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張子布匯合兩軍,張子綱領軍南下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沘水河道邊,副將早已率軍在岸邊等候。他站在一處高地上,目光緊鎖著河道的方向,神情肅穆。身後的一千名水軍將士整齊列隊,輕便船隻停泊在岸邊,隨時準備行動。河風拂過,旗幟獵獵作響,氣氛凝重而緊張。
遠處,張昭的三千軍隊浩浩蕩蕩地行進而來。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塵土飛揚,聲勢浩大。張昭騎在馬上,身披鎧甲,目光堅定,身旁的張紘緊隨其後,神情沉穩。
副將見張昭大軍抵達,立即上前迎接,拱手行禮:“末將參見兩位張先生!水軍已在此等候多時,一切準備就緒。”
張昭微微點頭,翻身下馬道:“辛苦了!此次水軍南下,行動迅速,功不可沒。”
張紘也上前一步,對副將說道:“將軍調度有方,水軍將士士氣高昂,實乃我軍之幸。
副將謙遜地答道:“末將隻是奉命行事,全賴諸葛先生和張先生的謀劃。”
張昭環視四周,見水軍將士精神抖擻,船隻整齊排列,心中大為滿意。他轉身對張紘說道:“子綱兄,如今我軍水陸並進,兵力已達四千,紀靈若敢來犯,必叫他铩羽而歸。”
張紘點頭附和:“正是如此。紀靈雖來勢洶洶,我軍兵力想必不比他少,勝算不小。”
“傳令下去,全軍加強戒備,斥候務必嚴密監視紀靈動向,若有異動,立即稟報!”
張昭隨即下令,全軍在河道邊紮營,水陸兩軍緊密配合,構築防禦工事。水軍將士將船隻停靠在岸邊,與陸軍的營帳相連,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張昭與張紘、副將等人一同巡視營地,檢查防禦布置,確保萬無一失。
夜幕降臨,營地點起了篝火,火光映照在河麵上,波光粼粼。張昭站在營地高處,望著遠處的河道,心中思緒萬千。隻見營地裏,將士們各司其職,氣氛緊張而有序。水陸兩軍的會合,使得全軍士氣大振。
營地中的篝火映照著張昭與張紘的臉龐。兩人站在沙盤前,目光緊鎖著灊縣的方向,神情凝重。河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卻也吹散了兩人心中的些許疲憊。
張昭指著沙盤上的灊縣位置,沉聲說道:“子綱兄,紀靈率軍北上,直奔灊縣,顯然是意圖切斷我軍南下之路。若讓他占據灊縣,我軍將陷入被動。依我之見,不如先發製人,派遣一支精銳軍馬,水陸並進,南下前往灊縣方向,搶占先機。”
張紘微微頷首,目光深邃:“子布所言極是。不過,此次行動需謹慎行事,不可貿然深入。”
張昭點頭讚同,繼續說道:“正是如此。我意派遣一千輕騎,沿陸路疾行,直逼灊縣外圍;同時,調遣五百水軍,乘輕便船隻沿沘水南下,與陸路軍隊形成唿應。水陸並進,既可分散紀靈注意力,又可互相策應,確保行動萬無一失。”
張紘沉思片刻,補充道:“此計可行。不過,陸路輕騎需由一員猛將統領,方能確保行動迅速且不失靈活。趙雄將軍麾下的副將李鋒,勇猛果敢,可擔此任。至於水軍,可由我親自率領,確保船隻行進順利,並與陸路軍隊保持聯絡。”
張昭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子綱兄親自出馬,我自然放心。李鋒確實是一員悍將,由他統領輕騎,再合適不過。不過,此次行動風險不小,子綱兄務必小心。”
張紘微微一笑,神情從容:“子布放心,我自有分寸。倒是你,需坐鎮大營,統籌全局,切不可輕動。”
張昭點頭,神情肅然:“好,既然如此,我們便依計行事。明日一早,我便下令李鋒率輕騎出發,子綱兄也可同時率水軍南下。”
張紘拱手道:“子布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兩人商議已定,隨即召來李鋒,詳細交代了行動計劃。李鋒領命後,立即著手準備,挑選精銳輕騎,整備馬匹兵器,隻待天明出發。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營地中已是一片忙碌。李鋒率領一千輕騎,整裝待發。張昭親自為其送行,鄭重說道:“李將軍,此次行動關係重大,務必謹慎行事。若遇敵軍,不可戀戰。若有大事,可通知張子綱先生知曉。”
李鋒抱拳應道:“末將明白,定不負先生所托!”
與此同時,張紘也率領五百水軍登船,輕便船隻沿沘水緩緩南下。張昭站在岸邊,目送船隻遠去,心中默默祈禱此行順利。
水陸兩軍分頭行動,張昭則返迴大營,繼續統籌全局。他深知,此次行動若能成功,必能打亂紀靈之部署,為後續戰事贏得先機。
張昭返迴大營後,立即命人備好筆墨,準備起草一封軍報,發往舒縣,報知黃蓋當前的軍情部署。他端坐於案前,神情專注,提筆寫道:
“公覆將軍鑒:”
“近日軍情緊急,紀靈率軍北上,直奔灊縣,意圖切斷我軍南下之路。為應對此變,我已與子綱兄商議,決定派遣一千輕騎,由李鋒統領,沿陸路疾行,直逼灊縣外圍;同時,子綱兄親率五百水軍,乘輕便船隻沿沘水南下,與陸路軍隊形成唿應,水陸並進,搶占先機。”
“自子綱率見南下之後,我軍主力尚存兩千五百餘人,現駐紮於巢湖西線沘水河道邊,構築防線,嚴陣以待。若紀靈來犯,必叫他铩羽而歸。然紀靈兵鋒正盛,不可小覷,故特此報知將軍,望將軍密切關注龍舒周邊動向,隨時策應我軍行動。”
“若舒縣有變,請將軍務必及時傳書告知。我軍與將軍互為犄角,共抗強敵,方能確保大局無虞。”
“軍情如火,萬望重視。”
“張昭頓首。”
寫畢,張昭仔細檢查了一遍軍報內容,確認無誤後,將竹簡卷好,用蠟封口,隨即召來一名親信斥候,鄭重吩咐道:“此信務必速速送往舒縣,親手交予黃公覆將軍,路上不得有誤!”
斥候接過軍報,抱拳應道:“末將領命,定不負先生所托!”說罷,轉身快步離去,翻身上馬,直奔舒縣方向疾馳而去。
遠處,張昭的三千軍隊浩浩蕩蕩地行進而來。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塵土飛揚,聲勢浩大。張昭騎在馬上,身披鎧甲,目光堅定,身旁的張紘緊隨其後,神情沉穩。
副將見張昭大軍抵達,立即上前迎接,拱手行禮:“末將參見兩位張先生!水軍已在此等候多時,一切準備就緒。”
張昭微微點頭,翻身下馬道:“辛苦了!此次水軍南下,行動迅速,功不可沒。”
張紘也上前一步,對副將說道:“將軍調度有方,水軍將士士氣高昂,實乃我軍之幸。
副將謙遜地答道:“末將隻是奉命行事,全賴諸葛先生和張先生的謀劃。”
張昭環視四周,見水軍將士精神抖擻,船隻整齊排列,心中大為滿意。他轉身對張紘說道:“子綱兄,如今我軍水陸並進,兵力已達四千,紀靈若敢來犯,必叫他铩羽而歸。”
張紘點頭附和:“正是如此。紀靈雖來勢洶洶,我軍兵力想必不比他少,勝算不小。”
“傳令下去,全軍加強戒備,斥候務必嚴密監視紀靈動向,若有異動,立即稟報!”
張昭隨即下令,全軍在河道邊紮營,水陸兩軍緊密配合,構築防禦工事。水軍將士將船隻停靠在岸邊,與陸軍的營帳相連,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張昭與張紘、副將等人一同巡視營地,檢查防禦布置,確保萬無一失。
夜幕降臨,營地點起了篝火,火光映照在河麵上,波光粼粼。張昭站在營地高處,望著遠處的河道,心中思緒萬千。隻見營地裏,將士們各司其職,氣氛緊張而有序。水陸兩軍的會合,使得全軍士氣大振。
營地中的篝火映照著張昭與張紘的臉龐。兩人站在沙盤前,目光緊鎖著灊縣的方向,神情凝重。河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卻也吹散了兩人心中的些許疲憊。
張昭指著沙盤上的灊縣位置,沉聲說道:“子綱兄,紀靈率軍北上,直奔灊縣,顯然是意圖切斷我軍南下之路。若讓他占據灊縣,我軍將陷入被動。依我之見,不如先發製人,派遣一支精銳軍馬,水陸並進,南下前往灊縣方向,搶占先機。”
張紘微微頷首,目光深邃:“子布所言極是。不過,此次行動需謹慎行事,不可貿然深入。”
張昭點頭讚同,繼續說道:“正是如此。我意派遣一千輕騎,沿陸路疾行,直逼灊縣外圍;同時,調遣五百水軍,乘輕便船隻沿沘水南下,與陸路軍隊形成唿應。水陸並進,既可分散紀靈注意力,又可互相策應,確保行動萬無一失。”
張紘沉思片刻,補充道:“此計可行。不過,陸路輕騎需由一員猛將統領,方能確保行動迅速且不失靈活。趙雄將軍麾下的副將李鋒,勇猛果敢,可擔此任。至於水軍,可由我親自率領,確保船隻行進順利,並與陸路軍隊保持聯絡。”
張昭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子綱兄親自出馬,我自然放心。李鋒確實是一員悍將,由他統領輕騎,再合適不過。不過,此次行動風險不小,子綱兄務必小心。”
張紘微微一笑,神情從容:“子布放心,我自有分寸。倒是你,需坐鎮大營,統籌全局,切不可輕動。”
張昭點頭,神情肅然:“好,既然如此,我們便依計行事。明日一早,我便下令李鋒率輕騎出發,子綱兄也可同時率水軍南下。”
張紘拱手道:“子布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兩人商議已定,隨即召來李鋒,詳細交代了行動計劃。李鋒領命後,立即著手準備,挑選精銳輕騎,整備馬匹兵器,隻待天明出發。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營地中已是一片忙碌。李鋒率領一千輕騎,整裝待發。張昭親自為其送行,鄭重說道:“李將軍,此次行動關係重大,務必謹慎行事。若遇敵軍,不可戀戰。若有大事,可通知張子綱先生知曉。”
李鋒抱拳應道:“末將明白,定不負先生所托!”
與此同時,張紘也率領五百水軍登船,輕便船隻沿沘水緩緩南下。張昭站在岸邊,目送船隻遠去,心中默默祈禱此行順利。
水陸兩軍分頭行動,張昭則返迴大營,繼續統籌全局。他深知,此次行動若能成功,必能打亂紀靈之部署,為後續戰事贏得先機。
張昭返迴大營後,立即命人備好筆墨,準備起草一封軍報,發往舒縣,報知黃蓋當前的軍情部署。他端坐於案前,神情專注,提筆寫道:
“公覆將軍鑒:”
“近日軍情緊急,紀靈率軍北上,直奔灊縣,意圖切斷我軍南下之路。為應對此變,我已與子綱兄商議,決定派遣一千輕騎,由李鋒統領,沿陸路疾行,直逼灊縣外圍;同時,子綱兄親率五百水軍,乘輕便船隻沿沘水南下,與陸路軍隊形成唿應,水陸並進,搶占先機。”
“自子綱率見南下之後,我軍主力尚存兩千五百餘人,現駐紮於巢湖西線沘水河道邊,構築防線,嚴陣以待。若紀靈來犯,必叫他铩羽而歸。然紀靈兵鋒正盛,不可小覷,故特此報知將軍,望將軍密切關注龍舒周邊動向,隨時策應我軍行動。”
“若舒縣有變,請將軍務必及時傳書告知。我軍與將軍互為犄角,共抗強敵,方能確保大局無虞。”
“軍情如火,萬望重視。”
“張昭頓首。”
寫畢,張昭仔細檢查了一遍軍報內容,確認無誤後,將竹簡卷好,用蠟封口,隨即召來一名親信斥候,鄭重吩咐道:“此信務必速速送往舒縣,親手交予黃公覆將軍,路上不得有誤!”
斥候接過軍報,抱拳應道:“末將領命,定不負先生所托!”說罷,轉身快步離去,翻身上馬,直奔舒縣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