有做出什麽成績,此時有機會,他當然也想要趁此機會建功立業,讓所有人都見識到他張輔的能力。
可徐聞對著張輔微微搖了搖頭,很細微的一個動作,卻讓張輔的眼中頓時閃過一抹震驚,不過對於徐聞的意見他自然不會反對,雖然此時心中不明白徐聞為什麽要這麽做。
可他卻依舊選擇相信了徐聞,當即閉上眼睛,靜靜的在一旁假寐,做出了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徐聞見狀嘴角微微上揚,臉上浮現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張輔的表現讓他很滿意,也充分說明,張輔並不是一個莽夫。
一個擁有戰功,在戰場之上所向披靡的將軍固然讓人喜歡,可如果這個將軍還懂得謀略,懂得隱忍,那麽這樣的人一定能夠成為一代名將。
現在的張輔已經具備成為一代名將的資本。
隻要有一個合適的機會,他隨時能夠一飛衝天。
“陛下,我對安南並不了解,對於胡漢蒼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沒有辦法做出什麽準確的建議。”
徐聞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這話也算不上推脫,畢竟安南這個地方誰也沒有注意過,他們之前也沒有攻打過,更沒有調查過有關安南的一切,他這個說法完全站得住腳。
朱棣一聽,頓時眉頭皺了一下,不過心裏也明白徐聞沒有撒謊,徐聞是跟了他之後才開始接觸軍事的,自此之後兩人從未分開過。
他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把目光看向了滿朝文武。
“誰若是有意見,可以說。”
朱棣神色平靜的說道。
可這句話卻像是炸開鍋了。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眾人神色惶恐的哀嚎道。
“胡漢蒼,你這老賊,該死,該死啊!”
朱棣目光陰沉,憤怒的咆哮道。
他自譽為是一代明君。
可現在竟然被胡漢蒼給忽悠了,稀裏糊塗的給胡漢蒼封王了,這是何等可笑的事情啊!
這胡漢蒼簡直就是把他朱棣當成了傻子在忽悠。
“陳天平,你奏章所言可有假?”
朱棣咬著槽牙,彷佛要吃人一樣,死死的盯著陳天平怒吼道。
陳天平聞言,頓時被嚇的匍匐在地,一臉惶恐的看著朱棣解釋道:“您是天朝上國的皇帝,我怎麽敢騙您?而且這事兒想要調查清楚也不是什麽難事兒。”
“以陛下的神威,隻需要隨意的派人調查一下,不就清楚了嗎?”
朱棣聞言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陳天平的確是沒有欺騙他的必要,畢竟人就在眼前,一旦調查出來,隨時都是死路一條。
徐聞見狀,也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看著朱棣神色凝重的說道:“陛下,陳天平是我昨天遇到的,當時他就跟微臣說了這件事兒,我心中有說懷疑,所以就在沒有通知您的情況下聯係了紀綱,讓錦衣衛幫忙調查,這是調查結果!”
說著,徐聞拿出了自己的奏章。
小太監急忙上前接過奏章,就恭敬的遞到了朱棣的麵前。
朱棣緩緩打開奏章,徐聞在上麵寫的非常詳細,甚至還加了一些自己個人的觀點。
以至於朱棣僅僅隻是用了幾分鍾的時間,就已經完全清楚的了解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放下手中的奏章之後,朱棣眼神冰冷的看向了眼前的文武大臣,冷冷的說道:“經過國公的調查,證明陳天平的確是沒有說謊。”
“這胡漢蒼的確是欺騙了朕,他該死啊,這件事兒你們認為怎麽處理比較合適?”
朱棣話音一落,群臣頓時變得無比憤怒起來。
“陛下,一個小小的安南也敢如此的狂妄,欺騙陛下,理當出兵討伐,直接斬下胡漢蒼的人頭。”
“不錯,欺君之罪誅滅九族,他不但欺君還利用陛下對他的信任謀朝篡位,更是該死,無論如何不能讓他活下去!老臣願意帶兵攻打胡漢蒼!”
“微臣也願意帶兵攻打胡漢蒼!”
幾乎所有的武將都一臉激動的看著朱棣請戰。
畢竟一個小小的安南根本沒有人放在眼裏。
而且以大明王朝現如今的實力,想要弄死胡漢蒼那可實在太簡單了。
這完全就是躺著建功的好事兒,誰願意錯過呢?
而且安南也有不少的特色,雖然不如大明王朝富裕,可好歹也是一小國,一旦開戰,這其中的油水可就大了去了啊!
沒有任何的生命危險,卻能夠撈到戰功以及驚人的財富,試問誰不願意呢?
一旁的徐聞此時卻突然眉頭皺了一下,本來他是打算讓張輔出戰的,他也看好這一次沒什麽危險,能夠順利拿下胡漢蒼,可以順便給張輔再刷一下軍功。
可此時這麽多人都想要出征,這卻讓徐聞心裏有種不好的預感了。
他可不相信眼前這些人都如此有遠見,有句老話說的好,真理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
也就是說眼前這麽多人文武大臣都想要出兵,那極有可能是錯的。
“罷了,反正以後還有機會,犯不著讓張輔去冒險了!”
徐聞皺著眉頭暗暗做出了決定。
河間王已經死了,無論如何徐聞不能讓張輔去冒險,哪怕不要這唾手可得的軍功都行。
隻要張輔活著,隻要張輔安然無恙,想要戰功對徐聞來說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朱棣看著眼前群情激奮的眾人,嚴肅的臉色也稍微好看了一分。
不過他並沒有詢問眼前的這些人,而是習慣性的把目光落在了徐聞的身上,神色平靜的問道:“越國公,你覺得此事該怎麽處理?”
眾人一聽,一個個都神色激動的看向了徐聞,都不傻,心裏都很明白,此時徐聞若是推舉誰,誰恐怕就要一飛衝天,得到這驚人的功勞了。
便是站在人群中的張輔,此時看向徐聞的眼神都有些激動。
他雖然位高權重,可自從朱棣登上大寶之後,就一直沒有做出什麽成績,此時有機會,他當然也想要趁此機會建功立業,讓所有人都見識到他張輔的能力。
可徐聞對著張輔微微搖了搖頭,很細微的一個動作,卻讓張輔的眼中頓時閃過一抹震驚,不過對於徐聞的意見他自然不會反對,雖然此時心中不明白徐聞為什麽要這麽做。
可他卻依舊選擇相信了徐聞,當即閉上眼睛,靜靜的在一旁假寐,做出了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徐聞見狀嘴角微微上揚,臉上浮現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張輔的表現讓他很滿意,也充分說明,張輔並不是一個莽夫。
一個擁有戰功,在戰場之上所向披靡的將軍固然讓人喜歡,可如果這個將軍還懂得謀略,懂得隱忍,那麽這樣的人一定能夠成為一代名將。
現在的張輔已經具備成為一代名將的資本。
隻要有一個合適的機會,他隨時能夠一飛衝天。
“陛下,我對安南並不了解,對於胡漢蒼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沒有辦法做出什麽準確的建議。”
徐聞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這話也算不上推脫,畢竟安南這個地方誰也沒有注意過,他們之前也沒有攻打過,更沒有調查過有關安南的一切,他這個說法完全站得住腳。
朱棣一聽,頓時眉頭皺了一下,不過心裏也明白徐聞沒有撒謊,徐聞是跟了他之後才開始接觸軍事的,自此之後兩人從未分開過。
他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把目光看向了滿朝文武。
“誰若是有意見,可以說。”
朱棣神色平靜的說道。
可這句話卻像是炸開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