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水漲船高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裏像現在這樣什麽事情都壓在他身上,都需要他親自來處理。
第二天清晨,禦書房內。
所有人都早早的來到了這裏,朱棣也已經習慣性的在這裏辦公了。
自從徐皇後去世之後,朱棣的心情明顯差了許多,早朝的地方幾乎也不是那麽的固定,很多時候,都是臨時讓小太監通知一聲。
禦書房雖然不小,鞥狂滿朝文武在這裏還是顯得有幾分擁擠。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朱棣抬頭,神色冷漠的說道。
眾人一看朱棣的神情,這臉色瞬間就變得緊張起來,這種感覺的朱棣讓每個人都非常的惶恐不安。
當即便有幾人急忙上前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匯報了一遍。
朱棣雖然心情不好,不過在政事處理上依舊沒有絲毫大意馬虎的意思,很快就給予了批複。
甚至還提出了一些建議,隻是神情,口吻,態度都比往日要更加的冷漠一些。
原本不少的公務,也僅僅隻是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處理的差不多了。
朱棣見狀,似乎有些疲憊,起身說道:“還有事情嗎?如果沒有話的,就要找徐國公吧!”
說著便起身離開。
眾人見狀隻能低頭恭送。
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徐聞的身上。
有羨慕,有嫉妒,不過很快都轉化成了燦爛的笑容。
“恭喜國公賀喜國公啊,此後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啊!”
“是啊,陛下如此信任國公,還請國公以後多多關照啊!”
眾人紛紛上前圍著徐聞討好的笑著說道。
雖然之前也都知道徐聞目前負責所有的事務,可那畢竟是朱棣在後宮所言,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家雖然依舊尊重徐聞,可更多的卻是尊重徐聞的身份跟地位。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朱棣這是當著所有人的麵兒宣布了,等於是給了徐聞一個正式的名分,這含金量就高了啊!
不誇張的說,以後誰要是再敢跟徐聞打馬虎眼,那就是不給朱棣麵子,這個事情可就嚴重了。
而且徐聞也幾乎是達到了做臣子的權力巔峰了。
不可能比這個更高更恐怖了。
甚至不誇張的說,太子跟漢王,現在都沒有徐聞的權力大,都沒有徐聞掌管的事情多。
隻要徐聞一個不爽,任你有通天的手段,怕是都要倒黴。
當然,徐聞的權力太大,也同樣得罪了很多人,這就像是一座大山,擋在了眾人的麵前,讓人無法前行。
特別是一些元老,雖然也抱拳一臉恭喜,可陰沉的眸子深處,卻明明閃爍著陰冷跟不爽。
徐聞見狀,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的眾人,神色平靜的說道:“諸位說笑了,不管在任何位置上,不管手中的權利有多大,終究都是為陛下辦事,無需分的這麽清楚。”
“還希望大家以後繼續同心協力,幫陛下管理好我們這大明萬裏江山,當然,有些醜話我也會說在前頭,我呢不是什麽壞人,可同樣也算不上什麽好人,要是有人不按規律來,也別怪我心狠手辣。”
“大明王朝的律法,絕對不是擺設,我徐聞手中的尚方寶劍,也不是木頭。除此之外,大家隻需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我也不是沒事兒找事的人!”
徐聞看著眾人,郎朗說道。
眾人一聽,忙惶恐彎腰行禮表態。
“公爺放心,我們清楚自己的定位,絕對不會亂來!”
“是啊,我們都是經過考驗的,您完全可以放心把事情交給我們來辦、。”
眾人笑著說道,甚至都已經有人開始表態了。
畢竟跟之前不同,現在徐聞也開始收學生了,哪怕他們之中不少人都已經幾十歲了,也都豁出去了。
隻要能夠成為徐聞的門生哪怕是丟點臉也無所謂了,畢竟那可等於是一飛衝天了。
現在楊士奇等人哪一個不羨慕?
別說自己有沒有能力,光是徐聞學生這個金字招牌打出去,別說普通官員了,放眼六部,誰敢不給麵子?
再加上這一次楊士奇等修著永樂大典,這起飛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此時大家更多的還是懊惱,恨自己為什麽沒有先見之明,如楊士奇那般早早的拜徐聞門下。
那樣本就有些根基的他們,能夠得到的好處將會更大。
隻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此時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隻能示好,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徐聞的法眼。
這裏麵還有不少人是南派官員,平時看徐聞那都是非常不爽的,可此時,也都是一臉的諂媚。
徐聞看著眼前這些人的反應,眼神也是越發的冰冷,人情冷暖在這一刻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別管曾經是什麽立場,此時隻有一個立場那就是讓徐聞高興,成為徐聞的人。
從而更好的接觸權力,提升自己的段位。
對此徐聞自然也是無比清楚,當即笑著說道:“諸位隻管放心辦事,我呢會在暗中觀察,如果真有人適合升遷的話,我自然會告訴陛下,告辭了!”
說完便轉身離開。
留下眾人個個眼睛一瞪,心裏激動了起來。
這意思很明顯啊,徐聞會幫他們升遷,隻是是誰還不一定。
這同樣也在告訴所有人,大家都有機會。
隻要好好表現,隻要能夠入了徐聞的法眼,那就有一飛衝天的機會。
而這個入徐聞法眼的機會跟方式可就非常多了啊,並不拘泥於某一種。
隻要找對方法了,那就有了一飛衝天的機會,這可比專心辦事要快的多了啊1
“告辭了諸位,家裏還有點事兒!”
“哎吆我也想起來了,今天我兒子娶二房!”
“我舅媽好像要生孩子了,我得去看看!”
眾人紛紛剩下一句話,就慌忙衝了出去。
徐聞則跟楊士奇,楊榮,楊薄三人緩緩朝著宮外走去。
而現在整個朝堂之上,最閃耀的三顆新星此時卻像是三個見到了老師的小學生,恭敬之中略帶一些緊張的跟在徐聞的背後。
片刻之後,徐聞扭頭看著楊士奇開口問道:
第二天清晨,禦書房內。
所有人都早早的來到了這裏,朱棣也已經習慣性的在這裏辦公了。
自從徐皇後去世之後,朱棣的心情明顯差了許多,早朝的地方幾乎也不是那麽的固定,很多時候,都是臨時讓小太監通知一聲。
禦書房雖然不小,鞥狂滿朝文武在這裏還是顯得有幾分擁擠。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朱棣抬頭,神色冷漠的說道。
眾人一看朱棣的神情,這臉色瞬間就變得緊張起來,這種感覺的朱棣讓每個人都非常的惶恐不安。
當即便有幾人急忙上前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匯報了一遍。
朱棣雖然心情不好,不過在政事處理上依舊沒有絲毫大意馬虎的意思,很快就給予了批複。
甚至還提出了一些建議,隻是神情,口吻,態度都比往日要更加的冷漠一些。
原本不少的公務,也僅僅隻是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處理的差不多了。
朱棣見狀,似乎有些疲憊,起身說道:“還有事情嗎?如果沒有話的,就要找徐國公吧!”
說著便起身離開。
眾人見狀隻能低頭恭送。
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徐聞的身上。
有羨慕,有嫉妒,不過很快都轉化成了燦爛的笑容。
“恭喜國公賀喜國公啊,此後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啊!”
“是啊,陛下如此信任國公,還請國公以後多多關照啊!”
眾人紛紛上前圍著徐聞討好的笑著說道。
雖然之前也都知道徐聞目前負責所有的事務,可那畢竟是朱棣在後宮所言,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家雖然依舊尊重徐聞,可更多的卻是尊重徐聞的身份跟地位。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朱棣這是當著所有人的麵兒宣布了,等於是給了徐聞一個正式的名分,這含金量就高了啊!
不誇張的說,以後誰要是再敢跟徐聞打馬虎眼,那就是不給朱棣麵子,這個事情可就嚴重了。
而且徐聞也幾乎是達到了做臣子的權力巔峰了。
不可能比這個更高更恐怖了。
甚至不誇張的說,太子跟漢王,現在都沒有徐聞的權力大,都沒有徐聞掌管的事情多。
隻要徐聞一個不爽,任你有通天的手段,怕是都要倒黴。
當然,徐聞的權力太大,也同樣得罪了很多人,這就像是一座大山,擋在了眾人的麵前,讓人無法前行。
特別是一些元老,雖然也抱拳一臉恭喜,可陰沉的眸子深處,卻明明閃爍著陰冷跟不爽。
徐聞見狀,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的眾人,神色平靜的說道:“諸位說笑了,不管在任何位置上,不管手中的權利有多大,終究都是為陛下辦事,無需分的這麽清楚。”
“還希望大家以後繼續同心協力,幫陛下管理好我們這大明萬裏江山,當然,有些醜話我也會說在前頭,我呢不是什麽壞人,可同樣也算不上什麽好人,要是有人不按規律來,也別怪我心狠手辣。”
“大明王朝的律法,絕對不是擺設,我徐聞手中的尚方寶劍,也不是木頭。除此之外,大家隻需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我也不是沒事兒找事的人!”
徐聞看著眾人,郎朗說道。
眾人一聽,忙惶恐彎腰行禮表態。
“公爺放心,我們清楚自己的定位,絕對不會亂來!”
“是啊,我們都是經過考驗的,您完全可以放心把事情交給我們來辦、。”
眾人笑著說道,甚至都已經有人開始表態了。
畢竟跟之前不同,現在徐聞也開始收學生了,哪怕他們之中不少人都已經幾十歲了,也都豁出去了。
隻要能夠成為徐聞的門生哪怕是丟點臉也無所謂了,畢竟那可等於是一飛衝天了。
現在楊士奇等人哪一個不羨慕?
別說自己有沒有能力,光是徐聞學生這個金字招牌打出去,別說普通官員了,放眼六部,誰敢不給麵子?
再加上這一次楊士奇等修著永樂大典,這起飛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此時大家更多的還是懊惱,恨自己為什麽沒有先見之明,如楊士奇那般早早的拜徐聞門下。
那樣本就有些根基的他們,能夠得到的好處將會更大。
隻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此時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隻能示好,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徐聞的法眼。
這裏麵還有不少人是南派官員,平時看徐聞那都是非常不爽的,可此時,也都是一臉的諂媚。
徐聞看著眼前這些人的反應,眼神也是越發的冰冷,人情冷暖在這一刻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別管曾經是什麽立場,此時隻有一個立場那就是讓徐聞高興,成為徐聞的人。
從而更好的接觸權力,提升自己的段位。
對此徐聞自然也是無比清楚,當即笑著說道:“諸位隻管放心辦事,我呢會在暗中觀察,如果真有人適合升遷的話,我自然會告訴陛下,告辭了!”
說完便轉身離開。
留下眾人個個眼睛一瞪,心裏激動了起來。
這意思很明顯啊,徐聞會幫他們升遷,隻是是誰還不一定。
這同樣也在告訴所有人,大家都有機會。
隻要好好表現,隻要能夠入了徐聞的法眼,那就有一飛衝天的機會。
而這個入徐聞法眼的機會跟方式可就非常多了啊,並不拘泥於某一種。
隻要找對方法了,那就有了一飛衝天的機會,這可比專心辦事要快的多了啊1
“告辭了諸位,家裏還有點事兒!”
“哎吆我也想起來了,今天我兒子娶二房!”
“我舅媽好像要生孩子了,我得去看看!”
眾人紛紛剩下一句話,就慌忙衝了出去。
徐聞則跟楊士奇,楊榮,楊薄三人緩緩朝著宮外走去。
而現在整個朝堂之上,最閃耀的三顆新星此時卻像是三個見到了老師的小學生,恭敬之中略帶一些緊張的跟在徐聞的背後。
片刻之後,徐聞扭頭看著楊士奇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