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袁公路大發雷霆,楊長史出列建議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諸公平日裏一個個能言善辯,如今都成了啞巴不成?”袁術終於打破了沉默,聲音低沉而冰冷,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憤怒。
“紀靈紀將軍今在龍舒前線,受黃蓋、孫策兩路軍馬襲擊,損傷慘重,拔營退守龍舒城。”袁術麵色陰沉,氣憤地喘著粗氣,“不僅如此,我弟袁胤受孫策重傷,今已失去一臂。現今前線士氣低落,難以久持。”
“諸公,給個主意吧。”
青銅燭台的火苗在袁術的袍袖帶起的風中劇烈搖晃,將眾臣的影子扭曲成斑駁的暗潮。楊弘的喉結上下滾動,餘光瞥見閻象的朝靴正不著痕跡地往陰影裏挪動半寸。武將隊列中,張勳的虎頭吞肩鎧隨著急促唿吸微微顫動,橋蕤的手指幾乎要把腰間玉帶掐出裂痕。
楊弘的廣袖下滲出冷汗。他看見軍報上\"折兵三千\"的字樣時便知,此刻若建議退兵必遭袁公路遷怒,若主戰則要擔三軍覆沒之責。
“啪!”
袁術突然抓起案上的物件砸向地麵,撞在青磚上的脆響驚得侍立門邊的郎官渾身一抖。
“張勳!”袁術的佩劍鏗然出鞘三寸,“你當處隨我征戰四方時何等威風?如今倒學起閨閣女子做派了?”劍鋒寒光掃過大將低垂的麵龐,在張勳的顴骨上映出森冷白痕。這位平素叱吒南陽的猛將此刻卻將拳頭攥得骨節發白,甲葉碰撞聲裏滲出幾不可聞的歎息。
袁術的指甲深深陷入紫檀木案,雕著螭虎紋的扶手發出細微裂響。他望著這些曾為出謀劃策的謀士,此刻竟都成了廟堂裏的泥塑木雕。香爐升起的青煙在眾人頭頂盤旋,宛如一條擇人而噬的毒蟒。
文官隊列末尾突然響起瓷器碎裂般的顫音。主簿李豐佝僂著脊背出列,腰間組佩隨著顫抖的膝蓋叮當作響:“主...主公,不若使紀將軍退至江夏西陽,暫避鋒芒......”
話音未落,袁術案頭的玉貔貅鎮紙已擦著他耳畔飛過,在廊柱上撞得粉碎。
“好個暫避鋒芒!”袁術的獰笑裹挾著玉屑撲麵而來,他抓起半幅被酒浸透的軍報擲向李豐。
袁術的劍尖已抵住李豐咽喉。
“汝竟如此惜命,不如現在就送你去龍舒城頭——”劍鋒挑起一縷頭發,“看看黃公覆的馬蹄,會不會碾碎汝這一身軟骨頭!”
袁術的劍鋒突然轉向,寒光劃破懸掛的江淮輿圖。浸透酒液的絹帛應聲裂開,龍舒城所在的位置被劍尖生生剜出個窟窿。他抓起案頭酒壺灌了一口,琥珀色的酒液順著胡須滴落,在裂開的輿圖上洇出猙獰的濕痕。
\"退兵?\"他抬腳碾碎滾落腳邊的玉貔貅碎片,金線織錦的翹頭履沾滿玉屑,\"紀靈若退,便是將廬江十七城、三津六渡盡數喂了孫堅這頭惡虎!\"
\"這半郡之地,正是趁著孫堅囿於吳郡一地之時,趁機而奪下。汝一句話,便要舍棄這半郡之地不要?須知廬江地界,浸透了多少袁氏兒郎的血?今日退一尺,明日孫堅就能逼近江夏!\"
劍尖挑起李豐散落頭發,在火盆上燒出刺鼻的青煙:\"待孫堅在廬江站穩腳跟,沿著水網修起連營水寨——\"袁術突然劈開銅鶴燈架,燃燒的蜜蠟潑在青磚上的痕跡,宛如廬江水網的輪廓,\"屆時莫說發兵,怕是連商船都要插上孫字大旗!\"
\"今日若退,天下人都會笑我袁公路,是見了江東小兒就夾尾而逃的瘸皮狗!\"
\"傳令紀靈,就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把孫堅崽子們的屍體壘在龍舒城頭當箭垛!\"
楊弘站在堂下,目光低垂,心中卻如明鏡般透徹。袁術此刻的憤怒與不甘,楊弘深知。諸侯討董之前,孫堅曾是袁術麾下的一員猛將,依附於袁術勢力,為其征戰四方。然而討董之後,孫堅卻轉而依附青州牧劉玄德,最終迴到吳郡自立山頭,成了袁術的眼中釘、肉中刺。如今孫堅之子孫策與黃蓋兩路大敗紀靈,袁胤更是重傷失臂,袁術豈能咽下這口氣?
楊弘清楚,袁術心中憋著一股怒火,是對自身威嚴受損的不甘。袁術向來以四世三公的家世自傲,豈能容忍孫堅這等“江東小兒”在他麵前耀武揚威?更何況,廬江半郡之地,是袁術費盡心血奪下的地盤,浸透了袁氏兒郎的鮮血。若此時退兵,不僅會讓孫堅在廬江站穩腳跟,更會讓天下人恥笑袁術無能,甚至動搖根基。
然而楊弘也明白,袁術雖憤怒,卻並非全然失去理智。他深知撤兵不可行,那樣隻會讓孫堅趁機擴大勢力,威脅江夏乃至袁術麾下地盤。但若放任紀靈自生自滅,前線士氣必將崩潰,袁術的威望也會一落千丈。因此,袁術此刻需要的,是一個既能挽迴顏麵,又能穩住局勢的兩全策略。
楊弘深吸一口氣,心中已有了計較。他緩步出列,拱手行禮,聲音沉穩而堅定:“主公,紀將軍雖暫受挫,然我軍根基未損。孫策、黃蓋雖勇,卻未必能久持。不若再遣一員大將,率精銳之師馳援龍舒,與紀將軍合兵一處,共抗孫策。如此,既可穩住前線,亦可震懾江東,令孫堅不敢輕舉妄動。”
楊弘這番話正合袁術心意。
袁術需要的,正是一個既能彰顯他威嚴,又能扭轉戰局的方案。而楊弘的建議,既避免了撤兵之恥,又為袁術提供了一個挽迴敗局的機會。果然,袁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雖未立即表態,但緊握劍柄的手卻稍稍鬆了幾分。
袁術原本緊繃的眉頭微微舒展,臉上那陰沉如墨的怒容也稍稍褪去了幾分,緊抿的嘴唇微微上揚,似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他緩緩將手中的佩劍收入鞘中,劍刃歸鞘的那一聲清脆聲響,也帶走了方才滿室的肅殺之氣。
袁術的目光從楊弘身上掃過,眼中的淩厲鋒芒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難以掩飾的讚許。他微微點頭,輕輕拍了拍麵前的紫檀木案,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聲響,聲音在寂靜的廳堂中顯得格外清晰。
“紀靈紀將軍今在龍舒前線,受黃蓋、孫策兩路軍馬襲擊,損傷慘重,拔營退守龍舒城。”袁術麵色陰沉,氣憤地喘著粗氣,“不僅如此,我弟袁胤受孫策重傷,今已失去一臂。現今前線士氣低落,難以久持。”
“諸公,給個主意吧。”
青銅燭台的火苗在袁術的袍袖帶起的風中劇烈搖晃,將眾臣的影子扭曲成斑駁的暗潮。楊弘的喉結上下滾動,餘光瞥見閻象的朝靴正不著痕跡地往陰影裏挪動半寸。武將隊列中,張勳的虎頭吞肩鎧隨著急促唿吸微微顫動,橋蕤的手指幾乎要把腰間玉帶掐出裂痕。
楊弘的廣袖下滲出冷汗。他看見軍報上\"折兵三千\"的字樣時便知,此刻若建議退兵必遭袁公路遷怒,若主戰則要擔三軍覆沒之責。
“啪!”
袁術突然抓起案上的物件砸向地麵,撞在青磚上的脆響驚得侍立門邊的郎官渾身一抖。
“張勳!”袁術的佩劍鏗然出鞘三寸,“你當處隨我征戰四方時何等威風?如今倒學起閨閣女子做派了?”劍鋒寒光掃過大將低垂的麵龐,在張勳的顴骨上映出森冷白痕。這位平素叱吒南陽的猛將此刻卻將拳頭攥得骨節發白,甲葉碰撞聲裏滲出幾不可聞的歎息。
袁術的指甲深深陷入紫檀木案,雕著螭虎紋的扶手發出細微裂響。他望著這些曾為出謀劃策的謀士,此刻竟都成了廟堂裏的泥塑木雕。香爐升起的青煙在眾人頭頂盤旋,宛如一條擇人而噬的毒蟒。
文官隊列末尾突然響起瓷器碎裂般的顫音。主簿李豐佝僂著脊背出列,腰間組佩隨著顫抖的膝蓋叮當作響:“主...主公,不若使紀將軍退至江夏西陽,暫避鋒芒......”
話音未落,袁術案頭的玉貔貅鎮紙已擦著他耳畔飛過,在廊柱上撞得粉碎。
“好個暫避鋒芒!”袁術的獰笑裹挾著玉屑撲麵而來,他抓起半幅被酒浸透的軍報擲向李豐。
袁術的劍尖已抵住李豐咽喉。
“汝竟如此惜命,不如現在就送你去龍舒城頭——”劍鋒挑起一縷頭發,“看看黃公覆的馬蹄,會不會碾碎汝這一身軟骨頭!”
袁術的劍鋒突然轉向,寒光劃破懸掛的江淮輿圖。浸透酒液的絹帛應聲裂開,龍舒城所在的位置被劍尖生生剜出個窟窿。他抓起案頭酒壺灌了一口,琥珀色的酒液順著胡須滴落,在裂開的輿圖上洇出猙獰的濕痕。
\"退兵?\"他抬腳碾碎滾落腳邊的玉貔貅碎片,金線織錦的翹頭履沾滿玉屑,\"紀靈若退,便是將廬江十七城、三津六渡盡數喂了孫堅這頭惡虎!\"
\"這半郡之地,正是趁著孫堅囿於吳郡一地之時,趁機而奪下。汝一句話,便要舍棄這半郡之地不要?須知廬江地界,浸透了多少袁氏兒郎的血?今日退一尺,明日孫堅就能逼近江夏!\"
劍尖挑起李豐散落頭發,在火盆上燒出刺鼻的青煙:\"待孫堅在廬江站穩腳跟,沿著水網修起連營水寨——\"袁術突然劈開銅鶴燈架,燃燒的蜜蠟潑在青磚上的痕跡,宛如廬江水網的輪廓,\"屆時莫說發兵,怕是連商船都要插上孫字大旗!\"
\"今日若退,天下人都會笑我袁公路,是見了江東小兒就夾尾而逃的瘸皮狗!\"
\"傳令紀靈,就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把孫堅崽子們的屍體壘在龍舒城頭當箭垛!\"
楊弘站在堂下,目光低垂,心中卻如明鏡般透徹。袁術此刻的憤怒與不甘,楊弘深知。諸侯討董之前,孫堅曾是袁術麾下的一員猛將,依附於袁術勢力,為其征戰四方。然而討董之後,孫堅卻轉而依附青州牧劉玄德,最終迴到吳郡自立山頭,成了袁術的眼中釘、肉中刺。如今孫堅之子孫策與黃蓋兩路大敗紀靈,袁胤更是重傷失臂,袁術豈能咽下這口氣?
楊弘清楚,袁術心中憋著一股怒火,是對自身威嚴受損的不甘。袁術向來以四世三公的家世自傲,豈能容忍孫堅這等“江東小兒”在他麵前耀武揚威?更何況,廬江半郡之地,是袁術費盡心血奪下的地盤,浸透了袁氏兒郎的鮮血。若此時退兵,不僅會讓孫堅在廬江站穩腳跟,更會讓天下人恥笑袁術無能,甚至動搖根基。
然而楊弘也明白,袁術雖憤怒,卻並非全然失去理智。他深知撤兵不可行,那樣隻會讓孫堅趁機擴大勢力,威脅江夏乃至袁術麾下地盤。但若放任紀靈自生自滅,前線士氣必將崩潰,袁術的威望也會一落千丈。因此,袁術此刻需要的,是一個既能挽迴顏麵,又能穩住局勢的兩全策略。
楊弘深吸一口氣,心中已有了計較。他緩步出列,拱手行禮,聲音沉穩而堅定:“主公,紀將軍雖暫受挫,然我軍根基未損。孫策、黃蓋雖勇,卻未必能久持。不若再遣一員大將,率精銳之師馳援龍舒,與紀將軍合兵一處,共抗孫策。如此,既可穩住前線,亦可震懾江東,令孫堅不敢輕舉妄動。”
楊弘這番話正合袁術心意。
袁術需要的,正是一個既能彰顯他威嚴,又能扭轉戰局的方案。而楊弘的建議,既避免了撤兵之恥,又為袁術提供了一個挽迴敗局的機會。果然,袁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雖未立即表態,但緊握劍柄的手卻稍稍鬆了幾分。
袁術原本緊繃的眉頭微微舒展,臉上那陰沉如墨的怒容也稍稍褪去了幾分,緊抿的嘴唇微微上揚,似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他緩緩將手中的佩劍收入鞘中,劍刃歸鞘的那一聲清脆聲響,也帶走了方才滿室的肅殺之氣。
袁術的目光從楊弘身上掃過,眼中的淩厲鋒芒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難以掩飾的讚許。他微微點頭,輕輕拍了拍麵前的紫檀木案,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聲響,聲音在寂靜的廳堂中顯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