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江左名姬醉簪花
衛夫人其實已經四十多歲,沉迷書法,嫁的又是書法世家,所以過得心境怡和。信天師道,學得幾分駐顏之術,氣質神韻出塵脫俗,乍一看就似三十出頭的麗人,穿著又樸素飄逸,更像是女冠。
衛夫人名鑠,河東衛氏是比琅琊王氏更為出名的書法世家,祖上自曹魏時衛覬、衛瓘、到西晉衛恆,皆是當時出名的書法家與書法理論家,其後衛夫人嫁給江夏李氏。
丈夫李矩在南渡之前就是少年英雄,也曾討伐外族叛賊立功,後來還曾收留流民建立塢堡,不同於同是塢堡堡主的流民帥郗鑒,李矩早早就入朝為官任汝陰太守,還曾與羯人石勒一戰,逼退了石勒。
隻是李矩與石勒的梁子還未結束,太寧三年,也就是五年前,石勒派部將攻打李矩,此戰李矩敗退,同時屬下叛降石趙,李矩無兵抵抗,隻得率兵迴建康,就在路途中,李矩墜馬而死,最後葬在襄陽。
衛夫人如今同兒子李充住在京口,當年因王導之邀,常來建康小住給王熙之的書法啟蒙。李家在當朝的書法名家也不少,衛夫人之子李充、李充堂兄李式都是墨魂榜上三品的名家,尤其是李式,近年名聲已逼近過世的王廙與正當青年的庾翼。
正因為李家也是書法世家,所以衛夫人隻收了王熙之這麽一個外姓學生,其餘的心思都放在兒子與侄兒身上。
人逾中年,丈夫過世,但好在自己悉心教習的小輩很爭氣,如今衛夫人心頭唯一掛記的就是王熙之。
王熙之年方十一,若說虛歲則是十二,世家小娘子到了十三歲終身大事就會被提上議程,頂級門閥的女孩更是身不由己,能夠匹配她身份的世家寥寥無幾,但無論嫁給哪家,衛夫人如同母親般擔憂著,若不能嫁給一個敬她愛她的郎君,那麽她以後該如何悉心繼續書墨之道?
衛夫人至今在社交場合能被士人尊稱一聲“衛夫人”,而並非冠以夫家的姓,是對她在墨道實力上的認同,這對此時的女子是莫大的尊敬,而丈夫李矩生前也對她愛護至極,還曾在新婚之夜打趣道:“聽聞夫人每日都要練上幾個時辰的字,不然就睡不著,所以就讓我為你研墨吧?”
李矩是瀟灑男兒,雖然沒有繼承書法世家的天賦,但每日隻要得空一定會給她研墨洗筆,出門在外也會想著尋好的文房四寶和搜羅書帖送她,還會隔三差五臨摹一些字帖讓她點評……
衛夫人能登臨墨魂榜一品,丈夫對她的尊敬和幫助不可或缺。
在青雲塔塔頂廳中,衛夫人微笑著放開王熙之的手,看著小小少女邁著沉穩的步伐一一與諸位世家長輩見麵寒暄,不由感慨,當初那呆呆的小團子終於是長大了,隻是長大後,煩惱也就來了。
書之法,人之道,一個人的字最終的風格要是隨著性情經年改變的,而她由衷地希冀著,熙之,老師願你的人生如行書般恣意如行雲。
……
……
王熙之一一見過諸位世家長輩,尋思著謝安也該和郗方迴上塔了,她心不在焉的模樣引起了庾亮之地庾翼的注意,不由上前安慰道:“虎犢這人平日倒是端方勇正,沒想這時候倒是躲懶起來,讓你一個小姑娘單獨出門。”
庾翼口中的“虎犢”是王熙之的堂兄,王彪之。
庾翼與王彪之兩人今年都是二十五歲,自幼相識,慣叫了對方小名,他口中有怨,倒不似他哥庾亮想得深。
他哥庾亮想的是,王彪之不出現,說不準就是王導示意,因為琅琊王氏的人篤定,王熙之會做得很出色。
一個十一歲的少女,書法功底自然不能與長輩比,但選擇即將登臨墨魂榜的少年才俊作為對手,自然是最好不過。
然而庾亮沒有猜到,這一場比試隻是郗璿的無心要求。
王熙之望了望小窗外的天色,所處之地很高,所以天空似乎就近在眼前,她看著雲流走速,伸手試了試風,然後道:“今日天氣晴好,虎犢哥哥若騎快馬,應該趕得上吃晚膳。”
庾翼笑道:“其實虎犢跟我提過你,阿菟阿菟,楚人於菟是為虎,對了,差點忘了還有螭虎,你們這一輩都是虎,倒是有趣。”
螭虎是王導的次子王恬,母親是雷夫人。擅草隸與弈棋,可惜好武,為王導所不喜,如今在外尋著棋譜縱情山水。
“阿螭哥哥不在建康,應該又是纏著嚴武的後人手談,然後想方設法借人家的祖傳棋譜。”王熙之輕輕說著,想到親人,不由露出一絲溫婉的笑容,“而虎犢哥哥離開建康其實是去了我父親那,替我取些禮物。”
嚴武是東吳時第一棋手,被稱為棋聖,王恬自知在書法上無法超越父親與王彪之,更何況還有未出手的天才王熙之,他把身心交付於對弈之上,隻盼自己有一日能成為東晉第一棋手。
王恬少時弈棋已經難逢敵手,可每每輸給父親王導還是很不甘心,加之王導不喜歡他,兩人每次下完棋都跟吵了一架似的,再後來王恬就很少迴建康,雷夫人無奈隻能將心思放在幼子王洽身上。
庾翼心道,幸好王恬沒來,不然又纏著他下棋,輸了還要被罰酒,那可就慘了,他酒量並不高來著,因為阿兄管得嚴,不讓他多飲酒。
庾翼覺得王熙之比傳聞中更惹人喜愛,就像見著自己妹妹似的,可惜自己妹妹嫁了何充之後就跟姐姐庾太後似的不再那麽可愛。
“阿菟是學了衛夫人的小楷麽?”庾翼出門前也跟著門房押了一筆賭注,他的心思很單純,既然是好友的妹妹,他是要支持的。
王熙之也是很單純道:“學了。”
庾翼正想說話,就聽門口有人道:“若今日能得見衛夫人與學生聯手寫一帖小楷,實乃是一樁佳話。”
說話的人是何充,他身邊跟著一位穿著煙紫色華服的小孩,比起穿著輕便的諸人,這小孩穿得有些過於嚴肅,但他總是微微頷首,顯得有些羞澀和局促。
肩負王庾兩家溝通橋梁的何充姍姍來遲,作為王導的好友、王導正妻曹氏的外甥以及庾亮的妹夫,他如今身居高位,今日是代替小主公司馬衍來做監督人的。
司馬衍如今還在皇陵陪著姐姐,不過讓何充領著弟弟司馬嶽來了。
衛夫人見何充如此說,大大方方拉過王熙之道:“這倒是個好提議,隻是若我和熙之出手,可就要奪了墨魂榜未來小才俊的風采了。”
有實力,就是自信,沒有人懷疑衛夫人這麽說,墨魂榜一品出手,就算庾亮手書也要黯然失色。
“那倒無妨。”
郗方迴在門外遙遙笑道,他身邊站著孫綽和謝安。兩位少年剛登上樓,聲音微有喘息,想來是平日缺乏鍛煉,倒是謝安一臉淡然地站在一旁,再爬個十幾層也不會帶喘,他盡責地做個看戲人。
何充撫掌道:“琅邪王也很想看呢。”
琅邪王說的就是司馬嶽,之前的琅邪王是小王爺司馬昱,後來司馬昱升級成了會稽王,這琅邪王的封號就給皇弟司馬嶽。
眾人目光當即落在司馬嶽身上,他的臉騰地就紅了,連道:“對,本王也很想看,而且以往隻聞王家小娘子的名,未曾見其人,阿兄……主公說今日得了小娘子的帖,他一定要細看。”
司馬衍想看王熙之的書帖。
大人們立刻捕捉到這一點,片刻間心中不知有多少風起雲湧,就算腦洞不大的庾翼也不禁想到,這是不是代表著司馬氏想與琅琊王氏聯姻了?
大部分人都在想小主公司馬衍與王熙之年紀差不多,如今司馬衍夾在庾氏與司馬氏長輩之間,如今難道想讓琅琊王氏幫他一把,但是這不等於重新引虎入山嗎?畢竟東晉立國寥寥數十年,前麵兩代都被王導陰影所籠罩……
司馬嶽沒想自己一番話會引來席間詭異的沉默,求救似的望向何充,何充也剛剛得知小主公的旨意,一時也怔住。
四下靜得幾乎能聽到針落之聲,司馬嶽本就是害羞的性格,如今更是莫名其妙地害怕起來,其實他跟阿兄是這麽想的:昨夜得知王熙之要出麵之事,司馬衍才知道原來謝安一直念叨的王熙之和他那位神秘的書法老師居然是同一人。謝安對王熙之事事上心,當初還為了給她摘花誤打誤撞被宋衣給擄走……
所以兩兄弟起了八卦之心,一定要看看這位小娘子的字,順便那司馬嶽去看看她到底長什麽樣。
所以令大人們心思湧動的背後,隻是少年們的單純八卦心思。
司馬嶽一想到謝安,連忙道:“不過臨行前阿兄交代,一定要讓謝家三郎作詩,他在外半年,定是看了不少人情山水,聽了不少故事,心中一定有詩。”
……
這番話出來總算引開諸人的注意力,不過眼下又是另一番想法——小主公不僅惦記著王熙之,更記掛著謝安,這是要跟庾太後作對?
衛夫人輕拍著王熙之的手,以為她也想到了聯姻之事,但她看到王熙之的眼睛時,卻發現她正在看門外的人,對方才諸人的沉默渾然不覺。
王熙之見謝安還站在門外,被何充和司馬嶽給擋著,心中有些不悅,連帶著臉上的笑也有些淡了,這場合確實無聊,難怪前幾天阿狸去了一趟宮裏,迴來後念叨著若沒有荀小朋友陪他起哄比劍,恐怕早就悶死了。
大人們的心思難猜,剛才沉默不語也不知是為何,王熙之想著想著,也起了壞心眼。
於是她鬆開衛夫人的手,走到何充麵前,正色道:“熙之並非隻會寫小楷,今日要與老師合作一帖,但熙之的功力尚不能與老師並肩,所以熙之想要畫畫。”
畫畫?
沒聽錯?
除了謝安,其他人都以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衛夫人也是微微詫異之後,像是隱隱明白了什麽,不禁掩唇笑道,“好,就如熙之所言。”
然後衛夫人取來席間一盅酒,盡飲後,臉頰生出一抹嫣紅如流火燃花,遙望謝安道:“謝家三郎的詩,我的字,熙之的畫。”
====================
感謝書友宅的猜想、s江東生、正宗豪的打賞,漏了名單請勿怪,因為新版後台我還沒空去搞懂怎麽看打賞。等三次元忙過這陣,一定加更啊啊!qaq
衛夫人其實已經四十多歲,沉迷書法,嫁的又是書法世家,所以過得心境怡和。信天師道,學得幾分駐顏之術,氣質神韻出塵脫俗,乍一看就似三十出頭的麗人,穿著又樸素飄逸,更像是女冠。
衛夫人名鑠,河東衛氏是比琅琊王氏更為出名的書法世家,祖上自曹魏時衛覬、衛瓘、到西晉衛恆,皆是當時出名的書法家與書法理論家,其後衛夫人嫁給江夏李氏。
丈夫李矩在南渡之前就是少年英雄,也曾討伐外族叛賊立功,後來還曾收留流民建立塢堡,不同於同是塢堡堡主的流民帥郗鑒,李矩早早就入朝為官任汝陰太守,還曾與羯人石勒一戰,逼退了石勒。
隻是李矩與石勒的梁子還未結束,太寧三年,也就是五年前,石勒派部將攻打李矩,此戰李矩敗退,同時屬下叛降石趙,李矩無兵抵抗,隻得率兵迴建康,就在路途中,李矩墜馬而死,最後葬在襄陽。
衛夫人如今同兒子李充住在京口,當年因王導之邀,常來建康小住給王熙之的書法啟蒙。李家在當朝的書法名家也不少,衛夫人之子李充、李充堂兄李式都是墨魂榜上三品的名家,尤其是李式,近年名聲已逼近過世的王廙與正當青年的庾翼。
正因為李家也是書法世家,所以衛夫人隻收了王熙之這麽一個外姓學生,其餘的心思都放在兒子與侄兒身上。
人逾中年,丈夫過世,但好在自己悉心教習的小輩很爭氣,如今衛夫人心頭唯一掛記的就是王熙之。
王熙之年方十一,若說虛歲則是十二,世家小娘子到了十三歲終身大事就會被提上議程,頂級門閥的女孩更是身不由己,能夠匹配她身份的世家寥寥無幾,但無論嫁給哪家,衛夫人如同母親般擔憂著,若不能嫁給一個敬她愛她的郎君,那麽她以後該如何悉心繼續書墨之道?
衛夫人至今在社交場合能被士人尊稱一聲“衛夫人”,而並非冠以夫家的姓,是對她在墨道實力上的認同,這對此時的女子是莫大的尊敬,而丈夫李矩生前也對她愛護至極,還曾在新婚之夜打趣道:“聽聞夫人每日都要練上幾個時辰的字,不然就睡不著,所以就讓我為你研墨吧?”
李矩是瀟灑男兒,雖然沒有繼承書法世家的天賦,但每日隻要得空一定會給她研墨洗筆,出門在外也會想著尋好的文房四寶和搜羅書帖送她,還會隔三差五臨摹一些字帖讓她點評……
衛夫人能登臨墨魂榜一品,丈夫對她的尊敬和幫助不可或缺。
在青雲塔塔頂廳中,衛夫人微笑著放開王熙之的手,看著小小少女邁著沉穩的步伐一一與諸位世家長輩見麵寒暄,不由感慨,當初那呆呆的小團子終於是長大了,隻是長大後,煩惱也就來了。
書之法,人之道,一個人的字最終的風格要是隨著性情經年改變的,而她由衷地希冀著,熙之,老師願你的人生如行書般恣意如行雲。
……
……
王熙之一一見過諸位世家長輩,尋思著謝安也該和郗方迴上塔了,她心不在焉的模樣引起了庾亮之地庾翼的注意,不由上前安慰道:“虎犢這人平日倒是端方勇正,沒想這時候倒是躲懶起來,讓你一個小姑娘單獨出門。”
庾翼口中的“虎犢”是王熙之的堂兄,王彪之。
庾翼與王彪之兩人今年都是二十五歲,自幼相識,慣叫了對方小名,他口中有怨,倒不似他哥庾亮想得深。
他哥庾亮想的是,王彪之不出現,說不準就是王導示意,因為琅琊王氏的人篤定,王熙之會做得很出色。
一個十一歲的少女,書法功底自然不能與長輩比,但選擇即將登臨墨魂榜的少年才俊作為對手,自然是最好不過。
然而庾亮沒有猜到,這一場比試隻是郗璿的無心要求。
王熙之望了望小窗外的天色,所處之地很高,所以天空似乎就近在眼前,她看著雲流走速,伸手試了試風,然後道:“今日天氣晴好,虎犢哥哥若騎快馬,應該趕得上吃晚膳。”
庾翼笑道:“其實虎犢跟我提過你,阿菟阿菟,楚人於菟是為虎,對了,差點忘了還有螭虎,你們這一輩都是虎,倒是有趣。”
螭虎是王導的次子王恬,母親是雷夫人。擅草隸與弈棋,可惜好武,為王導所不喜,如今在外尋著棋譜縱情山水。
“阿螭哥哥不在建康,應該又是纏著嚴武的後人手談,然後想方設法借人家的祖傳棋譜。”王熙之輕輕說著,想到親人,不由露出一絲溫婉的笑容,“而虎犢哥哥離開建康其實是去了我父親那,替我取些禮物。”
嚴武是東吳時第一棋手,被稱為棋聖,王恬自知在書法上無法超越父親與王彪之,更何況還有未出手的天才王熙之,他把身心交付於對弈之上,隻盼自己有一日能成為東晉第一棋手。
王恬少時弈棋已經難逢敵手,可每每輸給父親王導還是很不甘心,加之王導不喜歡他,兩人每次下完棋都跟吵了一架似的,再後來王恬就很少迴建康,雷夫人無奈隻能將心思放在幼子王洽身上。
庾翼心道,幸好王恬沒來,不然又纏著他下棋,輸了還要被罰酒,那可就慘了,他酒量並不高來著,因為阿兄管得嚴,不讓他多飲酒。
庾翼覺得王熙之比傳聞中更惹人喜愛,就像見著自己妹妹似的,可惜自己妹妹嫁了何充之後就跟姐姐庾太後似的不再那麽可愛。
“阿菟是學了衛夫人的小楷麽?”庾翼出門前也跟著門房押了一筆賭注,他的心思很單純,既然是好友的妹妹,他是要支持的。
王熙之也是很單純道:“學了。”
庾翼正想說話,就聽門口有人道:“若今日能得見衛夫人與學生聯手寫一帖小楷,實乃是一樁佳話。”
說話的人是何充,他身邊跟著一位穿著煙紫色華服的小孩,比起穿著輕便的諸人,這小孩穿得有些過於嚴肅,但他總是微微頷首,顯得有些羞澀和局促。
肩負王庾兩家溝通橋梁的何充姍姍來遲,作為王導的好友、王導正妻曹氏的外甥以及庾亮的妹夫,他如今身居高位,今日是代替小主公司馬衍來做監督人的。
司馬衍如今還在皇陵陪著姐姐,不過讓何充領著弟弟司馬嶽來了。
衛夫人見何充如此說,大大方方拉過王熙之道:“這倒是個好提議,隻是若我和熙之出手,可就要奪了墨魂榜未來小才俊的風采了。”
有實力,就是自信,沒有人懷疑衛夫人這麽說,墨魂榜一品出手,就算庾亮手書也要黯然失色。
“那倒無妨。”
郗方迴在門外遙遙笑道,他身邊站著孫綽和謝安。兩位少年剛登上樓,聲音微有喘息,想來是平日缺乏鍛煉,倒是謝安一臉淡然地站在一旁,再爬個十幾層也不會帶喘,他盡責地做個看戲人。
何充撫掌道:“琅邪王也很想看呢。”
琅邪王說的就是司馬嶽,之前的琅邪王是小王爺司馬昱,後來司馬昱升級成了會稽王,這琅邪王的封號就給皇弟司馬嶽。
眾人目光當即落在司馬嶽身上,他的臉騰地就紅了,連道:“對,本王也很想看,而且以往隻聞王家小娘子的名,未曾見其人,阿兄……主公說今日得了小娘子的帖,他一定要細看。”
司馬衍想看王熙之的書帖。
大人們立刻捕捉到這一點,片刻間心中不知有多少風起雲湧,就算腦洞不大的庾翼也不禁想到,這是不是代表著司馬氏想與琅琊王氏聯姻了?
大部分人都在想小主公司馬衍與王熙之年紀差不多,如今司馬衍夾在庾氏與司馬氏長輩之間,如今難道想讓琅琊王氏幫他一把,但是這不等於重新引虎入山嗎?畢竟東晉立國寥寥數十年,前麵兩代都被王導陰影所籠罩……
司馬嶽沒想自己一番話會引來席間詭異的沉默,求救似的望向何充,何充也剛剛得知小主公的旨意,一時也怔住。
四下靜得幾乎能聽到針落之聲,司馬嶽本就是害羞的性格,如今更是莫名其妙地害怕起來,其實他跟阿兄是這麽想的:昨夜得知王熙之要出麵之事,司馬衍才知道原來謝安一直念叨的王熙之和他那位神秘的書法老師居然是同一人。謝安對王熙之事事上心,當初還為了給她摘花誤打誤撞被宋衣給擄走……
所以兩兄弟起了八卦之心,一定要看看這位小娘子的字,順便那司馬嶽去看看她到底長什麽樣。
所以令大人們心思湧動的背後,隻是少年們的單純八卦心思。
司馬嶽一想到謝安,連忙道:“不過臨行前阿兄交代,一定要讓謝家三郎作詩,他在外半年,定是看了不少人情山水,聽了不少故事,心中一定有詩。”
……
這番話出來總算引開諸人的注意力,不過眼下又是另一番想法——小主公不僅惦記著王熙之,更記掛著謝安,這是要跟庾太後作對?
衛夫人輕拍著王熙之的手,以為她也想到了聯姻之事,但她看到王熙之的眼睛時,卻發現她正在看門外的人,對方才諸人的沉默渾然不覺。
王熙之見謝安還站在門外,被何充和司馬嶽給擋著,心中有些不悅,連帶著臉上的笑也有些淡了,這場合確實無聊,難怪前幾天阿狸去了一趟宮裏,迴來後念叨著若沒有荀小朋友陪他起哄比劍,恐怕早就悶死了。
大人們的心思難猜,剛才沉默不語也不知是為何,王熙之想著想著,也起了壞心眼。
於是她鬆開衛夫人的手,走到何充麵前,正色道:“熙之並非隻會寫小楷,今日要與老師合作一帖,但熙之的功力尚不能與老師並肩,所以熙之想要畫畫。”
畫畫?
沒聽錯?
除了謝安,其他人都以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衛夫人也是微微詫異之後,像是隱隱明白了什麽,不禁掩唇笑道,“好,就如熙之所言。”
然後衛夫人取來席間一盅酒,盡飲後,臉頰生出一抹嫣紅如流火燃花,遙望謝安道:“謝家三郎的詩,我的字,熙之的畫。”
====================
感謝書友宅的猜想、s江東生、正宗豪的打賞,漏了名單請勿怪,因為新版後台我還沒空去搞懂怎麽看打賞。等三次元忙過這陣,一定加更啊啊!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