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工人鬧事
女穿男,七個扶弟魔姐姐不許再扶了 作者:細糠吃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得先解決太子的困境,他們這些底下人才能好,太子上位了,楚王才能真正倒下。
楚王廢了雙腿,老皇帝憐惜他,故意放權讓他和太子繼續鬥,在老皇帝眼裏太子就是一頭隨時會把他吞掉的猛獸,在朝堂上打壓太子黨猶嫌不夠,還默許楚王的人在地方上打壓。
江一鳴暫時也束手無策,在百姓眼裏他是舉人老爺,身份不一般,但在皇公貴族眼裏小小的舉人和一隻螻蟻沒有太大區別。
左右現在作坊人心不穩,遣散一部分也好,“想走的就讓他們走,這時候還願意留下的,也算是共患難了,離開時多給一個月的工錢作為補償。
等作坊恢複了,他們可以迴來繼續做工,至於成天造謠,慫恿大家離開的那些,隻結算工錢,以後永遠不會再用他們。”
村長想說工錢結清就行了,給什麽補償,鎮上和縣城打零工的都是有活就給做,沒活就走人,哪有什麽補償,這例子開了,以後就會習慣。
那些心思不好,自己走不算,還慫恿別人一塊走的就不該結工錢,得給點教訓。
村長的想法也沒有錯,他是純古人,按時下的行事規則來執行,去官府說道也不理虧。
可江一鳴是後世穿來的,靈魂深處刻著現代思想,做不到像黑廠一樣,遣散工人一點補償都不給,何況曾經她也是打工人,能體會打工人的不容易。
“就照我說的做吧,補償款由我來出,我是大股東,這個決定又是我提出來的,合該我來承擔這筆費用。”
村長拗不過他,歎了口氣,“鳴哥兒,有好處的時候咱跟著享福,現在有困難,自然也要一起扛,咋能全部讓你出,叔占股雖不多,但該出的那份也要出,這事就這麽定了。”
入股占股股東這些詞都是從江一鳴嘴裏說出來的,村長等人從一開始的聽不懂,到現在也說的很順口。
村長也是性情中人,說出的話絕不會收迴,江一鳴了解他,便沒再和他爭。
翌日,山峰村江氏作坊大院裏,全體工人排隊開會,村長扯著嗓子放了話,很快便有二十來個工人站到左邊,這些是在作坊效益下滑開始就嚷嚷著想走的人。
大多是別村的,也有兩個同村的,右邊還有五十多人,這些工人是願意和作坊共患難的,除非作坊不要他們,否則他們就不會離開崗位。
“老大給他們結算工錢,好讓他們安心離開。”村長讓江有田把準備好的工錢發下去,江有田現在負責作坊會計的工作。
以前是汪武負責財政這塊,汪武要去府學念書,江一鳴便讓江有田跟著汪武學了一段時間,村長的三個兒子都識字,江有田算學方麵更擅長,讓他做賬房是最合適的。
等拿了工錢的那部分工人離開後,村長又宣布了一件事,“因為訂單少了一半,不需要那麽多人手,現在選出一部分人暫時離開作坊,等作坊訂單恢複了,會通知你們迴來。”
聽說安排離開的工人可以多領一個月工錢,有些人心思浮動,主動站出來表示願意先離開,他們想著也不知江氏作坊能撐到幾時,多拿一個月工錢就是賺了,不如拿著錢出去找別的零工做更劃算。
當然有九成的人不願意離開,他們在作坊做了將近四年,對作坊有很深的感情,願與作坊同在,作坊在一天他們就在一天。
江一鳴和村長心裏都很感動,不枉這幾年每逢年節作坊都給工人發禮品,發獎金,雖然不算多,但工人們都領情。
外麵一個偷聽的漢子氣憤的跑迴村口,告訴其他人剛才發生的事。
“江一鳴和江村長做人太不厚道,同樣在作坊做工,同樣今天離開,憑啥他們多拿一個月工錢,咱們就沒有?”
“麻蛋,欺負老實人,沒有這樣做事的,走,咱們迴去討說法,若是不給咱多發一個月工錢,咱們就鬧到官府去。”
於是二十幾個人氣勢洶洶地殺迴作坊,大聲嚷嚷著要讓作坊給他們多發一個月的月錢。
楊氏嗓音尖銳地大罵:“想屁吃呢,作坊不出事那會,隻是活少了些,獎金少了點你們就成天唱衰,今日說作坊要倒,明日說作坊要發不出工錢了。
村長一發話問誰要離開,會給結工錢,你們毫不猶豫就站左邊,恨不得立刻離開,你們不仁,別怪我們不義,能拿補償的那是願意和作坊共患難的工人,不是你們這些黑心肝,一個子都別想多拿,作坊的錢可不是大風刮來的,是辛苦賺來的。”
作坊每天有定產量,完成了定下的產量,工人手腳熟練有超產,並且質量沒問題,就可以領到額外的獎金,作坊的工人大多都做了二三年,是熟練工。
這幾年工人大多能拿到不錯的額外獎金,從一開始的四十文一天,逐月增加,後來基本都能拿一兩多銀子,趕貨的時候最高甚至能拿到二兩多。
最近因為知府和縣令的打壓,工人們頂多拿一兩銀子的工錢,有時候隻能拿七八百文,但和外麵的零工比起來也是相當可觀了。
要知道酒樓布莊等掌櫃的工錢也才二兩或三兩銀子,哪個做工的能拿江氏作坊這麽高工錢的?
大多數工人還是懂珍惜的,但有些人在作坊拿了幾年高月薪,便認為他們到哪都能拿到這麽多錢,作坊發那麽多工錢是他們能力出眾。
“那是我們辛苦賺來的錢,是應得的,大家都在作坊做了好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憑什麽區別對待,今個若是不多補一個月的工錢,咱就上衙門說理去。”
“就是,沒有這麽欺負人的,做工的時候咱也沒有偷懶,咱上個月拿的獎金還是最多的,咱幹活是最勤快的,作坊必須給咱多補一個月工錢。”
“呸,這補償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不是你們想要就給的,上哪說理都沒用。”楊氏雙手叉腰,戰鬥力一點不輸當年。
倒是江老太年紀大了,已經很少出門了,輕易也不跟人罵架了,不然今日有人敢在作坊鬧事,她定會把這些黑心肝噴得哭著迴家找娘。
“哼,別以為我們不知道,江一鳴得罪了知府,雖然他現在有舉人功名,可在知府麵前也就是個弟弟,聽說縣城的宋老爺犯了事,下了大獄,江家沒人撐腰了,江氏作坊要完蛋了。”
江一鳴眯了眯眼盯著說話那人瞧,這人叫朱旺,隔壁上田村人,平時悶不吭聲,但人緣極好,幹活手腳也挺利索,以前還以為他是個老實人。
果真是咬人的狗不叫,作坊一落難,朱旺這條狗就跳出來亂吠,連知府在打壓江家這麽隱秘的事都知道,他一個農戶,又整天在作坊做工,竟然消息這麽靈通。
顯然是有人故意把消息透露給他,惡意揣測一下,應當是有人收買了他,給他錢讓他鼓動工人鬧事。
這段時間鬧事的人中叫得最大聲的雖然不是他,但蹦達最厲害的那位平時和他關係最好。
楚王廢了雙腿,老皇帝憐惜他,故意放權讓他和太子繼續鬥,在老皇帝眼裏太子就是一頭隨時會把他吞掉的猛獸,在朝堂上打壓太子黨猶嫌不夠,還默許楚王的人在地方上打壓。
江一鳴暫時也束手無策,在百姓眼裏他是舉人老爺,身份不一般,但在皇公貴族眼裏小小的舉人和一隻螻蟻沒有太大區別。
左右現在作坊人心不穩,遣散一部分也好,“想走的就讓他們走,這時候還願意留下的,也算是共患難了,離開時多給一個月的工錢作為補償。
等作坊恢複了,他們可以迴來繼續做工,至於成天造謠,慫恿大家離開的那些,隻結算工錢,以後永遠不會再用他們。”
村長想說工錢結清就行了,給什麽補償,鎮上和縣城打零工的都是有活就給做,沒活就走人,哪有什麽補償,這例子開了,以後就會習慣。
那些心思不好,自己走不算,還慫恿別人一塊走的就不該結工錢,得給點教訓。
村長的想法也沒有錯,他是純古人,按時下的行事規則來執行,去官府說道也不理虧。
可江一鳴是後世穿來的,靈魂深處刻著現代思想,做不到像黑廠一樣,遣散工人一點補償都不給,何況曾經她也是打工人,能體會打工人的不容易。
“就照我說的做吧,補償款由我來出,我是大股東,這個決定又是我提出來的,合該我來承擔這筆費用。”
村長拗不過他,歎了口氣,“鳴哥兒,有好處的時候咱跟著享福,現在有困難,自然也要一起扛,咋能全部讓你出,叔占股雖不多,但該出的那份也要出,這事就這麽定了。”
入股占股股東這些詞都是從江一鳴嘴裏說出來的,村長等人從一開始的聽不懂,到現在也說的很順口。
村長也是性情中人,說出的話絕不會收迴,江一鳴了解他,便沒再和他爭。
翌日,山峰村江氏作坊大院裏,全體工人排隊開會,村長扯著嗓子放了話,很快便有二十來個工人站到左邊,這些是在作坊效益下滑開始就嚷嚷著想走的人。
大多是別村的,也有兩個同村的,右邊還有五十多人,這些工人是願意和作坊共患難的,除非作坊不要他們,否則他們就不會離開崗位。
“老大給他們結算工錢,好讓他們安心離開。”村長讓江有田把準備好的工錢發下去,江有田現在負責作坊會計的工作。
以前是汪武負責財政這塊,汪武要去府學念書,江一鳴便讓江有田跟著汪武學了一段時間,村長的三個兒子都識字,江有田算學方麵更擅長,讓他做賬房是最合適的。
等拿了工錢的那部分工人離開後,村長又宣布了一件事,“因為訂單少了一半,不需要那麽多人手,現在選出一部分人暫時離開作坊,等作坊訂單恢複了,會通知你們迴來。”
聽說安排離開的工人可以多領一個月工錢,有些人心思浮動,主動站出來表示願意先離開,他們想著也不知江氏作坊能撐到幾時,多拿一個月工錢就是賺了,不如拿著錢出去找別的零工做更劃算。
當然有九成的人不願意離開,他們在作坊做了將近四年,對作坊有很深的感情,願與作坊同在,作坊在一天他們就在一天。
江一鳴和村長心裏都很感動,不枉這幾年每逢年節作坊都給工人發禮品,發獎金,雖然不算多,但工人們都領情。
外麵一個偷聽的漢子氣憤的跑迴村口,告訴其他人剛才發生的事。
“江一鳴和江村長做人太不厚道,同樣在作坊做工,同樣今天離開,憑啥他們多拿一個月工錢,咱們就沒有?”
“麻蛋,欺負老實人,沒有這樣做事的,走,咱們迴去討說法,若是不給咱多發一個月工錢,咱們就鬧到官府去。”
於是二十幾個人氣勢洶洶地殺迴作坊,大聲嚷嚷著要讓作坊給他們多發一個月的月錢。
楊氏嗓音尖銳地大罵:“想屁吃呢,作坊不出事那會,隻是活少了些,獎金少了點你們就成天唱衰,今日說作坊要倒,明日說作坊要發不出工錢了。
村長一發話問誰要離開,會給結工錢,你們毫不猶豫就站左邊,恨不得立刻離開,你們不仁,別怪我們不義,能拿補償的那是願意和作坊共患難的工人,不是你們這些黑心肝,一個子都別想多拿,作坊的錢可不是大風刮來的,是辛苦賺來的。”
作坊每天有定產量,完成了定下的產量,工人手腳熟練有超產,並且質量沒問題,就可以領到額外的獎金,作坊的工人大多都做了二三年,是熟練工。
這幾年工人大多能拿到不錯的額外獎金,從一開始的四十文一天,逐月增加,後來基本都能拿一兩多銀子,趕貨的時候最高甚至能拿到二兩多。
最近因為知府和縣令的打壓,工人們頂多拿一兩銀子的工錢,有時候隻能拿七八百文,但和外麵的零工比起來也是相當可觀了。
要知道酒樓布莊等掌櫃的工錢也才二兩或三兩銀子,哪個做工的能拿江氏作坊這麽高工錢的?
大多數工人還是懂珍惜的,但有些人在作坊拿了幾年高月薪,便認為他們到哪都能拿到這麽多錢,作坊發那麽多工錢是他們能力出眾。
“那是我們辛苦賺來的錢,是應得的,大家都在作坊做了好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憑什麽區別對待,今個若是不多補一個月的工錢,咱就上衙門說理去。”
“就是,沒有這麽欺負人的,做工的時候咱也沒有偷懶,咱上個月拿的獎金還是最多的,咱幹活是最勤快的,作坊必須給咱多補一個月工錢。”
“呸,這補償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不是你們想要就給的,上哪說理都沒用。”楊氏雙手叉腰,戰鬥力一點不輸當年。
倒是江老太年紀大了,已經很少出門了,輕易也不跟人罵架了,不然今日有人敢在作坊鬧事,她定會把這些黑心肝噴得哭著迴家找娘。
“哼,別以為我們不知道,江一鳴得罪了知府,雖然他現在有舉人功名,可在知府麵前也就是個弟弟,聽說縣城的宋老爺犯了事,下了大獄,江家沒人撐腰了,江氏作坊要完蛋了。”
江一鳴眯了眯眼盯著說話那人瞧,這人叫朱旺,隔壁上田村人,平時悶不吭聲,但人緣極好,幹活手腳也挺利索,以前還以為他是個老實人。
果真是咬人的狗不叫,作坊一落難,朱旺這條狗就跳出來亂吠,連知府在打壓江家這麽隱秘的事都知道,他一個農戶,又整天在作坊做工,竟然消息這麽靈通。
顯然是有人故意把消息透露給他,惡意揣測一下,應當是有人收買了他,給他錢讓他鼓動工人鬧事。
這段時間鬧事的人中叫得最大聲的雖然不是他,但蹦達最厲害的那位平時和他關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