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淵:壞了,我家麒麟子,要脫離家族?
開局被老朱綁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作者:似風無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凡是有著雄心壯誌的帝王,對於名將之流,打心眼裏都是喜愛的。
劉徹自然不例外。
更何況,還是韓信這般的頂尖名將。
知曉了另外一人是韓信之後,劉徹的態度又熱情了幾分。
“大漢皇帝-劉徹,見過淮陰侯!”
“韓信,見過陛下!”
朝著劉徹迴了一禮,韓信臉上的情緒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關於淮陰侯的稱唿,他已經從霍去病嘴裏聽到過了,想到劉邦所說的掃滅諸侯王,他眼下倒也沒什麽在意的了。
“陛下,我算時間,可是到了我大軍征討匈奴的日子了?”
之前身處在漢初,霍去病幾乎是數著日子在過,雖說答應了高祖爺幫其掃滅諸侯王,但相比起掃滅匈奴的事,他覺得還是更要緊一些。
如此,在日子差不多的時候,他便請求劉邦,先行歸來。
“你小子,舅舅現如今已經點起兵馬,準備出征了!”
“朕本來就給你準備了五萬騎兵,既然你迴來了,那便繼續由你擔任主帥,由你舅舅輔助於你!”
“此戰,朕等你的好消息!”
說話間,劉徹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去城外大營吧!”
“朕會順帶下一道指令,由你繼續擔任統帥,準備出征吧!”
聽到這話,霍去病欣然領命,朝著劉邦幾人告了聲退,急忙忙便朝著城外大營的方向急奔而去。
與此同時。
劉徹的目光忍不住又落在了韓信身上。
“此番我大漢征討匈奴,不知淮陰侯可有意隨軍出征!”
韓信抬眼朝著對方看了一眼。
“用不上我,有剛剛那小子,和你的大將軍,對付一群匈奴,綽綽有餘!”
“陛下,盡可在城內等待軍隊大勝的消息!”
雖說和霍去病相處不過幾日,但從對方解開自己在竹簡上的模擬戰事後,韓信便不自覺對霍去病多看了兩眼。
此後幾天,他沒少用戰場模擬考較那小子。
其作戰風格,不拘一格,有些想法,連韓信自己都忍不住誇讚。
在他看來,對付區區匈奴而已,憑借霍去病的能力,已經足夠了。
再加上,據他了解,現如今的大漢,還有一位大將軍衛青。
其人頗有點像是先秦之時的大將蒙恬,準確來說,更像是強化版的蒙恬!
在韓信看來,霍去病就像是一柄鋒銳無比的利劍,其行事,侵略如火,十步一殺,一出鞘,必然見血,分外淩厲。
而先秦大將蒙恬,更像是一把抓地極深的耕犁,其行事緊抓大地,不動如山,動則翻覆,其用兵作戰,講究一個穩字。
至於衛青,在這兩日霍去病時不時的推崇之下,韓信從對方領軍的戰事上能分析出來。
其用兵作戰,一舉一動,則像是一把重器。
器利而無鋒,器重而不沉,行軍若水,無常形,無常勢,行則有方,戰必取,守必安。
這樣的一個人,可謂是一個極為合格的統帥。
而現如今的大漢有這樣的兩個人,一把利劍,一把重器。
對付區區境外蠻夷,韓信根本不知道怎麽輸!
“如此,朕便在長安城裏,等著漢軍大捷的消息了!”
對於韓信的點評,劉徹自是極為認可。
他放聲笑了笑,隨即目光又落在劉邦跟顧淵的身上。
“高祖爺,顧先生,淮陰侯,既然來了朕的大漢,不妨多待些時日……”
劉徹開口邀請,三人倒也沒拒絕。
對於現如今的大漢,身為大漢高祖皇帝的劉邦,自然是帶著幾分好奇,幾分考究的。
此後的幾天裏,劉邦帶著韓信將整個後世長安城,看了個遍!
短短不到百年的時光,長安城內倒也增添了幾分不一樣的風采。
從修建新城,到如今的生機勃勃,劉邦對於自家幾個後輩的功績,還是有些認可的。
不過。
看了漢史,劉邦還是覺得劉徹這小子,有些太過敗家了!
尤其是劉徹執政後期,簡直比始皇帝還要獨斷專行!
那麽好的太子,別人說造反,你就信?
逼兒子自殺,跟始皇帝有的一拚!
劉邦覺得自己得找時間把漢史甩在劉徹臉上,讓對方好好看看。
那小子眼下做的不錯,有本漢史,免得對方後期昏庸無道。
至於韓信,這幾天的時光,有些時候陪著劉邦看一看長安城的景象,有些時候便翻一翻現如今的兵法戰事,倒也清閑至極。
顧淵在大漢也待了兩三天。
陪著劉徹看了衛青和霍去病的出征儀式,參加了兩次大漢的宮廷宴席,和劉邦看了看大漢長安城的風光。
隨即又告知了劉徹聯係自己的方法後,他便返迴到了後世。
劉徹這邊,衛霍兩人領兵出戰匈奴。
與此同時。
大明朱元璋那邊,也親自帶著大明團隊前往漢初進行合作事宜。
知曉朱元璋親至,劉邦急匆匆便帶著韓信迴去了。
關於兩者合作的事情,顧淵也隻是看了看。
返迴到後世後,他便將目光忍不住又投向了隋末的大業時空!
前兩日,貞觀李世民已經派遣侯君集領著三千玄甲兵,先一步前往了大業時空。
他則是因為大明朱標親自帶著過來合作,隻能暫且留在大唐。
彼時的大業時空。
弘化郡內,李家府邸。
李世民在帶著長孫無垢和李承乾歸來之後,第一時間便召集了手下信的過的隨從。
其派遣隨從,帶著書信直奔房玄齡和杜如晦所在,前往招攬。
準備好一切事宜之後,便直接前往找尋李淵,坦露心扉。
李家正堂之內,聽聞李世民來意的李淵,整個人都瞪大了眼睛。
“二郎,你說什麽,你要脫離家族?”
乍一聽聞李世民的想法,李淵整個腦子都炸了。
“可是耶耶有地方做的不好?”
在李淵看來,諸子之內,自家二郎文武皆備,就像是上天賜給他李家的麒麟子。
結果現在,二郎他說要脫離家族!
“父親並無過錯,是世民此番有大事要做,唯恐拖累家族……”
李世民俯身拜在李淵身前,聲詞懇切,雙目含淚。
“二郎要作甚?”
——
劉徹自然不例外。
更何況,還是韓信這般的頂尖名將。
知曉了另外一人是韓信之後,劉徹的態度又熱情了幾分。
“大漢皇帝-劉徹,見過淮陰侯!”
“韓信,見過陛下!”
朝著劉徹迴了一禮,韓信臉上的情緒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關於淮陰侯的稱唿,他已經從霍去病嘴裏聽到過了,想到劉邦所說的掃滅諸侯王,他眼下倒也沒什麽在意的了。
“陛下,我算時間,可是到了我大軍征討匈奴的日子了?”
之前身處在漢初,霍去病幾乎是數著日子在過,雖說答應了高祖爺幫其掃滅諸侯王,但相比起掃滅匈奴的事,他覺得還是更要緊一些。
如此,在日子差不多的時候,他便請求劉邦,先行歸來。
“你小子,舅舅現如今已經點起兵馬,準備出征了!”
“朕本來就給你準備了五萬騎兵,既然你迴來了,那便繼續由你擔任主帥,由你舅舅輔助於你!”
“此戰,朕等你的好消息!”
說話間,劉徹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去城外大營吧!”
“朕會順帶下一道指令,由你繼續擔任統帥,準備出征吧!”
聽到這話,霍去病欣然領命,朝著劉邦幾人告了聲退,急忙忙便朝著城外大營的方向急奔而去。
與此同時。
劉徹的目光忍不住又落在了韓信身上。
“此番我大漢征討匈奴,不知淮陰侯可有意隨軍出征!”
韓信抬眼朝著對方看了一眼。
“用不上我,有剛剛那小子,和你的大將軍,對付一群匈奴,綽綽有餘!”
“陛下,盡可在城內等待軍隊大勝的消息!”
雖說和霍去病相處不過幾日,但從對方解開自己在竹簡上的模擬戰事後,韓信便不自覺對霍去病多看了兩眼。
此後幾天,他沒少用戰場模擬考較那小子。
其作戰風格,不拘一格,有些想法,連韓信自己都忍不住誇讚。
在他看來,對付區區匈奴而已,憑借霍去病的能力,已經足夠了。
再加上,據他了解,現如今的大漢,還有一位大將軍衛青。
其人頗有點像是先秦之時的大將蒙恬,準確來說,更像是強化版的蒙恬!
在韓信看來,霍去病就像是一柄鋒銳無比的利劍,其行事,侵略如火,十步一殺,一出鞘,必然見血,分外淩厲。
而先秦大將蒙恬,更像是一把抓地極深的耕犁,其行事緊抓大地,不動如山,動則翻覆,其用兵作戰,講究一個穩字。
至於衛青,在這兩日霍去病時不時的推崇之下,韓信從對方領軍的戰事上能分析出來。
其用兵作戰,一舉一動,則像是一把重器。
器利而無鋒,器重而不沉,行軍若水,無常形,無常勢,行則有方,戰必取,守必安。
這樣的一個人,可謂是一個極為合格的統帥。
而現如今的大漢有這樣的兩個人,一把利劍,一把重器。
對付區區境外蠻夷,韓信根本不知道怎麽輸!
“如此,朕便在長安城裏,等著漢軍大捷的消息了!”
對於韓信的點評,劉徹自是極為認可。
他放聲笑了笑,隨即目光又落在劉邦跟顧淵的身上。
“高祖爺,顧先生,淮陰侯,既然來了朕的大漢,不妨多待些時日……”
劉徹開口邀請,三人倒也沒拒絕。
對於現如今的大漢,身為大漢高祖皇帝的劉邦,自然是帶著幾分好奇,幾分考究的。
此後的幾天裏,劉邦帶著韓信將整個後世長安城,看了個遍!
短短不到百年的時光,長安城內倒也增添了幾分不一樣的風采。
從修建新城,到如今的生機勃勃,劉邦對於自家幾個後輩的功績,還是有些認可的。
不過。
看了漢史,劉邦還是覺得劉徹這小子,有些太過敗家了!
尤其是劉徹執政後期,簡直比始皇帝還要獨斷專行!
那麽好的太子,別人說造反,你就信?
逼兒子自殺,跟始皇帝有的一拚!
劉邦覺得自己得找時間把漢史甩在劉徹臉上,讓對方好好看看。
那小子眼下做的不錯,有本漢史,免得對方後期昏庸無道。
至於韓信,這幾天的時光,有些時候陪著劉邦看一看長安城的景象,有些時候便翻一翻現如今的兵法戰事,倒也清閑至極。
顧淵在大漢也待了兩三天。
陪著劉徹看了衛青和霍去病的出征儀式,參加了兩次大漢的宮廷宴席,和劉邦看了看大漢長安城的風光。
隨即又告知了劉徹聯係自己的方法後,他便返迴到了後世。
劉徹這邊,衛霍兩人領兵出戰匈奴。
與此同時。
大明朱元璋那邊,也親自帶著大明團隊前往漢初進行合作事宜。
知曉朱元璋親至,劉邦急匆匆便帶著韓信迴去了。
關於兩者合作的事情,顧淵也隻是看了看。
返迴到後世後,他便將目光忍不住又投向了隋末的大業時空!
前兩日,貞觀李世民已經派遣侯君集領著三千玄甲兵,先一步前往了大業時空。
他則是因為大明朱標親自帶著過來合作,隻能暫且留在大唐。
彼時的大業時空。
弘化郡內,李家府邸。
李世民在帶著長孫無垢和李承乾歸來之後,第一時間便召集了手下信的過的隨從。
其派遣隨從,帶著書信直奔房玄齡和杜如晦所在,前往招攬。
準備好一切事宜之後,便直接前往找尋李淵,坦露心扉。
李家正堂之內,聽聞李世民來意的李淵,整個人都瞪大了眼睛。
“二郎,你說什麽,你要脫離家族?”
乍一聽聞李世民的想法,李淵整個腦子都炸了。
“可是耶耶有地方做的不好?”
在李淵看來,諸子之內,自家二郎文武皆備,就像是上天賜給他李家的麒麟子。
結果現在,二郎他說要脫離家族!
“父親並無過錯,是世民此番有大事要做,唯恐拖累家族……”
李世民俯身拜在李淵身前,聲詞懇切,雙目含淚。
“二郎要作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