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動了殺心
女穿男,七個扶弟魔姐姐不許再扶了 作者:細糠吃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水路沿途停靠時,江一鳴每次都會下船采買一些東西,不拘什麽,隻要覺得用得上的都買,然後找機會悄悄放進空間。
他的空間也要囤滿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財源廣進等人經常撓著頭想不通,在碼頭明明看到公子買了不少東西,怎麽轉眼又不見了,到底買沒買?
幾人雖然一肚子疑惑,但沒人敢多問,主子怎麽做事輪不到下人置噱,作為合格的隨從要學會多做事少說話。
水路走了半個月,要換陸路,江一鳴買了兩匹強壯的好馬,在客棧了住兩天,等張樹的商隊過來匯合。
這次他跟著張樹的商隊一起去遼州,路上互相好有個照應,或許在外人看來是張樹的商隊照應江一鳴,隻有江一鳴清楚,他也有能力照應整個商隊。
畢竟他有火藥,遇到窮兇極惡的匪寇,難以應付時,火藥一出,分分鍾炸飛。
要是有槍就好了,可惜某平台買不到,江一鳴留了個心眼,買了一本造槍的書,最近正在努力研究。
發現很多零件古代沒有,某平台很雞毛,也不銷售槍支零件給他,要造也隻能造出最古老的那種。
造個一兩把還是可行的,留著防身用,一把給少爺,一把自己用。
還好能買到火藥,雖然數量有限製,但隻要不是用在戰場上,用來對付小股勢力,幾十幾百人那種完全夠用。
話說火藥都能賣,為什麽槍不能賣?
江一鳴也搞不懂有啥區別,係統也說不清楚,它說它又不是幕後老板,它怎麽知道某平台的規則。
說係統沒用吧,關鍵時刻又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中舉和中進士都有相應的獎勵。
中舉一萬積分,兌換rmb一千萬。
中進士十萬積分,競換rmb一億。
江一鳴現在已經有一億一千多萬rmb存在某平台,暫時不用擔心沒錢下單,他個人其實用了這麽多錢,但他去遼州做父母官,花銷可就大了。
張樹的商隊抵達後,修整了一日,第二日才開始起程,這次張樹還是帶了一半糧種,另一半是山貨海鮮等幹貨,還有一車草藥。
江一鳴也搞了兩輛馬車,一輛載人,一輛載物,物資越多越有底氣,當然還得保證能安全運到遼州去。
“你也夠倒黴的,本以為搭上宋家有個後台撐腰,結果被牽連被發配到遼州綠樹縣做縣令,說的好聽是當縣令,說難聽點就是去送人頭,不過哥相信你沒那麽容易死,希望你能活到任期結束。”張樹不是故意嚇唬他。
不這麽說怕江一鳴不重視,往嚴重了說他才能完全聽進去,聽進去了知道防備,才多幾分活到最後的希望。
“張兄不必擔心我,我有成算,你先擔心自己和商隊吧,希望你的商隊能堅持到三年後,我們一起努力哈。”江一鳴知道張樹的性格,敢和他簽契書,就沒有退縮的道理,所以說話也沒什麽顧忌。
“行,好膽色,哥就喜歡有膽量的男兒。”張樹哈哈大笑,捶了江一鳴一拳。
隨後二人拿著地圖分析了一下路況,以及遼州各大世家可能做出的反擊,世家上次沒沾到便宜,定是心有不甘,這次商隊將麵臨更大的風險。
“我手下的兄弟上次就折了兩個,遼州的商路不好走啊,代價太大了。”張樹是不賣慘,是陳述事實。
“我這裏有種軟筋散,和市麵上普通的藥不一樣,隻有我這裏有解藥,我可以給你一些,不過要到關鍵時刻才能用,而且你不能告訴別人是我給你的。”江一鳴神秘兮兮的說。
“你自己配的藥?”張樹下意識壓低聲,還掃了一眼四周。
“別管我是怎麽搞到的,反正給你了,你就當不知道是我給的,我再送你一把刀,希望你能如虎添翼。”江一鳴要送給張樹是一把鋼刀,鋒利堅硬,大概就像啥屠龍刀,倚天劍一樣鋒利。
張樹挑了挑眉,說實話他現在用的刀是花了大價錢讓鐵匠造出來的。
江一鳴雖然習武,但平時並不用刀,應該說是用的普通的刀。
“你要送啥樣的刀給我,普通的刀我自己有。”張樹表示不能讓他滿意的刀,他可不稀罕。
江一鳴裝作去箱子裏拿,實則是從空間拿出來,“張兄看看這刀如何?”
張樹眼睛毒,一眼看出那刀材質非同一般,心跳立馬加速,“哪來的?宋少爺幫你找的?”
江一鳴還是那句話,“喜歡就收著,別管出處,好用才是硬道理。”
多了兩件保命符,雖然不知效果如何,但江一鳴這份心意張樹領了。
遼州青山縣。
少爺一家一個月前就搬到了縣衙後院,宋亦榮這個縣令已經開始正式上班。
其實衙門還沒修好之前,住在客棧時就有百姓來找他斷案。
說是斷案,其實就是讓他評理,今日說是田裏的麥苗沒水澆灌,明天又因為在井邊搶水打破頭。
天不下雨,關縣太爺什麽事,縣令又是雷公電母,又沒有布雲施雨的能力。
這些刁民非說宋縣令是父母官,必須幫他們解決幹旱問題。
宋亦榮嚇得門都不敢出,每天躲在客棧房間苟著,宋老爺子和少爺還會去縣衙看看進度,好幾次都有百姓圍過來搗亂,少爺讓吉星高照別心軟,誰搗亂就揍誰,往死裏揍。
縣令上任沒有做出政績,先把百姓打了,這事很快被傳到朝堂上,自有官員彈劾宋家。
彈劾宋家的都是當地世家大族的後盾,有些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有些是收了世家大族好處的官員,他們希望皇帝摘了宋亦榮的官帽,問罪宋家。
皇帝被煩得不行,但沒有擼掉宋亦榮的官職,皇帝覺得貶到遼州已經和摘烏紗沒差了,何必多此一舉。
不過為了耳根子清靜,還是象征性地下了一道聖旨,並派了一位欽差前去青山縣,讓欽差監督宋亦榮,教他如何做官,如何斷案,若再被彈劾就準備吃牢飯。
少爺寫了封信和江一鳴說了他那裏的情況,地頭蛇霸道,現在宋家步步維艱,等那啥欽差到了,全家都要縮著頭過活了。
江一鳴心情沉重,地獄開局啊,老皇帝已經昏聵至極,非常時期得用非常手段,希望太子給力一些,能幫他和少爺兜住一些事。
“讓你的人都警惕些,快到遼州地界了,咱們先找個驛站多住兩天,不急著趕路。”江一鳴對張樹道。
“有什麽門道,是單純的養精蓄銳,還是你有別的打算。”張樹問到了點子上。
“等一個人,大家一起結伴同行,路上好有個照應。”江一鳴輕描淡寫道。
“……我怎麽覺著你這語氣不像結伴,更像是要宰了誰。”張樹沒有感覺錯,江一鳴確實動了殺心。
他語氣平靜道:“越往遼州越亂,進了遼州地界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若遇匪寇,咱們不殺人,就會被人殺,該殺的時候不好手軟。”
張樹挑眉發出邪性的低笑,比了個抹脖子的動作,“很期待,希望能親眼見識一下小郎君是如何下手砍人的。”
他的空間也要囤滿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財源廣進等人經常撓著頭想不通,在碼頭明明看到公子買了不少東西,怎麽轉眼又不見了,到底買沒買?
幾人雖然一肚子疑惑,但沒人敢多問,主子怎麽做事輪不到下人置噱,作為合格的隨從要學會多做事少說話。
水路走了半個月,要換陸路,江一鳴買了兩匹強壯的好馬,在客棧了住兩天,等張樹的商隊過來匯合。
這次他跟著張樹的商隊一起去遼州,路上互相好有個照應,或許在外人看來是張樹的商隊照應江一鳴,隻有江一鳴清楚,他也有能力照應整個商隊。
畢竟他有火藥,遇到窮兇極惡的匪寇,難以應付時,火藥一出,分分鍾炸飛。
要是有槍就好了,可惜某平台買不到,江一鳴留了個心眼,買了一本造槍的書,最近正在努力研究。
發現很多零件古代沒有,某平台很雞毛,也不銷售槍支零件給他,要造也隻能造出最古老的那種。
造個一兩把還是可行的,留著防身用,一把給少爺,一把自己用。
還好能買到火藥,雖然數量有限製,但隻要不是用在戰場上,用來對付小股勢力,幾十幾百人那種完全夠用。
話說火藥都能賣,為什麽槍不能賣?
江一鳴也搞不懂有啥區別,係統也說不清楚,它說它又不是幕後老板,它怎麽知道某平台的規則。
說係統沒用吧,關鍵時刻又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中舉和中進士都有相應的獎勵。
中舉一萬積分,兌換rmb一千萬。
中進士十萬積分,競換rmb一億。
江一鳴現在已經有一億一千多萬rmb存在某平台,暫時不用擔心沒錢下單,他個人其實用了這麽多錢,但他去遼州做父母官,花銷可就大了。
張樹的商隊抵達後,修整了一日,第二日才開始起程,這次張樹還是帶了一半糧種,另一半是山貨海鮮等幹貨,還有一車草藥。
江一鳴也搞了兩輛馬車,一輛載人,一輛載物,物資越多越有底氣,當然還得保證能安全運到遼州去。
“你也夠倒黴的,本以為搭上宋家有個後台撐腰,結果被牽連被發配到遼州綠樹縣做縣令,說的好聽是當縣令,說難聽點就是去送人頭,不過哥相信你沒那麽容易死,希望你能活到任期結束。”張樹不是故意嚇唬他。
不這麽說怕江一鳴不重視,往嚴重了說他才能完全聽進去,聽進去了知道防備,才多幾分活到最後的希望。
“張兄不必擔心我,我有成算,你先擔心自己和商隊吧,希望你的商隊能堅持到三年後,我們一起努力哈。”江一鳴知道張樹的性格,敢和他簽契書,就沒有退縮的道理,所以說話也沒什麽顧忌。
“行,好膽色,哥就喜歡有膽量的男兒。”張樹哈哈大笑,捶了江一鳴一拳。
隨後二人拿著地圖分析了一下路況,以及遼州各大世家可能做出的反擊,世家上次沒沾到便宜,定是心有不甘,這次商隊將麵臨更大的風險。
“我手下的兄弟上次就折了兩個,遼州的商路不好走啊,代價太大了。”張樹是不賣慘,是陳述事實。
“我這裏有種軟筋散,和市麵上普通的藥不一樣,隻有我這裏有解藥,我可以給你一些,不過要到關鍵時刻才能用,而且你不能告訴別人是我給你的。”江一鳴神秘兮兮的說。
“你自己配的藥?”張樹下意識壓低聲,還掃了一眼四周。
“別管我是怎麽搞到的,反正給你了,你就當不知道是我給的,我再送你一把刀,希望你能如虎添翼。”江一鳴要送給張樹是一把鋼刀,鋒利堅硬,大概就像啥屠龍刀,倚天劍一樣鋒利。
張樹挑了挑眉,說實話他現在用的刀是花了大價錢讓鐵匠造出來的。
江一鳴雖然習武,但平時並不用刀,應該說是用的普通的刀。
“你要送啥樣的刀給我,普通的刀我自己有。”張樹表示不能讓他滿意的刀,他可不稀罕。
江一鳴裝作去箱子裏拿,實則是從空間拿出來,“張兄看看這刀如何?”
張樹眼睛毒,一眼看出那刀材質非同一般,心跳立馬加速,“哪來的?宋少爺幫你找的?”
江一鳴還是那句話,“喜歡就收著,別管出處,好用才是硬道理。”
多了兩件保命符,雖然不知效果如何,但江一鳴這份心意張樹領了。
遼州青山縣。
少爺一家一個月前就搬到了縣衙後院,宋亦榮這個縣令已經開始正式上班。
其實衙門還沒修好之前,住在客棧時就有百姓來找他斷案。
說是斷案,其實就是讓他評理,今日說是田裏的麥苗沒水澆灌,明天又因為在井邊搶水打破頭。
天不下雨,關縣太爺什麽事,縣令又是雷公電母,又沒有布雲施雨的能力。
這些刁民非說宋縣令是父母官,必須幫他們解決幹旱問題。
宋亦榮嚇得門都不敢出,每天躲在客棧房間苟著,宋老爺子和少爺還會去縣衙看看進度,好幾次都有百姓圍過來搗亂,少爺讓吉星高照別心軟,誰搗亂就揍誰,往死裏揍。
縣令上任沒有做出政績,先把百姓打了,這事很快被傳到朝堂上,自有官員彈劾宋家。
彈劾宋家的都是當地世家大族的後盾,有些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有些是收了世家大族好處的官員,他們希望皇帝摘了宋亦榮的官帽,問罪宋家。
皇帝被煩得不行,但沒有擼掉宋亦榮的官職,皇帝覺得貶到遼州已經和摘烏紗沒差了,何必多此一舉。
不過為了耳根子清靜,還是象征性地下了一道聖旨,並派了一位欽差前去青山縣,讓欽差監督宋亦榮,教他如何做官,如何斷案,若再被彈劾就準備吃牢飯。
少爺寫了封信和江一鳴說了他那裏的情況,地頭蛇霸道,現在宋家步步維艱,等那啥欽差到了,全家都要縮著頭過活了。
江一鳴心情沉重,地獄開局啊,老皇帝已經昏聵至極,非常時期得用非常手段,希望太子給力一些,能幫他和少爺兜住一些事。
“讓你的人都警惕些,快到遼州地界了,咱們先找個驛站多住兩天,不急著趕路。”江一鳴對張樹道。
“有什麽門道,是單純的養精蓄銳,還是你有別的打算。”張樹問到了點子上。
“等一個人,大家一起結伴同行,路上好有個照應。”江一鳴輕描淡寫道。
“……我怎麽覺著你這語氣不像結伴,更像是要宰了誰。”張樹沒有感覺錯,江一鳴確實動了殺心。
他語氣平靜道:“越往遼州越亂,進了遼州地界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若遇匪寇,咱們不殺人,就會被人殺,該殺的時候不好手軟。”
張樹挑眉發出邪性的低笑,比了個抹脖子的動作,“很期待,希望能親眼見識一下小郎君是如何下手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