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高策的話,高暾擺了擺他的肩膀,笑著說道:
“你有這份心,我這個當叔叔的就很開心了。”
“以後有的是機會。”
高策微微一愣,又問道:
“三叔,你要迴淮州,我父皇知道麽?”
高暾笑著迴道:
“這是自然,迴淮州,我肯定是要先向皇兄稟報的。”
“陛下已經應準我迴去了。”
高策點了點頭,頗為無奈的說道:
“好吧!”
高暾拱手說道:
“既如此,太子殿下,我等會先行離開了。”
高策立刻招手說道:
“慢著!”
高暾本想登上馬車,聽到高策的聲音後,迴身問道:
“殿下還有什麽事麽?”
高策幹笑一聲,搖頭說道:
“沒什麽事。”
“三叔,我送你們出城吧!”
高暾連忙擺手說道:
“不用了,不用麻煩了。”
高策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直接騎上馬,掉轉馬頭說道:
“好了三叔,你就不要再說了,咱們快走吧。”
見狀,高暾也隻好同意。
不過這次他沒有上馬車,而是騎上了一匹馬,與高策並駕齊驅。
在出城的路上,叔侄二人聊了些家常,算得上是輕鬆融洽。
不多時,他們一行人便出了東京城。
在城外的一處原野,高策和高暾進行了最後的告別。
高暾看著高策,沉聲說道:
“我聽說你在出使吳越的路上遇到了刺殺,還好平安歸來,真是萬幸啊!”
高策笑了笑,看著三叔說道:
“三叔隻是聽說了我遇到了刺殺,難道沒聽說其他事?”
高暾自然明白高策話中的含義,卻又搖頭說道:
“這種事情,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你遇刺的事情,朝廷一直在查,等有了證據,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高策微微頷首,卻又問道:
“若是真相大白,三叔會站在我這邊麽?”
高暾拍了拍高策的肩膀,柔聲說道:
“那是自然。”
“不過,還望你能得饒人處且饒人!”
“都是一家人,能不掀桌子就別掀。”
高策微微頷首,從小他與這位與世無爭的三叔關係就很好,三叔身上閑雲野鶴,淡然處事的性子是高策一直很喜歡的。
緊接著,高策又說道:
“三叔,你真不打算在東京城多待些日子了?”
高暾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自從你出使吳越,我便被殿下召到了東京城,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兩個多月,早就待夠了。”
“我啊!還是迴淮州吧!”
聞聽此言,高策不禁一笑,然後拱手說道:
“既如此,我也不便強留。”
“三叔,一路平安。”
高暾拱手一禮,然後上了馬車。
高策目送淮王一家離去。
直到淮王一行人從高策的視線中漸漸淡去,一旁的衛寅說道:
“殿下,淮王殿下已經走了,咱們迴東宮吧。”
高策搖了搖頭,騎上馬說道:
“不迴東宮,咱們去皇宮!”
說罷,高策騎著馬朝東京城內駛去,衛寅雖然不知道高策要幹什麽,依舊騎著馬跟了上去。
………
很快高策就來到了皇宮。
此時高晟一個人正在承明殿處理朝政。
經過宦官的通報,高策進入大殿。
見到高晟,高策立刻拱手行禮道:
“兒臣參見父皇!”
高晟放下手中的朱批,抬手說道:
“你來幹什麽?”
高策淡聲說道:
“三叔迴淮州了。”
高晟聞之,“嗯”了一聲,淡然說道:
“我知道,你還不去送你三叔了麽。”
聽到這句話,高策瞳孔微顫,他才剛剛來到這裏,高晟居然就知道了這件事。
高晟見到高策這般模樣,微微一笑,說道:
“你要不用如此驚訝。”
“東京城乃天子所在,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朕的眼睛,除非朕不想知道,否則沒什麽能瞞得過朕。”
言及此處,他拍了拍龍椅說道:
“現在說這些,你或許還不理解,等你真正坐上這張龍椅,你就知道了。”
高策冷冷一笑,反問道:
“你如此神通廣大,為了出使吳越的路上,用我和母後做餌?”
高晟微微一笑,頗為淡定的說道:
“原來是因為這事。”
“你是過來質問朕的麽?”
高策哼了一聲,說道:
“兒臣遇到了刺殺,不應該過來問問您麽?”
高晟笑著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有一件事你說錯了,那刺客的目標是你,不是你母後,所以我隻是用你當餌,可沒用你母後當餌!”
聽到他這樣說,高策自然更生氣了,他憤懣的說道:
“那您就是不把兒子的命當迴事了?”
高晟搖了搖頭,淡聲說道:
“你要是連這點小事都應付不了,還當什麽太子!”
“況且,我不是派童謹去保護你了麽。”
高策哈哈一笑,淡然說道:
“您就這麽放心我?”
高晟點了點頭,淡然說道:
“這是自然,你是我的兒子,我自然對你有信心。”
聞言,高策目光嚴肅的看著父親,冷冷的問道:
“那您又為何召淮王入京?”
聽到這句話,高晟一下子沉默了。
高策笑了笑,淡然說道:
“因為您害怕兒子真的在路上出現了意外,國無儲君,天下大亂,所以您才召淮王入京,到時候讓他頂替兒子的位置。”
“三叔這般火急火燎的迴淮州,也是因為我平安迴來了。”
“對麽?爹!”
高晟奮力一拍桌子,卻又略顯頹然的坐在龍椅上,沉默片刻後,淡淡的說道:
“你三叔是沒有野心的。”
“你說的這些,我也都承認,可我這是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
說到這裏,他看向高策,發自肺腑的說道:
“策兒,你若因此對我生怨,那是應該的。”
“但是我告訴你,我對你的愛是真的,可我必須肩負起大燕江山,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排在江山之後。”
“等你坐在我這個位子上,你就會明白的。”
他深深的歎了口氣,又說道:
“出使之前,我便查到護衛使團的禦林軍中有了奸細,我本想以你做餌,引出背後這條大魚,可是沒想到兩個刺客都死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你反應的很快,用輿論壓倒了寧王,這也算是收獲吧。”
說完這句話,父子二人相顧無言,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你有這份心,我這個當叔叔的就很開心了。”
“以後有的是機會。”
高策微微一愣,又問道:
“三叔,你要迴淮州,我父皇知道麽?”
高暾笑著迴道:
“這是自然,迴淮州,我肯定是要先向皇兄稟報的。”
“陛下已經應準我迴去了。”
高策點了點頭,頗為無奈的說道:
“好吧!”
高暾拱手說道:
“既如此,太子殿下,我等會先行離開了。”
高策立刻招手說道:
“慢著!”
高暾本想登上馬車,聽到高策的聲音後,迴身問道:
“殿下還有什麽事麽?”
高策幹笑一聲,搖頭說道:
“沒什麽事。”
“三叔,我送你們出城吧!”
高暾連忙擺手說道:
“不用了,不用麻煩了。”
高策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直接騎上馬,掉轉馬頭說道:
“好了三叔,你就不要再說了,咱們快走吧。”
見狀,高暾也隻好同意。
不過這次他沒有上馬車,而是騎上了一匹馬,與高策並駕齊驅。
在出城的路上,叔侄二人聊了些家常,算得上是輕鬆融洽。
不多時,他們一行人便出了東京城。
在城外的一處原野,高策和高暾進行了最後的告別。
高暾看著高策,沉聲說道:
“我聽說你在出使吳越的路上遇到了刺殺,還好平安歸來,真是萬幸啊!”
高策笑了笑,看著三叔說道:
“三叔隻是聽說了我遇到了刺殺,難道沒聽說其他事?”
高暾自然明白高策話中的含義,卻又搖頭說道:
“這種事情,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你遇刺的事情,朝廷一直在查,等有了證據,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高策微微頷首,卻又問道:
“若是真相大白,三叔會站在我這邊麽?”
高暾拍了拍高策的肩膀,柔聲說道:
“那是自然。”
“不過,還望你能得饒人處且饒人!”
“都是一家人,能不掀桌子就別掀。”
高策微微頷首,從小他與這位與世無爭的三叔關係就很好,三叔身上閑雲野鶴,淡然處事的性子是高策一直很喜歡的。
緊接著,高策又說道:
“三叔,你真不打算在東京城多待些日子了?”
高暾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自從你出使吳越,我便被殿下召到了東京城,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兩個多月,早就待夠了。”
“我啊!還是迴淮州吧!”
聞聽此言,高策不禁一笑,然後拱手說道:
“既如此,我也不便強留。”
“三叔,一路平安。”
高暾拱手一禮,然後上了馬車。
高策目送淮王一家離去。
直到淮王一行人從高策的視線中漸漸淡去,一旁的衛寅說道:
“殿下,淮王殿下已經走了,咱們迴東宮吧。”
高策搖了搖頭,騎上馬說道:
“不迴東宮,咱們去皇宮!”
說罷,高策騎著馬朝東京城內駛去,衛寅雖然不知道高策要幹什麽,依舊騎著馬跟了上去。
………
很快高策就來到了皇宮。
此時高晟一個人正在承明殿處理朝政。
經過宦官的通報,高策進入大殿。
見到高晟,高策立刻拱手行禮道:
“兒臣參見父皇!”
高晟放下手中的朱批,抬手說道:
“你來幹什麽?”
高策淡聲說道:
“三叔迴淮州了。”
高晟聞之,“嗯”了一聲,淡然說道:
“我知道,你還不去送你三叔了麽。”
聽到這句話,高策瞳孔微顫,他才剛剛來到這裏,高晟居然就知道了這件事。
高晟見到高策這般模樣,微微一笑,說道:
“你要不用如此驚訝。”
“東京城乃天子所在,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朕的眼睛,除非朕不想知道,否則沒什麽能瞞得過朕。”
言及此處,他拍了拍龍椅說道:
“現在說這些,你或許還不理解,等你真正坐上這張龍椅,你就知道了。”
高策冷冷一笑,反問道:
“你如此神通廣大,為了出使吳越的路上,用我和母後做餌?”
高晟微微一笑,頗為淡定的說道:
“原來是因為這事。”
“你是過來質問朕的麽?”
高策哼了一聲,說道:
“兒臣遇到了刺殺,不應該過來問問您麽?”
高晟笑著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有一件事你說錯了,那刺客的目標是你,不是你母後,所以我隻是用你當餌,可沒用你母後當餌!”
聽到他這樣說,高策自然更生氣了,他憤懣的說道:
“那您就是不把兒子的命當迴事了?”
高晟搖了搖頭,淡聲說道:
“你要是連這點小事都應付不了,還當什麽太子!”
“況且,我不是派童謹去保護你了麽。”
高策哈哈一笑,淡然說道:
“您就這麽放心我?”
高晟點了點頭,淡然說道:
“這是自然,你是我的兒子,我自然對你有信心。”
聞言,高策目光嚴肅的看著父親,冷冷的問道:
“那您又為何召淮王入京?”
聽到這句話,高晟一下子沉默了。
高策笑了笑,淡然說道:
“因為您害怕兒子真的在路上出現了意外,國無儲君,天下大亂,所以您才召淮王入京,到時候讓他頂替兒子的位置。”
“三叔這般火急火燎的迴淮州,也是因為我平安迴來了。”
“對麽?爹!”
高晟奮力一拍桌子,卻又略顯頹然的坐在龍椅上,沉默片刻後,淡淡的說道:
“你三叔是沒有野心的。”
“你說的這些,我也都承認,可我這是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
說到這裏,他看向高策,發自肺腑的說道:
“策兒,你若因此對我生怨,那是應該的。”
“但是我告訴你,我對你的愛是真的,可我必須肩負起大燕江山,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排在江山之後。”
“等你坐在我這個位子上,你就會明白的。”
他深深的歎了口氣,又說道:
“出使之前,我便查到護衛使團的禦林軍中有了奸細,我本想以你做餌,引出背後這條大魚,可是沒想到兩個刺客都死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你反應的很快,用輿論壓倒了寧王,這也算是收獲吧。”
說完這句話,父子二人相顧無言,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