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大江東去
蘇峻一死,這決戰自然也打不成,蘇峻部下紛紛倉惶後撤,謝安與司馬衍躲了許久才等來尋他們的人,司馬衍被溫嶠等人接往臨時朝府,謝安告別司馬衍,借馬迴到了建康城中。
眼下建康城中皆是逃潰散兵,謝安先去一趟西園,見過暫居此處的家人,又找柏舟換了幾件裝備,從郭文的菜地要了些新鮮的菜,匆匆往烏衣巷趕路。
天氣時雨時晴,河岸植柳不再如往昔那般繁盛,這漫天也沒見柳絮飛揚,有的隻是戰爭所帶來的陰霾。
這一戰打了數月,比起曆史上足足打了冬季還算是幸運的,隻是眼下就算殺了蘇峻,北方的危難也迫在眉睫,而建康城的饑荒還未解除,三吳又洪災剛逝,內耗糧草頗多。
朝廷給蘇峻的那一堆的金銀被擱在一旁,死人自是無福消受,有蘇峻的餘部想要打府庫的主意,沒想被謝尚帶著一批便服兵馬給趕走了。
群臣諸將在建康城外設立朝府,為清繳餘孽,而謝尚奉王導之命在城中組織人馬驅趕叛軍的殘餘部隊。
謝尚不想桓溫為父仇之事所困,一個不留神要出城去曲阿城找韓晃算賬……那等同於送死的事,於是他拉著桓溫一同剿滅叛賊,這些日子忙得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
於是謝安剛迴到烏衣巷,沒想就撞見了等著謝尚晚歸的袁女正,她正撐著傘與王熙之說些什麽,王熙之牽著小龍女,正拿著一根水蘿卜喂它。
謝安悄聲跑到王熙之身後,想要嚇她一跳,沒想小龍女已高興地咬住了他的後頸衣裳,縱然謝安已長高不少,但還是差點被這馬兒給提上半空。
“才多久不見,你就叛變了。”謝安忿忿地揪著小龍女的耳朵,王熙之見他露出虎牙笑,拍著手道:“因為我們都是女孩子啊,誰讓你想要嚇我。”
謝安將王熙之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終於安心笑道:“我看看,是不是家中的鵝都被你吃了,怎地臉還是那麽……可愛。”
“非禮勿視。”王熙之笑著伸手遮住他的眼睛。
謝安乖乖閉上眼睛道:“那好,等會你帶我迴家咯?”
王熙之捏著他的衣袖一角,“我還以為你要去幫尚哥的忙,或者是去白石壘找龍伯,沒想你竟迴來了。”
謝安順從被她牽著往王家走,邊走邊道:“我去了也是打醬油,如今是他們收尾之時,然後還要各種封賞爭權,想想就無聊透頂,還不如迴來給阿菟做好吃的,袁姐姐今日也來這邊吃吧。”
袁女正有些羨慕看著兩人,淡淡一笑,“不了。”
謝安不想多摻和她與謝尚的事,在他的觀念裏婚姻之事應該是自由的,總不能讓謝尚為了後繼香火就娶了不喜歡的人,何況謝尚那放達的性子,誰也勉強不來,而且謝尚還年輕。
“打醬油是何意?”王熙之不解問道。
“就是我管不著,也不關我事的意思。”謝安跟著王熙之磕磕絆絆地走了一段路,真沒把眼睛睜開,王熙之微笑著迴頭看他一眼,然後伸手敲敲他的頭,“笨阿狸,你還真的閉著啊,不怕我把你帶到池潭裏去?”
“這些日子天天望著石頭城下的江水,那義軍就在江心,我可恨不得跳下去水裏去,整日待在那倉庫裏比住在廷尉獄還難受,而且是阿菟讓我去水裏,不管是水裏還是火裏都得去啊。”
“那我可舍不得,你還得幫我做好吃的呢。”
謝安微微睜開眼,見王宅庭院盡是雨打落花,飄葉滿地,沒人修建的花樹肆意生長,行在其間真有置身畫卷之感。
王熙之驀地想到了什麽,臉上的笑收斂起來,“原是不想讓你一迴來就不高興,隻是有些事比同我吃飯更重要,桓符子的爹去世啦,月前被韓晃所殺,還將屍首帶了迴來,桓符子當時沒你在旁,我真怕忍不住要去殺人,打算打暈他來著,不過最後他忍住了,後來心情一直不大好。”
“記得當初是桓世伯把將送入弱魚池的吧,說來也是有知遇之恩,你且去桓家祠堂拜他一拜吧。”
謝安沒說話,聽著王熙之將桓彝之死的事緩緩道來,許久才道:“阿菟是世間最懂我的人,不過飯還是要吃的,之後我再去桓府,再去找桓溫。”
如今建康城裏的糧價高得嚇人,一鬥米能賣到一萬錢,謝安這些日子沒管沈氏商會的事也不知他們現在如何,吃過飯,王熙之帶謝安去自家倉庫看了看,最終謝安歎道:“看來就算是琅琊王氏也沒有餘糧啊。”
“本來就是啊,龍伯一直都很清廉,當初剛到建康時也是家徒四壁,雖然阿爹那邊占的田地多,但輪到自己手上也無多積累。”
“看來隻能等到平亂之後,水陸兩線暢通方能從三吳調運糧食來,現在就算沈氏也沒法吧,還且等等。”
入夜時分,謝尚知曉謝安安然歸來的消息,亦趕了迴來,見他還在王家,不由道:“這些日子看著是沒法在石頭城練武吧?兒女情長先放一旁,跟我去巡城。”
謝尚見王熙之露出委屈的模樣,忙道:“不怪你,怪他。”
謝安還不知謝尚為何會同王熙之這麽熟悉了,這連家門還沒進就被謝尚拽去幹活,而小龍女這些日子隻被帶著在烏衣巷周邊轉悠,根本沒處施展所長,重新跟著謝安策馬奔騰,別提有多快活。
……
建康之外,蘇峻諸子皆在逃亡,而已經從壽春逃到曆陽的祖約這迴又自感危機,同時趙胤部將已率軍準備猛攻曆陽,祖約盤算一番,終於棄城北逃,欲要投奔石趙。
一則他的姐姐和嫂子在石趙手中,二則他心知這次叛亂,朝廷必容不得他,投降石趙或許還能保全親族。
曆陽城中,如今石虎因苻央之計輕鬆取得壽春,對她有所放權,想要看看這苻氏女郎要能做得什麽地步,這占領壽春的日子裏,苻央一麵拉攏人心,一麵用駐顏丹取悅鄭櫻桃,一時間倒是風頭正勁。
遠在枋頭的苻洪也是這時才知道女兒的消息,幹脆派了熟讀兵書的四子苻雄前往壽春管束著這性子無拘的姐姐。
苻雄性子隨和又有謀略,與苻央最合得來,而且苻雄已成親生子,長子苻法剛學會喊阿爹,苻央離家出走時還惦著這位小侄兒,一見四弟奉父而來,不由沒好氣道:“你得乖乖在家生孩子啊,我可等著你早日把小二給生出來,以後跟著姑姑征戰。”
“小二還沒影呢。”苻雄一直奇怪二姐為何在他還未娶妻時就念叨著將來的二侄兒,還早早道,這名字一定要她來取,念及二姐平日裏總是神神叨叨的,他也見怪不怪。
苻雄道:“這些年二姐說去蓬萊修道,也不知阿爹多擔心,幸而每年有信送來,這一來二去也有快五六年了吧,當初你離家時才十三四歲,可這些年過去,二姐倒一點沒變。”
苻央哼了一聲道:“道家有駐顏術,而我這駐顏丹是蓬萊閣的方子,你們這些凡人是不會明白的。”
駐顏駐顏,這連個子也沒長,苻雄心道,隻怕等晉朝派兵打來,你這主將出站也不威風,還會打擊士氣。
且說苻氏姐弟同守壽春沒多久,就傳來晉朝叛軍蘇峻死亡的消息,緊接著祖約就帶著宗族親部來投降了。
祖約想要北上襄國麵見石虎,可沒想被苻央給攔住了,索要了大量的財物,再過些時日,石虎有信自襄國而來,信中隻有一字為“殺”。
這任務自然是交給了苻央處理,可怎麽殺才能殺得讓石虎滿意?苻央不得不去煩那正在閉關看書的王小猛。
王猛道:“先騙了人的錢財說去替他疏通,如今又要想花樣殺他,當真是翻臉無情。”
苻央嬌羞一笑,“不要這麽誇我。”
祖約雖逃到壽春,但在壽春還算有些底子,要將他除去還真有些棘手。
王猛淡淡道:“其實這人的命留著用處很大,不過你們胡人不喜歡來這套。”
苻央鄙夷道:“那是自然,祖約這人簡直將祖逖的名聲給丟光了,我們敬重英豪,就算軟綿綿拿不起刀的士族隻要不降都值得敬重,可偏偏他這軟蛋,先叛了晉朝如今又要來叛自己祖宗。”
過了幾日,祖約帶著族人宴請石虎親信,那送信而來名叫石閔的少年,沒想這是一個鴻門宴,祖約臨到宴會才覺察,不由喝得酩酊大醉。
最終祖氏一族百餘人被苻央冉閔所殺,家中婦人賜給胡人為妾婢,王猛見祖氏一脈可憐,最終讓苻央故意放走其幼子,為祖氏保留一絲血脈。
石閔登上壽春城樓,望著那遠山中的江南,想起在那裏待過的日子,不由望著自己沾染血腥未褪的手,微微歎息。
苻央有意向想與冉閔套近乎,問道:“棘奴,你在想什麽?”
石閔冷著臉道:“棘奴這名字不是你叫,我叫石閔,字永曾。”
苻央繼續調戲著他,“你不是姓冉麽?這麽快就忘了祖宗,我父親雖投降石趙,可也沒改姓石啊。”
“你們苻氏不是後原姓蒲麽?為何連姓氏都不要了?”
“啊哈哈哈,原來棘奴知道很多嘛。”苻央目光流轉,低低道,“可我是氐族,跟羯族一樣,被你們漢人稱為胡人,而你是晉人之後啊,若說魏王身邊最容易反叛的就是你們晉人吧,看看祖約就知道了,這般軟骨頭的漢人,最好越多越好,讓我等著收複這江左半壁江山也來得容易點。”
石閔依舊冷冷道:“我是魏王之孫,你無需挑撥我等關係,他信任父親,亦信任我,而你這狂妄的女人輕看晉人,那麽就等著輕敵的後果罷。”
“是啊是啊,可惜這建康內戰還未打完,魏王一直不讓出兵,真是等有些不耐煩,也不知晉朝會派誰來收複這淮南一地,別是郗鑒那老頭子吧,江左就沒長得順眼些的年輕將領麽……”
苻央躍上城頭,踩在方寸大小的磚麵,踮著腳迎風輕笑,這般危險的動作讓一向漠然的石閔也看得心驚,可沒想苻央卻無絲毫懼色,輕如呢喃道:“你可知蓬萊閣裏,有多少高樓嗎?”
石閔不知她在說著什麽,隻覺得石虎這一次將壽春交給這瘋瘋癲癲的女子,實在有些冒險。
什麽蓬萊閣,什麽駐顏不老,對於武者來說,都是虛妄,玄修天道,這些虛無的東西都不如手中的刀來得實在。
壽春之南,東晉這場內亂在最後的收尾階段,蘇峻兩子被俘,若不是謝安之前跟王導提過留下蘇碩,隻怕蘇碩當場就被斬殺了。
韓晃等蘇峻部下一一被攻城斬殺,那韓晃的頭顱最終沒分給桓溫,令得桓溫好生遺憾。
司馬宗不知所蹤,倒是司馬休司馬羕等人被謝尚重新關了起來,一個慘字怎可形容?
建康饑荒漸漸解除,沈氏商會及時運來三吳的存糧,解除了經濟危機,謝安讓沈勁將戰時哄抬物價的商家一一記下,等著秋後算賬。
此時建康城裏的叛賊總算除去,謝尚桓溫謝安等人終於不用夜巡了,夜巡的事自有巡城司去忙活,交給謝尚簡直是大材小用。
臨時的朝廷也搬迴了台城,庾太後的病有黃初平的一味續命丸吊著,不過當她見到完好無損的庾亮庾翼和司馬衍時,立刻可以下床走動了。
建康既定,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淮南一帶,羯人已過淮河,且占了壽春,雖眼下未有動靜,但必須先下手為強。
還未來得及對蘇峻之亂進行最後的賞罰,郗鑒就領命帶兵前往前線,褚裒謝尚諸將隨行。
謝安與桓溫送行謝尚,兩人望著船緩緩開向北岸,桓溫不由歎道:“做武將可真瀟灑。”
“怎麽,桓大將軍想出征嗎?可需我當你軍師?”
“能讓安石當軍師,在下求之不得啊。”桓溫淡淡一笑,目光陰沉下來,“不過,在當將軍之前,我要為父報仇。”
“涇縣縣令江播?”謝安有些為難道,“江播背靠吳郡士族,也不怪朝廷不幫桓伯伯嚴懲叛臣,眼下朝廷的情況很需要吳郡士族的支持,不然這仗一次次打下去,府庫也要空了。”
桓溫聲音低沉道:“那我便去殺了他。”
謝安望著一江流水波濤東去,一想到桓彝就這般如泡沫沒了影,心中亦是難受萬分,輕輕道:“好,為父報仇天經地義,我陪你。”
(未完待續。)。
蘇峻一死,這決戰自然也打不成,蘇峻部下紛紛倉惶後撤,謝安與司馬衍躲了許久才等來尋他們的人,司馬衍被溫嶠等人接往臨時朝府,謝安告別司馬衍,借馬迴到了建康城中。
眼下建康城中皆是逃潰散兵,謝安先去一趟西園,見過暫居此處的家人,又找柏舟換了幾件裝備,從郭文的菜地要了些新鮮的菜,匆匆往烏衣巷趕路。
天氣時雨時晴,河岸植柳不再如往昔那般繁盛,這漫天也沒見柳絮飛揚,有的隻是戰爭所帶來的陰霾。
這一戰打了數月,比起曆史上足足打了冬季還算是幸運的,隻是眼下就算殺了蘇峻,北方的危難也迫在眉睫,而建康城的饑荒還未解除,三吳又洪災剛逝,內耗糧草頗多。
朝廷給蘇峻的那一堆的金銀被擱在一旁,死人自是無福消受,有蘇峻的餘部想要打府庫的主意,沒想被謝尚帶著一批便服兵馬給趕走了。
群臣諸將在建康城外設立朝府,為清繳餘孽,而謝尚奉王導之命在城中組織人馬驅趕叛軍的殘餘部隊。
謝尚不想桓溫為父仇之事所困,一個不留神要出城去曲阿城找韓晃算賬……那等同於送死的事,於是他拉著桓溫一同剿滅叛賊,這些日子忙得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
於是謝安剛迴到烏衣巷,沒想就撞見了等著謝尚晚歸的袁女正,她正撐著傘與王熙之說些什麽,王熙之牽著小龍女,正拿著一根水蘿卜喂它。
謝安悄聲跑到王熙之身後,想要嚇她一跳,沒想小龍女已高興地咬住了他的後頸衣裳,縱然謝安已長高不少,但還是差點被這馬兒給提上半空。
“才多久不見,你就叛變了。”謝安忿忿地揪著小龍女的耳朵,王熙之見他露出虎牙笑,拍著手道:“因為我們都是女孩子啊,誰讓你想要嚇我。”
謝安將王熙之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終於安心笑道:“我看看,是不是家中的鵝都被你吃了,怎地臉還是那麽……可愛。”
“非禮勿視。”王熙之笑著伸手遮住他的眼睛。
謝安乖乖閉上眼睛道:“那好,等會你帶我迴家咯?”
王熙之捏著他的衣袖一角,“我還以為你要去幫尚哥的忙,或者是去白石壘找龍伯,沒想你竟迴來了。”
謝安順從被她牽著往王家走,邊走邊道:“我去了也是打醬油,如今是他們收尾之時,然後還要各種封賞爭權,想想就無聊透頂,還不如迴來給阿菟做好吃的,袁姐姐今日也來這邊吃吧。”
袁女正有些羨慕看著兩人,淡淡一笑,“不了。”
謝安不想多摻和她與謝尚的事,在他的觀念裏婚姻之事應該是自由的,總不能讓謝尚為了後繼香火就娶了不喜歡的人,何況謝尚那放達的性子,誰也勉強不來,而且謝尚還年輕。
“打醬油是何意?”王熙之不解問道。
“就是我管不著,也不關我事的意思。”謝安跟著王熙之磕磕絆絆地走了一段路,真沒把眼睛睜開,王熙之微笑著迴頭看他一眼,然後伸手敲敲他的頭,“笨阿狸,你還真的閉著啊,不怕我把你帶到池潭裏去?”
“這些日子天天望著石頭城下的江水,那義軍就在江心,我可恨不得跳下去水裏去,整日待在那倉庫裏比住在廷尉獄還難受,而且是阿菟讓我去水裏,不管是水裏還是火裏都得去啊。”
“那我可舍不得,你還得幫我做好吃的呢。”
謝安微微睜開眼,見王宅庭院盡是雨打落花,飄葉滿地,沒人修建的花樹肆意生長,行在其間真有置身畫卷之感。
王熙之驀地想到了什麽,臉上的笑收斂起來,“原是不想讓你一迴來就不高興,隻是有些事比同我吃飯更重要,桓符子的爹去世啦,月前被韓晃所殺,還將屍首帶了迴來,桓符子當時沒你在旁,我真怕忍不住要去殺人,打算打暈他來著,不過最後他忍住了,後來心情一直不大好。”
“記得當初是桓世伯把將送入弱魚池的吧,說來也是有知遇之恩,你且去桓家祠堂拜他一拜吧。”
謝安沒說話,聽著王熙之將桓彝之死的事緩緩道來,許久才道:“阿菟是世間最懂我的人,不過飯還是要吃的,之後我再去桓府,再去找桓溫。”
如今建康城裏的糧價高得嚇人,一鬥米能賣到一萬錢,謝安這些日子沒管沈氏商會的事也不知他們現在如何,吃過飯,王熙之帶謝安去自家倉庫看了看,最終謝安歎道:“看來就算是琅琊王氏也沒有餘糧啊。”
“本來就是啊,龍伯一直都很清廉,當初剛到建康時也是家徒四壁,雖然阿爹那邊占的田地多,但輪到自己手上也無多積累。”
“看來隻能等到平亂之後,水陸兩線暢通方能從三吳調運糧食來,現在就算沈氏也沒法吧,還且等等。”
入夜時分,謝尚知曉謝安安然歸來的消息,亦趕了迴來,見他還在王家,不由道:“這些日子看著是沒法在石頭城練武吧?兒女情長先放一旁,跟我去巡城。”
謝尚見王熙之露出委屈的模樣,忙道:“不怪你,怪他。”
謝安還不知謝尚為何會同王熙之這麽熟悉了,這連家門還沒進就被謝尚拽去幹活,而小龍女這些日子隻被帶著在烏衣巷周邊轉悠,根本沒處施展所長,重新跟著謝安策馬奔騰,別提有多快活。
……
建康之外,蘇峻諸子皆在逃亡,而已經從壽春逃到曆陽的祖約這迴又自感危機,同時趙胤部將已率軍準備猛攻曆陽,祖約盤算一番,終於棄城北逃,欲要投奔石趙。
一則他的姐姐和嫂子在石趙手中,二則他心知這次叛亂,朝廷必容不得他,投降石趙或許還能保全親族。
曆陽城中,如今石虎因苻央之計輕鬆取得壽春,對她有所放權,想要看看這苻氏女郎要能做得什麽地步,這占領壽春的日子裏,苻央一麵拉攏人心,一麵用駐顏丹取悅鄭櫻桃,一時間倒是風頭正勁。
遠在枋頭的苻洪也是這時才知道女兒的消息,幹脆派了熟讀兵書的四子苻雄前往壽春管束著這性子無拘的姐姐。
苻雄性子隨和又有謀略,與苻央最合得來,而且苻雄已成親生子,長子苻法剛學會喊阿爹,苻央離家出走時還惦著這位小侄兒,一見四弟奉父而來,不由沒好氣道:“你得乖乖在家生孩子啊,我可等著你早日把小二給生出來,以後跟著姑姑征戰。”
“小二還沒影呢。”苻雄一直奇怪二姐為何在他還未娶妻時就念叨著將來的二侄兒,還早早道,這名字一定要她來取,念及二姐平日裏總是神神叨叨的,他也見怪不怪。
苻雄道:“這些年二姐說去蓬萊修道,也不知阿爹多擔心,幸而每年有信送來,這一來二去也有快五六年了吧,當初你離家時才十三四歲,可這些年過去,二姐倒一點沒變。”
苻央哼了一聲道:“道家有駐顏術,而我這駐顏丹是蓬萊閣的方子,你們這些凡人是不會明白的。”
駐顏駐顏,這連個子也沒長,苻雄心道,隻怕等晉朝派兵打來,你這主將出站也不威風,還會打擊士氣。
且說苻氏姐弟同守壽春沒多久,就傳來晉朝叛軍蘇峻死亡的消息,緊接著祖約就帶著宗族親部來投降了。
祖約想要北上襄國麵見石虎,可沒想被苻央給攔住了,索要了大量的財物,再過些時日,石虎有信自襄國而來,信中隻有一字為“殺”。
這任務自然是交給了苻央處理,可怎麽殺才能殺得讓石虎滿意?苻央不得不去煩那正在閉關看書的王小猛。
王猛道:“先騙了人的錢財說去替他疏通,如今又要想花樣殺他,當真是翻臉無情。”
苻央嬌羞一笑,“不要這麽誇我。”
祖約雖逃到壽春,但在壽春還算有些底子,要將他除去還真有些棘手。
王猛淡淡道:“其實這人的命留著用處很大,不過你們胡人不喜歡來這套。”
苻央鄙夷道:“那是自然,祖約這人簡直將祖逖的名聲給丟光了,我們敬重英豪,就算軟綿綿拿不起刀的士族隻要不降都值得敬重,可偏偏他這軟蛋,先叛了晉朝如今又要來叛自己祖宗。”
過了幾日,祖約帶著族人宴請石虎親信,那送信而來名叫石閔的少年,沒想這是一個鴻門宴,祖約臨到宴會才覺察,不由喝得酩酊大醉。
最終祖氏一族百餘人被苻央冉閔所殺,家中婦人賜給胡人為妾婢,王猛見祖氏一脈可憐,最終讓苻央故意放走其幼子,為祖氏保留一絲血脈。
石閔登上壽春城樓,望著那遠山中的江南,想起在那裏待過的日子,不由望著自己沾染血腥未褪的手,微微歎息。
苻央有意向想與冉閔套近乎,問道:“棘奴,你在想什麽?”
石閔冷著臉道:“棘奴這名字不是你叫,我叫石閔,字永曾。”
苻央繼續調戲著他,“你不是姓冉麽?這麽快就忘了祖宗,我父親雖投降石趙,可也沒改姓石啊。”
“你們苻氏不是後原姓蒲麽?為何連姓氏都不要了?”
“啊哈哈哈,原來棘奴知道很多嘛。”苻央目光流轉,低低道,“可我是氐族,跟羯族一樣,被你們漢人稱為胡人,而你是晉人之後啊,若說魏王身邊最容易反叛的就是你們晉人吧,看看祖約就知道了,這般軟骨頭的漢人,最好越多越好,讓我等著收複這江左半壁江山也來得容易點。”
石閔依舊冷冷道:“我是魏王之孫,你無需挑撥我等關係,他信任父親,亦信任我,而你這狂妄的女人輕看晉人,那麽就等著輕敵的後果罷。”
“是啊是啊,可惜這建康內戰還未打完,魏王一直不讓出兵,真是等有些不耐煩,也不知晉朝會派誰來收複這淮南一地,別是郗鑒那老頭子吧,江左就沒長得順眼些的年輕將領麽……”
苻央躍上城頭,踩在方寸大小的磚麵,踮著腳迎風輕笑,這般危險的動作讓一向漠然的石閔也看得心驚,可沒想苻央卻無絲毫懼色,輕如呢喃道:“你可知蓬萊閣裏,有多少高樓嗎?”
石閔不知她在說著什麽,隻覺得石虎這一次將壽春交給這瘋瘋癲癲的女子,實在有些冒險。
什麽蓬萊閣,什麽駐顏不老,對於武者來說,都是虛妄,玄修天道,這些虛無的東西都不如手中的刀來得實在。
壽春之南,東晉這場內亂在最後的收尾階段,蘇峻兩子被俘,若不是謝安之前跟王導提過留下蘇碩,隻怕蘇碩當場就被斬殺了。
韓晃等蘇峻部下一一被攻城斬殺,那韓晃的頭顱最終沒分給桓溫,令得桓溫好生遺憾。
司馬宗不知所蹤,倒是司馬休司馬羕等人被謝尚重新關了起來,一個慘字怎可形容?
建康饑荒漸漸解除,沈氏商會及時運來三吳的存糧,解除了經濟危機,謝安讓沈勁將戰時哄抬物價的商家一一記下,等著秋後算賬。
此時建康城裏的叛賊總算除去,謝尚桓溫謝安等人終於不用夜巡了,夜巡的事自有巡城司去忙活,交給謝尚簡直是大材小用。
臨時的朝廷也搬迴了台城,庾太後的病有黃初平的一味續命丸吊著,不過當她見到完好無損的庾亮庾翼和司馬衍時,立刻可以下床走動了。
建康既定,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淮南一帶,羯人已過淮河,且占了壽春,雖眼下未有動靜,但必須先下手為強。
還未來得及對蘇峻之亂進行最後的賞罰,郗鑒就領命帶兵前往前線,褚裒謝尚諸將隨行。
謝安與桓溫送行謝尚,兩人望著船緩緩開向北岸,桓溫不由歎道:“做武將可真瀟灑。”
“怎麽,桓大將軍想出征嗎?可需我當你軍師?”
“能讓安石當軍師,在下求之不得啊。”桓溫淡淡一笑,目光陰沉下來,“不過,在當將軍之前,我要為父報仇。”
“涇縣縣令江播?”謝安有些為難道,“江播背靠吳郡士族,也不怪朝廷不幫桓伯伯嚴懲叛臣,眼下朝廷的情況很需要吳郡士族的支持,不然這仗一次次打下去,府庫也要空了。”
桓溫聲音低沉道:“那我便去殺了他。”
謝安望著一江流水波濤東去,一想到桓彝就這般如泡沫沒了影,心中亦是難受萬分,輕輕道:“好,為父報仇天經地義,我陪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