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歡慶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如他之前所言,作為朋友他已經提醒了已經做到了問心無愧,如果對方真要在作死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他也沒辦法。
第二天,朱棣的聖旨準時送到了國公府跟朱瞻基那裏。
東宮上下歡慶。
徐聞為座上賓。
所有人對於他的到來,都十分的開心。
朱瞻基也已經十三歲,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妥妥的大人,再加上朱高熾跟太子妃的教導,倒也不俗。
特別是在徐聞麵前的時候,表現的更是可圈可點。
便是見過不少人才的徐聞的,都忍不住點了點頭,麵帶一抹滿意之色,這就是帝王之相,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沒有任何怯場的意思,並且能夠在他這麽一位國公麵前誇誇其談。
很多見地也著實讓徐聞眼前一亮,絕對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少年,甚至連他的兒子都沒有辦法跟對方相比,雖然他的兒子也可以稱得上是人中之龍。
最後在太子的主持之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拜師禮,可見對徐聞的重視程度。
朱高熾跟太子妃顯也非常高興,畢竟現如今的徐聞在朝堂之上,那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朱瞻基能夠成為徐聞的學生,那自然就能夠借助徐聞的力量。
這對於朱瞻基的發展以及人脈的擴張都是十分有用的。
酒過三巡。
徐聞看著朱高熾笑著說道:“你們還沒有去陛下那裏謝恩吧?”
此話一出,朱高熾頓時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眉頭上,急忙說道:“你瞅瞅太高興了,竟然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了,我們現在馬上就過去。”
徐聞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走吧,我這個當老師的跟你們一起過去。”
朱高熾聞言,頓時開心的合不攏嘴,畢竟有徐文跟著朱棣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他留幾分麵子的,他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隨後一行人便直接來到了禦書房。
“怎麽今天都來了?”
正在處理事情的朱棣見狀笑著問道。
“公爺說讓我們來叩謝陛下隆恩,所以孫兒就來了,多謝陛下隆恩。”
朱瞻基乖巧的跪在地上磕頭。
朱棣見狀頓時也開心的大笑了起來,心情愉悅的說道:“起來吧。你老師說的對,他可是人中之龍,而且對咱們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可以作為你的心腹,以後多多聽取他的意見。”
“孫兒銘記於心。”
朱瞻基不卑不亢,恭敬的看著朱棣說道。
這種大將風範也讓朱棣的心情十分不錯,扭頭看向了徐聞說道:“皇太孫生長深宮,為使其知稼穡之艱難,命其巡幸北京,你陪同,監造北京城。”
徐聞一聽,頓時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這是要培養朱瞻基,讓他體察民情,了解農耕艱辛,培養其愛民之心,當即恭敬的說道:“謹遵陛下旨意。”
“行了,半個月之後出發吧,你也好好的休息休息,免得讓人說我這個當嶽父的不近人情。”
朱棣盯著徐聞,笑著調侃道。
徐聞聞言,頓時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朱棣見狀擺了擺手,眾人隻能一起離開。
而錦衣衛的動作也越來越大,紀綱更加賣力地鏟除異己。
經過幾場大案之後,紀綱已然權傾朝野,擅權枉法。
甚至連朱棣對此都惡行有所耳聞,但因依賴錦衣衛監視百官,未能立即懲治。
“公爺不好了,出大事了!”
這一日,徐聞正在家裏看書,王力卻火急火燎的衝了進來。
徐聞的臉上閃過一抹不耐煩盯著王力質問道:“出什麽事了,天還能塌下來了嗎?”
王力氣喘籲籲的說道:“紀綱對陽武侯薛祿動手了。”
“什麽?怎麽迴事?給我具體細說。”
徐聞一聽,頓時眼睛一瞪,眸子深處閃過一道寒光。
這陽武侯薛祿早年從軍北平,後隨朱棣起兵靖難,戰功卓著。
並且主持營建北京,跟徐聞的關係非常不錯,這在朝堂上也並不是什麽秘密。
作為錦衣衛的總指揮使,紀綱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可現在竟然敢動手。這豈不等於是在挑釁他徐聞?
王力急忙說道:“薛祿跟紀綱爭奪一名美色女道士,後紀綱惱羞成怒,用鐵瓜毆打薛祿,聽說破腦裂開幾乎死掉,”
“哼,他紀綱真是好大的膽子,這是要打我的臉嗎?”
徐聞不爽的怒吼道。
他心裏清楚,此事一開,他跟紀綱之間也算是徹底撕破臉了。
“對了,陛下那邊是什麽態度?”
徐聞急忙問道。
陽武侯薛祿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出這麽大的事兒,朱棣絕對會有所耳聞,甚至會親自過問。
王力的臉上閃過一抹無奈之色,歎息道:“陛下無關痛癢的懲罰了一下他。”
徐聞一聽,頓時麵色凝重了一分。
臣子之間的爭鬥無關痛癢,想要搞死對方也不是什麽難事,難就難在皇帝的態度,說句不好聽的,這天下說到底還是皇帝做主。如果沒有皇帝的允許,他們根本就不敢折騰。
而現在朱棣對這件事表現的如此輕描淡寫,顯然現在還沒有到動紀綱的時候。
至少在這個時候,他想要扳倒紀綱不現實。
“這樣好了,你馬上帶人,拿上錢財準備最好的藥材,請最好的醫生過去,所有的開銷全部由國公府承擔,另外跟他說一聲不需要擔心,這件事我會親自處理。”
徐聞深吸了一口氣,神色凝重的說道。
現在他跟紀綱之間算是徹底鬧掰了,既然已經不再是朋友,那麽他自然就不能再讓紀剛知道他的態度,所以此時他暫時不方便出麵,隻有這樣才能夠保持足夠的神秘。
也隻有這樣才能夠方便他在暗中行事。
王力一聽急忙點頭說道:“行,我現在馬上帶人過去,你也不需要太擔心,隻要沒出人命,一切都不算太嚴重。”
徐聞擺了擺手,並沒有過多的去說什麽。
有些事情以王力的角度跟根本沒有辦法看得到,看的明白,但是徐文卻不同了,他已經敏銳的嗅到了一些危險。
第二天,朱棣的聖旨準時送到了國公府跟朱瞻基那裏。
東宮上下歡慶。
徐聞為座上賓。
所有人對於他的到來,都十分的開心。
朱瞻基也已經十三歲,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妥妥的大人,再加上朱高熾跟太子妃的教導,倒也不俗。
特別是在徐聞麵前的時候,表現的更是可圈可點。
便是見過不少人才的徐聞的,都忍不住點了點頭,麵帶一抹滿意之色,這就是帝王之相,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沒有任何怯場的意思,並且能夠在他這麽一位國公麵前誇誇其談。
很多見地也著實讓徐聞眼前一亮,絕對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少年,甚至連他的兒子都沒有辦法跟對方相比,雖然他的兒子也可以稱得上是人中之龍。
最後在太子的主持之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拜師禮,可見對徐聞的重視程度。
朱高熾跟太子妃顯也非常高興,畢竟現如今的徐聞在朝堂之上,那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朱瞻基能夠成為徐聞的學生,那自然就能夠借助徐聞的力量。
這對於朱瞻基的發展以及人脈的擴張都是十分有用的。
酒過三巡。
徐聞看著朱高熾笑著說道:“你們還沒有去陛下那裏謝恩吧?”
此話一出,朱高熾頓時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眉頭上,急忙說道:“你瞅瞅太高興了,竟然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了,我們現在馬上就過去。”
徐聞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走吧,我這個當老師的跟你們一起過去。”
朱高熾聞言,頓時開心的合不攏嘴,畢竟有徐文跟著朱棣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他留幾分麵子的,他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隨後一行人便直接來到了禦書房。
“怎麽今天都來了?”
正在處理事情的朱棣見狀笑著問道。
“公爺說讓我們來叩謝陛下隆恩,所以孫兒就來了,多謝陛下隆恩。”
朱瞻基乖巧的跪在地上磕頭。
朱棣見狀頓時也開心的大笑了起來,心情愉悅的說道:“起來吧。你老師說的對,他可是人中之龍,而且對咱們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可以作為你的心腹,以後多多聽取他的意見。”
“孫兒銘記於心。”
朱瞻基不卑不亢,恭敬的看著朱棣說道。
這種大將風範也讓朱棣的心情十分不錯,扭頭看向了徐聞說道:“皇太孫生長深宮,為使其知稼穡之艱難,命其巡幸北京,你陪同,監造北京城。”
徐聞一聽,頓時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這是要培養朱瞻基,讓他體察民情,了解農耕艱辛,培養其愛民之心,當即恭敬的說道:“謹遵陛下旨意。”
“行了,半個月之後出發吧,你也好好的休息休息,免得讓人說我這個當嶽父的不近人情。”
朱棣盯著徐聞,笑著調侃道。
徐聞聞言,頓時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朱棣見狀擺了擺手,眾人隻能一起離開。
而錦衣衛的動作也越來越大,紀綱更加賣力地鏟除異己。
經過幾場大案之後,紀綱已然權傾朝野,擅權枉法。
甚至連朱棣對此都惡行有所耳聞,但因依賴錦衣衛監視百官,未能立即懲治。
“公爺不好了,出大事了!”
這一日,徐聞正在家裏看書,王力卻火急火燎的衝了進來。
徐聞的臉上閃過一抹不耐煩盯著王力質問道:“出什麽事了,天還能塌下來了嗎?”
王力氣喘籲籲的說道:“紀綱對陽武侯薛祿動手了。”
“什麽?怎麽迴事?給我具體細說。”
徐聞一聽,頓時眼睛一瞪,眸子深處閃過一道寒光。
這陽武侯薛祿早年從軍北平,後隨朱棣起兵靖難,戰功卓著。
並且主持營建北京,跟徐聞的關係非常不錯,這在朝堂上也並不是什麽秘密。
作為錦衣衛的總指揮使,紀綱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可現在竟然敢動手。這豈不等於是在挑釁他徐聞?
王力急忙說道:“薛祿跟紀綱爭奪一名美色女道士,後紀綱惱羞成怒,用鐵瓜毆打薛祿,聽說破腦裂開幾乎死掉,”
“哼,他紀綱真是好大的膽子,這是要打我的臉嗎?”
徐聞不爽的怒吼道。
他心裏清楚,此事一開,他跟紀綱之間也算是徹底撕破臉了。
“對了,陛下那邊是什麽態度?”
徐聞急忙問道。
陽武侯薛祿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出這麽大的事兒,朱棣絕對會有所耳聞,甚至會親自過問。
王力的臉上閃過一抹無奈之色,歎息道:“陛下無關痛癢的懲罰了一下他。”
徐聞一聽,頓時麵色凝重了一分。
臣子之間的爭鬥無關痛癢,想要搞死對方也不是什麽難事,難就難在皇帝的態度,說句不好聽的,這天下說到底還是皇帝做主。如果沒有皇帝的允許,他們根本就不敢折騰。
而現在朱棣對這件事表現的如此輕描淡寫,顯然現在還沒有到動紀綱的時候。
至少在這個時候,他想要扳倒紀綱不現實。
“這樣好了,你馬上帶人,拿上錢財準備最好的藥材,請最好的醫生過去,所有的開銷全部由國公府承擔,另外跟他說一聲不需要擔心,這件事我會親自處理。”
徐聞深吸了一口氣,神色凝重的說道。
現在他跟紀綱之間算是徹底鬧掰了,既然已經不再是朋友,那麽他自然就不能再讓紀剛知道他的態度,所以此時他暫時不方便出麵,隻有這樣才能夠保持足夠的神秘。
也隻有這樣才能夠方便他在暗中行事。
王力一聽急忙點頭說道:“行,我現在馬上帶人過去,你也不需要太擔心,隻要沒出人命,一切都不算太嚴重。”
徐聞擺了擺手,並沒有過多的去說什麽。
有些事情以王力的角度跟根本沒有辦法看得到,看的明白,但是徐文卻不同了,他已經敏銳的嗅到了一些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