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邱組長問道:“去年,劫官鹽案發生後,皇上曾頒下密旨,著令鑒江縣許知縣嚴辦此案,但兩個月後,知縣全家卻被人滅門,連緝捕房捕頭也被殺死,這是怎麽的一迴事?”
聯絡官忙說道:“這件事情小人知道,也是嶺南王授意馬誌飛,派出秘密組織成員去幹的!”
許知縣是端州府最為清潔廉明的朝廷命官,他為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從不宵與貪官汙吏為伍,潔身自愛,端州府轄下八縣的縣官,唯獨他和青山縣瞿知縣,青平縣張知縣,沒有被嶺南王的淫威所嚇倒,依然我行我素,按章辦事,為老百姓謀福利。
瞿知縣曾向方磊提過,嶺南王勾結河匪,搶劫官鹽後,以十倍的高價賣出去,害得窮苦百姓連鹽也買不起,因缺鹽而使很多人身體浮腫,不能下地幹活。
方磊便從仙藥穀西山開采出來的礦鹽中,拔出一大部分給青山縣,解決了全縣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嶺南王勾結河匪搶劫官鹽的秘密,也是許知縣透露給瞿知縣的。
許知縣突然收到密旨,心急如焚,搶劫案就發生在自己管轄的地頭上,還能推卸責任嗎?
他馬上把縣緝捕房的朱捕頭找來,說道:“朱捕頭!官鹽被劫,作為鑒江縣的父母官,你應該知道本縣此刻的心情,而且皇上也下了密旨,無論查到誰的頭上,都應該一查到底,如實稟報,不得有所隱瞞,你也應該帶著捕快們,偷偷地去偵查此案,盡量不要泄露消息,令賊人有所警覺!”
朱捕頭也不是個泛泛之輩,不但武功高強,輕功也是一流,而且辦事果斷,心思縝密,深得許知縣的器重,他知道官鹽是在鑒江縣被劫,風聲較緊,倒賣官鹽的奸商,警惕性也高,口風更密,難以查出內情。
他思慮良久,這才說道:“大人素與青平縣張知縣深交,不若寫封密信給屬下帶給他,請他伸出援手,協助我們查案,明日在下便帶領五個武功高強的手下,前去偵查此案!”
許知縣笑道:“官鹽被劫,這裏是案發的第一現場,你不在本縣境內查案,為什麽舍近求遠,要到兩百裏外的青平縣去另起爐灶,是何道理?”
“大人有所不知,依屬下估計,這單大案,定是離五裏坡不遠的河匪幹的,但是,他們劫了五大船官鹽,如何出手?賣給誰?一定是端州地區最有實力的人物給他們撐腰,互相勾結,相互得利,我們在這裏查案,是在人家的秘密監視之下,困難重重,而且還有性命之憂,如果出了百裏之外,無人知曉,鹽商們的警惕性也放鬆了,就可以順藤摸瓜,查出那個大人物,然後稟報皇上,將他繩之以法,連那班河匪也一鍋端了,這才是個釜底抽薪的上上之策!”朱捕頭分析道。
其實,聰明睿智的許知縣也想到了這一層,隻不過是為了考考朱捕頭的智慧,於是讚道:“俗話說,偷吃不比老狗,破案不比老手,朱捕頭畢是在本縣緝捕房供職二十多年,也學會了逆向思維,有大進步啊!”
朱捕頭謙虛地說道:“這都是大人教導有方,屬下才學得其中一二啊!”
許知縣笑道:“你不但長了見識,也學會拍馬屁了!”
兩人相視一笑,同意了這個方案,各自迴去歇息。
第二天一早,朱捕頭和五個捕快換上了商人的服飾,偷偷地溜出縣城,雇了輛大馬車,直向青平縣城趕去。
由於使用了馬車作為腳力,比兩條腿走路快捷了許多,入黑時分,六個人便到了青平縣城,朱捕頭決定先不去打擾張知縣,等案子有了一定的眉目,需要人手抓捕時,再去求助他人。
第二天早晨,朱捕頭帶著五個捕快,在縣城的大街小巷中溜達,這裏經營廚房食品的店鋪不少,油鹽醬醋,唯有鹽巴貴得驚人,還要和油醬醋搭配出售,才可以買得一兩鹽,真是害死人啊!
朱捕頭問道:“老板!有沒有較大批量的鹽巴出售?”
看見幾個人都是商人打扮,而且說的是外地口音,有種猩猩惜猩猩的感覺,老板問道:“幾位客官都是從外地來的吧?”
“是的!我們都是從中州地區過來的,那邊的鹽漲價了,想進些貨迴去出售賺錢,誰知比我們那邊的還貴了幾倍!”朱捕頭說。
老板說道:“客官有所不知,半個月前,河匪們劫了朝廷拔給端州地區銷售的五大船官鹽,這裏的鹽巴突然緊俏,而且端州府還下發官文,到處設卡,不準外地私鹽進入,老夫懷疑是貪官和鹽商勾結,壟斷鹽業市場,趁機銷售他們從外地運過來的私鹽,從中牟取暴利,說不定這些鹽巴,還是賊貨呢?”
“那你店鋪裏銷售的鹽,是從那裏進的貨?”朱捕頭問。
老板說道:“整個青平縣城,都是在街北那間鹽業批發部進的貨,隻是價錢比以前貴了許多,根本賺不了幾個銅錢,隻是沒有鹽巴搭配,那些油醬醋又沒有人問津!”
“多謝老板!那我們去試探一下,大批量的貨,價錢是否可以商量?”
朱捕頭對幾個捕快一揮手,直向街北走去,來到鹽業批發部,朱捕頭直接找到老板,小聲說道:“我們是從中州地區來的鹽商,需要大批貨,但必須是價錢合適,象這樣的貴貨,我們也沒錢賺,你們能不能搞到私貨?”
老板看見幾個人都是商賈打扮,知道有料到,忙說道:“做私貨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我要和上線商量後,才能答應你,明天早上再來吧?”
朱捕頭知道大魚已經上鉤,於是問道:“聽說近來官府到處設卡,查緝私鹽,能不能運出去?”
“他們沒卡,是為了收稅,私鹽準出不準入,用我們的馬車裝運,絕對沒有問題!”
老板看見朱捕頭還問了運輸的事情,更加證實了幾個人是客商無疑,奸商們都是見利忘義的主,他能聯係到大批的鹽嗎?
邱組長問道:“去年,劫官鹽案發生後,皇上曾頒下密旨,著令鑒江縣許知縣嚴辦此案,但兩個月後,知縣全家卻被人滅門,連緝捕房捕頭也被殺死,這是怎麽的一迴事?”
聯絡官忙說道:“這件事情小人知道,也是嶺南王授意馬誌飛,派出秘密組織成員去幹的!”
許知縣是端州府最為清潔廉明的朝廷命官,他為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從不宵與貪官汙吏為伍,潔身自愛,端州府轄下八縣的縣官,唯獨他和青山縣瞿知縣,青平縣張知縣,沒有被嶺南王的淫威所嚇倒,依然我行我素,按章辦事,為老百姓謀福利。
瞿知縣曾向方磊提過,嶺南王勾結河匪,搶劫官鹽後,以十倍的高價賣出去,害得窮苦百姓連鹽也買不起,因缺鹽而使很多人身體浮腫,不能下地幹活。
方磊便從仙藥穀西山開采出來的礦鹽中,拔出一大部分給青山縣,解決了全縣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嶺南王勾結河匪搶劫官鹽的秘密,也是許知縣透露給瞿知縣的。
許知縣突然收到密旨,心急如焚,搶劫案就發生在自己管轄的地頭上,還能推卸責任嗎?
他馬上把縣緝捕房的朱捕頭找來,說道:“朱捕頭!官鹽被劫,作為鑒江縣的父母官,你應該知道本縣此刻的心情,而且皇上也下了密旨,無論查到誰的頭上,都應該一查到底,如實稟報,不得有所隱瞞,你也應該帶著捕快們,偷偷地去偵查此案,盡量不要泄露消息,令賊人有所警覺!”
朱捕頭也不是個泛泛之輩,不但武功高強,輕功也是一流,而且辦事果斷,心思縝密,深得許知縣的器重,他知道官鹽是在鑒江縣被劫,風聲較緊,倒賣官鹽的奸商,警惕性也高,口風更密,難以查出內情。
他思慮良久,這才說道:“大人素與青平縣張知縣深交,不若寫封密信給屬下帶給他,請他伸出援手,協助我們查案,明日在下便帶領五個武功高強的手下,前去偵查此案!”
許知縣笑道:“官鹽被劫,這裏是案發的第一現場,你不在本縣境內查案,為什麽舍近求遠,要到兩百裏外的青平縣去另起爐灶,是何道理?”
“大人有所不知,依屬下估計,這單大案,定是離五裏坡不遠的河匪幹的,但是,他們劫了五大船官鹽,如何出手?賣給誰?一定是端州地區最有實力的人物給他們撐腰,互相勾結,相互得利,我們在這裏查案,是在人家的秘密監視之下,困難重重,而且還有性命之憂,如果出了百裏之外,無人知曉,鹽商們的警惕性也放鬆了,就可以順藤摸瓜,查出那個大人物,然後稟報皇上,將他繩之以法,連那班河匪也一鍋端了,這才是個釜底抽薪的上上之策!”朱捕頭分析道。
其實,聰明睿智的許知縣也想到了這一層,隻不過是為了考考朱捕頭的智慧,於是讚道:“俗話說,偷吃不比老狗,破案不比老手,朱捕頭畢是在本縣緝捕房供職二十多年,也學會了逆向思維,有大進步啊!”
朱捕頭謙虛地說道:“這都是大人教導有方,屬下才學得其中一二啊!”
許知縣笑道:“你不但長了見識,也學會拍馬屁了!”
兩人相視一笑,同意了這個方案,各自迴去歇息。
第二天一早,朱捕頭和五個捕快換上了商人的服飾,偷偷地溜出縣城,雇了輛大馬車,直向青平縣城趕去。
由於使用了馬車作為腳力,比兩條腿走路快捷了許多,入黑時分,六個人便到了青平縣城,朱捕頭決定先不去打擾張知縣,等案子有了一定的眉目,需要人手抓捕時,再去求助他人。
第二天早晨,朱捕頭帶著五個捕快,在縣城的大街小巷中溜達,這裏經營廚房食品的店鋪不少,油鹽醬醋,唯有鹽巴貴得驚人,還要和油醬醋搭配出售,才可以買得一兩鹽,真是害死人啊!
朱捕頭問道:“老板!有沒有較大批量的鹽巴出售?”
看見幾個人都是商人打扮,而且說的是外地口音,有種猩猩惜猩猩的感覺,老板問道:“幾位客官都是從外地來的吧?”
“是的!我們都是從中州地區過來的,那邊的鹽漲價了,想進些貨迴去出售賺錢,誰知比我們那邊的還貴了幾倍!”朱捕頭說。
老板說道:“客官有所不知,半個月前,河匪們劫了朝廷拔給端州地區銷售的五大船官鹽,這裏的鹽巴突然緊俏,而且端州府還下發官文,到處設卡,不準外地私鹽進入,老夫懷疑是貪官和鹽商勾結,壟斷鹽業市場,趁機銷售他們從外地運過來的私鹽,從中牟取暴利,說不定這些鹽巴,還是賊貨呢?”
“那你店鋪裏銷售的鹽,是從那裏進的貨?”朱捕頭問。
老板說道:“整個青平縣城,都是在街北那間鹽業批發部進的貨,隻是價錢比以前貴了許多,根本賺不了幾個銅錢,隻是沒有鹽巴搭配,那些油醬醋又沒有人問津!”
“多謝老板!那我們去試探一下,大批量的貨,價錢是否可以商量?”
朱捕頭對幾個捕快一揮手,直向街北走去,來到鹽業批發部,朱捕頭直接找到老板,小聲說道:“我們是從中州地區來的鹽商,需要大批貨,但必須是價錢合適,象這樣的貴貨,我們也沒錢賺,你們能不能搞到私貨?”
老板看見幾個人都是商賈打扮,知道有料到,忙說道:“做私貨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我要和上線商量後,才能答應你,明天早上再來吧?”
朱捕頭知道大魚已經上鉤,於是問道:“聽說近來官府到處設卡,查緝私鹽,能不能運出去?”
“他們沒卡,是為了收稅,私鹽準出不準入,用我們的馬車裝運,絕對沒有問題!”
老板看見朱捕頭還問了運輸的事情,更加證實了幾個人是客商無疑,奸商們都是見利忘義的主,他能聯係到大批的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