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好鎮(二十四)泥人與紙人
解剖詭異後我無敵了,這很合理吧 作者:一隻小小小藍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迎親隊伍依舊是熱熱鬧鬧的,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化。
宛如長龍的隊伍敲鑼打鼓,高昂的曲調總算是到達了頂點,華貴的樂器再怎麽敲打也演奏不出更高的聲調。
空曠的山洞裏。
“胡子,咱們好像走到頭了。”
轎子放下,胡耀往周邦身邊靠了靠,小聲說道。
周邦臉色鐵青,麵前的場景讓他感到格外危險。
近五十米高的山洞內,洞壁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岩洞,形狀各異但都怪峻無比,底下一圈的燭台非但沒有讓山洞變得敞亮,反而平添幾分驚悚和怪誕,像是擇人而噬的怪物。
起碼有五個人高的半身泥像置於鎏金的蓮花台上,頂上卻不是正襟危坐的佛陀菩薩,而是猙獰的蟲頭。
泥像根本沒有經過多少雕刻,巨蟲的形態未能表現出幾分,甚至連到底屬於何種物種都分辨不清,但寥寥幾筆的刀刻,卻讓泥像中的邪氣盡顯,讓人僅僅遙望一眼,便如同被毒蛇纏繞一般的窒息。
紙人帶著隊伍在泥像前停下,周邦他們也跟著另一夥紙人的動作將轎子放下。
沒辦法,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抬了起來,自然避無可避地看見了周圍密密麻麻排在一邊的紙人。
不過其他研究員的反應反倒沒有許明那麽大,估計是年紀比許明大上一些的緣故,雖然都不可避免的被嚇了一跳,但至少情緒都控製得不錯,不至於叫出聲來,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老學究此時也靠了過來,他經曆過無數詭異事件,眼前這景象雖然驚悚,但是還不至於讓他亂了陣腳。
“周隊長,這是怎麽迴事,常先生呢?”他靠得相對這幾個人更遠,此前並沒有察覺出轎子的異常。
“呃,這件事有點複雜,總之咱們現在可能遇上麻煩了。”周邦頗為尷尬地打了個哈哈,然後又把目光瞟向了前邊的泥像。
這東西他明明探查不到一絲詭氣,可是就是讓他感到格外的危險。
“靠過來些。”周邦對其他人輕聲說道。
其他人趕忙往周邦身邊擠了擠,幾個人圍著轎子站成了一個圈。
幾個人剛擠過來,旁邊的紙人突然像是得到了某種號令,不再像常人一樣的嬉戲打鬧,停下了多餘的動作,僵硬地往泥像走去。
不對,應該不能說是走,因為這群紙人已經像是失去了靈性,重新變迴了呆板的死物,無法違背自然的規律,隻能一蹦一蹦地往泥像靠。
紙人們蹦到泥像麵前,像是突然被抽走了維持運動的絲線,輕飄飄的身體失去了所有維持運動慣性的力量,無力地飄落在地上。
就在周邦還在困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的時候,紙人,不對,現在應該是紙片再次飄飛起來,像是枯落的樹葉一樣飄飄蕩蕩又飛到了泥像上。
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的紙片無風自動,統統飄到泥像上。
涇渭分明的白紙和黃泥接觸在一起,白紙竟是開始變色,原本白得有些不真實的紙漸漸褪色,慢慢轉變成和蟲頭同色的褐黃。
當然不隻有顏色發生了轉變,大片的紙人竟是正在慢慢融進泥像之中,像是那紙和黃泥仿佛原本就是一體,這一相融簡直沒有任何阻礙。
幾乎遮住所有人視線的紙片統統換做黃泥,融進了粗製濫造的泥像之中,最終變成了泥蟲的養料。
而原本看不出什麽東西的蟲頭,竟是大變樣,頭隆如牛,複眼前凸,口器外翻,儼然是一隻新物種惡蟲。
周邦哪裏還看不出來,這些紙片是在補足這個泥像!
而補足後的泥像顯然已經擺脫了某種桎梏,死板的複眼突然變得靈動起來,泥塑的眼睛突然調轉方向,齊齊轉過來,像是打量自己的獵物一樣盯著周邦幾人。
周邦被這一眼盯得毛骨悚然,背後汗毛倒豎,這絕不是一個死物可以帶給他的壓迫感!
周邦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掏出了那隻錦囊,原來的詭器他放到了自己的(準確說是謝安濟之前給他的)儲物詭器裏,所以他隻拿了兩樣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冷靜下來,認真思考!】
【實在想不到,再拿三件】
周邦:???
周邦強忍住把它直接撕得粉碎的衝動,反複又看了好幾遍,就連旁邊的胡耀和崔武都懷疑他是不是出什麽毛病了,可是紙上確實隻有這幾個字,依舊是標準的仿宋體。
和之前的廢話文學一樣,這張字條上寫的東西也很抽象。
不是,我啥時候不冷靜了,我啥時候沒動腦子了?
周邦現在很委屈,但是這麽多人的命現在都在他肩膀上,他還真就得好好想想。
泥像現在沒有直接動手,隻是怪瘮人地盯著自己這群人,排除掉它善心大發,突然不想對自己等人動手的緣故,較大可能是因為還沒到合適的時機或者因為某種條件,他們暫時不能動手,需要滿足某種條件之後才能下手。
在周邦心裏,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畢竟他們他們在這個山洞裏也待了不少時間,沒道理到了目的地還要繼續等,更何況紙片都已經融進了泥人身體裏,應當已經補足了才對。
那是什麽條件沒滿足?
規則!
周邦的腦子現在轉得格外快,立刻就想到關鍵。
他從進詭域到現在,並沒有發現過任何寫著規則的提示,這當然不意味著他們這個“下人”身份就不需要規則,隻不過這個規則需要他們自己領悟。
周邦立刻又聯想到陳為曾經反複向他提起的東西——身份!
每個人需要遵循的規則是和他的身份相關的!
所以泥人之所以還沒有對他們下手,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違背身為“下人”應當遵守的規則!
周邦先是慶幸他剛才讓所有人在原地休息待命,想違規都沒地方去。
但他又沒法高興起來,因為破局之法還是沒有找到,他們總不可能在這裏一直幹站著。
這個時候,周邦再次拿出了那個令他又愛又恨的錦囊。
宛如長龍的隊伍敲鑼打鼓,高昂的曲調總算是到達了頂點,華貴的樂器再怎麽敲打也演奏不出更高的聲調。
空曠的山洞裏。
“胡子,咱們好像走到頭了。”
轎子放下,胡耀往周邦身邊靠了靠,小聲說道。
周邦臉色鐵青,麵前的場景讓他感到格外危險。
近五十米高的山洞內,洞壁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岩洞,形狀各異但都怪峻無比,底下一圈的燭台非但沒有讓山洞變得敞亮,反而平添幾分驚悚和怪誕,像是擇人而噬的怪物。
起碼有五個人高的半身泥像置於鎏金的蓮花台上,頂上卻不是正襟危坐的佛陀菩薩,而是猙獰的蟲頭。
泥像根本沒有經過多少雕刻,巨蟲的形態未能表現出幾分,甚至連到底屬於何種物種都分辨不清,但寥寥幾筆的刀刻,卻讓泥像中的邪氣盡顯,讓人僅僅遙望一眼,便如同被毒蛇纏繞一般的窒息。
紙人帶著隊伍在泥像前停下,周邦他們也跟著另一夥紙人的動作將轎子放下。
沒辦法,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抬了起來,自然避無可避地看見了周圍密密麻麻排在一邊的紙人。
不過其他研究員的反應反倒沒有許明那麽大,估計是年紀比許明大上一些的緣故,雖然都不可避免的被嚇了一跳,但至少情緒都控製得不錯,不至於叫出聲來,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老學究此時也靠了過來,他經曆過無數詭異事件,眼前這景象雖然驚悚,但是還不至於讓他亂了陣腳。
“周隊長,這是怎麽迴事,常先生呢?”他靠得相對這幾個人更遠,此前並沒有察覺出轎子的異常。
“呃,這件事有點複雜,總之咱們現在可能遇上麻煩了。”周邦頗為尷尬地打了個哈哈,然後又把目光瞟向了前邊的泥像。
這東西他明明探查不到一絲詭氣,可是就是讓他感到格外的危險。
“靠過來些。”周邦對其他人輕聲說道。
其他人趕忙往周邦身邊擠了擠,幾個人圍著轎子站成了一個圈。
幾個人剛擠過來,旁邊的紙人突然像是得到了某種號令,不再像常人一樣的嬉戲打鬧,停下了多餘的動作,僵硬地往泥像走去。
不對,應該不能說是走,因為這群紙人已經像是失去了靈性,重新變迴了呆板的死物,無法違背自然的規律,隻能一蹦一蹦地往泥像靠。
紙人們蹦到泥像麵前,像是突然被抽走了維持運動的絲線,輕飄飄的身體失去了所有維持運動慣性的力量,無力地飄落在地上。
就在周邦還在困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的時候,紙人,不對,現在應該是紙片再次飄飛起來,像是枯落的樹葉一樣飄飄蕩蕩又飛到了泥像上。
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的紙片無風自動,統統飄到泥像上。
涇渭分明的白紙和黃泥接觸在一起,白紙竟是開始變色,原本白得有些不真實的紙漸漸褪色,慢慢轉變成和蟲頭同色的褐黃。
當然不隻有顏色發生了轉變,大片的紙人竟是正在慢慢融進泥像之中,像是那紙和黃泥仿佛原本就是一體,這一相融簡直沒有任何阻礙。
幾乎遮住所有人視線的紙片統統換做黃泥,融進了粗製濫造的泥像之中,最終變成了泥蟲的養料。
而原本看不出什麽東西的蟲頭,竟是大變樣,頭隆如牛,複眼前凸,口器外翻,儼然是一隻新物種惡蟲。
周邦哪裏還看不出來,這些紙片是在補足這個泥像!
而補足後的泥像顯然已經擺脫了某種桎梏,死板的複眼突然變得靈動起來,泥塑的眼睛突然調轉方向,齊齊轉過來,像是打量自己的獵物一樣盯著周邦幾人。
周邦被這一眼盯得毛骨悚然,背後汗毛倒豎,這絕不是一個死物可以帶給他的壓迫感!
周邦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掏出了那隻錦囊,原來的詭器他放到了自己的(準確說是謝安濟之前給他的)儲物詭器裏,所以他隻拿了兩樣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冷靜下來,認真思考!】
【實在想不到,再拿三件】
周邦:???
周邦強忍住把它直接撕得粉碎的衝動,反複又看了好幾遍,就連旁邊的胡耀和崔武都懷疑他是不是出什麽毛病了,可是紙上確實隻有這幾個字,依舊是標準的仿宋體。
和之前的廢話文學一樣,這張字條上寫的東西也很抽象。
不是,我啥時候不冷靜了,我啥時候沒動腦子了?
周邦現在很委屈,但是這麽多人的命現在都在他肩膀上,他還真就得好好想想。
泥像現在沒有直接動手,隻是怪瘮人地盯著自己這群人,排除掉它善心大發,突然不想對自己等人動手的緣故,較大可能是因為還沒到合適的時機或者因為某種條件,他們暫時不能動手,需要滿足某種條件之後才能下手。
在周邦心裏,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畢竟他們他們在這個山洞裏也待了不少時間,沒道理到了目的地還要繼續等,更何況紙片都已經融進了泥人身體裏,應當已經補足了才對。
那是什麽條件沒滿足?
規則!
周邦的腦子現在轉得格外快,立刻就想到關鍵。
他從進詭域到現在,並沒有發現過任何寫著規則的提示,這當然不意味著他們這個“下人”身份就不需要規則,隻不過這個規則需要他們自己領悟。
周邦立刻又聯想到陳為曾經反複向他提起的東西——身份!
每個人需要遵循的規則是和他的身份相關的!
所以泥人之所以還沒有對他們下手,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違背身為“下人”應當遵守的規則!
周邦先是慶幸他剛才讓所有人在原地休息待命,想違規都沒地方去。
但他又沒法高興起來,因為破局之法還是沒有找到,他們總不可能在這裏一直幹站著。
這個時候,周邦再次拿出了那個令他又愛又恨的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