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阮家的空城計
謝安來到建康月餘算是明白了,堂兄謝尚不僅是謝家顏值擔當、最擅長出謀劃策的人,還是極有人格魅力,通俗的說,就是性格妖孽,做起壞事來也讓人覺得他一舉一動都賞心悅目。
比起大哥謝奕粗豪不羈的遊俠性情,謝尚多了幾分謀算與矜持。
比起二哥謝據遊走在易衝動與沉默的極端,謝尚多了幾分冷靜自持。
自幼揚名,謝尚早早為未來做好了準備,見慣大場麵的他,在外事上理所應當地站在了最前麵。
比如擾亂長輩阮孚的曲調節奏,謝尚坦蕩地做了出來。
隻見他優雅自若,素手纖骨輕擊,竟讓為他們端點心熱湯的家婢看得一時舍不得移開眼睛。
阮孚起初發覺謝尚的節拍亂了樂曲意境,甚為不悅地微皺眉頭,然後再觀擊掌的美少年,目光盈笑,坦蕩自若,頓時又讓這老頭舒展了眉頭。
老頭還在吟唱著“鍾期不存,我誌誰賞”,緊接著琵琶節奏變緩,漸漸竟合上了謝尚的節拍。
謝尚此時停了下來,道:“謝仁祖攜家人拜見誕伯。”
阮孚點點頭,問他,“仁祖可會琵琶?”
“略通。”謝尚沒有謙虛,他什麽樂器都是略通,想要才藝百花齊放,隻能做到略通了。
“剛才老朽此曲如何?”
謝尚極為自然道:“先聞時覺得太快,太急,仿佛阮公心燃爐火,對養生不利,故仁祖擊拍請阮公變奏,變緩。”
養生?阮孚轉念想到謝尚如今在王導府上做事,了然道:“看來司徒與你講了很多養生之事。”
謝尚點頭:“司徒閉關閑閑,總少不得指點小輩。”
謝安知道,這是謝尚故言養生扯出王導,攀一攀司徒的高枝。
“琅琊王氏如今……還有人湊上去,倒是令人意外。”阮孚說得很是隱晦,但有腦子的都知道,他指的是如今新皇帝在削弱防備王導,王導都知趣閉關,謝尚偏要往那湊,實在有些不智。
“但司徒大人知道我要來拜見誕伯,特準了一日假期,還讓我問候您,願您身體康健,還道阮氏琵琶樂曲獨特,家宴上聽阮裕大人一曲,至今迴味。”
謝尚言止於此,負手向後,朝著謝安打了個手勢。
謝安知道需要小孩出場了,於是對阮孚道:“公公和兄長說話,阿狸和阿蟄也想跟寄奴玩。”
阮孚一怔,仔細看了看謝安,然後眼中浮出一絲笑意,“這位小郎可是‘淩寒獨自開’、‘紅掌撥清波’,名入弱魚池小榜的那位?”
謝安點點頭,兩手抱住大哥謝奕的手臂晃了晃,“拙詩從能阮公口中道出,還多得大哥在剡縣兩年悉心教導,阿狸才有如此薄名。”
阮孚難得讚了一句,“噢,無奕苦心。”
在進門前,謝奕被謝尚禁止多言,如今隻得麵作沉穩狀,微微頷首,“隻因妻兒不在身邊,唯一寄托就是將三弟教好,加上三弟聰穎,無奕從旁稍加指點,如今總算未曾辜負父親所付。”
阮孚見謝奕兩年在外沉澱,倒是比以前那粗豪的性情收斂許多,讓他大為慰心。
眾人隨即入了廳堂說了幾句閑話,留下拜禮後,阮孚讓家仆帶他們去阮歇一家的住所。
其間經走廊閣時,謝家兄弟見到了一個在雪中庭院赤足獨舞的女人。
那女子衣著輕薄華麗,絲毫不畏寒冷般赤足踩在雪上,周身已落了一地的梅花,她烏發如蓬,並無頭飾,麵白唇紅,格外動人心魄。
腰間掛有一笛,笛身淚痕斑斑,是斑竹笛。
謝尚不由駐足,隔著一道假山灌木道:“女郎舞的可是《明君》?”
那女子正舞著,旋身下俯,腰柔若折,挑眉用餘光望了謝尚一眼。
謝尚又道:“苟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願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征。”
女子仍不搭理,自顧跳著。
領路的家仆道:“郎君不知,此女是剛從宮裏出來的,被皇上賜予家主,一連數日都不理人,所以家主心情不暢,幸而方才有郎君開解。”
謝尚又仔細端詳那女子的容貌,讚歎道:“難怪誕伯今日曲調心燃爐火,原是為了佳人。”
一聽到被人談及容貌,那女子倒是迴了一句,“論容資,宋衣何敢與謝仁祖相較?”
“男女有別。”謝尚倒也不謙虛,“而且年歲有別,我年方十六尚未長成,女郎眉目妖治,既有少女嬌態又有婦人媚韻,當真佳人。”
言下之意就是說,這女人雖保養得好,但實際已經上了歲數了。
大約女人談及年齡都很敏感,她停下舞步,盈盈側目,“謝仁祖博通樂舞,看來還記得奴家是何人。”
“你既已改名宋衣,被誕伯好心收留,那麽就該學會如何做一個普通的佳人。”謝尚迴頭看了一眼謝安,拉起他的手,朗聲吟著詩句,翩然離去。
而謝尚所念的是,“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昔為匣中玉,今為糞土塵。”
仿佛是特意念給那名叫宋衣的女子聽的。
宋衣聽著,佇在原地許久,狠狠掩麵冷笑。
這邊倒是謝家人莫名其妙了,謝尚平日不會主動惹人,怎麽對一絕色女子如此刻薄,還嘲諷人如今是“糞土塵”。
謝尚隻淡淡說了一句,“此女甚妖,是綠珠的弟子。”
綠珠倒是大名鼎鼎,是西晉時大土豪石崇的寵妾,容資絕色,善笛工舞,被石崇的政敵所垂涎,石崇失勢後被殺,綠珠不願被他人所侮,墜樓明誌,一時成為淒美佳話。
這綠珠墜樓時是二十四年前,而身為綠珠的弟子,這名為宋衣的女子,如今已有三十多歲,容顏卻如同青澀少女,唯眉眼隱有嬌媚風情。
方才她所舞的就是綠珠的《明君》,謝尚所吟詩句也是綠珠所作,明君之意是借昭君出塞比喻自身,縱然天資國色,命由人不由己。
亂世中的絕色樂伎當真是命運顛沛流離。
宋衣原名宋褘,曾是王敦的妾侍,自王敦死後,宋衣又進了宮服侍新皇司馬紹,大約是引起來庾皇後嫉妒,讓兄長庾亮上奏:此國家複興之時,此女迷惑君主荒廢政事,萬萬不能留在宮中。
最後宋衣就被送到阮孚府中。
想來宋衣改名,大約就應了一句,“有女如衣,身不由己。”
謝安心知謝尚並非是輕視樂伎的人,反而他因為愛好曲樂時常會與樂伎們交流心得,但他種種態度,都透露出他對宋衣厭惡。
一定還有別的緣故吧?
謝安邊走邊想,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阮歇家的宅院已經到了。
總算能夠見到大嫂了,謝安遙遙就見宅院門口立著一位柔美少婦,身邊是帶著虎頭帽的孩童。
大哥謝奕快步迎上去,又是幾日未見,小夫妻眼中情意濃濃,謝奕抱起了寄奴,帶著眾人進了屋。
但大廳中似乎隻有大嫂在,謝安並非看到阮歇。
大嫂阮氏有些不好意思道:“兄長出門未歸,父親剛喝了藥正在休息,不便起身。”
阮氏見謝安與謝萬也到來,連忙端上茶果,謝萬一邊去吃了,謝安對阮氏道,“大嫂今天就跟我們迴去吧。”
阮氏麵露難色,摸了摸謝安的頭,“阿狸病可好些了?前陣子聽說你病重,大嫂也心急如焚。”
謝安不依不饒,“已經好了,所以趕著來接大嫂和寄奴迴家過年。”
謝尚有些煩躁:“阮孚大人說這是子侄家事,當由大嫂父親做主,但是如今都躲著我們,這可真沒意思!”
阮氏忙道:“已經派人去喚兄長了,應該很快就能迴家,你們可坐下等等。”
大嫂是柔弱孝順的女子,不想忤逆父親,又念及丈夫,自從謝奕帶謝安迴到建康,她不得與謝奕團聚,日夜思念隱忍,清減了許多。
寄奴三歲,應在阮家待得多,倒不怎麽與謝家親昵了,對謝奕的印象也少,被他抱著,臉上還有些許不悅,過了一會,寄奴就叫喚著想要裕舅公。
看來平日是阮裕與寄奴親昵了。
難怪司徒家宴當日,阮裕會說出將寄奴留在阮家的話。
謝安望了一眼今天特別安靜的熊孩子謝萬,真心覺得這孩子真會給自己找自在,這一屋子大人愁眉苦臉的,反倒是他吃得特起勁。
“在家沒吃東西麽?”謝安湊過去問熊孩子。
謝萬將一塊綠豆糕掰開,一半親昵地往謝安嘴邊送,“娘說我朝食要少吃,現在正餓得慌,三哥嚐嚐。”
“慢慢吃。”謝安把自己那份幹脆也給了他,然後舀了煮薑湯一碗放稍微涼,再給他喝。
謝萬笑眯眯對他道:“三哥真好。”
這兄友弟恭落在阮氏眼中,讓她十分暖心,也令她想起了丈夫與兄長阮歇幼年時的情景。那時謝奕謝據謝尚和阮歇走得近,雖然有打鬧爭吵,也常有往來,自己那時就在一旁靜靜地看他們下棋玩雙陸舞劍吃茶分餅。
眾人等了許久,阮歇還是沒迴來。
這時謝萬已吃得小肚圓圓,都不想起來走動,還囔著想要如廁,說是薑湯喝多了。
這熊孩子大概是把這裏當家了,肆無忌憚地就在廳堂中尋起馬桶來,謝安真想抽他,誰家把馬桶放大廳裏啊!
兩人正鬧著,忽然就聽門口有人冷冷道:“謝家四郎舉止輕浮,顯然是大人教化不嚴,果然是新出門戶,不得禮數!”
謝安莫名抬頭一看,來人卻是阮歇的族叔,阮裕。
=====================================================================================================
(感謝這一周shangguan、偶丨遇、雲斂天末的打賞,還有一直投推薦票、收藏、捉蟲的書友,超級感謝!)
謝安來到建康月餘算是明白了,堂兄謝尚不僅是謝家顏值擔當、最擅長出謀劃策的人,還是極有人格魅力,通俗的說,就是性格妖孽,做起壞事來也讓人覺得他一舉一動都賞心悅目。
比起大哥謝奕粗豪不羈的遊俠性情,謝尚多了幾分謀算與矜持。
比起二哥謝據遊走在易衝動與沉默的極端,謝尚多了幾分冷靜自持。
自幼揚名,謝尚早早為未來做好了準備,見慣大場麵的他,在外事上理所應當地站在了最前麵。
比如擾亂長輩阮孚的曲調節奏,謝尚坦蕩地做了出來。
隻見他優雅自若,素手纖骨輕擊,竟讓為他們端點心熱湯的家婢看得一時舍不得移開眼睛。
阮孚起初發覺謝尚的節拍亂了樂曲意境,甚為不悅地微皺眉頭,然後再觀擊掌的美少年,目光盈笑,坦蕩自若,頓時又讓這老頭舒展了眉頭。
老頭還在吟唱著“鍾期不存,我誌誰賞”,緊接著琵琶節奏變緩,漸漸竟合上了謝尚的節拍。
謝尚此時停了下來,道:“謝仁祖攜家人拜見誕伯。”
阮孚點點頭,問他,“仁祖可會琵琶?”
“略通。”謝尚沒有謙虛,他什麽樂器都是略通,想要才藝百花齊放,隻能做到略通了。
“剛才老朽此曲如何?”
謝尚極為自然道:“先聞時覺得太快,太急,仿佛阮公心燃爐火,對養生不利,故仁祖擊拍請阮公變奏,變緩。”
養生?阮孚轉念想到謝尚如今在王導府上做事,了然道:“看來司徒與你講了很多養生之事。”
謝尚點頭:“司徒閉關閑閑,總少不得指點小輩。”
謝安知道,這是謝尚故言養生扯出王導,攀一攀司徒的高枝。
“琅琊王氏如今……還有人湊上去,倒是令人意外。”阮孚說得很是隱晦,但有腦子的都知道,他指的是如今新皇帝在削弱防備王導,王導都知趣閉關,謝尚偏要往那湊,實在有些不智。
“但司徒大人知道我要來拜見誕伯,特準了一日假期,還讓我問候您,願您身體康健,還道阮氏琵琶樂曲獨特,家宴上聽阮裕大人一曲,至今迴味。”
謝尚言止於此,負手向後,朝著謝安打了個手勢。
謝安知道需要小孩出場了,於是對阮孚道:“公公和兄長說話,阿狸和阿蟄也想跟寄奴玩。”
阮孚一怔,仔細看了看謝安,然後眼中浮出一絲笑意,“這位小郎可是‘淩寒獨自開’、‘紅掌撥清波’,名入弱魚池小榜的那位?”
謝安點點頭,兩手抱住大哥謝奕的手臂晃了晃,“拙詩從能阮公口中道出,還多得大哥在剡縣兩年悉心教導,阿狸才有如此薄名。”
阮孚難得讚了一句,“噢,無奕苦心。”
在進門前,謝奕被謝尚禁止多言,如今隻得麵作沉穩狀,微微頷首,“隻因妻兒不在身邊,唯一寄托就是將三弟教好,加上三弟聰穎,無奕從旁稍加指點,如今總算未曾辜負父親所付。”
阮孚見謝奕兩年在外沉澱,倒是比以前那粗豪的性情收斂許多,讓他大為慰心。
眾人隨即入了廳堂說了幾句閑話,留下拜禮後,阮孚讓家仆帶他們去阮歇一家的住所。
其間經走廊閣時,謝家兄弟見到了一個在雪中庭院赤足獨舞的女人。
那女子衣著輕薄華麗,絲毫不畏寒冷般赤足踩在雪上,周身已落了一地的梅花,她烏發如蓬,並無頭飾,麵白唇紅,格外動人心魄。
腰間掛有一笛,笛身淚痕斑斑,是斑竹笛。
謝尚不由駐足,隔著一道假山灌木道:“女郎舞的可是《明君》?”
那女子正舞著,旋身下俯,腰柔若折,挑眉用餘光望了謝尚一眼。
謝尚又道:“苟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願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征。”
女子仍不搭理,自顧跳著。
領路的家仆道:“郎君不知,此女是剛從宮裏出來的,被皇上賜予家主,一連數日都不理人,所以家主心情不暢,幸而方才有郎君開解。”
謝尚又仔細端詳那女子的容貌,讚歎道:“難怪誕伯今日曲調心燃爐火,原是為了佳人。”
一聽到被人談及容貌,那女子倒是迴了一句,“論容資,宋衣何敢與謝仁祖相較?”
“男女有別。”謝尚倒也不謙虛,“而且年歲有別,我年方十六尚未長成,女郎眉目妖治,既有少女嬌態又有婦人媚韻,當真佳人。”
言下之意就是說,這女人雖保養得好,但實際已經上了歲數了。
大約女人談及年齡都很敏感,她停下舞步,盈盈側目,“謝仁祖博通樂舞,看來還記得奴家是何人。”
“你既已改名宋衣,被誕伯好心收留,那麽就該學會如何做一個普通的佳人。”謝尚迴頭看了一眼謝安,拉起他的手,朗聲吟著詩句,翩然離去。
而謝尚所念的是,“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昔為匣中玉,今為糞土塵。”
仿佛是特意念給那名叫宋衣的女子聽的。
宋衣聽著,佇在原地許久,狠狠掩麵冷笑。
這邊倒是謝家人莫名其妙了,謝尚平日不會主動惹人,怎麽對一絕色女子如此刻薄,還嘲諷人如今是“糞土塵”。
謝尚隻淡淡說了一句,“此女甚妖,是綠珠的弟子。”
綠珠倒是大名鼎鼎,是西晉時大土豪石崇的寵妾,容資絕色,善笛工舞,被石崇的政敵所垂涎,石崇失勢後被殺,綠珠不願被他人所侮,墜樓明誌,一時成為淒美佳話。
這綠珠墜樓時是二十四年前,而身為綠珠的弟子,這名為宋衣的女子,如今已有三十多歲,容顏卻如同青澀少女,唯眉眼隱有嬌媚風情。
方才她所舞的就是綠珠的《明君》,謝尚所吟詩句也是綠珠所作,明君之意是借昭君出塞比喻自身,縱然天資國色,命由人不由己。
亂世中的絕色樂伎當真是命運顛沛流離。
宋衣原名宋褘,曾是王敦的妾侍,自王敦死後,宋衣又進了宮服侍新皇司馬紹,大約是引起來庾皇後嫉妒,讓兄長庾亮上奏:此國家複興之時,此女迷惑君主荒廢政事,萬萬不能留在宮中。
最後宋衣就被送到阮孚府中。
想來宋衣改名,大約就應了一句,“有女如衣,身不由己。”
謝安心知謝尚並非是輕視樂伎的人,反而他因為愛好曲樂時常會與樂伎們交流心得,但他種種態度,都透露出他對宋衣厭惡。
一定還有別的緣故吧?
謝安邊走邊想,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阮歇家的宅院已經到了。
總算能夠見到大嫂了,謝安遙遙就見宅院門口立著一位柔美少婦,身邊是帶著虎頭帽的孩童。
大哥謝奕快步迎上去,又是幾日未見,小夫妻眼中情意濃濃,謝奕抱起了寄奴,帶著眾人進了屋。
但大廳中似乎隻有大嫂在,謝安並非看到阮歇。
大嫂阮氏有些不好意思道:“兄長出門未歸,父親剛喝了藥正在休息,不便起身。”
阮氏見謝安與謝萬也到來,連忙端上茶果,謝萬一邊去吃了,謝安對阮氏道,“大嫂今天就跟我們迴去吧。”
阮氏麵露難色,摸了摸謝安的頭,“阿狸病可好些了?前陣子聽說你病重,大嫂也心急如焚。”
謝安不依不饒,“已經好了,所以趕著來接大嫂和寄奴迴家過年。”
謝尚有些煩躁:“阮孚大人說這是子侄家事,當由大嫂父親做主,但是如今都躲著我們,這可真沒意思!”
阮氏忙道:“已經派人去喚兄長了,應該很快就能迴家,你們可坐下等等。”
大嫂是柔弱孝順的女子,不想忤逆父親,又念及丈夫,自從謝奕帶謝安迴到建康,她不得與謝奕團聚,日夜思念隱忍,清減了許多。
寄奴三歲,應在阮家待得多,倒不怎麽與謝家親昵了,對謝奕的印象也少,被他抱著,臉上還有些許不悅,過了一會,寄奴就叫喚著想要裕舅公。
看來平日是阮裕與寄奴親昵了。
難怪司徒家宴當日,阮裕會說出將寄奴留在阮家的話。
謝安望了一眼今天特別安靜的熊孩子謝萬,真心覺得這孩子真會給自己找自在,這一屋子大人愁眉苦臉的,反倒是他吃得特起勁。
“在家沒吃東西麽?”謝安湊過去問熊孩子。
謝萬將一塊綠豆糕掰開,一半親昵地往謝安嘴邊送,“娘說我朝食要少吃,現在正餓得慌,三哥嚐嚐。”
“慢慢吃。”謝安把自己那份幹脆也給了他,然後舀了煮薑湯一碗放稍微涼,再給他喝。
謝萬笑眯眯對他道:“三哥真好。”
這兄友弟恭落在阮氏眼中,讓她十分暖心,也令她想起了丈夫與兄長阮歇幼年時的情景。那時謝奕謝據謝尚和阮歇走得近,雖然有打鬧爭吵,也常有往來,自己那時就在一旁靜靜地看他們下棋玩雙陸舞劍吃茶分餅。
眾人等了許久,阮歇還是沒迴來。
這時謝萬已吃得小肚圓圓,都不想起來走動,還囔著想要如廁,說是薑湯喝多了。
這熊孩子大概是把這裏當家了,肆無忌憚地就在廳堂中尋起馬桶來,謝安真想抽他,誰家把馬桶放大廳裏啊!
兩人正鬧著,忽然就聽門口有人冷冷道:“謝家四郎舉止輕浮,顯然是大人教化不嚴,果然是新出門戶,不得禮數!”
謝安莫名抬頭一看,來人卻是阮歇的族叔,阮裕。
=====================================================================================================
(感謝這一周shangguan、偶丨遇、雲斂天末的打賞,還有一直投推薦票、收藏、捉蟲的書友,超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