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百年大計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一條就是經濟了,這也是一切的根本,隻要經濟能夠活躍起來,那一切都很容易完成了,畢竟人們活著就是為了資源為了錢。”
“不誇張的說,他們拚了命的在邊境鬧事,不也正是為了錢嘛?”
徐聞侃侃而談:“隻要我們在邊境開設“茶馬互市”,以茶葉、鐵器換取蒙古馬匹、毛皮,同時限製鹽鐵等戰略物資流入敵對部落。”
“再給他們增加一些農作物,如青稞,燕麥之類比較好種植的東西。”
“而後在漠南大肆推廣半農半牧經濟,逐步改變遊牧生活方式。其中偶爾再穿插一些宗教文化,例如扶持一些聽話的教派,在蒙古傳播,修建寺廟並派遣高僧駐錫,以宗教紐帶削弱蒙古尚武傳統。”
“同時科舉中增設“蒙科”,選拔雙語人才進入官僚體係,這一係列的操作下來,這些家夥有飯吃,有信仰,有教化,就不會那麽狡猾了。”
“再者說了,有了文化,就知道羞恥,就不敢也不會輕易做那種背信棄義的事情了,到時候蒙古這一塊兒也能夠做到長治久安!”
“當然,如果他們還有精力的話,就可以去做更大的事情了,例如疏浚漠南河流,改良運輸體係,到時候閑的沒事兒就給他們找活兒幹,再無聊了,也可以適當的敲打一下。”
“日積月累之下,他們不是被宗教做牽絆,就是被這美好生活的溫床所腐蝕,漸漸的就沒有這麽野蠻了。”
一口氣說完,徐聞淡然一笑,顯得高深莫測。
一旁的朱棣等人聽的目瞪口呆!
徐聞的這幾點說起來輕鬆簡單,可作為一名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做到這些有多難啊!
如果不是他對徐聞有足夠的了解,他都要懷疑徐聞是不是在吹牛逼?
不對,誰吹牛能想得如此周到?
“陛下,這些針對漠北蒙古的計策,是臣準備考慮了許久,還望陛下采納!”
徐聞如實說道。
原來是準備多時,難怪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說出如此詳細的方案。
朱棣心中稍安,對徐聞的努力給予讚賞。
這個方案若是運用的好,那足以徹底改變蒙古的各個部落!
堪稱是百年大計!
便是他當了這麽多年皇帝,都未必能夠想的如此全麵!
不但從經濟上,從人的本能上,甚至連人的信仰,精神層麵都想到了,乃至於連他們的後代都被一起算計。
這等心思實在是太可怕,太恐怖了一些。
至少,朱棣還從未接觸過如此可怕的妖孽啊!
他曾經跟劉伯溫接觸過,這位被稱之為千古奇才的人都絕對沒有辦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詳細的計劃。
這個計劃幾乎完美的找不到任何一絲一毫的缺點。
隻需要一兩代人的努力之後,蒙古就再也不會有人言而無信,再也不會有人輕易的去造反了。
雖然時間上稍微長了一些,但是卻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蒙古這個巨大的心患。
徐聞一看自己說了這麽一大堆,朱棣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忙試探性的問道:“陛下覺得我這個方案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
此話一出,朱棣這才收迴自己的思緒。
他感慨的說道:“沒有,沒有,國公的這個計劃堪稱是完美,便是朕也找不到更好的計劃了,那我現在就著手實施?”
徐聞聞言,卻是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現在不著急啊,既然來都來了,不彰顯一下我們大明王朝的神威,不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這些年花費大量金錢改造的火器,他們怎麽知道神機營的厲害呢?”
“而且這一次咱們興師動眾而來,付出也不小,必須要讓他們吐點血啊,要不然這迴去的路費哪裏出呢?”
雖然這個想法有點殘忍,可沒辦啊!
誰讓這些部落主動挑釁的呢?
如果不是他們主動挑釁,此時的他應該還在跟自己的夫人花前月下,享受美好生活呢。
而且死道友不死貧道啊,不能從這些部落身上搜刮到足夠的金銀財寶,那不就虧本了嗎?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好,都聽你的,不過有些細節方麵你還需要跟我仔細的斟酌一下,這樣好了,你先休息,休息好了再過來我們再商量。”
“反正前線有皇太孫跟徐華,徐謙坐鎮,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了,不需要我們這些老家夥擔憂咯!”
朱棣自嘲的笑道。
他從未想過大明年輕一輩的崛起竟然如此的驚豔決絕。
徐聞也點了點頭,苦笑道:“那我就先迴去休息了,還真有點扛不住了。”
“來人,送國公迴去休息!”
朱棣高聲說道,顯然對於徐聞也更加的認同。
與此同時。
京師,漢王府。
漢王朱高煦聽著手下匯報前線戰況,越聽臉色越難看。
眼神也漸漸變得銳利起來。
以往他可是父皇的左膀右臂,甚至數次在危難之中救下了皇帝的性命。
在朝堂,在軍中,朱高煦都有著十分高的威望。
誰不知道他漢王驍勇善戰?
誰不知道他漢王在軍中的威望?
可這一次父皇北伐竟然沒有帶著他。
沒帶他就算了,反而還帶了朱瞻基。
這可讓朱高煦有些不爽了。
“老爺子這是想要學太祖啊!”
朱高煦聲音低沉的冷笑道。
他心裏很清楚,父皇的性格跟喜好。
之前讓朱瞻基去北京城巡行的時候,他就有了各種感覺,隻是並不強烈。
沒想到那一去,就讓徐聞在北京城弄了個軍事學校,直接給朱瞻基那小子培養了大量的班底。
現在北征漠北更是直接帶著朱瞻基建功立業。
一旦大侄子在軍營之中的威望不斷攀升,那他這個漢王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贏麵自然也就越來越小了。
他的這個大侄子表現出來的天賦實在是太驚人了,再加上徐聞這個可怕的大佬輔佐,哪怕是桀驁不馴的他,都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哪裏。
“不行,我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了,若是再拖延下去,我將會徹底失去所有的機會!”
朱高煦的眼中閃過一抹瘋狂之色,看著跪在地上的那名親信說道:“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
“是!”
親信急忙起身走到了朱高煦的旁邊。
“不誇張的說,他們拚了命的在邊境鬧事,不也正是為了錢嘛?”
徐聞侃侃而談:“隻要我們在邊境開設“茶馬互市”,以茶葉、鐵器換取蒙古馬匹、毛皮,同時限製鹽鐵等戰略物資流入敵對部落。”
“再給他們增加一些農作物,如青稞,燕麥之類比較好種植的東西。”
“而後在漠南大肆推廣半農半牧經濟,逐步改變遊牧生活方式。其中偶爾再穿插一些宗教文化,例如扶持一些聽話的教派,在蒙古傳播,修建寺廟並派遣高僧駐錫,以宗教紐帶削弱蒙古尚武傳統。”
“同時科舉中增設“蒙科”,選拔雙語人才進入官僚體係,這一係列的操作下來,這些家夥有飯吃,有信仰,有教化,就不會那麽狡猾了。”
“再者說了,有了文化,就知道羞恥,就不敢也不會輕易做那種背信棄義的事情了,到時候蒙古這一塊兒也能夠做到長治久安!”
“當然,如果他們還有精力的話,就可以去做更大的事情了,例如疏浚漠南河流,改良運輸體係,到時候閑的沒事兒就給他們找活兒幹,再無聊了,也可以適當的敲打一下。”
“日積月累之下,他們不是被宗教做牽絆,就是被這美好生活的溫床所腐蝕,漸漸的就沒有這麽野蠻了。”
一口氣說完,徐聞淡然一笑,顯得高深莫測。
一旁的朱棣等人聽的目瞪口呆!
徐聞的這幾點說起來輕鬆簡單,可作為一名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做到這些有多難啊!
如果不是他對徐聞有足夠的了解,他都要懷疑徐聞是不是在吹牛逼?
不對,誰吹牛能想得如此周到?
“陛下,這些針對漠北蒙古的計策,是臣準備考慮了許久,還望陛下采納!”
徐聞如實說道。
原來是準備多時,難怪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說出如此詳細的方案。
朱棣心中稍安,對徐聞的努力給予讚賞。
這個方案若是運用的好,那足以徹底改變蒙古的各個部落!
堪稱是百年大計!
便是他當了這麽多年皇帝,都未必能夠想的如此全麵!
不但從經濟上,從人的本能上,甚至連人的信仰,精神層麵都想到了,乃至於連他們的後代都被一起算計。
這等心思實在是太可怕,太恐怖了一些。
至少,朱棣還從未接觸過如此可怕的妖孽啊!
他曾經跟劉伯溫接觸過,這位被稱之為千古奇才的人都絕對沒有辦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詳細的計劃。
這個計劃幾乎完美的找不到任何一絲一毫的缺點。
隻需要一兩代人的努力之後,蒙古就再也不會有人言而無信,再也不會有人輕易的去造反了。
雖然時間上稍微長了一些,但是卻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蒙古這個巨大的心患。
徐聞一看自己說了這麽一大堆,朱棣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忙試探性的問道:“陛下覺得我這個方案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
此話一出,朱棣這才收迴自己的思緒。
他感慨的說道:“沒有,沒有,國公的這個計劃堪稱是完美,便是朕也找不到更好的計劃了,那我現在就著手實施?”
徐聞聞言,卻是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現在不著急啊,既然來都來了,不彰顯一下我們大明王朝的神威,不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這些年花費大量金錢改造的火器,他們怎麽知道神機營的厲害呢?”
“而且這一次咱們興師動眾而來,付出也不小,必須要讓他們吐點血啊,要不然這迴去的路費哪裏出呢?”
雖然這個想法有點殘忍,可沒辦啊!
誰讓這些部落主動挑釁的呢?
如果不是他們主動挑釁,此時的他應該還在跟自己的夫人花前月下,享受美好生活呢。
而且死道友不死貧道啊,不能從這些部落身上搜刮到足夠的金銀財寶,那不就虧本了嗎?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好,都聽你的,不過有些細節方麵你還需要跟我仔細的斟酌一下,這樣好了,你先休息,休息好了再過來我們再商量。”
“反正前線有皇太孫跟徐華,徐謙坐鎮,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了,不需要我們這些老家夥擔憂咯!”
朱棣自嘲的笑道。
他從未想過大明年輕一輩的崛起竟然如此的驚豔決絕。
徐聞也點了點頭,苦笑道:“那我就先迴去休息了,還真有點扛不住了。”
“來人,送國公迴去休息!”
朱棣高聲說道,顯然對於徐聞也更加的認同。
與此同時。
京師,漢王府。
漢王朱高煦聽著手下匯報前線戰況,越聽臉色越難看。
眼神也漸漸變得銳利起來。
以往他可是父皇的左膀右臂,甚至數次在危難之中救下了皇帝的性命。
在朝堂,在軍中,朱高煦都有著十分高的威望。
誰不知道他漢王驍勇善戰?
誰不知道他漢王在軍中的威望?
可這一次父皇北伐竟然沒有帶著他。
沒帶他就算了,反而還帶了朱瞻基。
這可讓朱高煦有些不爽了。
“老爺子這是想要學太祖啊!”
朱高煦聲音低沉的冷笑道。
他心裏很清楚,父皇的性格跟喜好。
之前讓朱瞻基去北京城巡行的時候,他就有了各種感覺,隻是並不強烈。
沒想到那一去,就讓徐聞在北京城弄了個軍事學校,直接給朱瞻基那小子培養了大量的班底。
現在北征漠北更是直接帶著朱瞻基建功立業。
一旦大侄子在軍營之中的威望不斷攀升,那他這個漢王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贏麵自然也就越來越小了。
他的這個大侄子表現出來的天賦實在是太驚人了,再加上徐聞這個可怕的大佬輔佐,哪怕是桀驁不馴的他,都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哪裏。
“不行,我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了,若是再拖延下去,我將會徹底失去所有的機會!”
朱高煦的眼中閃過一抹瘋狂之色,看著跪在地上的那名親信說道:“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
“是!”
親信急忙起身走到了朱高煦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