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閻先生登牆遠望,諸葛瑾順利入城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瑾一行人從平春出發,沿著西北方向的官道一路疾行。隊伍途經複陽、平氏、棘陽等城,每過一城,便效仿平春故事,暗中散播童謠與流言,將“天命所歸”的傳聞進一步擴散。沿途的百姓聽聞這些消息,紛紛議論紛紛,有的甚至開始傳唱童謠,仿佛真有什麽天意昭示。
經過數日的奔波,諸葛瑾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南陽郡的治所——宛城。遠遠望去,宛城城牆高聳,城樓上旌旗飄揚,守衛森嚴。宛城作為南陽郡的中心,自古以來便是繁華之地,商賈雲集,物產豐饒,乃是中原地區的重要樞紐。
宛城南門,諸葛瑾一行人隨著商隊緩緩接近城門。守衛的士卒手持長戟,目光在商隊中掃視,例行公事般地進行盤查。諸葛瑾早已料到會有這一環節,神色從容,臉上帶著商賈特有的謙和笑容。
當輪到他們的商隊接受盤查時,諸葛瑾主動上前,微微拱手,語氣恭敬地說道:“軍爺辛苦了,我們是來往南陽的商隊,車上裝的都是些尋常貨物,還請軍爺行個方便。”
那士卒見諸葛瑾態度謙卑,語氣誠懇,便隨意點了點頭,走到車旁,象征性地翻看了幾件貨物。然而,他並未仔細檢查,隻是草草了事。諸葛瑾見狀,心中暗喜,卻不動聲色。他悄悄從袖中取出一小袋銀錢,趁人不注意,輕輕塞到那士卒的懷中,低聲說道:“軍爺辛苦,這點心意,還請笑納。”
那士卒感受到懷中的重量,臉上頓時露出一絲笑意。他故作嚴肅地咳嗽了一聲,隨即揮手道:“行了,你們可以過去了。記住,進城後要遵守規矩,莫要惹事。”
諸葛瑾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謝軍爺關照,我們一定謹記。”
商隊順利通過城門,諸葛瑾心中鬆了一口氣。然而,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時,忽然感覺到一股視線正從高處投來,緊緊盯著他們。他心中一凜,猛然抬頭,正好對上了城牆上一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睛。
……
隻見閻象負手而立,目光遠眺,眉宇間帶著幾分凝重。作為袁術麾下的謀士,他近日來很是有些操勞,心中總有些不安。今日,他特意登上城牆散心,希望能借此舒緩心中的煩悶。
正當他眺望城外時,忽然注意到一支規模龐大的商隊正在城門口接受盤查。商隊的車馬輜重排列整齊,貨物堆積如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閻象眯起眼睛,仔細打量著這支商隊,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支商隊,為何如此龐大?行止之間,頗有章法……”閻象低聲自語,眉頭微微皺起。他雖未見過這支商隊,但直覺告訴他,這支商隊並不簡單。
想到這裏,閻象從袖口中取出一隻龜殼,輕輕摩挲了幾下,隨即原地占卜一卦。他閉上眼睛,口中默念幾句,隨即睜開眼,仔細查看卦象。然而,卦象卻顯得不吉不兇,既無明顯的兇兆,也無吉兆可言。
閻象皺起眉頭,心中更加疑惑。他低聲喃喃道:“這卦象……如此模糊?難道是我多心了?”
這時,他身邊的隨從見他神色凝重,便上前勸慰道:“先生近日為主公操勞過度,難免有些緊張。這支商隊不過是尋常商旅,何必如此在意?況且,宛城本就是商賈雲集之地,如此規模的商隊並不罕見。”
閻象聞言,並未立即迴應,隻是輕輕歎了一口氣。他收起龜殼,目光再次投向城門口的商隊,心中依然難以釋懷。
“或許你說得對,是我多心了。”閻象低聲說道,語氣中卻帶著幾分不確定。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這支商隊確實有些蹊蹺。你派人暗中盯著他們,若有任何異常,立即稟報於我。”
隨從點頭稱是,隨即轉身去安排人手。閻象則繼續站在城牆上,目光緊緊盯著那支商隊,心中思緒萬千。
商隊順利進城,而諸葛瑾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目光時不時地掃向四周,似乎在警惕著什麽。孫策察覺到他的異樣,便走上前,低聲問道:“子瑜,你方才在城門口時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可是出了什麽事?”
諸葛瑾聞言,微微歎了一口氣,低聲迴應道:“伯符,方才在城門口,城牆上有一人,顯然不是尋常人物。雖然我不曉得他是何人,但從氣度來看,必是袁術麾下的重要謀士或將領。”
孫策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警惕:“袁術麾下的人?他為何會注意到我們?莫非我們的行蹤暴露了?”
諸葛瑾搖了搖頭,語氣沉穩:“未必是行蹤暴露,或許隻是碰巧。最近江淮地方我軍與袁術大戰,十分緊張,此人顯然對我們起了疑心。宛城乃是袁術的大本營,戒備森嚴,能者如雲,不比平春那樣的小城。我們在此行事,必須更加小心謹慎。”
孫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低聲道:“子瑜放心,我已吩咐手下人小心行事,若有任何異常,立即稟報。”
諸葛瑾聞言,微微一笑:“伯符果然果敢,不過此事需以智取,不可輕舉妄動。我們此行目的明確,不可因小失大。”
孫策點頭稱是,隨即問道:“那我們現在該如何行動?”
諸葛瑾微微一笑,神色從容地說道:“伯符,不必急於一時。一路走來,我等沿途散播童謠流言,宣揚袁公路之天命。想必宛城城內早已有所耳聞。如今我們初到宛城,若貿然行動,反而容易引起警覺。不如讓這流言再飛幾日,待城中百姓議論紛紛,人心浮動之時,我們再順勢而為,方能事半功倍。”
孫策聞言,眉頭微微舒展,點頭道:“流言如風,越傳越廣,待城中人心動搖,我們便可乘勢而動。”
諸葛瑾輕撫長須,目光深邃,緩緩說道:“正是如此。袁術雖無大才,但其麾下謀士如閻象等人,皆非等閑之輩。此行需以智勝,不可硬拚。”
孫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沉聲道:“子瑜放心,我這就安排人手,暗中打探消息。若有任何風吹草動,我們便立即應對。”
“伯符行事果決,令人安心。不過,切記不可輕舉妄動,一切以大局為重。
“子瑜放心,我自有分寸。”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各自安排手下行事。商隊緩緩行進在宛城的街道上,表麵上與尋常商旅無異,實則暗中布局,靜待時機。宛城城內,流言四起,人心浮動,一場暗流正在悄然醞釀。
經過數日的奔波,諸葛瑾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南陽郡的治所——宛城。遠遠望去,宛城城牆高聳,城樓上旌旗飄揚,守衛森嚴。宛城作為南陽郡的中心,自古以來便是繁華之地,商賈雲集,物產豐饒,乃是中原地區的重要樞紐。
宛城南門,諸葛瑾一行人隨著商隊緩緩接近城門。守衛的士卒手持長戟,目光在商隊中掃視,例行公事般地進行盤查。諸葛瑾早已料到會有這一環節,神色從容,臉上帶著商賈特有的謙和笑容。
當輪到他們的商隊接受盤查時,諸葛瑾主動上前,微微拱手,語氣恭敬地說道:“軍爺辛苦了,我們是來往南陽的商隊,車上裝的都是些尋常貨物,還請軍爺行個方便。”
那士卒見諸葛瑾態度謙卑,語氣誠懇,便隨意點了點頭,走到車旁,象征性地翻看了幾件貨物。然而,他並未仔細檢查,隻是草草了事。諸葛瑾見狀,心中暗喜,卻不動聲色。他悄悄從袖中取出一小袋銀錢,趁人不注意,輕輕塞到那士卒的懷中,低聲說道:“軍爺辛苦,這點心意,還請笑納。”
那士卒感受到懷中的重量,臉上頓時露出一絲笑意。他故作嚴肅地咳嗽了一聲,隨即揮手道:“行了,你們可以過去了。記住,進城後要遵守規矩,莫要惹事。”
諸葛瑾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謝軍爺關照,我們一定謹記。”
商隊順利通過城門,諸葛瑾心中鬆了一口氣。然而,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時,忽然感覺到一股視線正從高處投來,緊緊盯著他們。他心中一凜,猛然抬頭,正好對上了城牆上一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睛。
……
隻見閻象負手而立,目光遠眺,眉宇間帶著幾分凝重。作為袁術麾下的謀士,他近日來很是有些操勞,心中總有些不安。今日,他特意登上城牆散心,希望能借此舒緩心中的煩悶。
正當他眺望城外時,忽然注意到一支規模龐大的商隊正在城門口接受盤查。商隊的車馬輜重排列整齊,貨物堆積如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閻象眯起眼睛,仔細打量著這支商隊,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支商隊,為何如此龐大?行止之間,頗有章法……”閻象低聲自語,眉頭微微皺起。他雖未見過這支商隊,但直覺告訴他,這支商隊並不簡單。
想到這裏,閻象從袖口中取出一隻龜殼,輕輕摩挲了幾下,隨即原地占卜一卦。他閉上眼睛,口中默念幾句,隨即睜開眼,仔細查看卦象。然而,卦象卻顯得不吉不兇,既無明顯的兇兆,也無吉兆可言。
閻象皺起眉頭,心中更加疑惑。他低聲喃喃道:“這卦象……如此模糊?難道是我多心了?”
這時,他身邊的隨從見他神色凝重,便上前勸慰道:“先生近日為主公操勞過度,難免有些緊張。這支商隊不過是尋常商旅,何必如此在意?況且,宛城本就是商賈雲集之地,如此規模的商隊並不罕見。”
閻象聞言,並未立即迴應,隻是輕輕歎了一口氣。他收起龜殼,目光再次投向城門口的商隊,心中依然難以釋懷。
“或許你說得對,是我多心了。”閻象低聲說道,語氣中卻帶著幾分不確定。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這支商隊確實有些蹊蹺。你派人暗中盯著他們,若有任何異常,立即稟報於我。”
隨從點頭稱是,隨即轉身去安排人手。閻象則繼續站在城牆上,目光緊緊盯著那支商隊,心中思緒萬千。
商隊順利進城,而諸葛瑾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目光時不時地掃向四周,似乎在警惕著什麽。孫策察覺到他的異樣,便走上前,低聲問道:“子瑜,你方才在城門口時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可是出了什麽事?”
諸葛瑾聞言,微微歎了一口氣,低聲迴應道:“伯符,方才在城門口,城牆上有一人,顯然不是尋常人物。雖然我不曉得他是何人,但從氣度來看,必是袁術麾下的重要謀士或將領。”
孫策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警惕:“袁術麾下的人?他為何會注意到我們?莫非我們的行蹤暴露了?”
諸葛瑾搖了搖頭,語氣沉穩:“未必是行蹤暴露,或許隻是碰巧。最近江淮地方我軍與袁術大戰,十分緊張,此人顯然對我們起了疑心。宛城乃是袁術的大本營,戒備森嚴,能者如雲,不比平春那樣的小城。我們在此行事,必須更加小心謹慎。”
孫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低聲道:“子瑜放心,我已吩咐手下人小心行事,若有任何異常,立即稟報。”
諸葛瑾聞言,微微一笑:“伯符果然果敢,不過此事需以智取,不可輕舉妄動。我們此行目的明確,不可因小失大。”
孫策點頭稱是,隨即問道:“那我們現在該如何行動?”
諸葛瑾微微一笑,神色從容地說道:“伯符,不必急於一時。一路走來,我等沿途散播童謠流言,宣揚袁公路之天命。想必宛城城內早已有所耳聞。如今我們初到宛城,若貿然行動,反而容易引起警覺。不如讓這流言再飛幾日,待城中百姓議論紛紛,人心浮動之時,我們再順勢而為,方能事半功倍。”
孫策聞言,眉頭微微舒展,點頭道:“流言如風,越傳越廣,待城中人心動搖,我們便可乘勢而動。”
諸葛瑾輕撫長須,目光深邃,緩緩說道:“正是如此。袁術雖無大才,但其麾下謀士如閻象等人,皆非等閑之輩。此行需以智勝,不可硬拚。”
孫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沉聲道:“子瑜放心,我這就安排人手,暗中打探消息。若有任何風吹草動,我們便立即應對。”
“伯符行事果決,令人安心。不過,切記不可輕舉妄動,一切以大局為重。
“子瑜放心,我自有分寸。”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各自安排手下行事。商隊緩緩行進在宛城的街道上,表麵上與尋常商旅無異,實則暗中布局,靜待時機。宛城城內,流言四起,人心浮動,一場暗流正在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