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話說南贍部洲西方一帶,都是很大的澤國。其地稱之為灌江口,是玉帝外甥二郎神所封之地,所以稱為灌江口二郎。


    如今四川地方,還有一個縣分,名叫灌縣,就是這個典故了。


    那時候,二郎神鎮守灌口一帶,時顯靈異。附近水陸居民,無不虔誠奉祀,神廳之中香火鼎盛。


    那水國之中,有條老蛟母龍,因為懼二郎神楊戩之神威,終年不敢出頭,隻在深海中潛身修煉,得壽萬千年,已成不壞之身。二郎神神通極廣,隻消以天眼慧目一觀,神機默運,便知道這海底海麵之事,沒有一件事情瞞得住他耳目。也因為此龍苦修已久,既然不敢出來害人,又何苦和她作對!所以二郎神楊戩也不去理會他。


    這天也是巧合,在海岸邊上有一個孝子,姓封,名平和。自小父親早亡,隻剩了寡母王氏,孤身守節撫養兒子,把他養成一個勇敢健壯的兒郎。


    偏偏這寡婦王氏因為勞作過度,把一雙眼睛都熬瞎了。為此王氏的兒子封平和千方百計尋求醫生,每天求天拜神的,想要治好自己母親的眼睛。可卻總是沒有什麽效果。


    為此封平和內心不由得覺得大怒,憤憤不平地說道:“像我娘這樣好人,為什麽會得到這樣的慘報?可見天道也是靠不住的呀!老天神仙是沒有靈感的呀!”


    如此一來,封平和這樣一個好好的孝子,便激怒成了一身憤懣暴躁的脾氣。


    不過王氏這病已然難治,無論他兒子如何著急,自是沒有什麽用處。這封平和惱怒了多時,也是無計可施的,也隻有刻苦勤快的勞作,掙了銀錢,用來奉養慈母。


    王氏雖然瞎了眼睛,卻見自己得的這個兒子如此孝順,心裏也就感到寬慰了不少。但是因為經常聽到兒子那種怨天尤人的心裏不平的言論,為此王氏也是懇懇切切地訓誡於他。


    王氏說:“個人有個人的因果福報,怎麽可以因此而怨恨老天爺呢?天道對萬物沒有親疏之別,沒有特別親近誰,也沒有特別怨恨誰。我眼睛也隻是因為常年勞累織布,熬壞的,這又與天地何幹?你是善良正義的孩子,可不要無緣無故咒罵天地神道。”


    封平和聽了母親一番語重心長地規勸,因此也稍微知道收斂自己口不擇言的習慣。封平和每天除了工作養母之外,絕不敢多跑一步路,多說一句閑言碎語或是抱怨的話了。


    王氏看見兒子的言行穩重,便越發感到歡喜,於是對兒子封平和說道:“兒呀,娘雖然瞎了雙眼,但是有你這樣兒子,本來用不著我自己出去賺錢,就是沒了眼睛,也害不著什麽的!”


    封平和聽了母親之言語,鄭重其事地說道:“娘,您休這樣說,兒子孝順父母,那是本分應該之事。像娘這樣一生忠厚貞節的人,還得這樣的毛病,那是不應該的呀。兒子不論是上天還是入地,無論怎麽樣,必定要查明這個原因。到時候 弄來一些治病的仙藥,治好娘的眼睛,才肯罷休!”


    王氏隻當兒子說的隻是一句孩子話而已,也就一笑置之。不道封平和是一麵勤力勞作,一邊仍是到處訪問,有沒有能醫治盲目的方法。


    這一天因為家裏的柴草已經用完了,封平和於是一早就進了山,砍了一些枯樹枝,背在肩上,慢慢下山迴來。


    封平和行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黃袍道人,相貌甚是清奇,神情飄逸,行動之間,似乎有一種祥光瑞氣,包裹住他的身體。這個道人其實是降龍羅漢變化來的。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在佛教中,是佛陀得法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


    一說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煩惱;


    二說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


    三說可以幫人不再受輪迴之苦。


    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低於佛、菩薩,為第三等,而在上座部佛教中羅漢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


    佛菩薩羅漢,自遠古劫前已有。隨釋迦牟尼佛陀顯示人間為教化故。


    降龍羅漢知道人間這個孝子為母親的眼病操心,於是特別從極樂佛國下來人間,想要度化幫助此人。


    封平和見此道人,料想他是有些來曆的,於是慌慌忙忙就扔下柴,上前抱拳表示禮貌,問道:“仙長何仙山來?”


    那道人見狀,笑了笑,說道:“我不是仙人,隻是能替人醫治病痛的,算是個走方的醫生吧。”


    封平和一聽那道人如此說,心中一動,連忙問道:“不知仙師可能醫治多年的瞽目盲之症?”


    那道人答道:“百病皆能治,就是除了瞎子不醫!”


    封平和一聽眼前這個道人說的話,忍不住心中發牢騷,呸了一聲,拾起了柴枝,架在肩上準備要走。


    那道人見狀,笑道:“你這孩子呀,怎麽就這般性急子!”


    封平和解釋道:“我家就隻有一個老娘,我娘身體都挺好的,就隻是雙目失明了,偏偏你這個道人說自己百症皆治,就是不醫瞎子,分明好像是故意和我作對一樣,我還和你有什麽話好講來!”


    那道人又笑道:“我雖然不會醫治瞎眼,可是我知道還有一個專醫瞎眼的大夫,我不舉薦與你,你卻又往何處去尋?”


    封平和見說有這等醫生,連忙又丟下柴,向道人鞠躬,說道:“小子實在是因為出來久了,害怕家裏老娘盼望擔心,所以才急著要迴去。方才言語失檢,求道長莫要見怪!道長,出家人慈悲為本,既然有這等醫生,小子千萬祈求您告訴小子,好讓小子去上門請他。果然能醫好我娘,一則是仙長之陰德之功,二則小子必定要重重感謝仙長呀!”


    降龍羅漢化身的黃衣道人,看了看封平和,點了點頭,笑道:“你一個窮苦人家,一天到晚,忙著掙錢,孝養老娘,生活還不寬裕,怎說謝我的話。倒是出家人慈悲為本,這話卻是有些道理的。也罷!你我在此相逢,多少有些前緣,貧道也敬你母子之節孝,就指示你一個去處吧!”


    降龍羅漢接著說道:“離這山三十五裏處有大海水,那大水之中,有條蛟龍,修煉甚久,每日子午二之時,一定會探頭出水麵,吸取日月精華之氣,那蛟龍口中噴出紅珠一顆,紅光照映水麵,閃爍晶瑩,乃是她修煉成的內丹。你可以前去躲在水邊,等他噴珠的時候,就念一句庵嘛呢唄美吽的咒語,然後用手一招,此珠必定飛到你手裏。你得到寶珠,你可急趕藏迴家裏,放在屋子裏,憑你想要什麽便變出什麽物件,隻要是人間所存在的器物,不論黃金白銀還是珠寶藥物,隻須向此寶珠默默祝禱,都可應念而至。至於你母親的眼病,隻須一觸此珠子的發出來的珠光,便能迴複從前光明,包他一輩子再也不眼瞎。”


    封平和已是知道這位道者必定是神仙人物,聽了這番話,忙拜伏於地。


    那道人笑著,扶了封平和起來,心平氣和地說道:“不必多禮,牢記咒語,紅珠必可得手!那老龍見寶珠到了你手裏,必定要來搶奪。到那時候,有我在暗中幫你,也不致以誤事。你就放膽去吧!”


    言畢,忽然一陣風莫名而起,那道人竟然化成了一陣金光,瞬息就消失不見了。


    封平和見狀,大感驚異,連忙又望著天空叩拜,表示致謝。


    封平和肩擔挑柴而迴,因恐怕母親膽小,卻不對她說明自己今天之奇遇和仙人的指導。


    封平和等候到晚上三更將盡,獨自一人,就出了後門,飛快地趕到道人指示自己的所在之地,找了一處蘆葦叢中,把自己身子蜷伏起來躲藏,連唿吸也不敢出得太大,害怕被蛟龍發現,隻得呆呆的望向水麵,直到子時時分光景。果然看見一陣紅光,從水底直接透出水麵,驚得那些魚蝦之類,紛紛四處逃開。


    但見那紅光升上水麵,竟然有一丈多高,向著月光,一上一下,一高一低的上升下沉著。與此同時似乎有一種白如銀、淡如煙一般的朦朧霧氣,圍繞住那團紅光。


    封平和哪有工夫去瞧那水底的龍身,一見紅珠,心裏喜歡得幾乎跳將起來,慌忙鎮定神思,默念一句“庵嘛呢唄美吽”。一麵伸手向紅珠一招手。


    一霎時間,猛然覺那紅光向眼前直飛過來,那紅色耀眼的光芒幾乎讓眼睛都睜不開了。


    封平和也顧不得自己死活,拚命伸出兩隻手來,想要把紅光圍住,探取紅珠。不料眼前的紅光漸漸變得稀少,而封平和自己手裏卻似乎握住了一個物件,仔細一瞧,不是那顆晶瑩閃爍、紅光四射的紅珠嗎?


    封平和這一歡喜,那是非同小可,待自己要起身出來的時候,忽然地就刮起了一陣狂風,向這蘆葦深處席卷過來。


    一霎之時,天昏地暗,烏雲密布,令月色無光,封平和耳中隻聽得見轟隆隆的聲響,宛如雷鳴一般,隻在封平和的腦門頂上盤旋下來,嚇得封平和握住紅珠伏在地上,隻得叫喊唿救道:“仙師救命呀!”“仙師救命呀!”


    話音剛落,猛然就聽得空中有人喝道:“孽龍不得無禮!聽我法旨,我乃西天佛國淨土之降龍羅漢尊者,汝修煉多年,不成正果,當念封平和孝心感天,特借汝丹,救彼母親,兼立功行,普濟世人,積累功德。你失丹之後,軀殼不保,生魂可仍然留在此間,切不可離開一步,三年之後,此人應逢災難。到了那個時候,魂托汝身,你倆合身為一,自有一番功果。你和封平和各得其所,也是一舉兩得。此時不必相仇!”


    話音剛落,頓時就風定雷止,依然是一輪皎潔明亮的月亮懸掛在太空之中,照耀得水麵萬頃煙波,光明皎潔。隻見那紅珠出現之處,水麵現出一個龍頭,望著天空點了幾點頭,然後就躲下水去去了,一點聲形都看不見了。


    封平和這才慌慌忙忙,恭恭敬敬叩了幾個頭,然後爬出蘆葦叢,夾著紅寶珠迴到家裏。


    這個時候,東方微微泛起了魚肚白,一輪紅日漸漸高升,封平和的娘正在床上摸摸索索地披上衣服起身。


    封平和不敢驚動母親,仍然和平日裏一樣,走進他娘的房內,平和剛叫了一聲娘。


    他娘忽然就把眼睛睜了一睜,驚喜道:“孩子,你手中捏的什麽東西?這般紅紅的,真是好看。”


    封平和看見娘親已經能看見物件,心裏感到非常驚喜,卻來不及稟明母親原因,於是就先把紅珠取出,向他娘麵前這一晃,那紅珠子發出的光芒照了一下他母親。


    封平和的娘親猛然就可以地立起身來了,並且大聲地對兒子說道:“我的兒呀,你是從哪裏弄來的這個寶貝呀?娘親一見到此物,居然兩眼大明,眼睛竟然比年輕的時候還要來得個爽利明澈呀!”說時,封平和的母親就伸手向兒子平和要著要看那個珠子。


    封平和連忙對母親說道:“娘,您且莫要性急,這個寶貝可不是這樣的玩法,等待孩兒想個法子,把它們懸掛在房間裏麵,娘可時時看著這個紅寶珠,包您一輩子都眼目清明,再也不會生出病痛來了。”


    他娘依其所言,跟著兒子封平和一同走到房屋的中堂之中,王氏看兒子封平和把紅寶珠子用線拴好,掛在房屋的中間,便有一團紅光照徹房間內外。


    從此以後,不但王氏不僅眼病若失,母子倆的身體和精神,都感覺得十分爽朗健康,十分快活。


    而且,這個珠子真可以稱得上是個如意珠呀,無論需要什麽東西,隻要是人間能有之物,隻要對它默默地禱祝一遍,這需要的東西,自然就會出現在屋子裏麵,真可謂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盡。他們家中得此神珠的有力扶助,母子倆衣食一切,都用不生憂慮了。


    可偏偏這封平和的性情奇怪,家裏雖然有這樣的寶物,但是他卻一天不肯因此偷閑,仍然和平常裏一樣地勤苦作工,風雨寒暑,概不休息。


    一天,王氏對兒子封平和說道:“兒呀,這如今我們母子得到老天之幸運眷顧,你我已經是衣食無虧了,生活也是有著落的。如今,你的年紀不小了,也該留心訪尋一位有才有貌的姑娘,早早完了婚姻之事,也好叫我了卻一件心願。”


    封平和聽了母親的話,迴答道:“母親慈命,孩兒敬當遵從的。怎奈何當初孩兒自蒙仙人賜此神珠,言治愈母親目疾以後,曾許下一個大願,要立下五百功行,才敢講到婚姻之事。如今看看過了一月多了,也曾出入留心,並沒什事可容孩兒施展的,這便又怎樣?”


    王氏聽見兒子這樣說,猛然就醒悟道:“孩子,那也不是難的事情。想來這個仙家至寶,原就為濟世救人為用。我兒既然得到這樣的寶物,還應該公之於人,用這個寶珠幫助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用這個寶珠治病救人,為病人治病,為窮人招財。如此一來,不但能自己去積德,也能替那位仙人和老龍立一些功德恩行呀。”


    王氏一句話還沒說完,封平和就歡喜得直接跳了起來,拍了一下大腿,恍然大悟似的說道:“畢竟還是娘的見識高,孩兒怎麽就想不到呢!如今孩兒就去做個走方醫生,凡是有疑難雜症的人,隻需要用這個紅珠子一照,包他祛病延年;再有貧苦人家,衣食不敷的,孩兒還可默禱紅珠,把些銀米給與他。如此來,不用一年功夫,敢情則立了千把件好事了。”


    王氏連忙說道:“很好!很好!我兒子見義勇為,不可怠慢!既然已想了這樣的好事情,那就即日就去試辦,看這樣做行不行就好了!”


    封平和笑道:“那寶貝是不認人的,既然能治母親的眼病,自然也能治別人的疾病;既能照應我們母子,自然也又能救助別人的困苦。”


    王氏聞言,笑道:“那真是很大的一件好事呀!”


    於是封平和也不去做工了,天天挾著紅珠,往來遊行,凡是有病的人,經他用紅寶珠的珠光一照,那病人得了寶氣,所患疾病無不痊愈。


    封平和先是專替近村之人醫治,後來大家都傳說封平和醫術了得,傳播開去,竟也有遠道之人,不遠千裏前來求治。封平和一心救人濟人,不但不取任何銀錢,就是送來的禮物,不能推辭的,也都分送給村子裏貧困的人家;還有些誠實規矩的人,因為時運不濟,弄得生活艱難窘迫的,封平和便向紅珠求點銀米送他。


    如此一來,不消三年光景,這封平和大善人的名氣,早已經傳鬧得遠近皆知了。而且封平和性情爽直,從不曉得怎麽撒謊欺人。人家問他怎麽的就學得這樣治病救人的本領,他便說,都是紅珠的法力,自己是一點都不知道醫術的。再問他何處得此紅珠,封平和也總不相瞞,老老實實地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他們。


    正所謂君子無罪,懷璧其罪。封平和好心用紅寶珠為老百姓做好事,卻因此便引起一個人的注意。這個人便是灌口地方的官長,姓毛,名大虎。


    這灌江口縣官長毛大虎聽聞了自己治下的縣城裏居然有此奇異之事,於是就想把那封平和傳過來問話,要是果然有此等寶物,當以官長的勢力,向他索要這個珠子。


    毛大虎想定了主意,就和妻子劉銀商量。劉銀聽了丈夫毛大虎說的這個事情,臉上踴躍喜色,笑盈盈道:“要是有了這個寶物,可先讓他治好我女兒的病,寧可多給他一些銀子,向他把寶珠買了來。若是一味用強躲的話,恐惹百姓們議論我們。”


    毛大虎聽了妻子劉銀所言,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就打發了兩個差人,下鄉來傳喚封平和。


    平和見來了的差人要傳喚自己,於是問起原因,差人迴答說:“本官長毛大虎家的小姐患了癡迷之症,我們長官聽說了你府中有治病的神珠,特請先生揣去,方便治好小姐的怪病,我們長官自有重報。”


    封平和聽說是為人治病,於是到了屋子裏辭別了母親,就要前去給那官長的女兒治病。


    那王氏聽到是官長傳召的兒子封平和,心裏覺得有些不安,不由得皺眉說道:“孩兒,這官場之事,不是容易幹的。此去務必要多加小心注意呀!”


    兒子封平和應聲答應道:“曉得了母親!”


    說罷,封平和就跟了差人,一同到衙門。


    封平和來到了衙門,那官長毛大虎聽說差人請到了神珠醫生,心中大為喜悅,於是親自出來,以禮相待。


    毛大虎借口問了封平和得寶珠的緣由和此寶珠的功效。封平和都從直稟告過了。


    毛虎聞言,也還隻是似信非信,便請封平和進去屋子醫治小姐的怪病。封平和跟隨著毛大虎入其小姐閨房內。但見那小姐麵白如紙,眼神呆滯,神情迷離,分明就是有妖邪鬼怪附身。於是封平和就取出紅珠,向小姐眼前一晃。這紅珠原是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千來年的靈物,那些山精野鬼,怎能擋得住紅寶珠的這等靈光。


    但聽得“啊呀”一聲,毛小姐便向後就倒在地上。封平和見狀,把紅靈珠收了起來,而剛剛大叫而倒地的小姐又緩緩地站起身來,看見父母都在一旁邊,不由得大哭起來,緩了一會,方才說道:“爹,娘,孩兒好痛苦啊!”


    毛大虎夫妻見狀,心裏都歡喜得說不出話來了,一齊向封平和拜謝道:“小女自得此病,已有半年,不省人事,就是家中親人,也不大認識。今蒙先生神物一照,立時就清醒了。先生真我家恩人呀。”


    封平和見此,都連忙表示謙遜。


    這剛神誌清醒的小姐自言道:“春間我在後花園玩耍,忽然一陣腥風,觸鼻而暈。以後的所作所為,全沒記憶,也不曉得是什麽道理。”


    封平和答道:“這不用說,應該是一種什麽妖精,附在小姐身體,來享人間福食的。”


    毛大虎把封平和請到了外麵的客廳裏來,設下酒筵款待。宴席間,毛大虎動問封平和肯不肯將此珠售賣。


    封平和聽了官長毛大虎之言,笑了一下,解釋道:“小民雖得此珠,卻終究不能算是自己的。將來期限一滿,少不了仍然由仙人把它收迴,還給水中老龍。小民斷是然不能擅自售賣的。就是老爺得了這個珠子去,終究不能久長,何必多此一舉呢!”


    毛大虎隻當封平和說的是推托的話,於是再三懇商。


    封平和終究是孩子之心性,怫然不悅而起,說道:“小民得此神珠,先是為醫治家母的眼症,後來才替別人治病。左右不過借此立些功德,從來也不曾得過人家一點好處。若是此物放在老爺府中,老爺哪有閑空時間替人治病,卻不辜負此珠?老爺是大富大貴之人,穿的、吃的、用的,哪一件不如意。就是得了此物,也不過是將它珍藏起來,究竟有什麽用處?老爺如此,則耽誤了小民行道的功德。像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我勸老爺少做為是!”


    毛大虎聽了,不由得得大動肝火,於是命令差人將封平和捉住,搜出他的珠子,免他“妖言惑眾”,“弄出不軌”之事。


    封平和見眾差人上前來捉自己,心中大怒,立刻離席而起,伸起右腳,踢翻了一個差人。又猛的一拳,打倒了一個差人。眾差人發聲齊喊,各持兵器,一擁而上。


    封平和見此情形,恐怕有失,連忙取出紅寶珠,將其握在手,大聲唿道:“老爺不必動怒!眾位差哥,也不必廝打,且聽小人一言。”


    毛大虎隻當封平和願意獻珠,連忙命令眾人且慢動手,看看他有什麽話。


    隻見封平和從容稟道:“老爺是小的長官,老爺有命,小人怎敢違背!怎奈此珠委實不是小人所能久占。小民若擅獻老爺,將來仙人責備,老龍索取,小民也逃不過一死,還不免負一個監守不利的罪名。若是依了老爺之意,也不能走出衙門,總是一死,小民寧願死在老爺貴衙之內。死後有知,還能求諒於仙師。老爺不信,請看小民立刻把此珠吞下肚去。小民當然不能活命,就是一時不死,任憑老爺刀斬斧砍,小民不敢有怨言。”


    說罷,封平和張開口,把手裏顆大如李子、紅如丹霞的紅珠,生生往自己口中塞了進去。一仰脖子,咽的一聲,當下滑入腹中。


    毛大虎連忙命令眾人快搶寶珠,卻已經來不及了。


    隻見封平和登時臉色大變,麵如金紙,眼若銅鈴,動作如閃電一般,把圍住自己的差人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全部打趴在地,向外麵直接快速地奔跑出去。毛大虎也不敢攔阻,由他跑出了衙門。


    封平和一口氣趕迴家裏,看見了他娘,便伏在地上大哭,說道:“我那苦命的娘啊,孩兒如今再也不能侍奉您了!”


    王氏聞言大驚,問其緣故。封平和忙說說:“毛大虎要搶寶珠,孩子不得已將紅珠吞入腹內!”


    王氏聽兒子說完,嚇得麵如土色。匆忙之中,不擇言語,隻說:“怎麽是好,珠是龍丹,丹入兒腹,兒是要變龍了呀!”一語未完,猛地狂風大起,天空烏雲密布。


    王氏隻覺得眼前金光萬道,目眩神迷,半空之中似乎有龍鳴之聲。定睛一看,果然看見一條金龍,婉蜒上下。再瞧封平和,已然不知哪裏去了。


    王氏看到眼前這一幕,悲痛欲絕。封平和雖然已經化龍,卻仍眷戀母親,吞龍珠變成龍的封平和圍繞著母親,每走一步就形成一個灘塗,一共走了二十四步,形成二十四個灘塗,人們將其稱為“望娘灘” 。此後,隻要有旱災,封平和就會出現,行雲布雨,守護著鄉親們。


    而毛大虎作惡多端,化龍的封平和向二郎神稟告,二郎神允許化龍降下閃電劈死了毛大虎。


    那原來水裏失去龍丹的的老龍呢?因為借了紅寶珠給封平和,封平和在人間做了很多好事。老龍借此功德,得大自由身,轉世為釋迦牟尼佛祖的一名弟子,修成阿羅漢果。百年後,修成正果如來,名龍尊王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濟公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鍾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鍾亭並收藏濟公傳奇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