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年夜飯
末世天災:重生帶著全家囤物資 作者:左宜右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人群都驅散開,又安排那幾個孩子和老人將鋪蓋鋪好,才大踏步走過來。
周舒晚朝她豎了個大拇指:“很威嚴!”
孟明月搖搖頭,無奈一笑:“基地長安排給我了,我自然得想辦法完成任務。”
她說著掃視了下周圍的一圈人:“這都是你家的親戚?”
周舒晚點點頭,指了指鍾二舅和鍾三姨:“這是我二舅,我三姨,以後還得麻煩你多照顧照顧。”
“放心。”孟明月很爽朗,大大方方地叫了人,互相認識了認識。
等單獨相處的時候,周舒晚便問起基地的電價:“我今天聽二舅說因為積雲山燒光了,造成了柴火短缺,導致人們做飯隻能用基地的電,這幾天電價增幅很大?”
孟明月點點頭:“不隻咱們這裏,整個j城因為積雲山的燒毀,都出現柴火短缺危機。之前,雖然柴火也要用物資兌換,與末世前相比價格貴了很多,但到底沒有電費貴。大部分人為了少交電費寧願去兌換柴火用。但現在全市都缺柴火,用電量劇增,咱們的技術都不太達標。如今太陽能設備光維持正常的空調運轉就已經費了大力氣了,再額外支撐電磁爐、電飯煲等用電,壓力也太大。”
周舒晚指了指外麵:“這一個多月我見在外麵就著高溫做飯的人也不少。今天來,外麵的人更多了。”
“那得有空調服,現在普通幸存者誰能兌換得起一件空調服,不過基地裏有專門在外麵幫人做飯熱水的人,一鍋水給多少物資,不多,但比用電增省一點。”
70多度的高溫,地麵上的溫度就更高了,雖然不能炒菜,但溫水、將壓縮餅幹泡開都可以。
隻是能兌換得起空調服的人一般也看不上這小錢,不幹。
其他想這樣做的人卻沒空調服。
而能有資格穿基地的空調服外出都是有任務的,不可能就坐在那裏幫人做飯熱水。
所以,綜上種種,能利用外麵高溫做飯的人也不多。
“但我們在慈濟公寓,就沒愁過做飯的問題。”孟明月繼續說道:“都是孤寡老人孩子,自己還不能照顧自己呢。我們吃的都是大鍋飯,安排專人負責做飯,就能利用高溫做飯,倒還不錯。”
“那新來的這些人,肖基地長有沒有說吃飯要怎麽辦?”
“也安排了專人做飯,隻負責這七八十號人的夥食,做得也簡單。專門騰出一間小屋子就行。就是得看管嚴一些,我們在慈濟公寓就發生過廚師以次充好,將本該分量內的物資都給偷偷拿迴去了。”
周舒晚想了想,便道:“那也簡單,做飯總需要人幫忙的。安排一個廚師,另外幾個幫手就都安排成這些老人孩子,排班輪崗,隔上個把月再換人搭班,互相盯著,便能最大程度減少自盜情況。”
孟明月眼睛一亮:“你這個法子好,我等會兒就去給肖……基地長說說。”
“而且,在廚房幫工的人多少都要多分點辛苦費,想必那些老人孩子也都願意。”
獨身女性雖然是弱勢群體,但是與老人孩子相比,她們更有價值,所以其他基地在無法可選擇的情況下,更願意接納女性。也就導致肖筱這邊,接收的幾乎都是老人孩子,沒有獨身女性。
地下基地忙碌了幾天,才將人接收安排好,又按照周舒晚的建議騰出一間屋子做小廚房,專門負責老小的吃喝。
基地也募集了一批捐獻物資,大都是基地裏日子能過得去的人家捐獻的。
周齊兩家商量了商量,便也捐獻出來50斤壓縮餅幹,20斤新鮮的水培蔬菜,20斤小雞蛋,10桶2升裝的水。
他倆家雖然捐獻的物資不是最多的,但卻是所有捐獻物資中最有營養價值的。
如今不管是誰,吃雞蛋和新鮮蔬菜都很困難。
因為用電量的超標,沒幾天,基地就新進來一批大容量蓄電池。
這些蓄電池和以前老式的不太一樣,上麵安裝有太陽能板,放在外麵可以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更方便快捷。
雖然這種蓄電池隻夠用電磁爐做兩三次飯,但已經大大緩解了基地的用電壓力。
周舒晚便與肖筱商量了下,用6車幹柴兌換了4個大容量蓄電池。
周齊兩家各兩個。
將蓄電池稍微一改造,太陽能設備放在車頂,就能一直保持蓄電池是滿格電,對出門十分方便。
如果不是要隱藏地下安全屋的地點,也可以將蓄電池改造,太陽能板放在地麵上,這樣在地下蓄電池就足夠生活使用,也不用周江海和齊銘鬱他們每隔幾日就迴家換一次蓄電池。
當時間來到除夕,溫度仍然保持著70多度的高溫。此時,進入高溫天災已經一年半了。
但前世,這個時候已經是酸雨季了。
如今看情形,應該是酸雨往後推遲了。
今年人們比去年還窮,物資匱乏,但地下基地也弄來了一些鞭炮燃放,讓熱鬧一些。
有條件的家庭都力所能及地做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也算是對來年的一個美好祝願。
周齊兩家在地下安全屋一起過的除夕夜。
有龐奶奶在,自然不能弄得太豐富。
早幾天前,鍾緹雲就和龐奶奶一起絞盡腦汁想著年夜飯的食譜。
一道麻辣熏魚、一道香菇炒雞、一道清蒸排骨、一道清燉魚丸、一道腐竹炒青菜、一道小蔥蒸雞蛋、一道燉豆腐、一道辣炒豆芽、涼拌粉絲、一道西紅柿罐頭。
整整十個菜,異常豐盛了。
豆腐和豆芽,都是前幾天從周家的冰箱裏拿出來的黃豆,由龐奶奶發的豆芽和做成的豆腐。
剩下的豆漿,被眾人當早餐給吃掉了。平時他們會喝豆漿粉衝泡的豆漿,與這種自家現做的相比,就很沒滋味了。
熏魚和凍雞是齊家提供的,他們洪澇期冷凍起來的魚肉還沒吃完呢。
排骨和魚丸也是周家拿出來的。
剩下的便是兩家都拿出來來一部分。
兩家都不小氣,做出來的分量便非常大。
周舒晚還從空間裏取出來兩掛鞭炮,齊銘鬱、周江海帶著沐沐一起去5號樓下麵將鞭炮放了,便迴來吃飯。
周舒晚朝她豎了個大拇指:“很威嚴!”
孟明月搖搖頭,無奈一笑:“基地長安排給我了,我自然得想辦法完成任務。”
她說著掃視了下周圍的一圈人:“這都是你家的親戚?”
周舒晚點點頭,指了指鍾二舅和鍾三姨:“這是我二舅,我三姨,以後還得麻煩你多照顧照顧。”
“放心。”孟明月很爽朗,大大方方地叫了人,互相認識了認識。
等單獨相處的時候,周舒晚便問起基地的電價:“我今天聽二舅說因為積雲山燒光了,造成了柴火短缺,導致人們做飯隻能用基地的電,這幾天電價增幅很大?”
孟明月點點頭:“不隻咱們這裏,整個j城因為積雲山的燒毀,都出現柴火短缺危機。之前,雖然柴火也要用物資兌換,與末世前相比價格貴了很多,但到底沒有電費貴。大部分人為了少交電費寧願去兌換柴火用。但現在全市都缺柴火,用電量劇增,咱們的技術都不太達標。如今太陽能設備光維持正常的空調運轉就已經費了大力氣了,再額外支撐電磁爐、電飯煲等用電,壓力也太大。”
周舒晚指了指外麵:“這一個多月我見在外麵就著高溫做飯的人也不少。今天來,外麵的人更多了。”
“那得有空調服,現在普通幸存者誰能兌換得起一件空調服,不過基地裏有專門在外麵幫人做飯熱水的人,一鍋水給多少物資,不多,但比用電增省一點。”
70多度的高溫,地麵上的溫度就更高了,雖然不能炒菜,但溫水、將壓縮餅幹泡開都可以。
隻是能兌換得起空調服的人一般也看不上這小錢,不幹。
其他想這樣做的人卻沒空調服。
而能有資格穿基地的空調服外出都是有任務的,不可能就坐在那裏幫人做飯熱水。
所以,綜上種種,能利用外麵高溫做飯的人也不多。
“但我們在慈濟公寓,就沒愁過做飯的問題。”孟明月繼續說道:“都是孤寡老人孩子,自己還不能照顧自己呢。我們吃的都是大鍋飯,安排專人負責做飯,就能利用高溫做飯,倒還不錯。”
“那新來的這些人,肖基地長有沒有說吃飯要怎麽辦?”
“也安排了專人做飯,隻負責這七八十號人的夥食,做得也簡單。專門騰出一間小屋子就行。就是得看管嚴一些,我們在慈濟公寓就發生過廚師以次充好,將本該分量內的物資都給偷偷拿迴去了。”
周舒晚想了想,便道:“那也簡單,做飯總需要人幫忙的。安排一個廚師,另外幾個幫手就都安排成這些老人孩子,排班輪崗,隔上個把月再換人搭班,互相盯著,便能最大程度減少自盜情況。”
孟明月眼睛一亮:“你這個法子好,我等會兒就去給肖……基地長說說。”
“而且,在廚房幫工的人多少都要多分點辛苦費,想必那些老人孩子也都願意。”
獨身女性雖然是弱勢群體,但是與老人孩子相比,她們更有價值,所以其他基地在無法可選擇的情況下,更願意接納女性。也就導致肖筱這邊,接收的幾乎都是老人孩子,沒有獨身女性。
地下基地忙碌了幾天,才將人接收安排好,又按照周舒晚的建議騰出一間屋子做小廚房,專門負責老小的吃喝。
基地也募集了一批捐獻物資,大都是基地裏日子能過得去的人家捐獻的。
周齊兩家商量了商量,便也捐獻出來50斤壓縮餅幹,20斤新鮮的水培蔬菜,20斤小雞蛋,10桶2升裝的水。
他倆家雖然捐獻的物資不是最多的,但卻是所有捐獻物資中最有營養價值的。
如今不管是誰,吃雞蛋和新鮮蔬菜都很困難。
因為用電量的超標,沒幾天,基地就新進來一批大容量蓄電池。
這些蓄電池和以前老式的不太一樣,上麵安裝有太陽能板,放在外麵可以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更方便快捷。
雖然這種蓄電池隻夠用電磁爐做兩三次飯,但已經大大緩解了基地的用電壓力。
周舒晚便與肖筱商量了下,用6車幹柴兌換了4個大容量蓄電池。
周齊兩家各兩個。
將蓄電池稍微一改造,太陽能設備放在車頂,就能一直保持蓄電池是滿格電,對出門十分方便。
如果不是要隱藏地下安全屋的地點,也可以將蓄電池改造,太陽能板放在地麵上,這樣在地下蓄電池就足夠生活使用,也不用周江海和齊銘鬱他們每隔幾日就迴家換一次蓄電池。
當時間來到除夕,溫度仍然保持著70多度的高溫。此時,進入高溫天災已經一年半了。
但前世,這個時候已經是酸雨季了。
如今看情形,應該是酸雨往後推遲了。
今年人們比去年還窮,物資匱乏,但地下基地也弄來了一些鞭炮燃放,讓熱鬧一些。
有條件的家庭都力所能及地做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也算是對來年的一個美好祝願。
周齊兩家在地下安全屋一起過的除夕夜。
有龐奶奶在,自然不能弄得太豐富。
早幾天前,鍾緹雲就和龐奶奶一起絞盡腦汁想著年夜飯的食譜。
一道麻辣熏魚、一道香菇炒雞、一道清蒸排骨、一道清燉魚丸、一道腐竹炒青菜、一道小蔥蒸雞蛋、一道燉豆腐、一道辣炒豆芽、涼拌粉絲、一道西紅柿罐頭。
整整十個菜,異常豐盛了。
豆腐和豆芽,都是前幾天從周家的冰箱裏拿出來的黃豆,由龐奶奶發的豆芽和做成的豆腐。
剩下的豆漿,被眾人當早餐給吃掉了。平時他們會喝豆漿粉衝泡的豆漿,與這種自家現做的相比,就很沒滋味了。
熏魚和凍雞是齊家提供的,他們洪澇期冷凍起來的魚肉還沒吃完呢。
排骨和魚丸也是周家拿出來的。
剩下的便是兩家都拿出來來一部分。
兩家都不小氣,做出來的分量便非常大。
周舒晚還從空間裏取出來兩掛鞭炮,齊銘鬱、周江海帶著沐沐一起去5號樓下麵將鞭炮放了,便迴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