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偵查消息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但有問題,而且問題還很大,我需要時間來考慮一下。”
徐聞神色凝重的看著朱棣說道。
此時正在戰場之上,而能夠有資格找朱棣說情的人,那絕對都是中流砥柱。
在這個時候如果他直接拒絕的話,定然會引起不小的麻煩。
甚至有可能讓那些家夥情緒低落。
這對於一個在戰場上的人來說,無疑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他不能這麽做。
哪怕心裏根本不想答應,也不能明說。
最少,也要等大戰之後再說。
朱棣見徐聞的神色如此凝重,倒也忍不住好奇的問道:“這事兒真就這麽難嗎?”
畢竟正如徐聞猜測的那樣,找他的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而且在這個時候正是讓人家拚命的時候,哪怕他這個皇帝都願意輕易的拒絕。
徐聞看著朱棣,淡淡的笑著說道:“軍校的資源都是有限的,能培養多少人,我心裏有數,一旦人數超標的話,自然就無法保證質量了。”
“我想那些將軍大人,之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軍校去,也是為了學本領,而非隻是簡單的鍍金吧,畢竟軍校的名氣並不大,也不能幫他們在朝堂之上得到什麽好處。”
“如果要學本領的話,那就必須要保證一定的數量,最少這個數量要在我能夠掌控之中,隻有這樣次才能夠保證他們的孩子都變得出類拔萃,才能夠保證我軍校出來的學生,都擁有一戰之力,都能夠成為陛下跟皇太孫的助力!”
朱棣聞言,雖然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點了點頭,徐聞的忠心他不用考慮,這些年,經過這麽多的事情,他也算是徹底看清楚了徐聞的為人。
不管經曆什麽樣的事情,徐聞都會毫不猶豫的站在他這邊。
這是一個真正心係家國的忠臣。
便是朱棣在內心深處對於徐聞都有幾分敬佩。
玩兒經濟,能夠輕易的盤活一個地區的經濟,甚至連北京城這種地方在徐聞的手裏,都如同兒戲一般,才多久的時間,不但房價暴漲到一房難求的地步。
就連本地的經濟,甚至是北京的很多小吃,都成了全國的知名小吃。
而為官,那更是權傾朝野,但是卻懂分寸,知進退,從未做過分毫越軌的事情。
這等人物簡直是堪稱完美了,他自然也不舍的責怪。
“你都這麽說了,我倒是不好再勉強你了,行吧,等有合適的機會,通知我!”
朱棣淡淡的笑著說道,隨後便起身準備離開。
隻是剛一動,朱瞻基便匆匆走了進來。
“陛下,公爺,剛剛收到探子的消息,在康哈裏還發現了大約兩萬的敵軍,正在疾速朝著這邊衝來!”
朱瞻基說完,朱棣跟徐聞同時眼睛一瞪。
兩萬敵軍可不是一個小數。
朱棣扭頭看向了徐聞,問道:“國公有何良策?”
徐聞微微一笑,說道:“不如聽聽皇太孫的看法?”
朱棣一聽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而後目光落在了朱瞻基的身上,沉聲說道:“你有何看法?”
朱瞻基聞言,知曉這是朱棣跟徐聞在考驗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之後,才開口說道:“雖然對方有兩萬人,而且還有騎兵,不過倒也不足為懼!”
“之前對戰那千人隊伍的時候,說實話我們並沒有放在心上,也想要試試自己的實力,所以並沒有動用火器,不過現在這麽大規模的敵人,倒是可以動用火器了。”
“如果陛下跟公爺信得過,我願意帶領神機營,跟我自己的班底一起出征拿下他們,大概需要五千人,當然,徐華跟徐謙這兩兄弟可少不了,他們可是我的左膀右臂,也是最熟悉我性格跟作戰方式的人,有他們在,我勝算更高,就是不知道公爺是否舍得?”
朱棣聞言,眼眸之中再度閃過一抹震驚,之前朱瞻基的那一戰,已經是非常的漂亮,讓人津津樂道了。
如果此時朱瞻基再能以八千人擊敗對方兩人的隊伍,那皇太孫以後在朝堂之上的位置可就穩了,不誇張的說,再也無人敢說什麽了。
這戰績就是朱瞻基的底氣。
隻是朱棣的心裏還是有幾分擔憂。
這交戰的人數越多,那麽變數就越多,危險性自然就越高。
五百人對戰一千人,壓力大,但的確有打勝仗的可能,可八千人對上兩萬人,那風險可就大了去了啊!
打贏了皆大歡喜,朱瞻基以後就有了話語權,甚至那些老將也不敢多言。
可要是打輸了,那問題可就多了,甚至可能會丟了性命。
所以朱棣隻能扭頭看向了徐聞。
徐謙跟徐華可是徐聞的親兒子。
如果這徐聞敢同意自己的兒子去冒險,認為這一仗有的打,那他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遲疑了。
徐聞看著兩人的目光,稍微遲疑了一下,才開口看著朱瞻基問道:“再去打探,先看看對方的來頭,我要清楚知道他們是誰再做決定!”
朱棣一聽,頓時一臉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不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你先打探消息,我們去大營等你!”
說完朱棣便動身離開。
徐聞跟急忙跟了上去。
朱瞻基雙眸之中綻放著無比炙熱的光芒,急忙迴到了自己的本營。
“皇太孫殿下,如何,陛下是否同意我等出戰?
徐華跟徐謙等一眾年輕將領個個神情激動的看著朱瞻基問道。
顯然之前的勝利,也讓他們嚐到了甜頭。
此時一個個恨不得馬上拎刀出去對戰。
可朱瞻基卻是有些無奈的笑著說道:“這一次的戰鬥規模太大,陛下那邊沒什麽問題,可以把神機營給我們,不過公爺那邊卻讓我們先行調查清楚敵人的來頭,說是搞清楚之後,他再做決定。”
“你們也知道,公爺在陛下那裏的話語權有多重,所以現在陛下的意思也是讓我們打探清楚,再去匯報,而後他做決定!”
眾人一聽是徐聞的意思,倒是不敢多說什麽了。
徐聞神色凝重的看著朱棣說道。
此時正在戰場之上,而能夠有資格找朱棣說情的人,那絕對都是中流砥柱。
在這個時候如果他直接拒絕的話,定然會引起不小的麻煩。
甚至有可能讓那些家夥情緒低落。
這對於一個在戰場上的人來說,無疑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他不能這麽做。
哪怕心裏根本不想答應,也不能明說。
最少,也要等大戰之後再說。
朱棣見徐聞的神色如此凝重,倒也忍不住好奇的問道:“這事兒真就這麽難嗎?”
畢竟正如徐聞猜測的那樣,找他的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而且在這個時候正是讓人家拚命的時候,哪怕他這個皇帝都願意輕易的拒絕。
徐聞看著朱棣,淡淡的笑著說道:“軍校的資源都是有限的,能培養多少人,我心裏有數,一旦人數超標的話,自然就無法保證質量了。”
“我想那些將軍大人,之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軍校去,也是為了學本領,而非隻是簡單的鍍金吧,畢竟軍校的名氣並不大,也不能幫他們在朝堂之上得到什麽好處。”
“如果要學本領的話,那就必須要保證一定的數量,最少這個數量要在我能夠掌控之中,隻有這樣次才能夠保證他們的孩子都變得出類拔萃,才能夠保證我軍校出來的學生,都擁有一戰之力,都能夠成為陛下跟皇太孫的助力!”
朱棣聞言,雖然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點了點頭,徐聞的忠心他不用考慮,這些年,經過這麽多的事情,他也算是徹底看清楚了徐聞的為人。
不管經曆什麽樣的事情,徐聞都會毫不猶豫的站在他這邊。
這是一個真正心係家國的忠臣。
便是朱棣在內心深處對於徐聞都有幾分敬佩。
玩兒經濟,能夠輕易的盤活一個地區的經濟,甚至連北京城這種地方在徐聞的手裏,都如同兒戲一般,才多久的時間,不但房價暴漲到一房難求的地步。
就連本地的經濟,甚至是北京的很多小吃,都成了全國的知名小吃。
而為官,那更是權傾朝野,但是卻懂分寸,知進退,從未做過分毫越軌的事情。
這等人物簡直是堪稱完美了,他自然也不舍的責怪。
“你都這麽說了,我倒是不好再勉強你了,行吧,等有合適的機會,通知我!”
朱棣淡淡的笑著說道,隨後便起身準備離開。
隻是剛一動,朱瞻基便匆匆走了進來。
“陛下,公爺,剛剛收到探子的消息,在康哈裏還發現了大約兩萬的敵軍,正在疾速朝著這邊衝來!”
朱瞻基說完,朱棣跟徐聞同時眼睛一瞪。
兩萬敵軍可不是一個小數。
朱棣扭頭看向了徐聞,問道:“國公有何良策?”
徐聞微微一笑,說道:“不如聽聽皇太孫的看法?”
朱棣一聽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而後目光落在了朱瞻基的身上,沉聲說道:“你有何看法?”
朱瞻基聞言,知曉這是朱棣跟徐聞在考驗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之後,才開口說道:“雖然對方有兩萬人,而且還有騎兵,不過倒也不足為懼!”
“之前對戰那千人隊伍的時候,說實話我們並沒有放在心上,也想要試試自己的實力,所以並沒有動用火器,不過現在這麽大規模的敵人,倒是可以動用火器了。”
“如果陛下跟公爺信得過,我願意帶領神機營,跟我自己的班底一起出征拿下他們,大概需要五千人,當然,徐華跟徐謙這兩兄弟可少不了,他們可是我的左膀右臂,也是最熟悉我性格跟作戰方式的人,有他們在,我勝算更高,就是不知道公爺是否舍得?”
朱棣聞言,眼眸之中再度閃過一抹震驚,之前朱瞻基的那一戰,已經是非常的漂亮,讓人津津樂道了。
如果此時朱瞻基再能以八千人擊敗對方兩人的隊伍,那皇太孫以後在朝堂之上的位置可就穩了,不誇張的說,再也無人敢說什麽了。
這戰績就是朱瞻基的底氣。
隻是朱棣的心裏還是有幾分擔憂。
這交戰的人數越多,那麽變數就越多,危險性自然就越高。
五百人對戰一千人,壓力大,但的確有打勝仗的可能,可八千人對上兩萬人,那風險可就大了去了啊!
打贏了皆大歡喜,朱瞻基以後就有了話語權,甚至那些老將也不敢多言。
可要是打輸了,那問題可就多了,甚至可能會丟了性命。
所以朱棣隻能扭頭看向了徐聞。
徐謙跟徐華可是徐聞的親兒子。
如果這徐聞敢同意自己的兒子去冒險,認為這一仗有的打,那他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遲疑了。
徐聞看著兩人的目光,稍微遲疑了一下,才開口看著朱瞻基問道:“再去打探,先看看對方的來頭,我要清楚知道他們是誰再做決定!”
朱棣一聽,頓時一臉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不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你先打探消息,我們去大營等你!”
說完朱棣便動身離開。
徐聞跟急忙跟了上去。
朱瞻基雙眸之中綻放著無比炙熱的光芒,急忙迴到了自己的本營。
“皇太孫殿下,如何,陛下是否同意我等出戰?
徐華跟徐謙等一眾年輕將領個個神情激動的看著朱瞻基問道。
顯然之前的勝利,也讓他們嚐到了甜頭。
此時一個個恨不得馬上拎刀出去對戰。
可朱瞻基卻是有些無奈的笑著說道:“這一次的戰鬥規模太大,陛下那邊沒什麽問題,可以把神機營給我們,不過公爺那邊卻讓我們先行調查清楚敵人的來頭,說是搞清楚之後,他再做決定。”
“你們也知道,公爺在陛下那裏的話語權有多重,所以現在陛下的意思也是讓我們打探清楚,再去匯報,而後他做決定!”
眾人一聽是徐聞的意思,倒是不敢多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