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豐年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疑惑:這人究竟是誰呢?為何會突然挺身而出為自己解圍?要知道,他在京都之中並沒有結識多少權貴人物啊!再看那胖總管,原本就已經頗為碩大的麵龐,此時更是腫得厲害,仿佛一個熟透了的西瓜,讓人不忍直視。
周圍圍觀的人們也開始交頭接耳,紛紛揣測這位神秘來客的身份。然而,龍紀雲初來乍到京都,對於這裏錯綜複雜的勢力分布尚不太熟悉,因此他選擇按兵不動,默默地觀察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就在此時,巡邏的兵丁與收到消息後匆忙趕來的衙役竟然幾乎同時抵達現場。那幾個衙役氣勢洶洶地撥開人群,扯著嗓子大聲叫嚷道:“到底發生了何事?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誰敢在此生事?若不老老實實交代清楚,休怪我們將你們統統抓進衙門!”可惜的是,他們的這番恐嚇並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視,甚至根本無人理睬。
這些衙役見狀,隻得無奈地看向倒臥在地的那個人,以及正站在馬車旁邊拚命抽打自己耳光的另一個人。正當他們準備邁步向前去製止,並詳細詢問具體情況時,突然間,馬車上的簾子被緩緩掀開,從中走出了一個身影……。
待來人走下馬車之後,他麵無表情地環視四周,然後用冰冷至極的語氣說道:“好了。”聲音不大,但卻仿佛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嚴,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聽到這句話,一直緊繃著神經的胖總管如蒙大赦般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是瞬間被抽去了脊梁骨似的,一下子癱軟在地,雙手緊緊捂住自己的臉,身體微微顫抖著。盡管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委屈,但是他卻連一聲嗚咽都不敢發出,生怕再次惹怒眼前這位可怕的人物。
周圍的人群看到這番情景,頓時響起了一陣嘈雜的唏噓聲。那些曾經來過這家賭坊的人們心裏都很清楚,這位胖總管平日裏可也是個唿風喚雨、說一不二的狠角色,在這片區域裏更是出盡了風頭,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此時此刻,在這個神秘來者的麵前,他竟然表現得如同一條搖尾乞憐的走狗一般,如此卑微順從,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借著道路兩旁稍微顯得明亮一些的火光,站在遠處的龍紀雲好奇地打量起了這位來人。隻見他身形中等,既不高大威猛,也非矮小瘦弱,身材比例恰到好處,十分勻稱協調。他身上穿著一襲華麗的錦衣,衣料上乘,剪裁精細,上麵繡著精美的圖案,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淡淡的光芒,將他襯托得越發高貴不凡。
再看他的腰間,係著一根鑲嵌著寶石的束帶,束帶上懸掛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玉佩飾品,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搖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除此之外,他身上便再無其他過多的裝飾,顯得簡潔而又大氣。
此人劍眉斜飛入鬢,雙眸猶如繁星般璀璨明亮,深邃而銳利,仿佛能夠洞悉一切。他的五官輪廓分明,鼻梁挺直,嘴唇微薄,雖然算不上俊美絕倫,但也稱得上相貌堂堂,頗為端正。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那淩厲的眼神,冷若冰霜,寒光四射,僅僅隻是與他對視一眼,都會讓人感覺如墜冰窖,渾身不由自主地泛起一層寒意。
不僅如此,他渾身上下還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高高在上的氣質,這種氣質並非源自於官場中的曆練或者權謀爭鬥,而是那種長期處於權力巔峰所養成的絕對自信和威嚴。以至於在場的不少人在感受到這種強大氣場的壓迫後,都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表示臣服之意。龍紀雲暗自思忖道:“此人氣度非凡,絕非尋常官宦人家所能擁有,想必定是出身王公貴族,甚至有可能就是皇室中人啊!”
那幾個衙役原本雄赳赳氣昂昂地衝過來,一個個臉上兇神惡煞,仿佛要將麵前之人生吞活剝一般。然而,當他們定睛看清從車上緩緩走下之人時,瞬間臉色大變,就像是被雷劈中了似的,“撲通”一聲齊齊跪倒在地。隻見他們的頭如同搗蒜一般不停地磕著地麵,發出一陣“砰砰砰”的聲響,身子更是顫抖得如同篩糠一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此時,周圍圍觀的人群也不禁騷動起來,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眾人皆是滿臉疑惑,不明白這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衙役為何會突然如此驚恐萬狀地跪地求饒。有人低聲猜測道:“這到底是什麽人啊?竟能讓這幫衙役怕成這樣!”還有人驚訝地喊道:“難不成是哪個朝廷大員微服私訪來了?”
而那位神秘人物對跪地的衙役們視若無睹,徑直走到胖總管身旁停下腳步。他昂首挺胸,神態高傲,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冷冷地說道:“你這處理事情的本事真是越來越差勁了,這幾年吃下去的飯怕是全都進了狗肚子吧!瞧瞧你辦的這叫什麽事兒,簡直就是丟人現眼!”說罷,還狠狠地瞪了胖總管一眼。
一旁的包豐年此刻早已嚇得麵無人色,他戰戰兢兢地站在龍紀雲身側,渾身顫抖個不停。趁著旁人不注意,他悄悄湊到龍紀雲耳邊,壓低聲音說道:“完了,這下可捅大簍子了,這位乃是當今聖上的三皇子啊!”
聽到這話,龍紀雲也是心頭一震,滿臉驚愕之色。他暗自思忖道:“三皇子?怎會在此處出現?按理說皇子不是應該深居宮中,鮮少涉足民間才對啊!可為何就連這些身份低微的衙役都能認得他呢?”就在這時,包豐年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又趕緊小聲地向他解釋道:“公子有所不知且說這當今天子,其膝下育有四子。那大皇子李泰,早已被冊立為太子,久居東宮之中,一心輔佐聖上處理朝政要務。這位太子殿下,不僅聰穎睿智、見識廣博,更是勤勉有加,深得朝堂上下之敬重。
至於二皇子李康嘛,則與長兄截然不同。此人生性豁達,對皇位毫無覬覦之心。平日裏,他最大的愛好便是吟詩賦詞,時常邀集一眾文人才子相聚一堂,舉辦詩會,飲酒作樂,好不逍遙自在。其所作詩詞,或婉約細膩,或豪放大氣,每每令人讚歎不已。
而三皇子李安呢,可謂是最為不羈灑脫之人。終日裏,他常與那些官宦子弟結伴而出宮遊玩。時而前往城外狩獵,追逐飛禽走獸,盡享大自然之美妙;時而又在城中各處閑逛,領略市井風情。然而,因其行事不拘小節,常常令錦衣衛們提心吊膽,生怕這位皇子在外惹出什麽亂子來。為此,錦衣衛特地將三皇子的畫像分發給手下眾人,以防萬一遇到時能及時認出並加以保護,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發生。
最後說到這四皇子李寧,相較於其他三位兄長,他則宛如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每日裏,他總是靜靜地陪伴在母後身旁,悉心侍奉,盡顯孝順之情。其溫順謙和的性格,也讓宮中眾人對他喜愛有加。
周圍圍觀的人們也開始交頭接耳,紛紛揣測這位神秘來客的身份。然而,龍紀雲初來乍到京都,對於這裏錯綜複雜的勢力分布尚不太熟悉,因此他選擇按兵不動,默默地觀察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就在此時,巡邏的兵丁與收到消息後匆忙趕來的衙役竟然幾乎同時抵達現場。那幾個衙役氣勢洶洶地撥開人群,扯著嗓子大聲叫嚷道:“到底發生了何事?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誰敢在此生事?若不老老實實交代清楚,休怪我們將你們統統抓進衙門!”可惜的是,他們的這番恐嚇並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視,甚至根本無人理睬。
這些衙役見狀,隻得無奈地看向倒臥在地的那個人,以及正站在馬車旁邊拚命抽打自己耳光的另一個人。正當他們準備邁步向前去製止,並詳細詢問具體情況時,突然間,馬車上的簾子被緩緩掀開,從中走出了一個身影……。
待來人走下馬車之後,他麵無表情地環視四周,然後用冰冷至極的語氣說道:“好了。”聲音不大,但卻仿佛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嚴,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聽到這句話,一直緊繃著神經的胖總管如蒙大赦般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是瞬間被抽去了脊梁骨似的,一下子癱軟在地,雙手緊緊捂住自己的臉,身體微微顫抖著。盡管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委屈,但是他卻連一聲嗚咽都不敢發出,生怕再次惹怒眼前這位可怕的人物。
周圍的人群看到這番情景,頓時響起了一陣嘈雜的唏噓聲。那些曾經來過這家賭坊的人們心裏都很清楚,這位胖總管平日裏可也是個唿風喚雨、說一不二的狠角色,在這片區域裏更是出盡了風頭,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此時此刻,在這個神秘來者的麵前,他竟然表現得如同一條搖尾乞憐的走狗一般,如此卑微順從,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借著道路兩旁稍微顯得明亮一些的火光,站在遠處的龍紀雲好奇地打量起了這位來人。隻見他身形中等,既不高大威猛,也非矮小瘦弱,身材比例恰到好處,十分勻稱協調。他身上穿著一襲華麗的錦衣,衣料上乘,剪裁精細,上麵繡著精美的圖案,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淡淡的光芒,將他襯托得越發高貴不凡。
再看他的腰間,係著一根鑲嵌著寶石的束帶,束帶上懸掛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玉佩飾品,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搖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除此之外,他身上便再無其他過多的裝飾,顯得簡潔而又大氣。
此人劍眉斜飛入鬢,雙眸猶如繁星般璀璨明亮,深邃而銳利,仿佛能夠洞悉一切。他的五官輪廓分明,鼻梁挺直,嘴唇微薄,雖然算不上俊美絕倫,但也稱得上相貌堂堂,頗為端正。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那淩厲的眼神,冷若冰霜,寒光四射,僅僅隻是與他對視一眼,都會讓人感覺如墜冰窖,渾身不由自主地泛起一層寒意。
不僅如此,他渾身上下還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高高在上的氣質,這種氣質並非源自於官場中的曆練或者權謀爭鬥,而是那種長期處於權力巔峰所養成的絕對自信和威嚴。以至於在場的不少人在感受到這種強大氣場的壓迫後,都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表示臣服之意。龍紀雲暗自思忖道:“此人氣度非凡,絕非尋常官宦人家所能擁有,想必定是出身王公貴族,甚至有可能就是皇室中人啊!”
那幾個衙役原本雄赳赳氣昂昂地衝過來,一個個臉上兇神惡煞,仿佛要將麵前之人生吞活剝一般。然而,當他們定睛看清從車上緩緩走下之人時,瞬間臉色大變,就像是被雷劈中了似的,“撲通”一聲齊齊跪倒在地。隻見他們的頭如同搗蒜一般不停地磕著地麵,發出一陣“砰砰砰”的聲響,身子更是顫抖得如同篩糠一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此時,周圍圍觀的人群也不禁騷動起來,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眾人皆是滿臉疑惑,不明白這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衙役為何會突然如此驚恐萬狀地跪地求饒。有人低聲猜測道:“這到底是什麽人啊?竟能讓這幫衙役怕成這樣!”還有人驚訝地喊道:“難不成是哪個朝廷大員微服私訪來了?”
而那位神秘人物對跪地的衙役們視若無睹,徑直走到胖總管身旁停下腳步。他昂首挺胸,神態高傲,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冷冷地說道:“你這處理事情的本事真是越來越差勁了,這幾年吃下去的飯怕是全都進了狗肚子吧!瞧瞧你辦的這叫什麽事兒,簡直就是丟人現眼!”說罷,還狠狠地瞪了胖總管一眼。
一旁的包豐年此刻早已嚇得麵無人色,他戰戰兢兢地站在龍紀雲身側,渾身顫抖個不停。趁著旁人不注意,他悄悄湊到龍紀雲耳邊,壓低聲音說道:“完了,這下可捅大簍子了,這位乃是當今聖上的三皇子啊!”
聽到這話,龍紀雲也是心頭一震,滿臉驚愕之色。他暗自思忖道:“三皇子?怎會在此處出現?按理說皇子不是應該深居宮中,鮮少涉足民間才對啊!可為何就連這些身份低微的衙役都能認得他呢?”就在這時,包豐年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又趕緊小聲地向他解釋道:“公子有所不知且說這當今天子,其膝下育有四子。那大皇子李泰,早已被冊立為太子,久居東宮之中,一心輔佐聖上處理朝政要務。這位太子殿下,不僅聰穎睿智、見識廣博,更是勤勉有加,深得朝堂上下之敬重。
至於二皇子李康嘛,則與長兄截然不同。此人生性豁達,對皇位毫無覬覦之心。平日裏,他最大的愛好便是吟詩賦詞,時常邀集一眾文人才子相聚一堂,舉辦詩會,飲酒作樂,好不逍遙自在。其所作詩詞,或婉約細膩,或豪放大氣,每每令人讚歎不已。
而三皇子李安呢,可謂是最為不羈灑脫之人。終日裏,他常與那些官宦子弟結伴而出宮遊玩。時而前往城外狩獵,追逐飛禽走獸,盡享大自然之美妙;時而又在城中各處閑逛,領略市井風情。然而,因其行事不拘小節,常常令錦衣衛們提心吊膽,生怕這位皇子在外惹出什麽亂子來。為此,錦衣衛特地將三皇子的畫像分發給手下眾人,以防萬一遇到時能及時認出並加以保護,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發生。
最後說到這四皇子李寧,相較於其他三位兄長,他則宛如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每日裏,他總是靜靜地陪伴在母後身旁,悉心侍奉,盡顯孝順之情。其溫順謙和的性格,也讓宮中眾人對他喜愛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