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母親的話,高策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他忽然想明白了,笑著說道:
“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他立刻轉身便要離開大殿。
這時錢靈蘊忽然喊住了他,柔聲說道:
“策兒!”
“你也不看看這都什麽時辰了,等明日你再去吧!”
高策這才反應過來,現在已經是深夜了,於是微微頷首,衝著母親拱手說道:
“娘說的對,是兒子著急了。”
“明日兒子就不上早朝了,以祭拜太祖太宗之名去太廟一趟。”
錢靈蘊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這還差不多。”
說罷,她緩緩站起身來,柔聲說道:
“好了,時辰不早了,哀家也要休息了。”
“就不留在這裏打擾你們小兩口了。”
高策和鄧鳶一起上前扶著錢靈蘊走出福寧宮。
守在殿外的鄭植和衛寅見到這一幕,便知道事情已經解決了,二人心中皆鬆了一口氣。
送走錢靈蘊之後,高策和鄧鳶返迴福寧宮。
高策看了一眼鄭植和衛寅,然後對鄧鳶說道:
“你先迴寢殿休息,我和這兩位說幾句話。”
鄧鳶微微頷首,躬身行禮後,朝著寢殿走去。
宮內,隻剩下這君臣三人。
高策不懷好意的看著鄭植和衛寅。
二人見狀,連忙下跪請罪:
“奴才該死,請陛下治罪!”
“屬下該死,請陛下治罪!”
看到這二人,高策立刻收起臉上的笑意,一臉嚴肅的說道:
“太後是你們喊來的吧!”
“你們二人好大的膽子啊!竟然敢摻和朕的家事!”
鄭植和衛寅叩首請罪。
鄭植還說道:
“陛下,請太後前來,是老奴的主意,與衛寅無關,請陛下不要治他的罪!”
衛寅連忙上前說道:
“鄭公公此言差矣,事情是咱們兩個人一起辦的,豈能讓你一人頂罪!”
高策微微一笑,擺手說道:
“好了,朕現在沒時間處置你們!”
“鄭植,明日向百官傳朕的旨意,輟朝一日,朕要到太廟祭拜太祖太宗。”
鄭植雖然不解,但還是拱手說道:
“奴才領命!”
高策又看向衛寅,淡聲說道:
“衛寅,明日由你率領一隊人馬護衛朕去太廟!”
衛寅抱拳稱是。
高策擺了擺手,淡聲說道:
“好了,你們退下吧!”
“是,奴才告退!”
鄭植行禮後緩緩退下。
可是衛寅這個愣頭青卻笑著說道:
“陛下,您不罰我們了?!”
聞聽此言,鄭植無奈的摸了摸自己的臉。
高策被氣笑了,指著他說道:
“給朕滾!”
鄭植連忙拖拉著衛寅離開。
衛寅笑著對鄭植說道:
“鄭公公,咱們沒事了,對吧?!”
鄭植一邊拉著衛寅往外走,一邊無奈的說道:
“別說話了,快跟我走吧!”
見狀,高策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去往寢殿。
…………
翌日一早。
百官列於朝堂。
等了好久,他們並沒有等來皇帝,反而是鄭植漫步走進大殿。
見狀,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鄭植走上高台,朗聲說道:
“陛下有旨!”
聞聽此言,百官一同下跪。
鄭植從袖中抽出聖旨,高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於昨夜夢憶太祖、太宗,受教於英靈,感悟頗深,故輟朝一日,朕親入太廟祭拜太祖、太宗,以抒哀思,以全孝道。欽此!”
百官聽到這份聖旨的意思,才知道皇帝今日輟朝,去太廟祭拜太祖、太宗了。
對此,百官無話可說,高策找的這個理由很完美,以孝道堵住了百官的嘴。
鄭植收起聖旨,對百官說道:
“諸位大人若是有事請奏陛下,可寫於奏折之上,咱家會替你們轉交給陛下!”
聞聽此言,有一些臣子將已經寫好的奏疏交給鄭植。
收好這些奏折後,鄭植笑著說道:
“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諸位大人可以退朝了!”
百官聞言,陸續離開朝堂。
等這些臣子都離開後,鄭植抱著收上來的奏疏前往承明殿,
…………
另一邊,衛寅率領禦林軍護送聖駕已至太廟。
高策走下馬車,漫步踏上台階,走進太廟。
他看著太廟的牆上懸掛著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以及太宗文皇帝的畫像,心中感慨萬千。
“爺爺,奶奶,爹。”
“我來看你們了!”
按照禮製,高策為他們上香,行叩拜禮。
做完這一切,高策對殿內的侍從說道:
“朕要和先皇說說話,你們都出去吧!”
侍從皆行禮稱是,然後緩緩退出太廟。
高策屏退了這些人後,太廟內僅剩下他一人。
他緩緩站起身,熟練的走到擺放著貢品的案台前,然後緩緩蹲下,掀開布簾,裏麵有一個漆黑一片的小空間,什麽都看不清。
小的時候,高策經常在皇宮和看護他的侍女宦官們玩捉迷藏。
這太廟的案台底下,便是他經常藏身的地方。
可是太廟乃是皇家禁地,除非皇室子弟,無人敢來到這裏。
但高策那個時候還小,不明白這些道理,隻知道他躲在這裏沒人能找得到他。
有一次玩捉迷藏的時候,他躲在這裏睡著了,侍從們都找不到他,趕忙將事情報告給了皇帝和太子。
皇帝和太子都很著急,甚至發動禦林軍在皇宮尋找高策。
最終是高晟想到了太廟,在這案台底下發現了正在熟睡的高策,並把他抱迴家。
從那之後,高策隻要玩捉迷藏,或者和爹娘吵架,便會躲到這裏來,而高晟總會找到這裏,把他帶迴家。
這裏也就漸漸成了他與父親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想到這些,高策的眼眶微微泛紅,他緩緩閉上眼睛平複自己的心緒。
等他平複下來後,慢慢睜開眼睛,撤掉了案台底部的布簾,看到裏麵擺放著一個黑色木匣子。
他伸出手將木匣子拿出來,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高策也很好奇裏麵是什麽,不過聽母親話中的意思,這個木匣子裏的東西肯定和寧王有關。
他不再猶豫,打開這個木匣子,裏麵有三樣東西。
一封信,一份聖旨,還有一張絹帛。
過了好一會,他忽然想明白了,笑著說道:
“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他立刻轉身便要離開大殿。
這時錢靈蘊忽然喊住了他,柔聲說道:
“策兒!”
“你也不看看這都什麽時辰了,等明日你再去吧!”
高策這才反應過來,現在已經是深夜了,於是微微頷首,衝著母親拱手說道:
“娘說的對,是兒子著急了。”
“明日兒子就不上早朝了,以祭拜太祖太宗之名去太廟一趟。”
錢靈蘊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這還差不多。”
說罷,她緩緩站起身來,柔聲說道:
“好了,時辰不早了,哀家也要休息了。”
“就不留在這裏打擾你們小兩口了。”
高策和鄧鳶一起上前扶著錢靈蘊走出福寧宮。
守在殿外的鄭植和衛寅見到這一幕,便知道事情已經解決了,二人心中皆鬆了一口氣。
送走錢靈蘊之後,高策和鄧鳶返迴福寧宮。
高策看了一眼鄭植和衛寅,然後對鄧鳶說道:
“你先迴寢殿休息,我和這兩位說幾句話。”
鄧鳶微微頷首,躬身行禮後,朝著寢殿走去。
宮內,隻剩下這君臣三人。
高策不懷好意的看著鄭植和衛寅。
二人見狀,連忙下跪請罪:
“奴才該死,請陛下治罪!”
“屬下該死,請陛下治罪!”
看到這二人,高策立刻收起臉上的笑意,一臉嚴肅的說道:
“太後是你們喊來的吧!”
“你們二人好大的膽子啊!竟然敢摻和朕的家事!”
鄭植和衛寅叩首請罪。
鄭植還說道:
“陛下,請太後前來,是老奴的主意,與衛寅無關,請陛下不要治他的罪!”
衛寅連忙上前說道:
“鄭公公此言差矣,事情是咱們兩個人一起辦的,豈能讓你一人頂罪!”
高策微微一笑,擺手說道:
“好了,朕現在沒時間處置你們!”
“鄭植,明日向百官傳朕的旨意,輟朝一日,朕要到太廟祭拜太祖太宗。”
鄭植雖然不解,但還是拱手說道:
“奴才領命!”
高策又看向衛寅,淡聲說道:
“衛寅,明日由你率領一隊人馬護衛朕去太廟!”
衛寅抱拳稱是。
高策擺了擺手,淡聲說道:
“好了,你們退下吧!”
“是,奴才告退!”
鄭植行禮後緩緩退下。
可是衛寅這個愣頭青卻笑著說道:
“陛下,您不罰我們了?!”
聞聽此言,鄭植無奈的摸了摸自己的臉。
高策被氣笑了,指著他說道:
“給朕滾!”
鄭植連忙拖拉著衛寅離開。
衛寅笑著對鄭植說道:
“鄭公公,咱們沒事了,對吧?!”
鄭植一邊拉著衛寅往外走,一邊無奈的說道:
“別說話了,快跟我走吧!”
見狀,高策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去往寢殿。
…………
翌日一早。
百官列於朝堂。
等了好久,他們並沒有等來皇帝,反而是鄭植漫步走進大殿。
見狀,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鄭植走上高台,朗聲說道:
“陛下有旨!”
聞聽此言,百官一同下跪。
鄭植從袖中抽出聖旨,高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於昨夜夢憶太祖、太宗,受教於英靈,感悟頗深,故輟朝一日,朕親入太廟祭拜太祖、太宗,以抒哀思,以全孝道。欽此!”
百官聽到這份聖旨的意思,才知道皇帝今日輟朝,去太廟祭拜太祖、太宗了。
對此,百官無話可說,高策找的這個理由很完美,以孝道堵住了百官的嘴。
鄭植收起聖旨,對百官說道:
“諸位大人若是有事請奏陛下,可寫於奏折之上,咱家會替你們轉交給陛下!”
聞聽此言,有一些臣子將已經寫好的奏疏交給鄭植。
收好這些奏折後,鄭植笑著說道:
“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諸位大人可以退朝了!”
百官聞言,陸續離開朝堂。
等這些臣子都離開後,鄭植抱著收上來的奏疏前往承明殿,
…………
另一邊,衛寅率領禦林軍護送聖駕已至太廟。
高策走下馬車,漫步踏上台階,走進太廟。
他看著太廟的牆上懸掛著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以及太宗文皇帝的畫像,心中感慨萬千。
“爺爺,奶奶,爹。”
“我來看你們了!”
按照禮製,高策為他們上香,行叩拜禮。
做完這一切,高策對殿內的侍從說道:
“朕要和先皇說說話,你們都出去吧!”
侍從皆行禮稱是,然後緩緩退出太廟。
高策屏退了這些人後,太廟內僅剩下他一人。
他緩緩站起身,熟練的走到擺放著貢品的案台前,然後緩緩蹲下,掀開布簾,裏麵有一個漆黑一片的小空間,什麽都看不清。
小的時候,高策經常在皇宮和看護他的侍女宦官們玩捉迷藏。
這太廟的案台底下,便是他經常藏身的地方。
可是太廟乃是皇家禁地,除非皇室子弟,無人敢來到這裏。
但高策那個時候還小,不明白這些道理,隻知道他躲在這裏沒人能找得到他。
有一次玩捉迷藏的時候,他躲在這裏睡著了,侍從們都找不到他,趕忙將事情報告給了皇帝和太子。
皇帝和太子都很著急,甚至發動禦林軍在皇宮尋找高策。
最終是高晟想到了太廟,在這案台底下發現了正在熟睡的高策,並把他抱迴家。
從那之後,高策隻要玩捉迷藏,或者和爹娘吵架,便會躲到這裏來,而高晟總會找到這裏,把他帶迴家。
這裏也就漸漸成了他與父親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想到這些,高策的眼眶微微泛紅,他緩緩閉上眼睛平複自己的心緒。
等他平複下來後,慢慢睜開眼睛,撤掉了案台底部的布簾,看到裏麵擺放著一個黑色木匣子。
他伸出手將木匣子拿出來,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高策也很好奇裏麵是什麽,不過聽母親話中的意思,這個木匣子裏的東西肯定和寧王有關。
他不再猶豫,打開這個木匣子,裏麵有三樣東西。
一封信,一份聖旨,還有一張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