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李靖怎麽搞?
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門! 作者:舟山管門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麵色不悅,人家李績他們都已經開始造反了,等於是背叛了自己。
自己再去招安他們,再利誘。
這不是純純的認慫了嗎?
沒錯。
這就是認慫。
打不過,直接就招安,給錢給權。
李世民不願幹這事情。
“陛下,而今的局勢,太子他們已經不重要了。”
房玄齡苦笑著開口說道。
“大勢已成,哪怕太子他們不願造反了,隻怕李績他們也會推著他們前行。”
“故而必須要招安他們才行啊。”
房玄齡看的非常明白。
現在的天下局勢,已經不是李承乾幾個王爺說的算了。
而是手握兵權的李績,李道宗以及秦瓊說的算了。
他們願意投降了,那麽還有機會。
他們不樂意,這場戰爭就結束不了。
“此計不行。”
李世民瞪了一眼房玄齡,二話不說直接拒絕。
他可是堂堂大唐皇帝,怎麽可能對自己的臣子們去認慫呢,這完全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整的好像大唐離開他們,就會輸一樣。
“除了此計,隻怕無其他辦法了。”
房玄齡拱手,無奈的說道。
“而今天氣越發寒冷,侯君集那邊隻怕要開春之後才能結束戰爭。”
“國庫空虛,還要積攢銀兩,預防天災。”
“而今隻能保持四方和平,不產生戰亂了。”
“唉。”
對此,李世民也是輕輕地歎了一口氣,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現在這幾個逆子,已經是成了氣候,不是說隨便就能打下來的。
“朕也明白,隻是再任由他們發展,隻怕以後更加難辦了。”
“而今朝中大臣人心浮動,誰也保不準下個又有誰會去投降了。”
李世民的話,亦是讓房玄齡沉默了。
確實如此。
秦瓊的造反,已經讓朝中不少官員開始浮動起來了。
房玄齡可以確定,必定會有一部分人去暗中聯絡秦瓊。
而且。
不僅是秦瓊。
這麽多年來,李績和李道宗也是積攢了不少的人脈。
他們兩人隻怕也是拉攏了不少的人。
大唐這迴事真的有點空虛了。
“陛下,打輿論戰吧,而今隻能打輿論戰,收獲民心,保證大義的地位,穩固如今的朝堂!”
“凡是背叛者,都打上羞恥柱上。”
“唯有如此,才能斷絕更多人想要背叛的心思了。”
長孫無忌眼光閃爍接連開口。
而今大唐沒有錢了,想要打仗,也打不起來。
唯有輿論這方麵,還能再試試看。
“如今太子他們風評開始變差了,隻要陛下再發聖旨出去,足以讓他們更加的身敗名裂。”
“特別是秦瓊,李績,還有李道宗,一定要狠狠的嗬斥他們,讓他們身敗名裂。”
“這樣才能震懾朝中的其他大臣。”
“讓他們哪怕有心思背叛,也要顧忌一番。”
此言一出。
李世民眼睛微微一亮,倒是點了點頭,這話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
現在這個情況,唯一能用的就是嘴了。
“有理,還得是你啊輔機。”
李世民衝著長孫無忌點了點頭。
隻是一旁的房玄齡卻是皺起了眉頭,眨了眨眼睛,看著李世民想要說什麽,但還是閉上了嘴巴。
李世民見到房玄齡如此,自然明白房玄齡要說什麽。
“不過秦瓊對大唐的功勞太大了,還是算了,咱們先對李績和李道宗入手。”
“陛下英明。”
房玄齡連忙恭敬的朝著李世民一拜。
他正是要說這個事情。
秦瓊生病,李世民故意沒勸說秦瓊治病,這事情,房玄齡是大概猜出了一些。
故而他說話一直都有顧忌這方麵的事情。
畢竟。
這事情,是李世民沒有理,他自己忌憚人家。
一旦此事被秦瓊挑出來,隻怕身敗名裂的是李世民了。
“唿,不過還有一人,隻怕更要注意,李靖。”
長孫無忌摸了摸胡子,長吐一口氣,顯得格外為難的樣子。
李靖!
李世民一下清醒過來,朝中諸多大臣,能力各有不同。
李世民最忌憚的,就是秦瓊和李靖兩人。
一個軍神,一個戰神。
秦瓊是能夠拉攏更多的將軍,比方程咬金之類的,帶著他們去造反。
而李靖則是能夠帶領一大批的士兵離開。
這兩人占據了大唐士兵之中百分之七十的聲望。
可以說。
這兩人給李世民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故而。
秦瓊舊病纏身,李靖急流勇退。
現在,秦瓊造反離開了,去幽州城了,身子骨想必也能被李承乾給治好。
那麽,李靖這裏就麻煩了。
“李靖看重的是天下百姓,他一直以來,最在意的是天下安定,倒是不必太過擔憂。”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還是開口道。
“逆子造反,這是影響大唐巨變,會影響天下蒼生,李靖應當不會去助紂為虐。”
話是這樣說。
李世民依舊是有些不太安心。
畢竟,李靖可是專門替李承乾培養了一個薛仁貴呢,兩人的態度也是挺曖昧的。
誰也說不準。
“房相,而今朝堂上,朕能信任的人不多,你是一個,你可願幫朕去探一探李靖的口風?”
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齡。
“臣領命,臣這就去。”
房玄齡拱手一拜,二話不說,直接離開去勸說李靖了。
倒是一旁。
長孫無忌看著房玄齡離開之後,這才有些疑惑的看著李世民。
“陛下,房相的兒子可還在太子那邊,還掌管了火藥營,您讓房玄齡去勸說李靖,您就不怕?”
“不怕。”
李世民笑了笑,摸了摸胡子,淡淡的說道。
“房相與李靖是同一類人,兩人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而存在的。”
“逆子造反,引動戰爭,已經是觸及到了房相的底線,你沒發現麽,最近房相出謀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他這是不願意看到戰亂啊。”
“讓房相去勸說李靖,正好可以聊的投機,反而是更能成功。”
“陛下英明。”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恭敬的朝著李世民一拜,也算是明白過來。
再一抬頭看了一眼李世民,心中閃過一個想法,不由的笑了。
果然,還是陛下看人看的明白。
就好像自己,李世民跟自己講這麽多,信任自己。
原因並不是長孫無垢,而是因為自己在意長孫家族,一旦自己背叛李世民,去投靠李承乾。
長孫家族就廢了。
故而,自己最多投資李承乾一手,不會說直接背叛李世民,跟著他們一般,明目張膽的造反。
自己再去招安他們,再利誘。
這不是純純的認慫了嗎?
沒錯。
這就是認慫。
打不過,直接就招安,給錢給權。
李世民不願幹這事情。
“陛下,而今的局勢,太子他們已經不重要了。”
房玄齡苦笑著開口說道。
“大勢已成,哪怕太子他們不願造反了,隻怕李績他們也會推著他們前行。”
“故而必須要招安他們才行啊。”
房玄齡看的非常明白。
現在的天下局勢,已經不是李承乾幾個王爺說的算了。
而是手握兵權的李績,李道宗以及秦瓊說的算了。
他們願意投降了,那麽還有機會。
他們不樂意,這場戰爭就結束不了。
“此計不行。”
李世民瞪了一眼房玄齡,二話不說直接拒絕。
他可是堂堂大唐皇帝,怎麽可能對自己的臣子們去認慫呢,這完全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整的好像大唐離開他們,就會輸一樣。
“除了此計,隻怕無其他辦法了。”
房玄齡拱手,無奈的說道。
“而今天氣越發寒冷,侯君集那邊隻怕要開春之後才能結束戰爭。”
“國庫空虛,還要積攢銀兩,預防天災。”
“而今隻能保持四方和平,不產生戰亂了。”
“唉。”
對此,李世民也是輕輕地歎了一口氣,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現在這幾個逆子,已經是成了氣候,不是說隨便就能打下來的。
“朕也明白,隻是再任由他們發展,隻怕以後更加難辦了。”
“而今朝中大臣人心浮動,誰也保不準下個又有誰會去投降了。”
李世民的話,亦是讓房玄齡沉默了。
確實如此。
秦瓊的造反,已經讓朝中不少官員開始浮動起來了。
房玄齡可以確定,必定會有一部分人去暗中聯絡秦瓊。
而且。
不僅是秦瓊。
這麽多年來,李績和李道宗也是積攢了不少的人脈。
他們兩人隻怕也是拉攏了不少的人。
大唐這迴事真的有點空虛了。
“陛下,打輿論戰吧,而今隻能打輿論戰,收獲民心,保證大義的地位,穩固如今的朝堂!”
“凡是背叛者,都打上羞恥柱上。”
“唯有如此,才能斷絕更多人想要背叛的心思了。”
長孫無忌眼光閃爍接連開口。
而今大唐沒有錢了,想要打仗,也打不起來。
唯有輿論這方麵,還能再試試看。
“如今太子他們風評開始變差了,隻要陛下再發聖旨出去,足以讓他們更加的身敗名裂。”
“特別是秦瓊,李績,還有李道宗,一定要狠狠的嗬斥他們,讓他們身敗名裂。”
“這樣才能震懾朝中的其他大臣。”
“讓他們哪怕有心思背叛,也要顧忌一番。”
此言一出。
李世民眼睛微微一亮,倒是點了點頭,這話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
現在這個情況,唯一能用的就是嘴了。
“有理,還得是你啊輔機。”
李世民衝著長孫無忌點了點頭。
隻是一旁的房玄齡卻是皺起了眉頭,眨了眨眼睛,看著李世民想要說什麽,但還是閉上了嘴巴。
李世民見到房玄齡如此,自然明白房玄齡要說什麽。
“不過秦瓊對大唐的功勞太大了,還是算了,咱們先對李績和李道宗入手。”
“陛下英明。”
房玄齡連忙恭敬的朝著李世民一拜。
他正是要說這個事情。
秦瓊生病,李世民故意沒勸說秦瓊治病,這事情,房玄齡是大概猜出了一些。
故而他說話一直都有顧忌這方麵的事情。
畢竟。
這事情,是李世民沒有理,他自己忌憚人家。
一旦此事被秦瓊挑出來,隻怕身敗名裂的是李世民了。
“唿,不過還有一人,隻怕更要注意,李靖。”
長孫無忌摸了摸胡子,長吐一口氣,顯得格外為難的樣子。
李靖!
李世民一下清醒過來,朝中諸多大臣,能力各有不同。
李世民最忌憚的,就是秦瓊和李靖兩人。
一個軍神,一個戰神。
秦瓊是能夠拉攏更多的將軍,比方程咬金之類的,帶著他們去造反。
而李靖則是能夠帶領一大批的士兵離開。
這兩人占據了大唐士兵之中百分之七十的聲望。
可以說。
這兩人給李世民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故而。
秦瓊舊病纏身,李靖急流勇退。
現在,秦瓊造反離開了,去幽州城了,身子骨想必也能被李承乾給治好。
那麽,李靖這裏就麻煩了。
“李靖看重的是天下百姓,他一直以來,最在意的是天下安定,倒是不必太過擔憂。”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還是開口道。
“逆子造反,這是影響大唐巨變,會影響天下蒼生,李靖應當不會去助紂為虐。”
話是這樣說。
李世民依舊是有些不太安心。
畢竟,李靖可是專門替李承乾培養了一個薛仁貴呢,兩人的態度也是挺曖昧的。
誰也說不準。
“房相,而今朝堂上,朕能信任的人不多,你是一個,你可願幫朕去探一探李靖的口風?”
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齡。
“臣領命,臣這就去。”
房玄齡拱手一拜,二話不說,直接離開去勸說李靖了。
倒是一旁。
長孫無忌看著房玄齡離開之後,這才有些疑惑的看著李世民。
“陛下,房相的兒子可還在太子那邊,還掌管了火藥營,您讓房玄齡去勸說李靖,您就不怕?”
“不怕。”
李世民笑了笑,摸了摸胡子,淡淡的說道。
“房相與李靖是同一類人,兩人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而存在的。”
“逆子造反,引動戰爭,已經是觸及到了房相的底線,你沒發現麽,最近房相出謀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他這是不願意看到戰亂啊。”
“讓房相去勸說李靖,正好可以聊的投機,反而是更能成功。”
“陛下英明。”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恭敬的朝著李世民一拜,也算是明白過來。
再一抬頭看了一眼李世民,心中閃過一個想法,不由的笑了。
果然,還是陛下看人看的明白。
就好像自己,李世民跟自己講這麽多,信任自己。
原因並不是長孫無垢,而是因為自己在意長孫家族,一旦自己背叛李世民,去投靠李承乾。
長孫家族就廢了。
故而,自己最多投資李承乾一手,不會說直接背叛李世民,跟著他們一般,明目張膽的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