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高隱如此激動,完顏魅也欣喜若狂,她嫁入大燕皇室,為的就是今天。
等高隱登臨大燕皇位,她便是大燕的皇後,北夏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大燕後世之君都將懷有北夏完顏氏的血脈。
可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他們手裏沒兵。
完顏魅手中雖然有一張北夏遺留在中原的暗諜網,但是經過高毅北伐之前的那一次緝捕調查,暗諜網深受重創,幸存下的那些暗諜,也隻能打探消息。
完顏魅向高隱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夫君,控製京城是需要軍隊的,我們手裏沒有兵馬,王府護衛兵你也上繳朝廷了,我們拿什麽來控製京都?”
高隱微微一笑,淡然說道:
“你說的這一點,我早就考慮到了。”
“我們有軍隊!”
“你還記得獻城軍麽?”
完顏魅皺著眉頭迴憶道:
“獻城軍?”
高隱點了點頭,緩緩解釋道:
“獻城,是離東京城最近的一個座城池,為了保障東京城的安全,朝廷在獻城駐有一支軍隊,就是獻城軍!”
“獻城軍共六萬人,歸於禁軍編製,卻獨立於禁軍之外,隻聽皇帝的命令!”
完顏魅這才恍然大悟道:
“妾想起來了,獻城軍的統帥是叫林忠,對吧!”
高隱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林忠是獻城軍的上一任統領。”
“三個月前,林忠以年來年老為由,向皇帝請命乞骸骨歸鄉,皇帝同意了,接替他的是原獻城軍副統領柳宗!”
“這個柳宗,是本王的人!”
完顏魅瞪大了眼睛看著高隱,一臉震驚的說道:
“你說什麽?!”
“這柳宗是殿下你的人?!”
“你是如何與他有了交集?”
高隱點了點頭,解釋道:
“母後給我的那本花名冊中便有柳宗的名字,我見此人掌兵,便暗中與之建立了聯係。”
“此人年少時家貧,曾在謝氏一族名下的莊園務農,當時我的舅舅,謝氏一族的族長謝玄見此人有些蠻力,便將其推薦入軍,稍加扶持,也算是間接成就了他的今天。”
完顏魅問道:
“那他會幫助殿下麽?”
高隱笑了笑,淡聲說道:
“若是朋友之交,他絕不會陪我幹這種事,但是他與謝家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當初朝廷懲治謝家,同時也牽連了與謝家有交集的官員,這柳宗藏得深了些,所以才逃過一劫。”
“我手裏有他的把柄,他沒得選!”
完顏魅繼續問道:
“就算他願意幫助殿下,可是守衛東京城的禁軍有八萬,守衛皇城的禦林軍有五萬,這六萬獻城軍管什麽用呢?”
高隱連忙抓住完顏魅的手,沉聲說道:
“所以,我需要你幫幫助!”
完顏魅不解道:
“夫君,你需要我做什麽?”
高隱柔聲說道:
“魅兒,給北夏太後寫一封信吧!”
完顏魅遲疑道:
“給我母後寫信?”
高隱點頭說道:
“讓你母後集結北夏所有軍隊南下,三十萬北疆軍短時間肯定難以攔住,必定會調集禁軍和禦林軍北上支援。”
“到那時,東京城內空虛,需要軍隊駐守,獻城軍便可趁機入京。”
完顏魅聽到高隱的計劃,覺得有些道理,卻故意說道:
“夫君,前些年大燕北伐燕雲十六州,北夏軍隊遭受重創,又被趕到了漠北草原。”
“如今北夏的正處於休養生息之時,母後恐怕不會不會答應配合你的計劃。”
高隱聽到完顏魅這樣說,又豈會不知她話中的含義,於是他豪氣的說道:
“魅兒,你是我的妻子,你的母後就是我的母後!”
“麻煩你轉告母後,隻要北夏這次能助我登臨大燕皇位,我保重將燕雲十六州再度送給大夏,我還會起誓,以後大燕絕不主動主動攻打夏國,燕夏兩國締結兄弟之盟,太平永年!”
聞聽此言,完顏魅略微激動的說道:
“好!”
“有夫君這句話,妾就有底氣寫這封信了。”
高隱笑著說道:
“你快去寫吧!”
“時間可不等人啊!”
完顏魅連忙迴到房中洋洋灑灑的寫了書信一封,命手下暗諜送往漠北草原。
………
半個月後。
在漠北草原一處水草豐沃、臨近大湖的地方有一座戎狄王廷。
營帳延綿數百裏,有數不清的戎狄軍民在此生活。
這裏就是北夏朝廷的中樞所在。
如今的北夏皇帝也就十六七歲數,無法上朝理政,所以北夏的大權依舊掌握在北夏太後慕容婉嫣手中
此時,北夏太後慕容婉嫣已經收到了女兒來信,他當即將左賢王完顏垂和國相吳文益叫來相商。
二人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有不同的看法。
完顏垂認為這是件好事,北夏應該配合高隱的計劃,派遣大軍南下。
可是吳文益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首先他就不認為寧王高隱能鬥得過如今大燕皇帝,哪怕這個大燕皇帝身患頭風、時日無多。
其次,哪怕高隱的計劃能成功,北夏都需要與大燕邊軍進行激烈的交戰,到時候得利的隻有高隱。
慕容婉嫣聽到吳文益的話,覺得不無道理,卻又問道:
“難道我們要放棄與高隱合作?”
“高隱提出的條件還是很有誠意的。”
“若是助高隱成事,拿迴燕雲十六州,我大夏將會崛起,在夏燕兩國的交涉中占據主導地位。”
吳文益笑著搖了搖頭,淡然說道:
“我們自然要配合高隱的計劃,不過要改一改。”
慕容婉嫣疑惑的問道:
“要改一改?”
“卿打算怎麽改?”
吳文益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
“寧王不是讓我們舉兵南下麽!”
“好!”
“娘娘不妨真的舉大軍南下,營造聲勢,但是不要出全力,避免大規模的戰爭。”
“微臣估計大燕知道後,一定會派兵增援北疆,也算是達到了寧王的目的。”
“這樣一來,我們北夏的軍隊既可以保存實力,又能坐山觀虎鬥,靜看大燕的時局變化。”
“若是寧王贏了,我大夏可拿迴燕雲十六州,再度進入中原,若是寧王輸了,我大夏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太後娘娘以為如何?”
等高隱登臨大燕皇位,她便是大燕的皇後,北夏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大燕後世之君都將懷有北夏完顏氏的血脈。
可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他們手裏沒兵。
完顏魅手中雖然有一張北夏遺留在中原的暗諜網,但是經過高毅北伐之前的那一次緝捕調查,暗諜網深受重創,幸存下的那些暗諜,也隻能打探消息。
完顏魅向高隱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夫君,控製京城是需要軍隊的,我們手裏沒有兵馬,王府護衛兵你也上繳朝廷了,我們拿什麽來控製京都?”
高隱微微一笑,淡然說道:
“你說的這一點,我早就考慮到了。”
“我們有軍隊!”
“你還記得獻城軍麽?”
完顏魅皺著眉頭迴憶道:
“獻城軍?”
高隱點了點頭,緩緩解釋道:
“獻城,是離東京城最近的一個座城池,為了保障東京城的安全,朝廷在獻城駐有一支軍隊,就是獻城軍!”
“獻城軍共六萬人,歸於禁軍編製,卻獨立於禁軍之外,隻聽皇帝的命令!”
完顏魅這才恍然大悟道:
“妾想起來了,獻城軍的統帥是叫林忠,對吧!”
高隱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林忠是獻城軍的上一任統領。”
“三個月前,林忠以年來年老為由,向皇帝請命乞骸骨歸鄉,皇帝同意了,接替他的是原獻城軍副統領柳宗!”
“這個柳宗,是本王的人!”
完顏魅瞪大了眼睛看著高隱,一臉震驚的說道:
“你說什麽?!”
“這柳宗是殿下你的人?!”
“你是如何與他有了交集?”
高隱點了點頭,解釋道:
“母後給我的那本花名冊中便有柳宗的名字,我見此人掌兵,便暗中與之建立了聯係。”
“此人年少時家貧,曾在謝氏一族名下的莊園務農,當時我的舅舅,謝氏一族的族長謝玄見此人有些蠻力,便將其推薦入軍,稍加扶持,也算是間接成就了他的今天。”
完顏魅問道:
“那他會幫助殿下麽?”
高隱笑了笑,淡聲說道:
“若是朋友之交,他絕不會陪我幹這種事,但是他與謝家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當初朝廷懲治謝家,同時也牽連了與謝家有交集的官員,這柳宗藏得深了些,所以才逃過一劫。”
“我手裏有他的把柄,他沒得選!”
完顏魅繼續問道:
“就算他願意幫助殿下,可是守衛東京城的禁軍有八萬,守衛皇城的禦林軍有五萬,這六萬獻城軍管什麽用呢?”
高隱連忙抓住完顏魅的手,沉聲說道:
“所以,我需要你幫幫助!”
完顏魅不解道:
“夫君,你需要我做什麽?”
高隱柔聲說道:
“魅兒,給北夏太後寫一封信吧!”
完顏魅遲疑道:
“給我母後寫信?”
高隱點頭說道:
“讓你母後集結北夏所有軍隊南下,三十萬北疆軍短時間肯定難以攔住,必定會調集禁軍和禦林軍北上支援。”
“到那時,東京城內空虛,需要軍隊駐守,獻城軍便可趁機入京。”
完顏魅聽到高隱的計劃,覺得有些道理,卻故意說道:
“夫君,前些年大燕北伐燕雲十六州,北夏軍隊遭受重創,又被趕到了漠北草原。”
“如今北夏的正處於休養生息之時,母後恐怕不會不會答應配合你的計劃。”
高隱聽到完顏魅這樣說,又豈會不知她話中的含義,於是他豪氣的說道:
“魅兒,你是我的妻子,你的母後就是我的母後!”
“麻煩你轉告母後,隻要北夏這次能助我登臨大燕皇位,我保重將燕雲十六州再度送給大夏,我還會起誓,以後大燕絕不主動主動攻打夏國,燕夏兩國締結兄弟之盟,太平永年!”
聞聽此言,完顏魅略微激動的說道:
“好!”
“有夫君這句話,妾就有底氣寫這封信了。”
高隱笑著說道:
“你快去寫吧!”
“時間可不等人啊!”
完顏魅連忙迴到房中洋洋灑灑的寫了書信一封,命手下暗諜送往漠北草原。
………
半個月後。
在漠北草原一處水草豐沃、臨近大湖的地方有一座戎狄王廷。
營帳延綿數百裏,有數不清的戎狄軍民在此生活。
這裏就是北夏朝廷的中樞所在。
如今的北夏皇帝也就十六七歲數,無法上朝理政,所以北夏的大權依舊掌握在北夏太後慕容婉嫣手中
此時,北夏太後慕容婉嫣已經收到了女兒來信,他當即將左賢王完顏垂和國相吳文益叫來相商。
二人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有不同的看法。
完顏垂認為這是件好事,北夏應該配合高隱的計劃,派遣大軍南下。
可是吳文益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首先他就不認為寧王高隱能鬥得過如今大燕皇帝,哪怕這個大燕皇帝身患頭風、時日無多。
其次,哪怕高隱的計劃能成功,北夏都需要與大燕邊軍進行激烈的交戰,到時候得利的隻有高隱。
慕容婉嫣聽到吳文益的話,覺得不無道理,卻又問道:
“難道我們要放棄與高隱合作?”
“高隱提出的條件還是很有誠意的。”
“若是助高隱成事,拿迴燕雲十六州,我大夏將會崛起,在夏燕兩國的交涉中占據主導地位。”
吳文益笑著搖了搖頭,淡然說道:
“我們自然要配合高隱的計劃,不過要改一改。”
慕容婉嫣疑惑的問道:
“要改一改?”
“卿打算怎麽改?”
吳文益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
“寧王不是讓我們舉兵南下麽!”
“好!”
“娘娘不妨真的舉大軍南下,營造聲勢,但是不要出全力,避免大規模的戰爭。”
“微臣估計大燕知道後,一定會派兵增援北疆,也算是達到了寧王的目的。”
“這樣一來,我們北夏的軍隊既可以保存實力,又能坐山觀虎鬥,靜看大燕的時局變化。”
“若是寧王贏了,我大夏可拿迴燕雲十六州,再度進入中原,若是寧王輸了,我大夏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太後娘娘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