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西北的崇山峻嶺之間,有一個山口,寬約二十裏,是方圓千裏內最容易進出鐵山地區的通道。現在,這條道路上車轔轔馬蕭蕭,煙塵蔽天,無數大軍浩浩蕩蕩地通過這個被稱為“冰口”的山口。
數十位氣勢驚人的修士站立在山口旁的高山頂上,一位白髯老將軍大笑道,“我還以為星火軍會在這裏頑抗我大軍,沒想到啊,這些人……”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形容星火軍。
“無膽鼠輩!”旁邊有人湊趣道。
“哈哈……”白髯老將軍大笑,“都說星火軍能征善戰,勇猛無匹,可是,他們也很識時務啊!”
“那是,聽到韓老將軍領兵,這些人都嚇得落荒而逃了!”
聽到“老將軍”三個字,這位白髯韓將軍似乎有些不悅,旁邊馬上有人說道,“誒!怎能說老?韓將軍昨日連飲三十碗,是誰頂不住,滑到桌子底下了?”韓老將軍聽到這裏,才又露出笑意。
北路軍統帥韓老將軍不能不自傲,三路大軍,他這一路是主力,集中了五十萬精銳兵馬,包括恆州鐵騎國的“破陣軍”和涼州馬氏的“鐵馬軍”,不但是兵力最盛,也是實力最強的一路。
韓遜老將軍征戰沙場多年,雖沒有去過武陵與妖族戰鬥,但是常年守禦鐵騎國靠近北原的邊關,與北原各部落廝殺多年,也是死人堆裏滾出來的宿將。他擅長使用騎兵作戰,所以,才能拿到“破陣軍”和“鐵馬軍”兩支九州排名前三的騎兵部隊的指揮權。
韓老將軍指揮的北路大軍主要由雲州與恆州的兵馬組成,騎兵就超過十五萬,全部是精銳士卒。而且,這五十萬是純粹的戰兵數量,如果加上輔兵和運送物資的民夫,總數量超過一百五十萬。
西路兵馬主要是涼州的一支純騎兵隊伍,人數有三十萬。這些人除了少數精銳兵馬以外,都是臨時征召的牧人,他們雖然弓馬嫻熟,但是組織很差,應該是實力最弱的一支隊伍。這支隊伍進入鐵山的任務就是依靠高速的機動性四處襲擾,攪亂鐵山腹地,給另外兩路大軍創造殲滅敵人的機會。
南路兵馬的主力是葉氏控製的王朝派出的三十萬大軍,這些兵馬與北路類似,都是精銳。
三路兵馬從三個方向,殺入鐵山。
北路大軍沒碰到阻攔,長驅直入。南路大軍進入鐵山就遇到了阻攔的兵馬。西路大軍因為都是騎兵,所以選擇了最為平坦的西邊進軍,結果,他們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西路大軍的統帥是涼州一位大國國主的兄弟,號稱“威武君”,修為了得,身邊有五千精銳騎兵,皆騎乘真正的“熾湖天馬”。他派出一個萬人隊做先鋒。因為這些牧人沒有經過正式的軍事訓練,威武君就以百、千、萬為數,把這些散亂的“騎兵”組成百人隊、千人隊和萬人隊,任命了一些萬夫長和千夫長,讓這些將領再自己任命百夫長。這樣組織一下,起碼三十萬人行軍不會隨便走散。
先鋒很快傳來消息,報告大敗敵軍,奪得物資若幹。前鋒兵馬搶到的東西太多,萬夫長派人送給武威君一些,這下子讓其他將領都眼紅了。涼州一向苦貧,這些牧民就是來搶東西的,他們打算靠這次大戰發個大財,實現人生逆襲。看到前鋒這麽快就搶到了這麽多東西,他們坐不住了。萬夫長、千夫長們紛紛到武威君麵前請戰。武威君看士氣可用,就讓萬夫長們分路而進,這些萬夫長“嗚嗷”一聲,返迴大營集結兵馬,很快煙塵滾滾,大隊騎兵殺向東方。
各路騎兵很快就不得不慢了下來,鐵山之所以叫鐵山,是因為這裏山嶺連著山嶺,是一望無際的山脈。雖然高山很少,但是到處是山,山穀間的小路並不適合騎兵躍馬奔馳。好在總有一些村落散落在山嶺間,雖然人去屋空,但是明顯主人家逃得匆忙,涼州士卒總能撿到一些值錢的東西,才讓他們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一座山峰的半山腰的巨石後,孫顯頂著一蓬掩護的蒿草,緊緊盯著山下行軍的涼州騎兵。他覺得這些兵馬應該是誘餌,因為他們的斥候就是做做樣子,隻搜尋了路邊十餘步的範圍。而且,這支兵馬行軍如此散漫,不成隊形,這做假也太不用心了吧。
一位校尉靠近觀察敵情的孫顯,以“聚音成線”對他說,“將軍,斥候迴報,沒有埋伏。”孫顯迴頭盯著報告的校尉,校尉用力點點頭,似乎這樣更有說服力一樣。
“傳令下去,準備動手。”孫顯同樣以“聚音成線”命令道。
戰鬥的過程讓孫顯懷疑敵軍是來送軍功的,他們這邊一衝鋒,敵軍就亂成一團,連抵抗都沒有,全軍潰散。這麽多騎兵,都想逃命,山路這麽窄,怎麽逃?所以,很多涼州士卒跳下馬,逃入山林。孫顯為這些人默哀,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除了迷路、被妖獸吃掉,就是被鐵山當地百姓殺死或活捉,大概率會活捉,因為星火軍為每一個被活捉的敵軍開出了賞金,足以讓普通人心動。這些涼州士卒會發現,鐵山這裏的百姓沒啥好人,能在鐵山活下去,都不是善茬。
一個萬人隊不到半個時辰就消失了,戰死兩千餘人,實際上都是在逃跑的時候被人從後麵追上砍殺的,被俘四千餘人,剩下四千隻能算作失蹤了,也許永遠都找不到人。
西路軍其他各支騎兵也都遭到了伏擊,等到一個萬夫長帶著幸存的千餘人逃迴,稟告威武君的時候,威武君發現他能掌控的兵馬隻剩下五六萬。這還打什麽?撤。
威武君的果決救了他和剩餘的兵馬,包抄他後路的孫顯看著遠去的涼州騎兵隻能長歎。
西路兵馬竟然不到十天就幾乎全軍覆沒,大敗而迴。
但是,這不影響另外兩路大軍,他們本來就沒指望這些牧民大軍能有什麽大的作用。
真正的大戰剛剛開始。
數十位氣勢驚人的修士站立在山口旁的高山頂上,一位白髯老將軍大笑道,“我還以為星火軍會在這裏頑抗我大軍,沒想到啊,這些人……”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形容星火軍。
“無膽鼠輩!”旁邊有人湊趣道。
“哈哈……”白髯老將軍大笑,“都說星火軍能征善戰,勇猛無匹,可是,他們也很識時務啊!”
“那是,聽到韓老將軍領兵,這些人都嚇得落荒而逃了!”
聽到“老將軍”三個字,這位白髯韓將軍似乎有些不悅,旁邊馬上有人說道,“誒!怎能說老?韓將軍昨日連飲三十碗,是誰頂不住,滑到桌子底下了?”韓老將軍聽到這裏,才又露出笑意。
北路軍統帥韓老將軍不能不自傲,三路大軍,他這一路是主力,集中了五十萬精銳兵馬,包括恆州鐵騎國的“破陣軍”和涼州馬氏的“鐵馬軍”,不但是兵力最盛,也是實力最強的一路。
韓遜老將軍征戰沙場多年,雖沒有去過武陵與妖族戰鬥,但是常年守禦鐵騎國靠近北原的邊關,與北原各部落廝殺多年,也是死人堆裏滾出來的宿將。他擅長使用騎兵作戰,所以,才能拿到“破陣軍”和“鐵馬軍”兩支九州排名前三的騎兵部隊的指揮權。
韓老將軍指揮的北路大軍主要由雲州與恆州的兵馬組成,騎兵就超過十五萬,全部是精銳士卒。而且,這五十萬是純粹的戰兵數量,如果加上輔兵和運送物資的民夫,總數量超過一百五十萬。
西路兵馬主要是涼州的一支純騎兵隊伍,人數有三十萬。這些人除了少數精銳兵馬以外,都是臨時征召的牧人,他們雖然弓馬嫻熟,但是組織很差,應該是實力最弱的一支隊伍。這支隊伍進入鐵山的任務就是依靠高速的機動性四處襲擾,攪亂鐵山腹地,給另外兩路大軍創造殲滅敵人的機會。
南路兵馬的主力是葉氏控製的王朝派出的三十萬大軍,這些兵馬與北路類似,都是精銳。
三路兵馬從三個方向,殺入鐵山。
北路大軍沒碰到阻攔,長驅直入。南路大軍進入鐵山就遇到了阻攔的兵馬。西路大軍因為都是騎兵,所以選擇了最為平坦的西邊進軍,結果,他們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西路大軍的統帥是涼州一位大國國主的兄弟,號稱“威武君”,修為了得,身邊有五千精銳騎兵,皆騎乘真正的“熾湖天馬”。他派出一個萬人隊做先鋒。因為這些牧人沒有經過正式的軍事訓練,威武君就以百、千、萬為數,把這些散亂的“騎兵”組成百人隊、千人隊和萬人隊,任命了一些萬夫長和千夫長,讓這些將領再自己任命百夫長。這樣組織一下,起碼三十萬人行軍不會隨便走散。
先鋒很快傳來消息,報告大敗敵軍,奪得物資若幹。前鋒兵馬搶到的東西太多,萬夫長派人送給武威君一些,這下子讓其他將領都眼紅了。涼州一向苦貧,這些牧民就是來搶東西的,他們打算靠這次大戰發個大財,實現人生逆襲。看到前鋒這麽快就搶到了這麽多東西,他們坐不住了。萬夫長、千夫長們紛紛到武威君麵前請戰。武威君看士氣可用,就讓萬夫長們分路而進,這些萬夫長“嗚嗷”一聲,返迴大營集結兵馬,很快煙塵滾滾,大隊騎兵殺向東方。
各路騎兵很快就不得不慢了下來,鐵山之所以叫鐵山,是因為這裏山嶺連著山嶺,是一望無際的山脈。雖然高山很少,但是到處是山,山穀間的小路並不適合騎兵躍馬奔馳。好在總有一些村落散落在山嶺間,雖然人去屋空,但是明顯主人家逃得匆忙,涼州士卒總能撿到一些值錢的東西,才讓他們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一座山峰的半山腰的巨石後,孫顯頂著一蓬掩護的蒿草,緊緊盯著山下行軍的涼州騎兵。他覺得這些兵馬應該是誘餌,因為他們的斥候就是做做樣子,隻搜尋了路邊十餘步的範圍。而且,這支兵馬行軍如此散漫,不成隊形,這做假也太不用心了吧。
一位校尉靠近觀察敵情的孫顯,以“聚音成線”對他說,“將軍,斥候迴報,沒有埋伏。”孫顯迴頭盯著報告的校尉,校尉用力點點頭,似乎這樣更有說服力一樣。
“傳令下去,準備動手。”孫顯同樣以“聚音成線”命令道。
戰鬥的過程讓孫顯懷疑敵軍是來送軍功的,他們這邊一衝鋒,敵軍就亂成一團,連抵抗都沒有,全軍潰散。這麽多騎兵,都想逃命,山路這麽窄,怎麽逃?所以,很多涼州士卒跳下馬,逃入山林。孫顯為這些人默哀,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除了迷路、被妖獸吃掉,就是被鐵山當地百姓殺死或活捉,大概率會活捉,因為星火軍為每一個被活捉的敵軍開出了賞金,足以讓普通人心動。這些涼州士卒會發現,鐵山這裏的百姓沒啥好人,能在鐵山活下去,都不是善茬。
一個萬人隊不到半個時辰就消失了,戰死兩千餘人,實際上都是在逃跑的時候被人從後麵追上砍殺的,被俘四千餘人,剩下四千隻能算作失蹤了,也許永遠都找不到人。
西路軍其他各支騎兵也都遭到了伏擊,等到一個萬夫長帶著幸存的千餘人逃迴,稟告威武君的時候,威武君發現他能掌控的兵馬隻剩下五六萬。這還打什麽?撤。
威武君的果決救了他和剩餘的兵馬,包抄他後路的孫顯看著遠去的涼州騎兵隻能長歎。
西路兵馬竟然不到十天就幾乎全軍覆沒,大敗而迴。
但是,這不影響另外兩路大軍,他們本來就沒指望這些牧民大軍能有什麽大的作用。
真正的大戰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