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統兵
聽到白峰的提醒,高策微微點頭,剛要下令全軍入關,忽然又想起些什麽,對身後的衛寅說道:
“衛寅,由你率領六萬人馬在關外安營紮寨!”
“其餘人馬隨朕一同入關!”
衛寅拱手說道:
“末將遵命!”
白峰連忙說道:
“陛下,戎狄大軍就在二十裏之外,咱們把軍隊駐紮在關外,這恐怕不妥吧?!”
高策扶住他的肩膀,沉聲說道:
“這次朕不是要據關而守,朕要主動進攻,就算他們不來攻打關隘,朕也要過去和他們碰一碰!”
聞聽此言,白峰也不再多說什麽。
衛寅指揮六萬人馬於燕山關外安營紮寨,而高策帶領剩餘人馬進入燕山關。
………
在燕山關守將官邸內,白峰緊急派人準備了一桌酒菜。
當然正值戰時,山珍海味難以尋找,但是有酒有肉少不了。
高策看了一眼案台上的佳肴,對一旁的白峰說道:
“此番朕與諸卿要多謝白將軍的款待了。”
白峰連忙拱手說道:
“陛下折煞微臣了。”
“時機從權,倉促之下也隻能準備這些了,還望陛下見諒。”
高策擺了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
“朕知道,這些已經很好了,再說了,朕來此處又不是為了吃飯的。”
聽到這句話,在座諸位都笑了笑。
高策看向坐在右席首位的曹錦眉,笑著說道:
“曹姑娘既然是燕京人士,不知家中父母可尚在?”
曹錦眉輕聲迴道:
“草民的父母在草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病故了。”
聞聽此言,高策微微歎息,輕聲說道:
“原來是這樣,是朕失禮了。”
曹錦眉搖了搖頭,低聲說道:
“都過去了。”
高策又問道:
“那你可還有什麽親戚故友?”
曹錦眉眼睛裏噙著淚水說道:
“草民的親朋故友都死了,就死在戎狄部族的屠刀之下。”
高策瞪著眼睛說道:
“什麽?!”
曹錦眉緩緩解釋道:
“草民的雙親病故之後,是同村的一個獵戶人家收養了我,不過他們有一個兒子,草民是以童養媳的身份待在他家的。”
說到這裏,曹錦眉眼睛裏流露出些許溫暖,柔聲說道:
“獵戶一家對我很好,我與他們的兒子算得上是青梅竹馬,我也是願意嫁給他的。”
“在我們倆十八歲的時候舉行成了婚,不過草民的丈夫雖然生於獵戶之家,卻手無縛雞之力,他喜歡讀書,還考上了秀才,而我酷愛弓馬,也在他的熏陶下讀了些兵書。”
“這樣好的日子一直到前不久,戎狄部族忽然南下,他們馬蹄沒過一處,便燒殺搶掠,草民一家所在的村落便被他們屠戮殆盡。”
“草民……草民還是因為外出打獵才僥幸逃過一劫。”
說到這裏,曹錦眉便泣不成聲。
高策聽完曹錦眉的闡述,忽然聯想到自己一家,當初他爺爺高毅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南下中原的麽。
想到這裏,高策眼圈泛紅,卻又很快歸於了平靜,沉聲靜氣的說道:
“所以曹姑娘此番作為,也是為了報仇,對麽?”
曹錦眉輕輕擦幹眼淚,將心情平複下來,目光堅定的說道:
“陛下,草民的家人親友都被戎狄人害死了,草民一定要報這個仇!”
高策點了點頭,拍案說道:
“好!”
“朕一定讓你報這個仇!”
聽到這個句話,眾人不約而同的看了曹錦眉一眼,他們都知道,曹錦眉雖然為保衛燕山關立了大功,可她並沒有朝廷官職,而且她是一個女人,自古以來豈有女人統兵的道理。
可是高策剛才說的那句話,便暗含了讓曹錦眉統兵之意。
曹錦眉也聽出了高策話中的含義,於是抱拳說道:
“謝陛下成全!”
高策點了點頭,當即便下令道:
“曹錦眉,燕山關內的守軍以及你帶來的百姓任由你調遣!”
曹錦眉眼中透露出絲絲戰意,抱拳說道:
“謝陛下!”
高策雖然沒有明確的給曹錦眉官職,卻賜予了她統兵之權。
因為在他看來,此時的曹錦眉是最可用的人,她的親友皆亡,沒有了任何關係網,若是她想報仇,便隻能效命於皇帝一人,這樣的人統兵,高策才最放心。
做完這些,高策對眾人說道:
“好了,大家也都餓了,朕也餓了,咱們快用膳吧!”
“是!”
眾人用過午膳之後,高策並沒有下令攻打關外的戎狄大軍。
而戎狄大軍也沒有任何異動。
雙方默契般的平靜。
不過這也能理解。
高策率領八萬騎兵晝夜不停,遠道而來,又和戎狄大軍簡單的打了一場,早就已經人困馬乏,需要休息。
另一邊的戎狄大軍也需要休息,這段時間他們長途奔襲,一直在戰鬥,所以他們也需要一點時間調整。
…………
經過了一個平靜的夜晚,燕山關外因戰鬥而造成的血氣緩緩消散,仿佛這尊天地重新歸於太平,不過所有人都明白,這不過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
果不其然,當日早飯時間之後,二十裏外的戎狄大軍忽然向前移動。
而此時在燕山關的城樓上,高策身著甲胄,親眼目睹著戎狄大軍步步逼近。
他冷笑一聲,喃喃道:
“終於動了,這個北夏小皇帝還是有點膽色的。”
說吧,他看向一旁的曹錦眉,笑著說道:
“曹將軍可敢陪朕出城一戰?!”
曹錦眉抱拳迴道:
“臣求之不得!”
高策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林平,吩咐道:
“林平,由你率領兩萬禦林軍戍守燕山關。”
“曹將軍率領燕山關守軍隨朕出城一戰!”
“遵命!”
就這樣,這段時間一直窩在燕山關的守兵終於踏出了牢籠。
高策之所以讓燕山關的守軍出城迎敵,就是因為他們憋壞了,所以他們心中的戰意和怒火才是最強烈的。
既然他們要發泄,高策自然應允。
高策、曹錦眉率領兩萬燕山關守軍出關,與關外駐紮的六萬兵馬合為一處,共同迎敵。
麵對戎狄鐵騎的攻勢,高策率領這八萬大軍迎敵而上,一場激戰就此爆發。
聽到白峰的提醒,高策微微點頭,剛要下令全軍入關,忽然又想起些什麽,對身後的衛寅說道:
“衛寅,由你率領六萬人馬在關外安營紮寨!”
“其餘人馬隨朕一同入關!”
衛寅拱手說道:
“末將遵命!”
白峰連忙說道:
“陛下,戎狄大軍就在二十裏之外,咱們把軍隊駐紮在關外,這恐怕不妥吧?!”
高策扶住他的肩膀,沉聲說道:
“這次朕不是要據關而守,朕要主動進攻,就算他們不來攻打關隘,朕也要過去和他們碰一碰!”
聞聽此言,白峰也不再多說什麽。
衛寅指揮六萬人馬於燕山關外安營紮寨,而高策帶領剩餘人馬進入燕山關。
………
在燕山關守將官邸內,白峰緊急派人準備了一桌酒菜。
當然正值戰時,山珍海味難以尋找,但是有酒有肉少不了。
高策看了一眼案台上的佳肴,對一旁的白峰說道:
“此番朕與諸卿要多謝白將軍的款待了。”
白峰連忙拱手說道:
“陛下折煞微臣了。”
“時機從權,倉促之下也隻能準備這些了,還望陛下見諒。”
高策擺了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
“朕知道,這些已經很好了,再說了,朕來此處又不是為了吃飯的。”
聽到這句話,在座諸位都笑了笑。
高策看向坐在右席首位的曹錦眉,笑著說道:
“曹姑娘既然是燕京人士,不知家中父母可尚在?”
曹錦眉輕聲迴道:
“草民的父母在草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病故了。”
聞聽此言,高策微微歎息,輕聲說道:
“原來是這樣,是朕失禮了。”
曹錦眉搖了搖頭,低聲說道:
“都過去了。”
高策又問道:
“那你可還有什麽親戚故友?”
曹錦眉眼睛裏噙著淚水說道:
“草民的親朋故友都死了,就死在戎狄部族的屠刀之下。”
高策瞪著眼睛說道:
“什麽?!”
曹錦眉緩緩解釋道:
“草民的雙親病故之後,是同村的一個獵戶人家收養了我,不過他們有一個兒子,草民是以童養媳的身份待在他家的。”
說到這裏,曹錦眉眼睛裏流露出些許溫暖,柔聲說道:
“獵戶一家對我很好,我與他們的兒子算得上是青梅竹馬,我也是願意嫁給他的。”
“在我們倆十八歲的時候舉行成了婚,不過草民的丈夫雖然生於獵戶之家,卻手無縛雞之力,他喜歡讀書,還考上了秀才,而我酷愛弓馬,也在他的熏陶下讀了些兵書。”
“這樣好的日子一直到前不久,戎狄部族忽然南下,他們馬蹄沒過一處,便燒殺搶掠,草民一家所在的村落便被他們屠戮殆盡。”
“草民……草民還是因為外出打獵才僥幸逃過一劫。”
說到這裏,曹錦眉便泣不成聲。
高策聽完曹錦眉的闡述,忽然聯想到自己一家,當初他爺爺高毅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南下中原的麽。
想到這裏,高策眼圈泛紅,卻又很快歸於了平靜,沉聲靜氣的說道:
“所以曹姑娘此番作為,也是為了報仇,對麽?”
曹錦眉輕輕擦幹眼淚,將心情平複下來,目光堅定的說道:
“陛下,草民的家人親友都被戎狄人害死了,草民一定要報這個仇!”
高策點了點頭,拍案說道:
“好!”
“朕一定讓你報這個仇!”
聽到這個句話,眾人不約而同的看了曹錦眉一眼,他們都知道,曹錦眉雖然為保衛燕山關立了大功,可她並沒有朝廷官職,而且她是一個女人,自古以來豈有女人統兵的道理。
可是高策剛才說的那句話,便暗含了讓曹錦眉統兵之意。
曹錦眉也聽出了高策話中的含義,於是抱拳說道:
“謝陛下成全!”
高策點了點頭,當即便下令道:
“曹錦眉,燕山關內的守軍以及你帶來的百姓任由你調遣!”
曹錦眉眼中透露出絲絲戰意,抱拳說道:
“謝陛下!”
高策雖然沒有明確的給曹錦眉官職,卻賜予了她統兵之權。
因為在他看來,此時的曹錦眉是最可用的人,她的親友皆亡,沒有了任何關係網,若是她想報仇,便隻能效命於皇帝一人,這樣的人統兵,高策才最放心。
做完這些,高策對眾人說道:
“好了,大家也都餓了,朕也餓了,咱們快用膳吧!”
“是!”
眾人用過午膳之後,高策並沒有下令攻打關外的戎狄大軍。
而戎狄大軍也沒有任何異動。
雙方默契般的平靜。
不過這也能理解。
高策率領八萬騎兵晝夜不停,遠道而來,又和戎狄大軍簡單的打了一場,早就已經人困馬乏,需要休息。
另一邊的戎狄大軍也需要休息,這段時間他們長途奔襲,一直在戰鬥,所以他們也需要一點時間調整。
…………
經過了一個平靜的夜晚,燕山關外因戰鬥而造成的血氣緩緩消散,仿佛這尊天地重新歸於太平,不過所有人都明白,這不過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
果不其然,當日早飯時間之後,二十裏外的戎狄大軍忽然向前移動。
而此時在燕山關的城樓上,高策身著甲胄,親眼目睹著戎狄大軍步步逼近。
他冷笑一聲,喃喃道:
“終於動了,這個北夏小皇帝還是有點膽色的。”
說吧,他看向一旁的曹錦眉,笑著說道:
“曹將軍可敢陪朕出城一戰?!”
曹錦眉抱拳迴道:
“臣求之不得!”
高策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林平,吩咐道:
“林平,由你率領兩萬禦林軍戍守燕山關。”
“曹將軍率領燕山關守軍隨朕出城一戰!”
“遵命!”
就這樣,這段時間一直窩在燕山關的守兵終於踏出了牢籠。
高策之所以讓燕山關的守軍出城迎敵,就是因為他們憋壞了,所以他們心中的戰意和怒火才是最強烈的。
既然他們要發泄,高策自然應允。
高策、曹錦眉率領兩萬燕山關守軍出關,與關外駐紮的六萬兵馬合為一處,共同迎敵。
麵對戎狄鐵騎的攻勢,高策率領這八萬大軍迎敵而上,一場激戰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