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阿牛沿著沙灘狂奔,韓秋和陳玉珠緊追不舍,跟了好久一會,來到一片石林之中。
隻見曾阿牛正靠著一塊礁石後掩麵痛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這個七尺昂藏男兒,此刻哭得像個小孩一般。
陳玉珠悲痛難禁,抱頭安慰道:“阿牛哥,你別這樣,是我不好,我不該打你……”
曾阿牛擦幹眼淚,道:“不,玉珠,是我不好,害你們擔心……我娘……確實不在了……”
他能說出這話,證明他終於放下執念,不為傷情所羈。
韓秋心裏放下一塊巨石,耳邊隱約傳來一陣犬吠聲。
陳曾兩人情懷激蕩下,未曾發覺,韓秋臉色一變,生怕自己風聲鶴唳,生出幻聽。
那犬吠聲往這邊趕來,愈發清晰。韓秋和陳玉珠相視看一眼。
韓秋道:“玉珠姐、阿牛哥,你們快走,我來擋住他們!”
陳玉珠白眼道:“就憑你!”韓秋被她嗆著說不出話。
曾阿牛道:“小秋、玉珠我們一起走!”說著站起身來,拉著兩人,便要逃走。
迴首卻見陳玉珠站立不動,臉上盡是哀戚,不由愣了愣。
陳玉珠推開他的手,潸然道:“沒用的,阿牛哥,我們走不掉的……”
“玉珠……”曾阿牛中心如堵,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玉珠從懷裏拿摸一個錢袋,塞到曾阿牛手裏,道:“阿牛哥,這是我多年積攢,你拿去好生保管,娶一個愛你的女子……”
曾阿牛道:“玉珠,我……我……”那句話“今生非你不娶”不知為何,怎麽也說不出口。
陳玉珠淚眼婆娑,轉過身子朝韓秋冷了一眼,道:“你還是他的兄弟,就攔住他!”
說著一扭頭,轉過石礁,向外急步走去。
曾阿牛看著手中錢袋,一時竟沒有迴過神來。
韓秋望著陳玉珠消失方向,心想:“你倒是留給我一個老大難題,我到底是攔住好,還是不攔好?”
在他心中,曾阿牛一定會去追的,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同時,他也一定不會阻攔。
因為,韓秋心中已磨拳擦掌,作好舍命陪君子的打算!
無非就是死,與知己同赴黃泉,見證這人世間最純真的愛情,他死得其哉,樂得其所!
但是,曾阿牛隻是久久佇立,久久佇立,久得讓韓秋心裏發狂!
那犬吠原本向這邊趕來,忽然卻停住了,好久一會,又慢慢地變遠了……
曾阿牛獨立於嶙峋石影、月赤沙白之中,仍是一動不動。
韓秋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阿牛哥……”
曾阿牛長歎一口氣,將手中的錢袋放入懷裏,淡淡地道:“小秋,我們迴去罷。”
韓秋張口欲言,但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曾阿牛不去追陳玉珠,他自然頗為失望,但是他也明白,這種失望毫無理由,甚至可以說,無理取鬧。
殺死一個孤苦伶仃的漁民,對廖家來講不值一提,何況此深夜之際、幽海荒邊,天不知地不覺的……換做自己,也會永絕後患,一殺了之!
一個死掉的、英勇不屈的阿牛哥,一個活著的、膽怯退縮的阿牛哥,自己偏向哪一個?
韓秋並不知道,他隻覺得,有些東西碎了,就是碎了。
但他又有何資格指責?
兩人誰也沒說話,一路無言地走迴木屋前。
曾阿牛在曾大娘床前跪倒,道:“阿娘,阿牛不孝,你在世時,沒有讓你過上一天好日子,你過身了,還讓你在這裏躺了這麽多天……我這就把你安葬,希望娘你在天上,也好好保佑我……”
說罷,找來兩把鐵鍬,遞了韓秋一把,把曾大娘用席子卷著,抱著向後山走去。
韓秋一言不發地跟在他身後,來到一處懸崖邊上。
隻見兩棵古樹之下,有一座土墳,四麵長滿野草。曾阿牛挨著那土墳右側,開始挖了起來。兩人你一鍬我一鏟,挖了一個大坑。
曾阿牛向原來的那土墳拜了拜,又朝曾大娘的屍體跪拜行禮。然後與韓秋一同將曾大娘下放安葬。
其時,東方開始漸漸吐白,一輪白日初升,柔光萬丈。
隻見海上萬裏、層雲盡染,點點沙鷗,往來斜飛,天下無窮、海波自舒,陣陣魚群,集散潛浮。
長風入懷,上下一括,至此方覺天地之寬!
韓秋和曾阿牛兩人坐在樹下歇息,目睹這等景色,隻覺襟懷如洗,神清氣爽,不由相視一笑。
曾阿牛道:“小秋,你在這裏等候一會,我去去就迴。”
韓秋愛極了眼前景色,隨口答道:“好!”
不想這一等,許久不見曾阿牛迴轉。一時困乏,靠在樹上,幽幽睡去,醒來時已是晌午。
隻見來時路徑上,陽光下照,曾阿牛拿著一大布袋,掛在肩上,大步走來。
韓秋叫了聲“阿牛哥”,曾阿牛道:“小秋,讓你久等了!”把那布袋放在地上鋪展開來,裏頭裝的是幾雙碗筷和一個大大的木飯盒。
曾阿牛把飯盒打開,取出裏麵的飯菜,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很是豐盛。
他先給兩座墳前,各盛一大碗白飯,叩拜完畢,才與韓秋一同坐下用食。
韓秋早已餓極了,聞著香氣,食指大動,跟著跪拜完畢,也不客套,兩人埋首虎咽,一頓風卷殘雲。
罷了,曾阿牛把碗筷、飯盒收拾停當,仍用那布包著,背在肩上,站起身來,向韓秋道:“小秋,你還在這裏等著,今晚我們不醉無歸!”
韓秋原想同去,最後卻說:“好,我在這裏等你。”
這次去了不久,便換了麻衣,頭戴白巾,領著兩個裏麵穿著幽海邊尋常漁民的服飾、外麵套著道袍的中年人。
那兩名臨時的道長在墳頭掛上紙幡,燒了黃紙,點上香燭,一人拿著桃木劍,一人拿著鐵鈸,繞著墳頭一邊唱念,一邊擊打、舞蹈。
忙活了半天,直到夕陽西下,暮色沉沉,曾阿牛才送兩人下山。迴來時仍舊背著一大布袋,另一隻手上還提著一大壺酒。
兩人在墳前排開酒水,席地而坐。
曾阿牛給兩人各斟了滿滿一碗,指著原先的那土墳道:“這是我阿爹,他死得早,我三歲時出海打魚,人就沒了,這裏葬的是他穿的一些衣物……”
“我阿娘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長大,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她的養育之恩,我幾輩子都報答不完,可是我非但沒有讓她過上一天好日子,反而……”
說到動情之處,低頭愣愣地看著雙手,臉上盡是痛苦、懊悔之色。
韓秋輕聲喚道:“阿牛哥……”
曾阿牛如夢驚醒,臉上傷痛神色一斂而盡,舉碗道:“小秋,幸虧有你在此陪我,不然,說不定我又要發瘋了……”
韓秋道:“阿牛哥,對不起,是我沒用,幫不上忙……”
心裏卻想:“是了,曾大娘過世後,阿牛哥一個人無處可訴,情難自抑,是以一時迷失心智,我須得多多陪他才是,不如明年再作入京打算……”
隻聽曾阿牛沉吟許久,接著道:“其實,我娘說得對,玉珠跟著我,隻會一輩子挨窮受苦,擔驚受怕……她嫁給那廖老爺,其實最好不過……”
“阿牛哥……”
曾阿牛置若罔聞,道:“我聽說那廖老爺雖好女色,這幾年一連娶了幾門妾侍,但對她們都是極好的……玉珠嫁給他,難免會受些委屈,但是終可以錦衣玉食,一輩子也不愁……”
韓秋搖頭道:“玉珠姐不是那種貪圖享受之人。”
曾阿牛頓了頓,道:“不錯,不然她也不會跟我這個一無所有的臭漁夫好了……”
迴想舊境,倍感柔情;忍看今朝,不勝噓唏。曾阿牛臉上幸福和失落的表情交相替換,變化不定。
韓秋忍不住想說:“既然如此,你忍心看她嫁給他人,既然兩情相悅,何不奮力一搏……”
隨即想到這話不但愚蠢而且惡毒,非把曾阿牛逼上絕路不可!
爾後又想到若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他人所奪,自己能否忍受這份屈辱?不,若真是這樣,那還不如死!
但如果硬要廝守,卻難以給她幸福快樂,那是否忍心讓她離開?還是為了一己之欲,要把她禁錮身邊?”
或者……萬一,她根本不愛自己呢……
想到惆悵處,也不由長太息一聲,心裏落到塵埃低處。
不過轉念又振奮一想:“不,不管她愛不愛我,我也必須要足夠強大,不然誰都可把她搶走,又何以談得上給她幸福安康!”
他一生之中,性子淡泊,說得好聽,是恬淡無爭,說得不好聽,是懶散懈怠,但從未如此刻一般,強烈地要想得到一件東西:有生之年,一定要練就絕世神功。
若有絕藝在身,要解眼前困境,何費吹灰之力?!更不必徒看阿牛哥圍困愁城,彷徨無助……
韓秋和曾阿牛兩人各懷心思,不斷舉碗痛飲,不知時光之逝,一輪明月從海麵生起。
酒酣耳熱處,曾阿牛手指幽海,動情道:“小秋,你看這海上景色多美!”
韓秋點頭應是,曾阿牛道:“這幽海的景色雖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兇險?!每年死於其中的漁民有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我仍然深愛於它,它殺了我的阿爹、叔父和許多兒時的玩伴,但同時又養活了阿娘和我……
“小秋,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朋友,若我不幸身死,你無須替我收葬,隻把屍首丟進這茫茫波濤之中即可…… ”
韓秋絲毫聽不出他言中赴死之意,隻覺他酒壯氣魄,胸膽開張,一改往日拘謹,這番話說得豪氣幹雲。
大丈夫眼中,生死也不過小事而已,當下笑道:“阿牛哥,你不葬在這裏陪伴大娘嗎?!”
……
兩人意氣相投,千杯逢少,越飲越盡興,一直到半夜各自飲得酩酊大醉,抱著酒碗沉沉睡去。
第二日黃昏,一隻鬆鼠不知怎地站在臉上,小爪輕撓,抓得臉皮發癢,才猛然驚醒。
那隻鬆鼠也立刻一灰溜跑到樹上,拿狡黠的眼珠看他。
這是拍拍額頭,隻覺頭痛欲裂,這是他生平第一次飲得爛醉,好不容易迴過神來,四下環顧,隻有兩座土墳和兩棵古木相伴,並不見曾阿牛影蹤。
他坐起身來,胸口有些發沉,伸手一摸,不知何時被人塞了一個錢袋子。
這錢袋子有些眼熟,打開一看,裏麵裝著幾塊碎銀,還有一顆鴿蛋大小的黑色珠子。
這珠子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眼色暗沉,並不起眼,不知作何使用。
韓秋心想曾阿牛或去解手,一時走開,叫喚了幾聲,不見迴應,反而從來處小路的樹林傳來一陣支吾聲音。
不由驚了一跳,拔出匕首,小心走近,隻見一株大樹幹上竟然結實綁了兩個人。
這兩人穿著家丁的服裝,被人撕下一塊,塞到了嘴裏,聽到了韓秋的叫聲,正奮力地掙紮著。
韓秋取下其中一人嘴裏的衣布,那人道:“小少俠救命!”
韓秋道:“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會被綁在這裏?”
那人麵露猶豫之色,韓秋道:“你不說,那隻好請你們繼續在這裏呆著,這裏偏僻得很,到時餓死可別怪我!”
說著,作勢把布團往他嘴裏塞迴去。
那人惶恐道:“小少俠饒命!”當即一一說明。
原來這兩人正是前天晚上追蹤陳玉珠的其中兩名廖家家丁。
今日是廖老爺迎娶陳玉珠的日子,那廖主管怕曾阿牛鬧事,特留這兩人監視。
兩人昨晚看韓秋、曾阿牛喝得昏睡,一時放下戒備,也各自靠著樹幹不覺熟睡起來。
醒來時,看見曾阿牛拿著棍子在前,一時猝不及防,被他一人一下敲在腦袋上,再張眼時,就被綁在樹上了。
韓秋想起曾阿牛昨夜所言,不覺心裏一涼,暗忖:“難道阿牛哥一早心存死誌?我可真傻,竟然絲毫未覺!”
當即狂奔而去,隻留那人兀自喊道:“小少俠,你還沒替我們鬆綁呢!”亦然不顧。
走下山來,朝著玉溪鎮方向追去,約行了十裏路,隻聽路上傳來一陣叱喝聲、打鬥聲。
躲入樹後張看,隻見道路前方,十來個高壯漢子,手執明晃晃的單刀圍成一團。
被圍那人渾身是血,橫眉怒目,拿著一柄魚叉,掄擺橫掃,唿唿作響。
不是曾阿牛是誰?!
後方不遠處有一頂青衣小轎,一名女子身著紅裙,頭戴鳳冠,被兩人各押著一邊胳膊,掙脫不得,心急如焚地望向被圍困的曾阿牛。
不是陳玉珠是誰?!
另外還有一人,麵皮黃瘦,顴骨高突,騎著一頭瘦驢,站在轎邊,叫罵連連,指揮著眾人對曾阿牛圍困撲打。
聽那聲音,分明是前日夜裏率領眾人追拿陳玉珠的“廖主管”!
隻見曾阿牛正靠著一塊礁石後掩麵痛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這個七尺昂藏男兒,此刻哭得像個小孩一般。
陳玉珠悲痛難禁,抱頭安慰道:“阿牛哥,你別這樣,是我不好,我不該打你……”
曾阿牛擦幹眼淚,道:“不,玉珠,是我不好,害你們擔心……我娘……確實不在了……”
他能說出這話,證明他終於放下執念,不為傷情所羈。
韓秋心裏放下一塊巨石,耳邊隱約傳來一陣犬吠聲。
陳曾兩人情懷激蕩下,未曾發覺,韓秋臉色一變,生怕自己風聲鶴唳,生出幻聽。
那犬吠聲往這邊趕來,愈發清晰。韓秋和陳玉珠相視看一眼。
韓秋道:“玉珠姐、阿牛哥,你們快走,我來擋住他們!”
陳玉珠白眼道:“就憑你!”韓秋被她嗆著說不出話。
曾阿牛道:“小秋、玉珠我們一起走!”說著站起身來,拉著兩人,便要逃走。
迴首卻見陳玉珠站立不動,臉上盡是哀戚,不由愣了愣。
陳玉珠推開他的手,潸然道:“沒用的,阿牛哥,我們走不掉的……”
“玉珠……”曾阿牛中心如堵,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玉珠從懷裏拿摸一個錢袋,塞到曾阿牛手裏,道:“阿牛哥,這是我多年積攢,你拿去好生保管,娶一個愛你的女子……”
曾阿牛道:“玉珠,我……我……”那句話“今生非你不娶”不知為何,怎麽也說不出口。
陳玉珠淚眼婆娑,轉過身子朝韓秋冷了一眼,道:“你還是他的兄弟,就攔住他!”
說著一扭頭,轉過石礁,向外急步走去。
曾阿牛看著手中錢袋,一時竟沒有迴過神來。
韓秋望著陳玉珠消失方向,心想:“你倒是留給我一個老大難題,我到底是攔住好,還是不攔好?”
在他心中,曾阿牛一定會去追的,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同時,他也一定不會阻攔。
因為,韓秋心中已磨拳擦掌,作好舍命陪君子的打算!
無非就是死,與知己同赴黃泉,見證這人世間最純真的愛情,他死得其哉,樂得其所!
但是,曾阿牛隻是久久佇立,久久佇立,久得讓韓秋心裏發狂!
那犬吠原本向這邊趕來,忽然卻停住了,好久一會,又慢慢地變遠了……
曾阿牛獨立於嶙峋石影、月赤沙白之中,仍是一動不動。
韓秋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阿牛哥……”
曾阿牛長歎一口氣,將手中的錢袋放入懷裏,淡淡地道:“小秋,我們迴去罷。”
韓秋張口欲言,但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曾阿牛不去追陳玉珠,他自然頗為失望,但是他也明白,這種失望毫無理由,甚至可以說,無理取鬧。
殺死一個孤苦伶仃的漁民,對廖家來講不值一提,何況此深夜之際、幽海荒邊,天不知地不覺的……換做自己,也會永絕後患,一殺了之!
一個死掉的、英勇不屈的阿牛哥,一個活著的、膽怯退縮的阿牛哥,自己偏向哪一個?
韓秋並不知道,他隻覺得,有些東西碎了,就是碎了。
但他又有何資格指責?
兩人誰也沒說話,一路無言地走迴木屋前。
曾阿牛在曾大娘床前跪倒,道:“阿娘,阿牛不孝,你在世時,沒有讓你過上一天好日子,你過身了,還讓你在這裏躺了這麽多天……我這就把你安葬,希望娘你在天上,也好好保佑我……”
說罷,找來兩把鐵鍬,遞了韓秋一把,把曾大娘用席子卷著,抱著向後山走去。
韓秋一言不發地跟在他身後,來到一處懸崖邊上。
隻見兩棵古樹之下,有一座土墳,四麵長滿野草。曾阿牛挨著那土墳右側,開始挖了起來。兩人你一鍬我一鏟,挖了一個大坑。
曾阿牛向原來的那土墳拜了拜,又朝曾大娘的屍體跪拜行禮。然後與韓秋一同將曾大娘下放安葬。
其時,東方開始漸漸吐白,一輪白日初升,柔光萬丈。
隻見海上萬裏、層雲盡染,點點沙鷗,往來斜飛,天下無窮、海波自舒,陣陣魚群,集散潛浮。
長風入懷,上下一括,至此方覺天地之寬!
韓秋和曾阿牛兩人坐在樹下歇息,目睹這等景色,隻覺襟懷如洗,神清氣爽,不由相視一笑。
曾阿牛道:“小秋,你在這裏等候一會,我去去就迴。”
韓秋愛極了眼前景色,隨口答道:“好!”
不想這一等,許久不見曾阿牛迴轉。一時困乏,靠在樹上,幽幽睡去,醒來時已是晌午。
隻見來時路徑上,陽光下照,曾阿牛拿著一大布袋,掛在肩上,大步走來。
韓秋叫了聲“阿牛哥”,曾阿牛道:“小秋,讓你久等了!”把那布袋放在地上鋪展開來,裏頭裝的是幾雙碗筷和一個大大的木飯盒。
曾阿牛把飯盒打開,取出裏麵的飯菜,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很是豐盛。
他先給兩座墳前,各盛一大碗白飯,叩拜完畢,才與韓秋一同坐下用食。
韓秋早已餓極了,聞著香氣,食指大動,跟著跪拜完畢,也不客套,兩人埋首虎咽,一頓風卷殘雲。
罷了,曾阿牛把碗筷、飯盒收拾停當,仍用那布包著,背在肩上,站起身來,向韓秋道:“小秋,你還在這裏等著,今晚我們不醉無歸!”
韓秋原想同去,最後卻說:“好,我在這裏等你。”
這次去了不久,便換了麻衣,頭戴白巾,領著兩個裏麵穿著幽海邊尋常漁民的服飾、外麵套著道袍的中年人。
那兩名臨時的道長在墳頭掛上紙幡,燒了黃紙,點上香燭,一人拿著桃木劍,一人拿著鐵鈸,繞著墳頭一邊唱念,一邊擊打、舞蹈。
忙活了半天,直到夕陽西下,暮色沉沉,曾阿牛才送兩人下山。迴來時仍舊背著一大布袋,另一隻手上還提著一大壺酒。
兩人在墳前排開酒水,席地而坐。
曾阿牛給兩人各斟了滿滿一碗,指著原先的那土墳道:“這是我阿爹,他死得早,我三歲時出海打魚,人就沒了,這裏葬的是他穿的一些衣物……”
“我阿娘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長大,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她的養育之恩,我幾輩子都報答不完,可是我非但沒有讓她過上一天好日子,反而……”
說到動情之處,低頭愣愣地看著雙手,臉上盡是痛苦、懊悔之色。
韓秋輕聲喚道:“阿牛哥……”
曾阿牛如夢驚醒,臉上傷痛神色一斂而盡,舉碗道:“小秋,幸虧有你在此陪我,不然,說不定我又要發瘋了……”
韓秋道:“阿牛哥,對不起,是我沒用,幫不上忙……”
心裏卻想:“是了,曾大娘過世後,阿牛哥一個人無處可訴,情難自抑,是以一時迷失心智,我須得多多陪他才是,不如明年再作入京打算……”
隻聽曾阿牛沉吟許久,接著道:“其實,我娘說得對,玉珠跟著我,隻會一輩子挨窮受苦,擔驚受怕……她嫁給那廖老爺,其實最好不過……”
“阿牛哥……”
曾阿牛置若罔聞,道:“我聽說那廖老爺雖好女色,這幾年一連娶了幾門妾侍,但對她們都是極好的……玉珠嫁給他,難免會受些委屈,但是終可以錦衣玉食,一輩子也不愁……”
韓秋搖頭道:“玉珠姐不是那種貪圖享受之人。”
曾阿牛頓了頓,道:“不錯,不然她也不會跟我這個一無所有的臭漁夫好了……”
迴想舊境,倍感柔情;忍看今朝,不勝噓唏。曾阿牛臉上幸福和失落的表情交相替換,變化不定。
韓秋忍不住想說:“既然如此,你忍心看她嫁給他人,既然兩情相悅,何不奮力一搏……”
隨即想到這話不但愚蠢而且惡毒,非把曾阿牛逼上絕路不可!
爾後又想到若自己心愛的女人為他人所奪,自己能否忍受這份屈辱?不,若真是這樣,那還不如死!
但如果硬要廝守,卻難以給她幸福快樂,那是否忍心讓她離開?還是為了一己之欲,要把她禁錮身邊?”
或者……萬一,她根本不愛自己呢……
想到惆悵處,也不由長太息一聲,心裏落到塵埃低處。
不過轉念又振奮一想:“不,不管她愛不愛我,我也必須要足夠強大,不然誰都可把她搶走,又何以談得上給她幸福安康!”
他一生之中,性子淡泊,說得好聽,是恬淡無爭,說得不好聽,是懶散懈怠,但從未如此刻一般,強烈地要想得到一件東西:有生之年,一定要練就絕世神功。
若有絕藝在身,要解眼前困境,何費吹灰之力?!更不必徒看阿牛哥圍困愁城,彷徨無助……
韓秋和曾阿牛兩人各懷心思,不斷舉碗痛飲,不知時光之逝,一輪明月從海麵生起。
酒酣耳熱處,曾阿牛手指幽海,動情道:“小秋,你看這海上景色多美!”
韓秋點頭應是,曾阿牛道:“這幽海的景色雖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兇險?!每年死於其中的漁民有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我仍然深愛於它,它殺了我的阿爹、叔父和許多兒時的玩伴,但同時又養活了阿娘和我……
“小秋,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朋友,若我不幸身死,你無須替我收葬,隻把屍首丟進這茫茫波濤之中即可…… ”
韓秋絲毫聽不出他言中赴死之意,隻覺他酒壯氣魄,胸膽開張,一改往日拘謹,這番話說得豪氣幹雲。
大丈夫眼中,生死也不過小事而已,當下笑道:“阿牛哥,你不葬在這裏陪伴大娘嗎?!”
……
兩人意氣相投,千杯逢少,越飲越盡興,一直到半夜各自飲得酩酊大醉,抱著酒碗沉沉睡去。
第二日黃昏,一隻鬆鼠不知怎地站在臉上,小爪輕撓,抓得臉皮發癢,才猛然驚醒。
那隻鬆鼠也立刻一灰溜跑到樹上,拿狡黠的眼珠看他。
這是拍拍額頭,隻覺頭痛欲裂,這是他生平第一次飲得爛醉,好不容易迴過神來,四下環顧,隻有兩座土墳和兩棵古木相伴,並不見曾阿牛影蹤。
他坐起身來,胸口有些發沉,伸手一摸,不知何時被人塞了一個錢袋子。
這錢袋子有些眼熟,打開一看,裏麵裝著幾塊碎銀,還有一顆鴿蛋大小的黑色珠子。
這珠子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眼色暗沉,並不起眼,不知作何使用。
韓秋心想曾阿牛或去解手,一時走開,叫喚了幾聲,不見迴應,反而從來處小路的樹林傳來一陣支吾聲音。
不由驚了一跳,拔出匕首,小心走近,隻見一株大樹幹上竟然結實綁了兩個人。
這兩人穿著家丁的服裝,被人撕下一塊,塞到了嘴裏,聽到了韓秋的叫聲,正奮力地掙紮著。
韓秋取下其中一人嘴裏的衣布,那人道:“小少俠救命!”
韓秋道:“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會被綁在這裏?”
那人麵露猶豫之色,韓秋道:“你不說,那隻好請你們繼續在這裏呆著,這裏偏僻得很,到時餓死可別怪我!”
說著,作勢把布團往他嘴裏塞迴去。
那人惶恐道:“小少俠饒命!”當即一一說明。
原來這兩人正是前天晚上追蹤陳玉珠的其中兩名廖家家丁。
今日是廖老爺迎娶陳玉珠的日子,那廖主管怕曾阿牛鬧事,特留這兩人監視。
兩人昨晚看韓秋、曾阿牛喝得昏睡,一時放下戒備,也各自靠著樹幹不覺熟睡起來。
醒來時,看見曾阿牛拿著棍子在前,一時猝不及防,被他一人一下敲在腦袋上,再張眼時,就被綁在樹上了。
韓秋想起曾阿牛昨夜所言,不覺心裏一涼,暗忖:“難道阿牛哥一早心存死誌?我可真傻,竟然絲毫未覺!”
當即狂奔而去,隻留那人兀自喊道:“小少俠,你還沒替我們鬆綁呢!”亦然不顧。
走下山來,朝著玉溪鎮方向追去,約行了十裏路,隻聽路上傳來一陣叱喝聲、打鬥聲。
躲入樹後張看,隻見道路前方,十來個高壯漢子,手執明晃晃的單刀圍成一團。
被圍那人渾身是血,橫眉怒目,拿著一柄魚叉,掄擺橫掃,唿唿作響。
不是曾阿牛是誰?!
後方不遠處有一頂青衣小轎,一名女子身著紅裙,頭戴鳳冠,被兩人各押著一邊胳膊,掙脫不得,心急如焚地望向被圍困的曾阿牛。
不是陳玉珠是誰?!
另外還有一人,麵皮黃瘦,顴骨高突,騎著一頭瘦驢,站在轎邊,叫罵連連,指揮著眾人對曾阿牛圍困撲打。
聽那聲音,分明是前日夜裏率領眾人追拿陳玉珠的“廖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