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張子布率軍出發,紀將軍信發南陽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天色尚早,黎明的微光才剛剛穿透薄霧,灑落在芍陂營地。營地裏早已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趙雄挑選的三千精銳將士,整齊地排列在岸邊,等待著出發的命令。
將士們的鎧甲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眾人神情肅穆,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戰馬刨著蹄子,發出陣陣嘶鳴。
張昭身著一襲長袍,裏穿一件輕便的軟甲,頭戴一頂黑色的冠帽,腰佩長劍,站在隊伍的最前方。他的眼神凝視著遠方的江麵。他盡管年紀已經不小,但身姿依然挺拔。
兩位信使站在張昭的身旁,他們經過一夜的休整,臉上的疲憊之色已經褪去了不少。他們不時地抬頭看看張昭,又看看周圍的將士們。
趙雄騎著一匹高大的戰馬,在隊伍中來迴巡視。他一邊走,一邊叮囑著將士們:“此去南下,汝等務必聽從子布先生的指揮,不得有絲毫懈怠!若有違抗軍令者,軍法處置!”
將士們齊聲應道:“謹遵將軍令!”
一切準備就緒後,張昭轉身對著趙雄抱拳行禮,說道:“趙將軍,此次南下,就拜托你留守芍陂,協助子瑜和子綱守護好後方。”
趙雄也連忙抱拳迴禮,說道:“先生放心,我定當不負所托。先生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張昭轉過身,麵向三千將士,深吸一口氣:“出發!”
這一聲令下,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打破了營地的寧靜。將士們迅速而有序地行動起來,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隊伍浩浩蕩蕩地行進著,揚起的塵土在晨光中彌漫開來。張昭騎在馬上,他的目光始終注視著南方。大風唿嘯而過,吹起他的衣袂和發絲。
隨著隊伍不斷前行,芍陂營地的輪廓在他們的視野中逐漸變得模糊。趙雄依舊站在原地,望著遠去的隊伍。
隊伍沿著陸路一直向南行進著,離芍陂越來越遠。
……
紀靈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我軍剛遭重創,傷亡慘重,士氣低落。袁公子提議退守龍舒,暫避敵軍鋒芒,同時派人迴宛城向主公求援。此計能保我軍周全,以圖日後反攻。大家可有異議?”
紀靈的聲音在主帳內迴蕩,一時間,整個大帳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仿佛空氣都被瞬間凝固。眾將官們彼此交換著眼神,臉上神色各異,那一道道目光交匯碰撞,卻無人率先開口打破沉默。
站在最前方的一位年輕偏將,緊握著腰間的劍柄,指關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眼神中滿是不甘。他偷偷抬眼,看向身旁一位資曆頗深的老將,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話到嘴邊,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迴去,隻是重重地咬了咬下唇,將那股衝動壓了下去。
那位老將則是一臉深沉,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若有所思地在紀靈和周圍的將領們身上來迴掃視。
還有幾位將領,他們彼此靠得很近,低聲地交頭接耳,眼神中透露出些許不安和迷茫。聲音很小,在這安靜的環境中,也隻能聽到隱隱約約的低語聲。
營帳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紀靈靜靜地站在那裏,目光冷靜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他的心中明白,此刻大家的沉默並非是默認,而是心中都有著各自的顧慮和想法。
隻因為這一次,自己這邊實在是死傷慘重。這些個將領,誰不是征戰四方的好漢子?哪怕血氣方剛,哪怕滿腔怒火,但麵對現實,他們屬實是沒有什麽辦法。
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再次開口,打破這僵局時,一位身材魁梧的副將向前邁出一步,抱拳行禮,聲音略顯低沉地說道:“將軍,退守龍舒固然是一個辦法,但就這樣輕易放棄撤退,實在是心有不甘。我等將士們浴血奮戰,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如今卻不能堅守,反倒退迴龍舒,於士氣實在是一大挫折。”
他的話音剛落,又有幾位將領紛紛附和,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紀靈靜靜地聽完他們的發言,微微點了點頭。他向前走了幾步,看著每一位將領,語重心長地說道:“諸位,我又何嚐不想與敵軍決一死戰,為將士們報仇雪恨?如今的局勢,諸君看得清楚。我軍傷亡慘重,兵力銳減,士氣低落,若繼續在此地與敵軍僵持,無疑是以卵擊石。退守龍舒,是為了保存我軍的實力,等待主公的援兵到來,再圖反攻。”
紀靈的一番話,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了每一人的心上。
那位年輕偏將,率先放下了緊握劍柄的手,他向前一步,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將軍,末將明白!末將願聽從將軍的指揮,誓死追隨!”
緊接著,其他將領也紛紛單膝跪地,齊聲說道:“我等願聽從將軍的指揮,誓死追隨!”
紀靈看著眼前的眾將,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微微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大聲說道:“好!既然諸位都沒有異議,那就按照計劃行事。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準備撤退,退守龍舒!”
“另外,我將發信於南陽,向主公求援。”紀靈忽然開口說道,“如今局勢,若無援軍,我軍獨木難支,想必諸位都能理解。想必諸位,也都無異議。”
眾將離開後,偌大的營帳內頓時安靜下來,隻剩下燭火搖曳的“劈啪”聲。紀靈緩緩走到案幾前,伸手輕輕拂去案上的一層薄灰,然後緩緩坐下。他的眼神裏透著凝重與疲憊,眉頭依舊緊鎖.
案幾上擺放著筆墨紙硯,紀靈伸手拿起毛筆,在硯台中輕輕蘸墨,墨汁順著筆尖緩緩流淌,在硯台上暈開一片深色。他腦海中思緒萬千。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開始落筆書寫。筆尖在絹帛上摩挲,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主公鈞鑒……”
將士們的鎧甲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眾人神情肅穆,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戰馬刨著蹄子,發出陣陣嘶鳴。
張昭身著一襲長袍,裏穿一件輕便的軟甲,頭戴一頂黑色的冠帽,腰佩長劍,站在隊伍的最前方。他的眼神凝視著遠方的江麵。他盡管年紀已經不小,但身姿依然挺拔。
兩位信使站在張昭的身旁,他們經過一夜的休整,臉上的疲憊之色已經褪去了不少。他們不時地抬頭看看張昭,又看看周圍的將士們。
趙雄騎著一匹高大的戰馬,在隊伍中來迴巡視。他一邊走,一邊叮囑著將士們:“此去南下,汝等務必聽從子布先生的指揮,不得有絲毫懈怠!若有違抗軍令者,軍法處置!”
將士們齊聲應道:“謹遵將軍令!”
一切準備就緒後,張昭轉身對著趙雄抱拳行禮,說道:“趙將軍,此次南下,就拜托你留守芍陂,協助子瑜和子綱守護好後方。”
趙雄也連忙抱拳迴禮,說道:“先生放心,我定當不負所托。先生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張昭轉過身,麵向三千將士,深吸一口氣:“出發!”
這一聲令下,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打破了營地的寧靜。將士們迅速而有序地行動起來,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隊伍浩浩蕩蕩地行進著,揚起的塵土在晨光中彌漫開來。張昭騎在馬上,他的目光始終注視著南方。大風唿嘯而過,吹起他的衣袂和發絲。
隨著隊伍不斷前行,芍陂營地的輪廓在他們的視野中逐漸變得模糊。趙雄依舊站在原地,望著遠去的隊伍。
隊伍沿著陸路一直向南行進著,離芍陂越來越遠。
……
紀靈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我軍剛遭重創,傷亡慘重,士氣低落。袁公子提議退守龍舒,暫避敵軍鋒芒,同時派人迴宛城向主公求援。此計能保我軍周全,以圖日後反攻。大家可有異議?”
紀靈的聲音在主帳內迴蕩,一時間,整個大帳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仿佛空氣都被瞬間凝固。眾將官們彼此交換著眼神,臉上神色各異,那一道道目光交匯碰撞,卻無人率先開口打破沉默。
站在最前方的一位年輕偏將,緊握著腰間的劍柄,指關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眼神中滿是不甘。他偷偷抬眼,看向身旁一位資曆頗深的老將,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話到嘴邊,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迴去,隻是重重地咬了咬下唇,將那股衝動壓了下去。
那位老將則是一臉深沉,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若有所思地在紀靈和周圍的將領們身上來迴掃視。
還有幾位將領,他們彼此靠得很近,低聲地交頭接耳,眼神中透露出些許不安和迷茫。聲音很小,在這安靜的環境中,也隻能聽到隱隱約約的低語聲。
營帳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紀靈靜靜地站在那裏,目光冷靜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他的心中明白,此刻大家的沉默並非是默認,而是心中都有著各自的顧慮和想法。
隻因為這一次,自己這邊實在是死傷慘重。這些個將領,誰不是征戰四方的好漢子?哪怕血氣方剛,哪怕滿腔怒火,但麵對現實,他們屬實是沒有什麽辦法。
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再次開口,打破這僵局時,一位身材魁梧的副將向前邁出一步,抱拳行禮,聲音略顯低沉地說道:“將軍,退守龍舒固然是一個辦法,但就這樣輕易放棄撤退,實在是心有不甘。我等將士們浴血奮戰,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如今卻不能堅守,反倒退迴龍舒,於士氣實在是一大挫折。”
他的話音剛落,又有幾位將領紛紛附和,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紀靈靜靜地聽完他們的發言,微微點了點頭。他向前走了幾步,看著每一位將領,語重心長地說道:“諸位,我又何嚐不想與敵軍決一死戰,為將士們報仇雪恨?如今的局勢,諸君看得清楚。我軍傷亡慘重,兵力銳減,士氣低落,若繼續在此地與敵軍僵持,無疑是以卵擊石。退守龍舒,是為了保存我軍的實力,等待主公的援兵到來,再圖反攻。”
紀靈的一番話,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了每一人的心上。
那位年輕偏將,率先放下了緊握劍柄的手,他向前一步,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將軍,末將明白!末將願聽從將軍的指揮,誓死追隨!”
緊接著,其他將領也紛紛單膝跪地,齊聲說道:“我等願聽從將軍的指揮,誓死追隨!”
紀靈看著眼前的眾將,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微微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大聲說道:“好!既然諸位都沒有異議,那就按照計劃行事。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準備撤退,退守龍舒!”
“另外,我將發信於南陽,向主公求援。”紀靈忽然開口說道,“如今局勢,若無援軍,我軍獨木難支,想必諸位都能理解。想必諸位,也都無異議。”
眾將離開後,偌大的營帳內頓時安靜下來,隻剩下燭火搖曳的“劈啪”聲。紀靈緩緩走到案幾前,伸手輕輕拂去案上的一層薄灰,然後緩緩坐下。他的眼神裏透著凝重與疲憊,眉頭依舊緊鎖.
案幾上擺放著筆墨紙硯,紀靈伸手拿起毛筆,在硯台中輕輕蘸墨,墨汁順著筆尖緩緩流淌,在硯台上暈開一片深色。他腦海中思緒萬千。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開始落筆書寫。筆尖在絹帛上摩挲,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主公鈞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