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容嬤嬤的話,皇後很是心動,她一向剛直,對令妃的狐媚作態不滿已久,能有機會打壓一番,自然是最好的。
“那就擺駕延禧宮,本宮一定要讓這群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後宮之主。”
從昏迷中醒來,看著眼前慈愛的皇上,溫柔的令妃娘娘,被人捧在手心裏對待,小燕子隻覺得這種感覺太好了,好到她不想承認自己隻是送信的人。
於是在心裏默念著:紫薇,我們是姐妹,現在借用你爹幾日,日後一定會還給你的,你可不要怪我啊。
剛剛給自己做完心理建設,小燕子便聽到了耳邊傳來的詢問。
“皇上,我叫小燕子,那畫是我娘臨終前交給我的,我帶它離開濟南,到北京來找爹,我......”
看著眼前的女兒,乾隆隻覺得心疼壞了,忍不住安慰道:“好孩子,你是朕的女兒啊,之前令妃還說你與朕的眉眼像極了,你放心,有朕在,日後誰也不敢欺負你。”
皇後剛一進屋,就聽到這話,忍不住勸諫道:“皇上,皇家血脈豈能僅憑令妃一句眉眼像來斷定,依臣妾看,應當細細查訪,免得出現......”
這掃興的話一出,乾隆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就皇後這不討喜的模樣,要不是礙於皇額娘,他早就廢後了。
勸諫,前朝的大臣們都不敢這麽勸諫,她算哪門子人物,哼。
看著帝後這般模樣, 令妃自然不會放過上眼藥的機會,於是故作委屈的說道:“皇後娘娘教訓的是,臣妾妄言了。”
這模樣一出,乾隆的怒火瞬間高漲了起來,冷聲道:“皇後多慮了,有證人證物在,小燕子自然是朕的血脈。你有空在這懷疑別人,還不如迴宮給十二他們祈福呢。”
!!!
聽到這話,皇後隻覺得渾身發冷,自己的孩子都已經亡故,皇上這麽說,是在指責她平日裏不積德嗎?想到這,艱難的從口中吐出一句,“勸諫皇上乃臣妾職責所在,既然皇上不喜,就當臣妾沒來過吧。”
說完之後,便被人扶著離開了延禧宮。
小燕子雖然慶幸自己順利過關,但卻恨上了皇後,自己就是借幾天爹而已,這人居然這麽不給自己麵子,自己燕女俠的麵子往哪擱?
令妃娘娘說的沒錯,皇後果然惡毒極了,她燕女俠要替天行道,除了這個惡毒的女人。
隨著‘還珠格格’祭天、在宮內喝酒賭博、頂撞嫡母等事傳遍北京城,永理便知道自己可以開始第二步了。
履親王府,看著再次上門的永理,胤祹隻覺得自己要提前下去找阿瑪兄弟們團聚了。
他小心謹慎了一輩子,真的不想晚節不保啊。
永理用手敲著眼前的案桌,漫不經心的抬頭問道:“十二叔祖,你考慮的如何了?”
胤祹:.......你能別用二哥同款表情語氣和我說話嗎?我怕鬼怕死啊。
看著緊盯自己不放的人,胤祹隻好猶豫的勸道:“永理,康熙年間的腥風血雨都過去多年了,老四一脈也坐了四十餘年江山了,造反一事,我就當沒聽過,你還是.......”
“十二叔祖,人不可無誌,雍正等人竊居我毓慶宮之物四十年,他們也該物歸原主了。”
沉默了半晌,胤祹忍不住低聲道:“我隻想平安度日,你到底為什麽要拉我上船啊?”
聽到這話,永理不由嗤笑一聲,冷聲道:“論能力,論家世、論心性,你確實比不上其他叔伯祖,但你有一個他們沒有的優點。”
???我怎麽不知道自己有優點?還有,你這麽貶低打壓我,還敢找我合作,你真不怕我當二五仔背刺你啊?
“本王在你眼中還有優點,那可真不容易啊。”
“十二叔祖,活得久才是你最大的優點啊,我已經準備好了東西,到時候由你這個聖祖最年長的兒子拿出來,才更能說服眾人。”
胤祹:原來活得久也是一種罪啊。
“當然,你也別想著找乾隆告發,我既然敢這麽開誠布公的找你,就不怕你告,若不是為了減少傷亡,其實我更喜歡玄武門的操作。”
說完之後,永理也不再理會這人,直接大踏步離去,那背影囂張極了。
乾清宮內,乾隆看著下首興致高昂的朝臣們,忍不住偷偷打了個哈欠。
昨日和紫薇那丫頭徹夜下棋,雖然盡興,但自己如今也年過四旬,精力上到底有些扛不住了。如今四海升平,也沒什麽大事要處理,待會下朝,自己要去好好補一覺,福家送紫薇來給令妃固寵,當真是深得他心啊。
乾隆在心裏的打算很好,但卻被突如其來的奏報給打斷了。
劉統勳看著上首疲倦不堪的皇上,深吸一口氣道:“皇上,今日抓獲不少白蓮教之人,他們在京中散布謠言,抹黑您的名聲,奴才......”
這話一出,乾隆腦子裏的困倦瞬間消失了,他這輩子最大的夢想是什麽,那就是和自家皇瑪法康熙一樣,做一個千古留名的聖君,這些白蓮教敢抹黑自己的名聲,不可饒恕。
於是拍案而起,厲聲罵道:“你們是幹什麽吃的?這是北京城,是我大清的國都,白蓮教在此興風作浪,你們都是酒囊飯袋嗎?”
朝臣們:.......
皇上,你腦子沒毛病吧?白蓮教的存在和大清建國時間一樣長,這要是能輕易消滅,聖祖他們哪個沒有真本事,還能輪得到你?
心裏雖然有想法,但當務之急還是跪下請罪。
看著眼前排排跪的眾人,乾隆深吸一口氣,說道:“將奏折拿上來,朕倒要看看這群賤民是怎麽汙蔑朕的。”
劉統勳連忙將手裏的奏報遞了出去,這東西現在簡直就是炸藥,還是先甩為好。
聽到這話,想到京城中最近瘋傳的流言,眾人不由抽了抽嘴角,其實如果撇開他們是大清的臣子而言,白蓮教傳的也不是謠言,反而是事實,可惜他們是臣子,不能撇開身份啊。
乾隆:呸,敢撇開大清談立場,你們當朕的八旗將士是吃幹飯的嗎?
“那就擺駕延禧宮,本宮一定要讓這群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後宮之主。”
從昏迷中醒來,看著眼前慈愛的皇上,溫柔的令妃娘娘,被人捧在手心裏對待,小燕子隻覺得這種感覺太好了,好到她不想承認自己隻是送信的人。
於是在心裏默念著:紫薇,我們是姐妹,現在借用你爹幾日,日後一定會還給你的,你可不要怪我啊。
剛剛給自己做完心理建設,小燕子便聽到了耳邊傳來的詢問。
“皇上,我叫小燕子,那畫是我娘臨終前交給我的,我帶它離開濟南,到北京來找爹,我......”
看著眼前的女兒,乾隆隻覺得心疼壞了,忍不住安慰道:“好孩子,你是朕的女兒啊,之前令妃還說你與朕的眉眼像極了,你放心,有朕在,日後誰也不敢欺負你。”
皇後剛一進屋,就聽到這話,忍不住勸諫道:“皇上,皇家血脈豈能僅憑令妃一句眉眼像來斷定,依臣妾看,應當細細查訪,免得出現......”
這掃興的話一出,乾隆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就皇後這不討喜的模樣,要不是礙於皇額娘,他早就廢後了。
勸諫,前朝的大臣們都不敢這麽勸諫,她算哪門子人物,哼。
看著帝後這般模樣, 令妃自然不會放過上眼藥的機會,於是故作委屈的說道:“皇後娘娘教訓的是,臣妾妄言了。”
這模樣一出,乾隆的怒火瞬間高漲了起來,冷聲道:“皇後多慮了,有證人證物在,小燕子自然是朕的血脈。你有空在這懷疑別人,還不如迴宮給十二他們祈福呢。”
!!!
聽到這話,皇後隻覺得渾身發冷,自己的孩子都已經亡故,皇上這麽說,是在指責她平日裏不積德嗎?想到這,艱難的從口中吐出一句,“勸諫皇上乃臣妾職責所在,既然皇上不喜,就當臣妾沒來過吧。”
說完之後,便被人扶著離開了延禧宮。
小燕子雖然慶幸自己順利過關,但卻恨上了皇後,自己就是借幾天爹而已,這人居然這麽不給自己麵子,自己燕女俠的麵子往哪擱?
令妃娘娘說的沒錯,皇後果然惡毒極了,她燕女俠要替天行道,除了這個惡毒的女人。
隨著‘還珠格格’祭天、在宮內喝酒賭博、頂撞嫡母等事傳遍北京城,永理便知道自己可以開始第二步了。
履親王府,看著再次上門的永理,胤祹隻覺得自己要提前下去找阿瑪兄弟們團聚了。
他小心謹慎了一輩子,真的不想晚節不保啊。
永理用手敲著眼前的案桌,漫不經心的抬頭問道:“十二叔祖,你考慮的如何了?”
胤祹:.......你能別用二哥同款表情語氣和我說話嗎?我怕鬼怕死啊。
看著緊盯自己不放的人,胤祹隻好猶豫的勸道:“永理,康熙年間的腥風血雨都過去多年了,老四一脈也坐了四十餘年江山了,造反一事,我就當沒聽過,你還是.......”
“十二叔祖,人不可無誌,雍正等人竊居我毓慶宮之物四十年,他們也該物歸原主了。”
沉默了半晌,胤祹忍不住低聲道:“我隻想平安度日,你到底為什麽要拉我上船啊?”
聽到這話,永理不由嗤笑一聲,冷聲道:“論能力,論家世、論心性,你確實比不上其他叔伯祖,但你有一個他們沒有的優點。”
???我怎麽不知道自己有優點?還有,你這麽貶低打壓我,還敢找我合作,你真不怕我當二五仔背刺你啊?
“本王在你眼中還有優點,那可真不容易啊。”
“十二叔祖,活得久才是你最大的優點啊,我已經準備好了東西,到時候由你這個聖祖最年長的兒子拿出來,才更能說服眾人。”
胤祹:原來活得久也是一種罪啊。
“當然,你也別想著找乾隆告發,我既然敢這麽開誠布公的找你,就不怕你告,若不是為了減少傷亡,其實我更喜歡玄武門的操作。”
說完之後,永理也不再理會這人,直接大踏步離去,那背影囂張極了。
乾清宮內,乾隆看著下首興致高昂的朝臣們,忍不住偷偷打了個哈欠。
昨日和紫薇那丫頭徹夜下棋,雖然盡興,但自己如今也年過四旬,精力上到底有些扛不住了。如今四海升平,也沒什麽大事要處理,待會下朝,自己要去好好補一覺,福家送紫薇來給令妃固寵,當真是深得他心啊。
乾隆在心裏的打算很好,但卻被突如其來的奏報給打斷了。
劉統勳看著上首疲倦不堪的皇上,深吸一口氣道:“皇上,今日抓獲不少白蓮教之人,他們在京中散布謠言,抹黑您的名聲,奴才......”
這話一出,乾隆腦子裏的困倦瞬間消失了,他這輩子最大的夢想是什麽,那就是和自家皇瑪法康熙一樣,做一個千古留名的聖君,這些白蓮教敢抹黑自己的名聲,不可饒恕。
於是拍案而起,厲聲罵道:“你們是幹什麽吃的?這是北京城,是我大清的國都,白蓮教在此興風作浪,你們都是酒囊飯袋嗎?”
朝臣們:.......
皇上,你腦子沒毛病吧?白蓮教的存在和大清建國時間一樣長,這要是能輕易消滅,聖祖他們哪個沒有真本事,還能輪得到你?
心裏雖然有想法,但當務之急還是跪下請罪。
看著眼前排排跪的眾人,乾隆深吸一口氣,說道:“將奏折拿上來,朕倒要看看這群賤民是怎麽汙蔑朕的。”
劉統勳連忙將手裏的奏報遞了出去,這東西現在簡直就是炸藥,還是先甩為好。
聽到這話,想到京城中最近瘋傳的流言,眾人不由抽了抽嘴角,其實如果撇開他們是大清的臣子而言,白蓮教傳的也不是謠言,反而是事實,可惜他們是臣子,不能撇開身份啊。
乾隆:呸,敢撇開大清談立場,你們當朕的八旗將士是吃幹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