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行深處入木三分
端午龍舟會原是紀念節日,後來又多了龍舟賽。湘楚之地因屈原,三吳之地因曹娥和伍子胥。
佩香囊,掛菖蒲艾葉,菖蒲為五瑞,做成劍能卻除不詳,能感百陰之氣,可斬鬼邪。
謝安將艾葉剪成小虎形狀,莊氏和辜氏比他手巧,他做一個功夫她們就已經做了好幾個。
蒜子年前與謝真石去了京口小住,再迴來時,就該是堂姐夫調任迴京之時,到時候才算是真正的一家團聚。
近日謝裒腰背酸痛,謝安見父子倆好不容易正兒八經聚在一塊,專門讓父親騰出時間來給他用艾草燒灸,黃初平剛從城外歸來,在謝家過節時也順便觀摩他艾灸的手法。
既然黃初平來了,謝安自然不能浪費他的本事,忙讓他替剛剛懷孕不久的大嫂把平安脈。
黃初平幫大嫂把脈,謝奕將信將疑,悄悄問謝安,“你這師弟比你大不了幾歲,這治病煉丹有經驗,可診孕脈應該無多經驗吧?”
“經驗都積累的,他試試也無妨,不過這三年多大嫂一直按照師公的法子調理,想來應該無礙,若師公都沒有法子……”
黃初平收迴手,拍了拍謝安的肩,“不用太過擔心,師父的方子一直很有用,不過若我沒斷錯,大嫂的脈象像是有雙生子,小師兄若不信,可沉心再查脈。”
眾人齊齊瞪大眼睛,謝安這些年在診脈上也是下了功夫,連忙搭在大嫂的手腕細細感受脈象,邊探邊道:“如珠滾玉盤,滑脈……男陽****……”
黃初平道:“一浮一沉……”
謝奕聽得頭大,見謝安奇道:“之前我和太醫都診過,也有過懷疑,隻是這才倆月不到,也不敢太斷定。”
黃初平篤定道:“絕對是,恭喜謝大哥啊!”
謝奕一臉茫然。謝安大手一揮道:“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反正就是大嫂這一胎是雙生,說不準還是一龍一鳳!”
黃初平接道:“隻是之前有夭子之事,就是先天不足。所以這在孕期要多多注意。”
這說大實話也是擾人心煩,謝安見大哥大嫂原本喜悅的臉上又添隱憂,他忙道:“小仙師弟會一直留在建康,他的醫術繼承師公,定能保大嫂和侄兒們無恙!”
莊氏道:“辟邪消災。看來這菖蒲劍得每間屋前都掛上一掛,保佑我謝氏子孫安然降世。”
看完脈象後,黃初平將謝安拽到角落道:“小師兄,我不擅保胎之事啊!若說你針灸還比我有用多了。”
謝安正色道:“不會就學,現在就去信讓師公教你。”
黃初平隱隱覺得自己是代替師父被拐來建康,不能脫身了。
端午之日,庾太後與主公率群臣在秦淮河上祭水神,飲雄黃酒,觀龍舟竟渡。
世家子弟多半是與家長同行,往年謝安都沒去。今年庾太後竟下令讓謝安陪伴司馬衍左右出席,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
這次王氏子弟照舊在王彪之的帶領下出行,少年少女站在門口等著坐牛車,謝安也剛巧帶著謝萬一行出門。
王熙之腰間佩著一柄菖蒲劍,一見謝安來,就抽劍挽了一串劍花,“阿螭哥哥送我的!”
綠影似水,王熙之舞劍也有深得王導真傳,似模似樣的。
王恬在旁抱臂微笑,“這丫頭非要佩劍出門。說是好看。”
今日王熙之穿著淺紫的華服,儼然是端莊世家閨秀的打扮,配著這劍倒是增添活潑。
謝安牽著小龍女出門,因為今日要跟桓溫賽馬。
“小龍女早!”王熙之摸了摩馬頭。小龍女還想伸舌舔她的手,可立馬被忽然落在頭頂的鼠籠給嚇壞了,若不是謝安拽著,它鐵定要撒丫子跑。
“帶著豆豆出門?”謝安接過鼠籠,他袖口寬大正好遮住這小小的籠子。
王熙之委屈道:“不能將它單獨放在家裏,要不然嬸娘會把它打死的。”
阿敬歎了口氣道:“前幾日我們正給他喂食。沒想被阿娘看到,結果嚇了她一跳,幸好王熙之救得快,要不然這豆豆就要被阿娘用木屐拍死了。”
焦氏還是焦氏,這彪悍的性子連一隻小老鼠也容不得。
王恬笑道:“你們一個兩個都是十幾歲的人,還跟小孩似的,這小鼠兒今日趁外出就放歸山吧。”
“不要。”王熙之伸爪掐了王恬一把,然後跑到謝安這邊,“阿螭哥哥好壞,今日我要跟你騎馬去,才不要跟他坐一車。”
王彪之從門裏走來,伸手戳了戳王熙之鼓鼓的腮幫,“你穿這身可不能騎馬,來跟虎犢哥哥一起,你阿螭哥哥從來不懂女孩想法,他隻懂棋。”
王彪之的車最寬敞,王熙之戀戀不舍跟小龍女告別,拉著胡之一起鑽進了王彪之的牛車,剩下老實人阿敬和王恬麵麵相覷。
謝安笑道:“被嫌棄了哦,阿敬要不要跟我一起騎馬去?”
“好!”王洽望了望身後街道,遠遠見桓溫已騎馬奔來,“待會就看你和桓符子誰的馬快了。”
謝萬一臉委屈,拽了拽謝安的袖子,“三哥,不是說好帶我一起騎的麽?”
謝安拍拍他的肩,“萬兒你長大了,平日他們可都是帶著的,今日難得,你要照顧好胡兒和石頭。”
有人歡喜有人愁,最終謝萬望著牛車和駿馬齊齊消失在巷口,最終認命地照顧弟弟和侄兒,隻是當謝朗在馬車裏纏著他說故事的時候,他終於知道照顧小孩的不易。
……
遙想當年王導與司馬睿初到江南,為了穩固司馬睿的地位,顯示晉室氣度,王導王敦領騎從為司馬睿鋪開排場,特於三月上巳節在河邊與百姓同樂。
這端午龍舟會也算是一項親民活動。
謝安與桓溫策馬狂奔在秦淮河堤岸,岸邊守護的士兵看著兩人一陣頭疼,選這種日子鬧騰也不怕驚了聖駕。
一路無人阻攔,若不是在青溪橋頭撞見謝尚停靠的船隊,恐怕這兩人就直接跑出城去了。
今日的秦淮河與青溪一帶的柳樹上皆可見係好的香囊與插好的菖蒲葉,前陣的鼠患饒是嚇壞了許多人。這辟邪卻鬼的活動正為他們解了心結。
謝安被謝尚擰了迴去,老老實實在牛車裏換好衣裳,跟木偶似的坐在了司馬衍旁邊。
司馬衍一大早就被折騰起來打扮,如今在萬民矚目下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趁庾太後離席,他輕聲同謝安道:“你那師弟為鼠患之事出力頗大,人才難得,也不知他願不願留在建康。”
謝安如實道:“留是留了,不過他同我師公一個性子。隻怕是拘不住太久,主公就莫惦記了。”
司馬衍微不可聞地歎了口氣,“母後近日總喊乏累,不過這事她也不同我講,還是我去問了太醫才知。”
這兩年庾太後雖是攝政,但實際朝中大小事務都是庾亮在把持,司馬衍如今連仔細看奏折的機會也沒有,每日被何充布置的課業學得頭暈腦脹,這能出來一趟,雖要正襟危坐。好歹也是放風了。
今日風和日麗,水麵波光粼粼,柳堤綠影重重,兩岸夾道皆是來看小主公與世家郎君的百姓,少女尤其多,想當初衛階都能被看殺,潘安被果子砸了滿車和滿腦子包,就可知道這看臉的時代,終究是少女的力量大。
桓溫本騎馬巡視,忽然賊兮兮地走來。對謝安道:“可知今日有多少人是來看你的?喏,這一塊,那一堆都是豆蔻年華的少女啊,要不是岸邊守衛。她們恨不得要渡河來看你了。
……
“可不能嚇我。”謝安被他手指晃得有些眼花,司馬衍低低笑道,“桓符子說的是真的,你這些年藏在太學院……可知民間有多少人都想去太學院學習拜在你門下啊。”
“小主公可不能跟桓溫胡鬧,庾大人正看著您呢。”
謝安嚴肅得很,桓溫低低笑了一句“你就裝吧”。然後騎著馬去撫慰隔江望謝家三郎的少女們去了,迴來時收獲了一大堆艾葉剪紙,不但有小老虎還有小兔子小貓兒各種形狀應有盡有,香囊也擰了滿手。
“你的愛慕者送的。”桓溫將東西一股腦往他懷裏扔,這隔著江還能隱隱聽到此起彼伏的叫聲……謝安扶額,這又不是明星見麵會啊!
不過這年頭還好禮教沒有僵化,不然這些少女哪敢如此表達自己的心意?
“我猜她們一定在說,‘你看三郎收了我的禮物’、‘才不是,三郎喜歡我的香囊’之類的話,方才我去了一趟也被塞了禮物呢。”
桓溫侃侃而談,謝安忙把禮物都讓內監給收好,這時長公主在桓溫身後哼了一聲,“原來小兵痞也有女孩兒喜歡啊。”
桓溫皺眉,“長公主殿下,今日在下似乎沒惹到你吧?”
長公主緩步上前,渾身的飾物隨著走動而輕輕響起,說不出的尊貴華麗,加上那英氣的臉,一時站在人高馬大的桓溫麵前也不輸氣勢。
兩人一見麵就吵,始於四年前的慶功宴,桓溫時常嘲諷這長公主人這麽兇越發要嫁不出去了,長公主就嘲笑他是無賴兵痞,好幾次若不是謝安攔著,兩人就要打起來。
庾太後同世家女眷敘舊結束迴來,這兩人立馬不吵了,長公主乖乖坐在母後身邊,司馬嶽一副熱得快要暈過去的模樣,謝安忙拿了一片薄荷葉讓他含在口中,司馬衍無比心疼地看著自家弟弟,道:“阿嶽身子弱,但堅持要來,說不能損了皇室威儀。”
龍舟賽就這麽有條不紊地開始,謝安一直是世家子弟的典範,無論是端坐還是禮儀,如今庾太後讓他隨行司馬衍,當然是要聽他的洛陽詠。
任何活動開場必有開場白,司馬衍簡單道完,謝安拿起沿用多年的祝詞開始大聲朗誦,這時玄修的功力就可用在此處,他一張口,氣息開闊,聲音沉穩溫和,悠悠半裏之內皆能聽見。
聽聞宮中還有傳音石一類的神器,也不拿出來用用,謝安腹誹著結束了演講,坐歸原位時,又聽到岸邊被桓溫指過的地方有聲浪傳來,司馬衍輕輕笑道:“都說了,你的愛慕者頗多啊,下次出門小心別被石榴砸得滿頭包。”
司馬衍難得與他調笑,想來是鼠患被司馬昱解決後心情舒爽,這下司馬氏總算贏得一些名聲。
接下來是龍舟賽,司馬衍要親筆為龍舟點睛朱砂,然後庾太後問王導:“今日王熙之可來了?”
也不知她要找王熙之做什麽,躲在一旁和胡之偷偷給豆豆塞吃食的王熙之在王導的叫喚下,茫然地走上前去。
眾人看著她,她有些不慣,頓時不知該把手往哪兒放,這手裏還攥著一把零食呢。
庾太後目光慈愛道:“四年前知你進了墨魂榜三品,琅琊王氏書法之名乃江左一絕,如今本宮很想讓諸位再能親見你的手書。”
王熙之怔了怔,迴頭看了一眼王導,王導微微點頭,然後她迴道:“在何處寫?”
庾太後笑道:“自然是龍舟上,得熙之玄妙親筆,想必這龍舟定會乘風破浪,無望不前。”
……
眾人紛紛交頭接耳,這書法是寫在紙上的,讓一個嬌柔的少女在龍舟上寫字……這龍舟是木製,而且下水之後一衝就沒了,庾太後是要看她出醜麽?
可看庾太後的神情慈愛得緊,就像在看自家女兒似的……
謝安先是和司馬衍麵麵相覷,然後就見王熙之不假思索道:“好,不知太後想要熙之寫什麽字?”
這王導的點頭可真管用,王熙之得了肯定之後,麵上一絲茫然和無措都沒了。
庾太後道:“三郎方才的祝詞。”
謝安忙把方才那一卷祝詞遞了過去,王熙之一臉輕鬆地朝他笑了笑,“幫我讀祝詞吧。”
謝安答允,兩人來到岸邊高大的龍舟前,站在踏板上,謝安幫她挑筆,內監抬著一小壇墨來了,墨香陣陣,讓兩人被曬得暈乎乎的腦子清醒不少。
謝安低聲問道:“可有難處?”
王熙之搖頭,接過筆,就在謝安吟詠下開始在船身的一塊木板上寫字。
兩人今日都是正裝,一緋一紫,華貴絕俗,身量相當,容貌出眾,端的是賞心悅目,尤其是王熙之運筆落字瀟灑氣勢,與正在吟詠的謝安相得益彰。
刷刷寫罷,王熙之一口氣寫壞了三支筆。
這龍舟下水,競賽過後,眾人本以為船上墨色會褪去,可沒想隻是表麵一層被衝去,而這船身隱隱仍見筆墨痕跡!
所以,比起什麽競賽,今日最大的震撼是,王熙之的筆法竟然已是入木三分深!
(未完待續。)
端午龍舟會原是紀念節日,後來又多了龍舟賽。湘楚之地因屈原,三吳之地因曹娥和伍子胥。
佩香囊,掛菖蒲艾葉,菖蒲為五瑞,做成劍能卻除不詳,能感百陰之氣,可斬鬼邪。
謝安將艾葉剪成小虎形狀,莊氏和辜氏比他手巧,他做一個功夫她們就已經做了好幾個。
蒜子年前與謝真石去了京口小住,再迴來時,就該是堂姐夫調任迴京之時,到時候才算是真正的一家團聚。
近日謝裒腰背酸痛,謝安見父子倆好不容易正兒八經聚在一塊,專門讓父親騰出時間來給他用艾草燒灸,黃初平剛從城外歸來,在謝家過節時也順便觀摩他艾灸的手法。
既然黃初平來了,謝安自然不能浪費他的本事,忙讓他替剛剛懷孕不久的大嫂把平安脈。
黃初平幫大嫂把脈,謝奕將信將疑,悄悄問謝安,“你這師弟比你大不了幾歲,這治病煉丹有經驗,可診孕脈應該無多經驗吧?”
“經驗都積累的,他試試也無妨,不過這三年多大嫂一直按照師公的法子調理,想來應該無礙,若師公都沒有法子……”
黃初平收迴手,拍了拍謝安的肩,“不用太過擔心,師父的方子一直很有用,不過若我沒斷錯,大嫂的脈象像是有雙生子,小師兄若不信,可沉心再查脈。”
眾人齊齊瞪大眼睛,謝安這些年在診脈上也是下了功夫,連忙搭在大嫂的手腕細細感受脈象,邊探邊道:“如珠滾玉盤,滑脈……男陽****……”
黃初平道:“一浮一沉……”
謝奕聽得頭大,見謝安奇道:“之前我和太醫都診過,也有過懷疑,隻是這才倆月不到,也不敢太斷定。”
黃初平篤定道:“絕對是,恭喜謝大哥啊!”
謝奕一臉茫然。謝安大手一揮道:“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反正就是大嫂這一胎是雙生,說不準還是一龍一鳳!”
黃初平接道:“隻是之前有夭子之事,就是先天不足。所以這在孕期要多多注意。”
這說大實話也是擾人心煩,謝安見大哥大嫂原本喜悅的臉上又添隱憂,他忙道:“小仙師弟會一直留在建康,他的醫術繼承師公,定能保大嫂和侄兒們無恙!”
莊氏道:“辟邪消災。看來這菖蒲劍得每間屋前都掛上一掛,保佑我謝氏子孫安然降世。”
看完脈象後,黃初平將謝安拽到角落道:“小師兄,我不擅保胎之事啊!若說你針灸還比我有用多了。”
謝安正色道:“不會就學,現在就去信讓師公教你。”
黃初平隱隱覺得自己是代替師父被拐來建康,不能脫身了。
端午之日,庾太後與主公率群臣在秦淮河上祭水神,飲雄黃酒,觀龍舟竟渡。
世家子弟多半是與家長同行,往年謝安都沒去。今年庾太後竟下令讓謝安陪伴司馬衍左右出席,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
這次王氏子弟照舊在王彪之的帶領下出行,少年少女站在門口等著坐牛車,謝安也剛巧帶著謝萬一行出門。
王熙之腰間佩著一柄菖蒲劍,一見謝安來,就抽劍挽了一串劍花,“阿螭哥哥送我的!”
綠影似水,王熙之舞劍也有深得王導真傳,似模似樣的。
王恬在旁抱臂微笑,“這丫頭非要佩劍出門。說是好看。”
今日王熙之穿著淺紫的華服,儼然是端莊世家閨秀的打扮,配著這劍倒是增添活潑。
謝安牽著小龍女出門,因為今日要跟桓溫賽馬。
“小龍女早!”王熙之摸了摩馬頭。小龍女還想伸舌舔她的手,可立馬被忽然落在頭頂的鼠籠給嚇壞了,若不是謝安拽著,它鐵定要撒丫子跑。
“帶著豆豆出門?”謝安接過鼠籠,他袖口寬大正好遮住這小小的籠子。
王熙之委屈道:“不能將它單獨放在家裏,要不然嬸娘會把它打死的。”
阿敬歎了口氣道:“前幾日我們正給他喂食。沒想被阿娘看到,結果嚇了她一跳,幸好王熙之救得快,要不然這豆豆就要被阿娘用木屐拍死了。”
焦氏還是焦氏,這彪悍的性子連一隻小老鼠也容不得。
王恬笑道:“你們一個兩個都是十幾歲的人,還跟小孩似的,這小鼠兒今日趁外出就放歸山吧。”
“不要。”王熙之伸爪掐了王恬一把,然後跑到謝安這邊,“阿螭哥哥好壞,今日我要跟你騎馬去,才不要跟他坐一車。”
王彪之從門裏走來,伸手戳了戳王熙之鼓鼓的腮幫,“你穿這身可不能騎馬,來跟虎犢哥哥一起,你阿螭哥哥從來不懂女孩想法,他隻懂棋。”
王彪之的車最寬敞,王熙之戀戀不舍跟小龍女告別,拉著胡之一起鑽進了王彪之的牛車,剩下老實人阿敬和王恬麵麵相覷。
謝安笑道:“被嫌棄了哦,阿敬要不要跟我一起騎馬去?”
“好!”王洽望了望身後街道,遠遠見桓溫已騎馬奔來,“待會就看你和桓符子誰的馬快了。”
謝萬一臉委屈,拽了拽謝安的袖子,“三哥,不是說好帶我一起騎的麽?”
謝安拍拍他的肩,“萬兒你長大了,平日他們可都是帶著的,今日難得,你要照顧好胡兒和石頭。”
有人歡喜有人愁,最終謝萬望著牛車和駿馬齊齊消失在巷口,最終認命地照顧弟弟和侄兒,隻是當謝朗在馬車裏纏著他說故事的時候,他終於知道照顧小孩的不易。
……
遙想當年王導與司馬睿初到江南,為了穩固司馬睿的地位,顯示晉室氣度,王導王敦領騎從為司馬睿鋪開排場,特於三月上巳節在河邊與百姓同樂。
這端午龍舟會也算是一項親民活動。
謝安與桓溫策馬狂奔在秦淮河堤岸,岸邊守護的士兵看著兩人一陣頭疼,選這種日子鬧騰也不怕驚了聖駕。
一路無人阻攔,若不是在青溪橋頭撞見謝尚停靠的船隊,恐怕這兩人就直接跑出城去了。
今日的秦淮河與青溪一帶的柳樹上皆可見係好的香囊與插好的菖蒲葉,前陣的鼠患饒是嚇壞了許多人。這辟邪卻鬼的活動正為他們解了心結。
謝安被謝尚擰了迴去,老老實實在牛車裏換好衣裳,跟木偶似的坐在了司馬衍旁邊。
司馬衍一大早就被折騰起來打扮,如今在萬民矚目下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趁庾太後離席,他輕聲同謝安道:“你那師弟為鼠患之事出力頗大,人才難得,也不知他願不願留在建康。”
謝安如實道:“留是留了,不過他同我師公一個性子。隻怕是拘不住太久,主公就莫惦記了。”
司馬衍微不可聞地歎了口氣,“母後近日總喊乏累,不過這事她也不同我講,還是我去問了太醫才知。”
這兩年庾太後雖是攝政,但實際朝中大小事務都是庾亮在把持,司馬衍如今連仔細看奏折的機會也沒有,每日被何充布置的課業學得頭暈腦脹,這能出來一趟,雖要正襟危坐。好歹也是放風了。
今日風和日麗,水麵波光粼粼,柳堤綠影重重,兩岸夾道皆是來看小主公與世家郎君的百姓,少女尤其多,想當初衛階都能被看殺,潘安被果子砸了滿車和滿腦子包,就可知道這看臉的時代,終究是少女的力量大。
桓溫本騎馬巡視,忽然賊兮兮地走來。對謝安道:“可知今日有多少人是來看你的?喏,這一塊,那一堆都是豆蔻年華的少女啊,要不是岸邊守衛。她們恨不得要渡河來看你了。
……
“可不能嚇我。”謝安被他手指晃得有些眼花,司馬衍低低笑道,“桓符子說的是真的,你這些年藏在太學院……可知民間有多少人都想去太學院學習拜在你門下啊。”
“小主公可不能跟桓溫胡鬧,庾大人正看著您呢。”
謝安嚴肅得很,桓溫低低笑了一句“你就裝吧”。然後騎著馬去撫慰隔江望謝家三郎的少女們去了,迴來時收獲了一大堆艾葉剪紙,不但有小老虎還有小兔子小貓兒各種形狀應有盡有,香囊也擰了滿手。
“你的愛慕者送的。”桓溫將東西一股腦往他懷裏扔,這隔著江還能隱隱聽到此起彼伏的叫聲……謝安扶額,這又不是明星見麵會啊!
不過這年頭還好禮教沒有僵化,不然這些少女哪敢如此表達自己的心意?
“我猜她們一定在說,‘你看三郎收了我的禮物’、‘才不是,三郎喜歡我的香囊’之類的話,方才我去了一趟也被塞了禮物呢。”
桓溫侃侃而談,謝安忙把禮物都讓內監給收好,這時長公主在桓溫身後哼了一聲,“原來小兵痞也有女孩兒喜歡啊。”
桓溫皺眉,“長公主殿下,今日在下似乎沒惹到你吧?”
長公主緩步上前,渾身的飾物隨著走動而輕輕響起,說不出的尊貴華麗,加上那英氣的臉,一時站在人高馬大的桓溫麵前也不輸氣勢。
兩人一見麵就吵,始於四年前的慶功宴,桓溫時常嘲諷這長公主人這麽兇越發要嫁不出去了,長公主就嘲笑他是無賴兵痞,好幾次若不是謝安攔著,兩人就要打起來。
庾太後同世家女眷敘舊結束迴來,這兩人立馬不吵了,長公主乖乖坐在母後身邊,司馬嶽一副熱得快要暈過去的模樣,謝安忙拿了一片薄荷葉讓他含在口中,司馬衍無比心疼地看著自家弟弟,道:“阿嶽身子弱,但堅持要來,說不能損了皇室威儀。”
龍舟賽就這麽有條不紊地開始,謝安一直是世家子弟的典範,無論是端坐還是禮儀,如今庾太後讓他隨行司馬衍,當然是要聽他的洛陽詠。
任何活動開場必有開場白,司馬衍簡單道完,謝安拿起沿用多年的祝詞開始大聲朗誦,這時玄修的功力就可用在此處,他一張口,氣息開闊,聲音沉穩溫和,悠悠半裏之內皆能聽見。
聽聞宮中還有傳音石一類的神器,也不拿出來用用,謝安腹誹著結束了演講,坐歸原位時,又聽到岸邊被桓溫指過的地方有聲浪傳來,司馬衍輕輕笑道:“都說了,你的愛慕者頗多啊,下次出門小心別被石榴砸得滿頭包。”
司馬衍難得與他調笑,想來是鼠患被司馬昱解決後心情舒爽,這下司馬氏總算贏得一些名聲。
接下來是龍舟賽,司馬衍要親筆為龍舟點睛朱砂,然後庾太後問王導:“今日王熙之可來了?”
也不知她要找王熙之做什麽,躲在一旁和胡之偷偷給豆豆塞吃食的王熙之在王導的叫喚下,茫然地走上前去。
眾人看著她,她有些不慣,頓時不知該把手往哪兒放,這手裏還攥著一把零食呢。
庾太後目光慈愛道:“四年前知你進了墨魂榜三品,琅琊王氏書法之名乃江左一絕,如今本宮很想讓諸位再能親見你的手書。”
王熙之怔了怔,迴頭看了一眼王導,王導微微點頭,然後她迴道:“在何處寫?”
庾太後笑道:“自然是龍舟上,得熙之玄妙親筆,想必這龍舟定會乘風破浪,無望不前。”
……
眾人紛紛交頭接耳,這書法是寫在紙上的,讓一個嬌柔的少女在龍舟上寫字……這龍舟是木製,而且下水之後一衝就沒了,庾太後是要看她出醜麽?
可看庾太後的神情慈愛得緊,就像在看自家女兒似的……
謝安先是和司馬衍麵麵相覷,然後就見王熙之不假思索道:“好,不知太後想要熙之寫什麽字?”
這王導的點頭可真管用,王熙之得了肯定之後,麵上一絲茫然和無措都沒了。
庾太後道:“三郎方才的祝詞。”
謝安忙把方才那一卷祝詞遞了過去,王熙之一臉輕鬆地朝他笑了笑,“幫我讀祝詞吧。”
謝安答允,兩人來到岸邊高大的龍舟前,站在踏板上,謝安幫她挑筆,內監抬著一小壇墨來了,墨香陣陣,讓兩人被曬得暈乎乎的腦子清醒不少。
謝安低聲問道:“可有難處?”
王熙之搖頭,接過筆,就在謝安吟詠下開始在船身的一塊木板上寫字。
兩人今日都是正裝,一緋一紫,華貴絕俗,身量相當,容貌出眾,端的是賞心悅目,尤其是王熙之運筆落字瀟灑氣勢,與正在吟詠的謝安相得益彰。
刷刷寫罷,王熙之一口氣寫壞了三支筆。
這龍舟下水,競賽過後,眾人本以為船上墨色會褪去,可沒想隻是表麵一層被衝去,而這船身隱隱仍見筆墨痕跡!
所以,比起什麽競賽,今日最大的震撼是,王熙之的筆法竟然已是入木三分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