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發現美洲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裏,唐賽兒聽得尤其專注。
以前她在白蓮教眾,就見過不少教眾感染疫病死去。
這還是在疫病流行程度不高的山東,好在不管是青長老還是白鳳,都粗通醫術。
在她們全力施為下,總算能勉強控製住。
現在自己和屬下要去的是南洋,不管是從徐聞的口中,還是書籍的記載中,都能看出,那邊的疫病傳染堪稱恐怖。
有些本地土著都扛不住,經常有一個部落全部死絕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有特效藥,那就太好了。
於衝開始繼續介紹:“其實以前我們就有相關藥劑,但被分成了幾種,使用不便,有時候還會有漏吃的情況,現在我們把它們綜合在一起,並且解決了藥性相衝的問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鄭和大人的幫助下,我們終於初步解決了瘧疾!”
除了唐達和徐聞麵色如常,其他幾位都張大了嘴巴。
瘧疾在所有疫病中傳染性和死亡率都算頂流,這就能治了?
商會總會長和幕後控製者不奇怪的原因,是他們明白這條路有多艱辛。
徐聞知道解決瘧疾的關鍵是金雞納霜,也就是奎寧。
可這玩意的原產地在南美,其他地方種植都是後世移植過來的。
現階段如果想要獲得種子,就隻有老老實實去找到美洲大陸,還要尋找這種植物。
因為徐聞隻知道這玩意的名字,也不知道長什麽樣。
而以現階段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想要橫跨太平洋,到達美洲,難度太大了。
最多能到夏威夷,再往東走,就很難再找到補給的島嶼。
所以當初徐聞和鄭和,唐達商量時,選擇的是另外一條路。
走馬六甲,經印度洋,過好望角,到達西非後,再橫跨大西洋,到達南美!
這條路線看似遠了很多,但百多年後,三角貿易其中一條邊,就是走的這條,證明有其可行性。
至少比從夏威夷出發,橫跨三千多公裏波詭雲譎的太平洋好很多。
這個策略一定,實施時間卻是以十年為基準來計算的。
鄭和和四海商會合力推進,一步步地建立據點。
花了近十年時間,最終才能到達西非。
其中人力,物力的損失不可估量。
光是和控製印度洋航路的奧斯曼帝國交手就不下十次。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還不是後世那個西亞病夫,正是它的巔峰時刻,橫跨歐亞,國力雄厚。
鄭和艦隊和四海商會跨越萬裏和它對抗,其中的兇險可想而知。
巨大的損失還有挫折,一度讓四海省會這個當世最大的財團,都有些撐不住了。
若非有徐聞和鄭和這兩尊大佛壓著,下麵已經有人不想幹了。
當兩艘破破爛爛的戰艦最後抵達加勒比群島時,所有人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倒在地,長哭不起。
無數的戰友,艦船倒在了路途中,能夠到達這裏的,隻是少數幸運兒。
其後的收獲,也證明這一切損失都是值得的!
他們比哥倫布提前了差不多一百年,到達這片封閉的大陸。
玉米,紅薯,煙草,辣椒,橡膠這些徐聞曾經提過的植物,源源不斷地輸入到大明帝國,其中就金雞納樹。
還有和當地居民交換的海量黃金,白銀,讓四海商會的口袋又再次膨脹起來,有底氣進行下一步的擴張。
於衝台上這簡簡單單幾句話背後,就是差不多整整一代人的青春,還有數以萬計水手士兵的付出。
也隻有在朱棣這個雄才大略皇帝和徐聞穿越者眼光支持下,才最終走到了這一步。
前世的曆史上,雖然傳說鄭和曾到過南洋,但沒有確鑿的曆史證據。
這一世,徐聞努力讓它成為了事實,並將永遠銘刻在華夏文明的史書中。
這才是徐聞最在乎,最感到高興的事情,至於封不封王這種虛名,他從來就沒有在乎過。
於衝把手上的樣品遞給參觀者傳閱,大家都戴著口罩,手套,不能聞不能摸,也就隻能看了看。
傳到唐賽兒手中時,她莊重地接了過來。
這是藥,但也不僅僅是藥,而是她和自己一千多部下能夠活下去的基礎保障。
隨後於衝還他們參觀了各種大開眼界的發明,比如說開膛破肚不是酷刑,而是為了救人。
手術台上的那隻猴子正在被動手術,摘去體內滋生的囊腫,無菌觀察區內,幾個被綁住手腳,不讓它們亂動的猴子。
從它們的精神,還有腹部潔白的繃帶來看,恢複得不錯,還能對參觀者們齜牙,威脅地低吼,很好,很有精神。
插在它們身上的吊瓶,針管則是於衝下一個著重介紹的。
既然已經找到南美,同時占據南洋,那橡膠這種戰略物資的移栽培育,就已經派上了用場,注射器軟管就是橡膠的初步應用。
徐聞試著捏了一下,手感很差,還能隱約看到一些龜裂,看來隻是初代製品,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其他玻璃瓶,針頭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手工製作的,就不需要過多介紹了。
這一切衝擊最大的就是唐賽兒。
大家都傳說白蓮教會法術,可現在她隻想說自己眼前的這些才叫法術啊,把針頭插進體內。
僅靠這一滴滴液體,就能讓猴子活下來,同時還能恢複,這太神奇了。
她看了一眼,前方正在和於正熱烈交談的徐聞,心想或者這就是他帶自己來的目的吧,讓自己前麵二十多年所學的那些東西丟到一邊,試著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處理問題。
如果能聽到她的心聲,徐聞會表示,唐賽兒那是想多了。
他單純就是想讓唐賽兒多一點下南洋的保障,順帶看一下研究所的最新發展。
畢竟自己都來了濟南,如果不來研究所看一下,那對士氣是一個嚴重打擊。
他作為靈魂人物,待在濟南這麽久不過來,是不是我們都不重要了?
徐聞可不想看到這種情況出現,更何況哪怕自己四十多了,那也是個大男孩啊,看一下給自己準備的大玩具怎麽了。
以前她在白蓮教眾,就見過不少教眾感染疫病死去。
這還是在疫病流行程度不高的山東,好在不管是青長老還是白鳳,都粗通醫術。
在她們全力施為下,總算能勉強控製住。
現在自己和屬下要去的是南洋,不管是從徐聞的口中,還是書籍的記載中,都能看出,那邊的疫病傳染堪稱恐怖。
有些本地土著都扛不住,經常有一個部落全部死絕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有特效藥,那就太好了。
於衝開始繼續介紹:“其實以前我們就有相關藥劑,但被分成了幾種,使用不便,有時候還會有漏吃的情況,現在我們把它們綜合在一起,並且解決了藥性相衝的問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鄭和大人的幫助下,我們終於初步解決了瘧疾!”
除了唐達和徐聞麵色如常,其他幾位都張大了嘴巴。
瘧疾在所有疫病中傳染性和死亡率都算頂流,這就能治了?
商會總會長和幕後控製者不奇怪的原因,是他們明白這條路有多艱辛。
徐聞知道解決瘧疾的關鍵是金雞納霜,也就是奎寧。
可這玩意的原產地在南美,其他地方種植都是後世移植過來的。
現階段如果想要獲得種子,就隻有老老實實去找到美洲大陸,還要尋找這種植物。
因為徐聞隻知道這玩意的名字,也不知道長什麽樣。
而以現階段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想要橫跨太平洋,到達美洲,難度太大了。
最多能到夏威夷,再往東走,就很難再找到補給的島嶼。
所以當初徐聞和鄭和,唐達商量時,選擇的是另外一條路。
走馬六甲,經印度洋,過好望角,到達西非後,再橫跨大西洋,到達南美!
這條路線看似遠了很多,但百多年後,三角貿易其中一條邊,就是走的這條,證明有其可行性。
至少比從夏威夷出發,橫跨三千多公裏波詭雲譎的太平洋好很多。
這個策略一定,實施時間卻是以十年為基準來計算的。
鄭和和四海商會合力推進,一步步地建立據點。
花了近十年時間,最終才能到達西非。
其中人力,物力的損失不可估量。
光是和控製印度洋航路的奧斯曼帝國交手就不下十次。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還不是後世那個西亞病夫,正是它的巔峰時刻,橫跨歐亞,國力雄厚。
鄭和艦隊和四海商會跨越萬裏和它對抗,其中的兇險可想而知。
巨大的損失還有挫折,一度讓四海省會這個當世最大的財團,都有些撐不住了。
若非有徐聞和鄭和這兩尊大佛壓著,下麵已經有人不想幹了。
當兩艘破破爛爛的戰艦最後抵達加勒比群島時,所有人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倒在地,長哭不起。
無數的戰友,艦船倒在了路途中,能夠到達這裏的,隻是少數幸運兒。
其後的收獲,也證明這一切損失都是值得的!
他們比哥倫布提前了差不多一百年,到達這片封閉的大陸。
玉米,紅薯,煙草,辣椒,橡膠這些徐聞曾經提過的植物,源源不斷地輸入到大明帝國,其中就金雞納樹。
還有和當地居民交換的海量黃金,白銀,讓四海商會的口袋又再次膨脹起來,有底氣進行下一步的擴張。
於衝台上這簡簡單單幾句話背後,就是差不多整整一代人的青春,還有數以萬計水手士兵的付出。
也隻有在朱棣這個雄才大略皇帝和徐聞穿越者眼光支持下,才最終走到了這一步。
前世的曆史上,雖然傳說鄭和曾到過南洋,但沒有確鑿的曆史證據。
這一世,徐聞努力讓它成為了事實,並將永遠銘刻在華夏文明的史書中。
這才是徐聞最在乎,最感到高興的事情,至於封不封王這種虛名,他從來就沒有在乎過。
於衝把手上的樣品遞給參觀者傳閱,大家都戴著口罩,手套,不能聞不能摸,也就隻能看了看。
傳到唐賽兒手中時,她莊重地接了過來。
這是藥,但也不僅僅是藥,而是她和自己一千多部下能夠活下去的基礎保障。
隨後於衝還他們參觀了各種大開眼界的發明,比如說開膛破肚不是酷刑,而是為了救人。
手術台上的那隻猴子正在被動手術,摘去體內滋生的囊腫,無菌觀察區內,幾個被綁住手腳,不讓它們亂動的猴子。
從它們的精神,還有腹部潔白的繃帶來看,恢複得不錯,還能對參觀者們齜牙,威脅地低吼,很好,很有精神。
插在它們身上的吊瓶,針管則是於衝下一個著重介紹的。
既然已經找到南美,同時占據南洋,那橡膠這種戰略物資的移栽培育,就已經派上了用場,注射器軟管就是橡膠的初步應用。
徐聞試著捏了一下,手感很差,還能隱約看到一些龜裂,看來隻是初代製品,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其他玻璃瓶,針頭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手工製作的,就不需要過多介紹了。
這一切衝擊最大的就是唐賽兒。
大家都傳說白蓮教會法術,可現在她隻想說自己眼前的這些才叫法術啊,把針頭插進體內。
僅靠這一滴滴液體,就能讓猴子活下來,同時還能恢複,這太神奇了。
她看了一眼,前方正在和於正熱烈交談的徐聞,心想或者這就是他帶自己來的目的吧,讓自己前麵二十多年所學的那些東西丟到一邊,試著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處理問題。
如果能聽到她的心聲,徐聞會表示,唐賽兒那是想多了。
他單純就是想讓唐賽兒多一點下南洋的保障,順帶看一下研究所的最新發展。
畢竟自己都來了濟南,如果不來研究所看一下,那對士氣是一個嚴重打擊。
他作為靈魂人物,待在濟南這麽久不過來,是不是我們都不重要了?
徐聞可不想看到這種情況出現,更何況哪怕自己四十多了,那也是個大男孩啊,看一下給自己準備的大玩具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