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漁村生活
離開那位貌似忠厚、實則讓他感到不舒服的司藥師,謝安跟著吳哥前往海寇所在漁村。
謝安所抵達的海寇群落是個極為普通的小漁村。
東海的海寇跟山賊的性質差不多,碰到那年遇到自然災害沒法下海捕魚,日子窮了,隻好幹起這等損人勾當,不過都是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
可錢氏豢養的這批海寇讓謝安有些意外,因為就在他抵達漁村那日,很快地發覺,這些人裏分了兩派,一派是錢氏的人,隻聽命“於管家”的話;另一派則是聽命於被稱為“大當家”的石浩。
大當家石浩三十多歲的年紀,高鼻深目,並不像是漢人,他的屬下多半也是長相兇悍、常年練武的樣子,其中有些許夾著半生不熟漢語說話的胡人。
江南難得見到胡人,謝安心中存了一絲疑惑。
待了數日,謝安發覺漁村的生活太過正常,除了出海曬網,大當家並沒有帶海寇們做別的事。
於管家則帶人奔波於縣城與漁村,將捕撈的海貨運出去,像是來做生意的。
謝安因為會教書,所以住所待遇都是最好的,每日小孩們都會聚集到他的屋子裏來聽課,教完《急就篇》後教孔孟,每日要教他們練字,紙張與墨都不便宜,小孩們就折了樹枝在沙灘上練字。
雖然這樣練字對書法並無進益,但謝安卻覺得這樣不錯,隻要識字會寫就好,作為世家子弟必備的書法技能,對於平民來說,練字是一件很奢侈很費錢也很心力的事。
謝安盡量把這次意外當作海邊假日,盤算著等在漁村裏混熟,等到哪日能進城,城中有縣衙亦有武官都尉,他必能尋到離開的時機。
來到海邊,小孩們最喜歡做的就是在灘塗與礁石旁挖掘海菜與貝類,各種小海鮮每日不斷,而且洗過後用清水煮上就能吃,也不需要怎麽料理就鮮美無比。
謝安在建康未曾渡過這樣的日子。
每日清晨起來在海邊慢跑鍛煉身體,迎著海平麵升起的朝陽帶著小孩們大聲朗讀詩篇,然後教他們在海灘上寫字認字,午後練習書法和《黃庭經》玄修,這些年他已經將背得滾瓜爛熟,夜晚枕著海浪聲睡去,這種宛如催眠音效單調的海浪聲讓擇床的他很快就能睡去。
如今雖是秋末時分,若是再過幾日建康怕是要下初雪,可惜海邊溫度比陸上要高,有時望著燦爛晴空,他還會有在夏日的錯覺。
今年風調雨順,入冬時沒有風暴來襲,是暖冬。
他過得如此舒心,讓所有人都很吃驚,畢竟他來的時候就是一副世家小郎君的模樣與做派,吃飯喝水都是小口下咽,斯文得連漁女都羞愧。
謝安這些年被謝尚教得很好,並不打算改變,吃飯慢也對腸胃有好處,而且又不會有人同他搶食物。
司藥師那隻靈鼠被他用籠子養了起來,每日丟給它點剩飯吃也能養活,而且這老鼠長得頗像鬆鼠,洗幹淨後棕色毛發看著也順眼多了。
這種鼠被成為飛鼠,眼睛尤其大,前後肢有寬大的飛膜,而且它的糞便還是一味藥名為五靈脂,難怪司藥師要將它當成寵物養。
小雀兒知道飛鼠的糞便能做藥後,每日都照顧得它很勤快,還它取個“阿飛”的名字。
除了教小孩外,他還教村中的胡人說漢話,在這期間他學會了些許胡語,雖然胡語可能以後用不上,但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
而且才半個月過去,謝安行為依舊優雅斯文,然而他已經比來時曬黑了些。
但很快,冬季來臨,天氣雖然不如內陸冷,一半的日子是陰天,一半是微微放晴,謝安本不在意自己被曬黑,但為了迴到建康時不嚇到人,晴天還是老老實實待在屋裏。
眼看就到十一月,也不知建康那邊如何,也不知皇帝到底駕崩了沒有,若是讓小太子司馬衍繼位,恐怕又是一場波瀾要起,而最孤立無援的反而是司馬衍。
司馬衍年齡尚小,朝政自然由庾皇後與庾亮說了算,也不知皇帝會不會留下壓製庾氏的一招棋,但皇帝必然不會重新啟用琅琊王氏。
一個宋衣就能鬧出這麽多幺蛾子,雖然謝安真不想說紅顏禍水這種話,但還是不得不說,宋衣能刺殺皇帝還真得靠她那張臉。
這些日子他盡量不去想家人,因為這世間唯有家人會擔憂他,然而謝家根基薄弱,幾代都是文官,哪來的人手去找他?
沒有兵權的世家根本站不住腳也沒有話語權,琅琊王氏之所以能與司馬氏“共天下”,當年領兵六州的王敦才是最具威脅的。
然而九品中正製選出來的官,都是依照才學、聲望、家世,但凡入軍營學武者還要被人看不起,排斥在社交圈外,不過但凡真正能手握兵權的世家子弟,反而會令人生畏。
謝安闔目將這些想了一輪,再度睜開眼時,自己仍坐在海邊小屋的屋簷下,今日放晴,沙灘白得刺目,海浪聲提醒他身處何地。
想迴家。
謝安隻覺得此地的生活是一場夢幻,然而離開的時機並未尋到。
恍過神來,阿飛在籠裏吱吱叫著,一副想要出去的模樣,謝安用手拍了籠子數下,阿飛就不叫了。
他正起身準備迴去練字,就見小木從隔壁屋裏緩緩走出,這個盲少年來了之後並沒有隨捕撈隊出海,隻是每次船隊迴來他會幫著修船。
他的手很巧,可惜是盲的,平時還會幫著補漁網。
小木的眼翳並沒有奪去他所有的視力,在晴天他還是能模模糊糊看到些東西,司藥師來了好幾次幫他看眼,順便再探探謝安的口風。
謝安每次都拉著小雀兒或狗娃在身邊,不讓司藥師有真正開口講什麽蓬萊醫典的機會,因為他不想新年還在這裏過。
已經待了半月,海寇似乎對他防範漸疏,而且別人都看他是九歲的小孩,是個讀過書的孱弱小郎君,掀不起什麽風浪。
謝安每日都在謀算著離開的方法,最好將小木給拐走。
因為他覺得這少年實在不一般,比如說他會用小刀削木片,一個夜晚過後就能整出條小木船來,在這個時代,擁有這些技術的匠人實在不多,而且師門肯定不簡單。
謝安頂著太陽走到小木身邊,小木模糊地見到了他的身影,以為謝安是找他下棋的,冷漠道:“今天不下棋。”
謝安裝得語氣比他更是淡漠,“我可以把你的眼睛治好。”
小木並沒有被他嚇到,但還是有些許動搖,“司藥師都不能治好,你能?你比他厲害?”
“我不厲害,但我師公厲害。”謝安伸手摸著他的眼睛,仔細觀察他的翳,一般的翳最開始都長在內眼角處,隨著時間緩慢往眼珠生長,最後會蓋住整個瞳孔,不能視物。
小木的情況正是在往最糟糕的情況發展。
謝安蓋上他的雙眼,“你不能再看日頭了,強光也對眼翳生長有影響,白天最好不要出門。”
“若真的要出門,就要戴上風帽或傘遮陽,可惜現在沒有墨鏡,不然戴上更方便。”
墨鏡是什麽事物小木自然沒聽過,但他對新奇的事物忍不住好奇心,“墨鏡是何物?”
“有支架掛在耳朵上,然後擋在眼前的黑色鏡片,圓形的。”謝安費勁地解釋著,當然這個年代連眼鏡都沒有,“若是我畫出來你就知道了,可惜你眼睛不能看。”
小木沉默一陣,終於鬆口道:“你師公是何人?”
謝安微微一笑,“葛洪仙翁,自號抱樸子,你應該聽說過吧?”
小木聲音有些許起伏,“道家仙翁,丹書、醫術名揚九州,師父與我多次提過,他是你師公?那麽你師父是?”
謝安緩緩道:“家師鮑姑,擅長針灸術,如今伴師公隱居羅浮山煉丹著寫《抱樸子》,我學針灸術五年,若你信我,我可用針灸讓你暫時得見光明。”
離開那位貌似忠厚、實則讓他感到不舒服的司藥師,謝安跟著吳哥前往海寇所在漁村。
謝安所抵達的海寇群落是個極為普通的小漁村。
東海的海寇跟山賊的性質差不多,碰到那年遇到自然災害沒法下海捕魚,日子窮了,隻好幹起這等損人勾當,不過都是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
可錢氏豢養的這批海寇讓謝安有些意外,因為就在他抵達漁村那日,很快地發覺,這些人裏分了兩派,一派是錢氏的人,隻聽命“於管家”的話;另一派則是聽命於被稱為“大當家”的石浩。
大當家石浩三十多歲的年紀,高鼻深目,並不像是漢人,他的屬下多半也是長相兇悍、常年練武的樣子,其中有些許夾著半生不熟漢語說話的胡人。
江南難得見到胡人,謝安心中存了一絲疑惑。
待了數日,謝安發覺漁村的生活太過正常,除了出海曬網,大當家並沒有帶海寇們做別的事。
於管家則帶人奔波於縣城與漁村,將捕撈的海貨運出去,像是來做生意的。
謝安因為會教書,所以住所待遇都是最好的,每日小孩們都會聚集到他的屋子裏來聽課,教完《急就篇》後教孔孟,每日要教他們練字,紙張與墨都不便宜,小孩們就折了樹枝在沙灘上練字。
雖然這樣練字對書法並無進益,但謝安卻覺得這樣不錯,隻要識字會寫就好,作為世家子弟必備的書法技能,對於平民來說,練字是一件很奢侈很費錢也很心力的事。
謝安盡量把這次意外當作海邊假日,盤算著等在漁村裏混熟,等到哪日能進城,城中有縣衙亦有武官都尉,他必能尋到離開的時機。
來到海邊,小孩們最喜歡做的就是在灘塗與礁石旁挖掘海菜與貝類,各種小海鮮每日不斷,而且洗過後用清水煮上就能吃,也不需要怎麽料理就鮮美無比。
謝安在建康未曾渡過這樣的日子。
每日清晨起來在海邊慢跑鍛煉身體,迎著海平麵升起的朝陽帶著小孩們大聲朗讀詩篇,然後教他們在海灘上寫字認字,午後練習書法和《黃庭經》玄修,這些年他已經將背得滾瓜爛熟,夜晚枕著海浪聲睡去,這種宛如催眠音效單調的海浪聲讓擇床的他很快就能睡去。
如今雖是秋末時分,若是再過幾日建康怕是要下初雪,可惜海邊溫度比陸上要高,有時望著燦爛晴空,他還會有在夏日的錯覺。
今年風調雨順,入冬時沒有風暴來襲,是暖冬。
他過得如此舒心,讓所有人都很吃驚,畢竟他來的時候就是一副世家小郎君的模樣與做派,吃飯喝水都是小口下咽,斯文得連漁女都羞愧。
謝安這些年被謝尚教得很好,並不打算改變,吃飯慢也對腸胃有好處,而且又不會有人同他搶食物。
司藥師那隻靈鼠被他用籠子養了起來,每日丟給它點剩飯吃也能養活,而且這老鼠長得頗像鬆鼠,洗幹淨後棕色毛發看著也順眼多了。
這種鼠被成為飛鼠,眼睛尤其大,前後肢有寬大的飛膜,而且它的糞便還是一味藥名為五靈脂,難怪司藥師要將它當成寵物養。
小雀兒知道飛鼠的糞便能做藥後,每日都照顧得它很勤快,還它取個“阿飛”的名字。
除了教小孩外,他還教村中的胡人說漢話,在這期間他學會了些許胡語,雖然胡語可能以後用不上,但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
而且才半個月過去,謝安行為依舊優雅斯文,然而他已經比來時曬黑了些。
但很快,冬季來臨,天氣雖然不如內陸冷,一半的日子是陰天,一半是微微放晴,謝安本不在意自己被曬黑,但為了迴到建康時不嚇到人,晴天還是老老實實待在屋裏。
眼看就到十一月,也不知建康那邊如何,也不知皇帝到底駕崩了沒有,若是讓小太子司馬衍繼位,恐怕又是一場波瀾要起,而最孤立無援的反而是司馬衍。
司馬衍年齡尚小,朝政自然由庾皇後與庾亮說了算,也不知皇帝會不會留下壓製庾氏的一招棋,但皇帝必然不會重新啟用琅琊王氏。
一個宋衣就能鬧出這麽多幺蛾子,雖然謝安真不想說紅顏禍水這種話,但還是不得不說,宋衣能刺殺皇帝還真得靠她那張臉。
這些日子他盡量不去想家人,因為這世間唯有家人會擔憂他,然而謝家根基薄弱,幾代都是文官,哪來的人手去找他?
沒有兵權的世家根本站不住腳也沒有話語權,琅琊王氏之所以能與司馬氏“共天下”,當年領兵六州的王敦才是最具威脅的。
然而九品中正製選出來的官,都是依照才學、聲望、家世,但凡入軍營學武者還要被人看不起,排斥在社交圈外,不過但凡真正能手握兵權的世家子弟,反而會令人生畏。
謝安闔目將這些想了一輪,再度睜開眼時,自己仍坐在海邊小屋的屋簷下,今日放晴,沙灘白得刺目,海浪聲提醒他身處何地。
想迴家。
謝安隻覺得此地的生活是一場夢幻,然而離開的時機並未尋到。
恍過神來,阿飛在籠裏吱吱叫著,一副想要出去的模樣,謝安用手拍了籠子數下,阿飛就不叫了。
他正起身準備迴去練字,就見小木從隔壁屋裏緩緩走出,這個盲少年來了之後並沒有隨捕撈隊出海,隻是每次船隊迴來他會幫著修船。
他的手很巧,可惜是盲的,平時還會幫著補漁網。
小木的眼翳並沒有奪去他所有的視力,在晴天他還是能模模糊糊看到些東西,司藥師來了好幾次幫他看眼,順便再探探謝安的口風。
謝安每次都拉著小雀兒或狗娃在身邊,不讓司藥師有真正開口講什麽蓬萊醫典的機會,因為他不想新年還在這裏過。
已經待了半月,海寇似乎對他防範漸疏,而且別人都看他是九歲的小孩,是個讀過書的孱弱小郎君,掀不起什麽風浪。
謝安每日都在謀算著離開的方法,最好將小木給拐走。
因為他覺得這少年實在不一般,比如說他會用小刀削木片,一個夜晚過後就能整出條小木船來,在這個時代,擁有這些技術的匠人實在不多,而且師門肯定不簡單。
謝安頂著太陽走到小木身邊,小木模糊地見到了他的身影,以為謝安是找他下棋的,冷漠道:“今天不下棋。”
謝安裝得語氣比他更是淡漠,“我可以把你的眼睛治好。”
小木並沒有被他嚇到,但還是有些許動搖,“司藥師都不能治好,你能?你比他厲害?”
“我不厲害,但我師公厲害。”謝安伸手摸著他的眼睛,仔細觀察他的翳,一般的翳最開始都長在內眼角處,隨著時間緩慢往眼珠生長,最後會蓋住整個瞳孔,不能視物。
小木的情況正是在往最糟糕的情況發展。
謝安蓋上他的雙眼,“你不能再看日頭了,強光也對眼翳生長有影響,白天最好不要出門。”
“若真的要出門,就要戴上風帽或傘遮陽,可惜現在沒有墨鏡,不然戴上更方便。”
墨鏡是什麽事物小木自然沒聽過,但他對新奇的事物忍不住好奇心,“墨鏡是何物?”
“有支架掛在耳朵上,然後擋在眼前的黑色鏡片,圓形的。”謝安費勁地解釋著,當然這個年代連眼鏡都沒有,“若是我畫出來你就知道了,可惜你眼睛不能看。”
小木沉默一陣,終於鬆口道:“你師公是何人?”
謝安微微一笑,“葛洪仙翁,自號抱樸子,你應該聽說過吧?”
小木聲音有些許起伏,“道家仙翁,丹書、醫術名揚九州,師父與我多次提過,他是你師公?那麽你師父是?”
謝安緩緩道:“家師鮑姑,擅長針灸術,如今伴師公隱居羅浮山煉丹著寫《抱樸子》,我學針灸術五年,若你信我,我可用針灸讓你暫時得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