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私藏心珠
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 作者:紅豆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元擊敗兩位鬼門大將的動靜很大,先有北鬥星現五明兩暗之相,後有七星宣威成北鬥星墜之相。
因此天理教主的密探十分確定來者是七星宮道人,天理教主收到其傳信後亦有同感。
“幸好我接下查察司暗探之職,前往五毒教中安心潛伏,否則今日定會兇多吉少。”
“不過,八月贖人之事已經過去,為何今月不同往常竟多出一次贖人事件。
難道那七星宮道人對我起了必殺之心,即便冒著身損風險,也要硬闖枉死城將我擊殺。”
“不該如此才對,我隻是通過陰陽門向稻香村派遣了幾位密探,且全部被他抓捕,他哪來這麽大火氣。”
天理教主百思不得其解,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七星宮道人為何擅闖枉死城。
突然他覺察到了什麽,隨即向城中密探傳信詢問。
“那道人入城時可有異樣,三位判官有無統領陰兵鬼將圍剿他?”
密探聞言不由四處打量片刻,待確定枉死城兵將毫無異動後方才迴複傳信。
“教主,城中並無異常,那道人已前往枉死判官殿。
觀其行為應當是對應贖人事件的無智之人,否則他怎會知曉枉死判官殿方位。”
天理教主留在枉死城的密探皆是忠心聰慧之人。
他們見周元無需問路就走向枉死判官殿,又對城中陰魂鬼將、坊街諸景視而不見,便猜測他是無智之人。
平心而論他們的推測很有道理,無智之人與有智之人差異很大,初入幽冥不存好奇者多半是無智之人。
可他們不知道,周元雖首次進入枉死城,但他的香火化身曾多次出入此地。
為此,他對城中諸事頗為了解,自然不會好奇張望。
天理教主聽聞密探之言安心不少,看來是有人通過某件委托推動了此次贖人事件,那位七星宮道人並非是來尋他的。
“諸位辛苦,等我返迴枉死城後定有厚賜。”
出言安撫城中密探後,天理教主立刻傳信判官殿外的有智鬼差,命其謹慎留意七星宮道人的行為舉止。
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需多加驗證才能徹底安心。
與天理教主不同的是,周元由於信息優勢更為了解當下局麵。
他知道,當自己與兩位鬼門大將開始爭鬥,天理教主的密探就會發現有人闖關。
畢竟陰兵鬼將毫無表示的行為太過顯眼,無需細想便知來者所行之事符合枉死城規則。
為此他不準備多此一舉故意隱藏身形,而是光明正大的走向了枉死判官殿。
當他抵達判官殿時枉死判官十分配合,揮手展開枉死墨卷並拋來一支尋魂簽。
“七星宮道人善解諸禍、能消劫本,不想也會存有遺憾,需來查這枉死墨卷。
請道長上書枉死之人姓名,其陰魂你可帶走,卻不能強求功過。”
“多謝判官提供便利。”
周元答謝後,揮動尋魂簽寫下‘玉衡真人胞弟馮興’八字。
下一刻,尋魂簽化血蛇入枉死墨卷來迴遊動,不多時拖出數十枚朱紅篆字。
【故名:馮興】
【前世籍貫:莒國慶寧郡鬆韶縣】
【姻緣:同縣苗家女春秀】
【枉死之因:拒服靈藥醫病患,悠悠而終去心結。】
【生魂去向:秉性有缺被子孫跋扈所累,判入枉死獄第三層,受二十五載孤苦之刑。】
【新生之果:刑滿後可入人間道輪迴。】
【福禍之記:因長兄威名仁德一時卻難抵後人之禍,不得已做出包庇之舉,致使沾染他人罪業,亦何嚐不是自我罪業。】
看到玉衡真人胞弟的功過記錄,周元方才明白事件名稱為何是,人之福罪非外物、消來度去終自承。
原來玉衡真人撫照他的胞弟,其胞弟又以自身威望去包庇子孫,這度來度去所得功過終須自己承受。
從表相來看諸事因玉衡真人而起,是他的關照促成此等功過。
但實際上他的胞弟並不冤枉,若其不過多包庇嚴厲教導,又如何會累及自身。
另外莒國慶寧郡之名周元並不陌生,他曾經動用枉死墨卷查尋天理教主時,其眾多職位中就有【莒國慶寧郡公】。
“如何,道長可要贖人,若是要的話我當通傳鎮獄判官,讓其前往枉死獄第三層提人。”
“我受托而來,無法代其做出決定,請判官將枉死之魂交給我吧。”
枉死判官聞言揮動手中朱筆在尋魂簽上寫下幾枚字跡,隨即拋入枉死墨卷之中。
不多時鎮獄判官閃現而至,遞給周元一幅老翁愁苦圖。
“你要的枉死之魂就在此畫中,其肉身已腐全無還陽可能,如何取舍由你等而定。”
【叮,獲得容魂陰卷,可容納一位陰魂於內安歇,內有一丈之地、草屋一間。
注:當前容納陰魂為事件單位,玉衡真人之胞弟馮興。】
容魂陰卷的效果並不出色,但作為附贈之物也不必在意優劣。
見周元接下畫卷,枉死判官抬腳離桌案、下高台。
“請隨我來,殿後有熾風門,內連陽脈風災起而通陽,在風災終止前入內可傳送離開。”
其實周元不必走熾風門,招來香火化身施展鬼門通幽術一樣可返迴人間。
但為了走完事件流程,他還是進入了熾風門,殿外有智陰差見此忙向天理教主匯報。
“教主那人言語並無不妥,但說出‘受托’一詞,應當有些內情。”
天理教主聞言證實心中所想不由安下心來,但周元返迴鬥齋七星宮後卻另有收獲。
【叮,蜃魂迷心宗再次失竊,已改變對彩戲門的立場,有幾率派遣門人洗劫彩戲門。】
【叮,已觸發特殊事件,彩戲入境、查漏補缺。
蜃魂迷心宗弟子私藏迷心珠,並謊稱已被彩戲師取走。】
突然出現的提示令周元意識到,譚越之前很可能並未離開蜃魂迷心宗,或者說未盡全功去而複返。
蜃魂迷心宗子弟也趁機查漏補缺,取走了自己所需之物。
“彩戲入境、查漏補缺,卻是裏應外合各取所需。
看來譚越老師入道律塔靜修前,此等事件應該不會稀少。”
因此天理教主的密探十分確定來者是七星宮道人,天理教主收到其傳信後亦有同感。
“幸好我接下查察司暗探之職,前往五毒教中安心潛伏,否則今日定會兇多吉少。”
“不過,八月贖人之事已經過去,為何今月不同往常竟多出一次贖人事件。
難道那七星宮道人對我起了必殺之心,即便冒著身損風險,也要硬闖枉死城將我擊殺。”
“不該如此才對,我隻是通過陰陽門向稻香村派遣了幾位密探,且全部被他抓捕,他哪來這麽大火氣。”
天理教主百思不得其解,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七星宮道人為何擅闖枉死城。
突然他覺察到了什麽,隨即向城中密探傳信詢問。
“那道人入城時可有異樣,三位判官有無統領陰兵鬼將圍剿他?”
密探聞言不由四處打量片刻,待確定枉死城兵將毫無異動後方才迴複傳信。
“教主,城中並無異常,那道人已前往枉死判官殿。
觀其行為應當是對應贖人事件的無智之人,否則他怎會知曉枉死判官殿方位。”
天理教主留在枉死城的密探皆是忠心聰慧之人。
他們見周元無需問路就走向枉死判官殿,又對城中陰魂鬼將、坊街諸景視而不見,便猜測他是無智之人。
平心而論他們的推測很有道理,無智之人與有智之人差異很大,初入幽冥不存好奇者多半是無智之人。
可他們不知道,周元雖首次進入枉死城,但他的香火化身曾多次出入此地。
為此,他對城中諸事頗為了解,自然不會好奇張望。
天理教主聽聞密探之言安心不少,看來是有人通過某件委托推動了此次贖人事件,那位七星宮道人並非是來尋他的。
“諸位辛苦,等我返迴枉死城後定有厚賜。”
出言安撫城中密探後,天理教主立刻傳信判官殿外的有智鬼差,命其謹慎留意七星宮道人的行為舉止。
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需多加驗證才能徹底安心。
與天理教主不同的是,周元由於信息優勢更為了解當下局麵。
他知道,當自己與兩位鬼門大將開始爭鬥,天理教主的密探就會發現有人闖關。
畢竟陰兵鬼將毫無表示的行為太過顯眼,無需細想便知來者所行之事符合枉死城規則。
為此他不準備多此一舉故意隱藏身形,而是光明正大的走向了枉死判官殿。
當他抵達判官殿時枉死判官十分配合,揮手展開枉死墨卷並拋來一支尋魂簽。
“七星宮道人善解諸禍、能消劫本,不想也會存有遺憾,需來查這枉死墨卷。
請道長上書枉死之人姓名,其陰魂你可帶走,卻不能強求功過。”
“多謝判官提供便利。”
周元答謝後,揮動尋魂簽寫下‘玉衡真人胞弟馮興’八字。
下一刻,尋魂簽化血蛇入枉死墨卷來迴遊動,不多時拖出數十枚朱紅篆字。
【故名:馮興】
【前世籍貫:莒國慶寧郡鬆韶縣】
【姻緣:同縣苗家女春秀】
【枉死之因:拒服靈藥醫病患,悠悠而終去心結。】
【生魂去向:秉性有缺被子孫跋扈所累,判入枉死獄第三層,受二十五載孤苦之刑。】
【新生之果:刑滿後可入人間道輪迴。】
【福禍之記:因長兄威名仁德一時卻難抵後人之禍,不得已做出包庇之舉,致使沾染他人罪業,亦何嚐不是自我罪業。】
看到玉衡真人胞弟的功過記錄,周元方才明白事件名稱為何是,人之福罪非外物、消來度去終自承。
原來玉衡真人撫照他的胞弟,其胞弟又以自身威望去包庇子孫,這度來度去所得功過終須自己承受。
從表相來看諸事因玉衡真人而起,是他的關照促成此等功過。
但實際上他的胞弟並不冤枉,若其不過多包庇嚴厲教導,又如何會累及自身。
另外莒國慶寧郡之名周元並不陌生,他曾經動用枉死墨卷查尋天理教主時,其眾多職位中就有【莒國慶寧郡公】。
“如何,道長可要贖人,若是要的話我當通傳鎮獄判官,讓其前往枉死獄第三層提人。”
“我受托而來,無法代其做出決定,請判官將枉死之魂交給我吧。”
枉死判官聞言揮動手中朱筆在尋魂簽上寫下幾枚字跡,隨即拋入枉死墨卷之中。
不多時鎮獄判官閃現而至,遞給周元一幅老翁愁苦圖。
“你要的枉死之魂就在此畫中,其肉身已腐全無還陽可能,如何取舍由你等而定。”
【叮,獲得容魂陰卷,可容納一位陰魂於內安歇,內有一丈之地、草屋一間。
注:當前容納陰魂為事件單位,玉衡真人之胞弟馮興。】
容魂陰卷的效果並不出色,但作為附贈之物也不必在意優劣。
見周元接下畫卷,枉死判官抬腳離桌案、下高台。
“請隨我來,殿後有熾風門,內連陽脈風災起而通陽,在風災終止前入內可傳送離開。”
其實周元不必走熾風門,招來香火化身施展鬼門通幽術一樣可返迴人間。
但為了走完事件流程,他還是進入了熾風門,殿外有智陰差見此忙向天理教主匯報。
“教主那人言語並無不妥,但說出‘受托’一詞,應當有些內情。”
天理教主聞言證實心中所想不由安下心來,但周元返迴鬥齋七星宮後卻另有收獲。
【叮,蜃魂迷心宗再次失竊,已改變對彩戲門的立場,有幾率派遣門人洗劫彩戲門。】
【叮,已觸發特殊事件,彩戲入境、查漏補缺。
蜃魂迷心宗弟子私藏迷心珠,並謊稱已被彩戲師取走。】
突然出現的提示令周元意識到,譚越之前很可能並未離開蜃魂迷心宗,或者說未盡全功去而複返。
蜃魂迷心宗子弟也趁機查漏補缺,取走了自己所需之物。
“彩戲入境、查漏補缺,卻是裏應外合各取所需。
看來譚越老師入道律塔靜修前,此等事件應該不會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