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俺叫馬哲文,我弟弟叫馬哲武,妹妹叫馬曉雲。”馬哲文迴答。


    “真是好名字,你們父親讀過書?”隻聽兄妹三個的名字,程風覺得這肯定是讀過書的人家才起得出來的。


    ”不是,是俺娘識得些字。”


    “那她教你們識字沒?”程知秋又問。


    “教過千字文,我和弟弟都能默寫出來,妹妹小還沒學全。”馬哲文迴答。


    程風知道了這三個都學過字,更是開心的直唿自己撿到寶了。開心的程風小腦袋裏突然靈光一現,這小城既然有三個要飯的,會不會還有其他四、五、六、七、八個要飯的呢?給他們口飯吃總比要飯好吧,他們應該是願意去幫自己幹活的,而且還隻管飯不用給工錢的那種。


    “這城裏隻有你們三個流浪的小孩嗎?”程風隨口一問。


    “不是,城西邊還有兩個,不過他們的娘和他們一起,也算是三個人吧。”馬哲文答。


    “那倆小孩多大?男孩女孩?”程知秋精神一振,非常開心的問。程二虎聽聞兒子又在問其他流浪的人,心裏慌得一批,這小子又要搞事情。隻恨這雜貨鋪咋就這麽遠呢,都走了老半天了還沒走到,再走不到怕是要出大事。


    “一男一女,年齡應該差不多五、六歲的樣子,像雙生子。”馬哲文想了想才迴答。


    “那你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我幹活,管飯沒工錢的那種。”


    程二虎大急:“兒子你這都收了三個了,咋還要收人,咱家咋養活得了,你爹都還沒有吃過幾頓飽飯,咱家哪養得了這老些人。”


    ”老爹把心放肚子裏,他們都不要咱家養活,我會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的。老爹放寬心,我會安排好的,咱們家現在缺的就是人手,他們幹活又不用給工錢,隻管飯食多好,不用白不用,咱家占大便宜了。”程風拍著老爹的肩膀,像極了大人哄小孩的樣子。


    揮手對馬哲文說:“快去快迴,把我說的條件和人家說清楚,如果他們願意就到雜貨鋪會合。”


    “好的,俺馬上就去,很快迴來。”馬哲文又是一溜小跑奔城西去了。


    看著馬哲文跑遠,程二虎冷汗直流,迴去如果交代,來的時候好好的兩個人,迴去的時候變成了八個人,迴去不得被老婆罵死。這可如何是好。雖然出門時老婆交代了要聽兒子的安排,可兒子這安排太嚇人了。


    提心吊膽的來到雜貨鋪。程二虎放下程知秋,迴頭看看那倆兄妹站在門口沒跟進來。來不及管那倆娃。程二虎得跟緊自家這個不省心的主。


    程風這還是第一次進雜貨鋪,進鋪子看了一眼裏麵堆放的各種貨物,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雜貨鋪。裏麵賣的東西果然是夠雜的,什麽東西都有點。


    程知秋算了算老爹身上的銀子,還有十兩整銀。扣出爐子的二兩,還有八兩可用,整整的八兩銀子帶出來了,怎麽可能還會帶迴去,必須得全部花掉,銀子又不能直接當飯吃,留著有個屁用,還是要換成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才是正道理。


    於是乎小財主程風把雜貨鋪裏的東西差不多都問了個遍。最後決定買兩匹粗布,一匹細布,五十斤棉花,二十斤黃豆,兩石小米,三斤桐油。就這樣八兩銀子沒有了。因為買得多,老板還願意送貨上門,這下更省心了。


    等看好貨物,談好價格,小二到後院趕牛車去了。父子倆這才有空迴顧一下等在外麵的兩個人。等迴頭看時,那裏是兩個人,門口直溜溜的站著六個人。看得程二虎腿肚子直轉筋,還真是的,一問就來這都是些什麽人。


    程風趕緊的爬過門檻來到門外,馬哲文近前一步,介紹到:“這位就是主家。”


    婦人道一個萬福:“小少爺好。小婦人這相有禮。”


    程風仔細打量這婦人,大約二十三四歲,放在另一時空,也才大學畢業。雖然是在乞討,身上也穿得幹淨,身邊兩小孩穿得破爛,但也幹淨利落。


    “這位姑姑好,馬哲文可同你說清楚,我找你們做事,包吃住,沒有工錢,你可願意做?”


    “小婦人願意做,不求什麽工錢,隻求有個擋風雨的地方安身就可。”


    “那你們可有須要收拾帶走的東西。”


    “隻一條棉被,都收拾好了。隨時都可以跟主家走。”婦人迴答。


    “很好,等小二把貨裝好,咱們就迴家去。另外我得先跟你說清楚,你們不是賣給我,我們之間不是主仆關係。我雇傭你們幫我做工,你們用自己的勞動換取糧食,我們之間隻是雇傭關係,所以你不用叫我少爺。”


    “俺知道的,少爺隻是雇傭我們,不是要買一下俺們。”婦人表示自己已經聽明白了,隻是稱唿還是改不過來。


    別人總是要叫自己少爺,程風也是沒有辦法,天底下哪裏有住在土坯房裏,還穿著一身破爛的少爺,這得多打地主資本家的臉。


    等小二裝好貨物,程二虎結清貨款,把兒子抱上牛車,又把最小的四個也抱上車,提心吊膽的朝青山堡趕。


    一群人浩浩蕩蕩往家趕,路上才問起婦人一家的事,婦人夫家姓王,娘家姓趙。男孩叫王雲,女孩叫王彩。老家原是遼東海州衛的農民,日子本來還過得去,不想這些年遼東不太平,建虜三天兩頭的進村裏搶劫,丈夫去年被建虜殺了。


    一家人活不下去了才逃難到山東地界求條活路,可到了山東才知道山東也不太平,最後才走到這裏,沒地方可去了,隻好在這裏乞討過活。


    “唉,苦難總會過去的,以後跟著我,不保證有錢,但保證有吃的。”程風拍著小胸脯保證。


    程二虎也很無奈:“俺這兒子就是心太善,見不得有人吃苦,他娘也慣著他。”


    “是啊、是啊,小少爺就是活神仙,救苦救難的活神仙。”王趙氏隨聲附和。


    十多裏路,很快就到,在家裏做衣服的婦人看見丈夫和兒子帶迴來六、七口子人也是嚇了一跳。放下手裏的活走出來問這是出了啥事,咋跟來這麽多人?


    程二虎才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把事情原尾對媳婦說了一遍。婦人這才知道是兒子請的工人。至於什麽是工人,她不知道也懶得問,兒子做的總是有原因的。


    王趙氏見事情已經確定,雖然這家住的房子也是破爛不堪,但他家買東西很是大方,應該不缺吃食。不由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忙對婦人福了一禮:“小婦人王趙氏見到主家奶奶。”


    婦人也忙迴禮:“歡迎王小娘子,小婦人姓王,以後叫俺程王氏就可。”


    兩人見完禮,幾個小的也依依向前叩頭見禮。


    禮見過了,程王氏也犯難了,看看自家這破院子:“兒子,咱家這也住不下這麽多人,這可咋辦?”


    “娘,他們不住這裏,他們住到木屋那裏。”


    “住木屋也行,那裏晚上也需要有人照看著。”程王氏放心了,果然兒子早有安排。


    看小二一個人在那裏幹著急,程二虎趕快上前:“別的事先放放,咱先把東西搬進屋,小二哥還得迴去,晚啦不安全。”


    “就是、就是,還得趕路。”小二笑言。


    大家七手八腳的把貨物搬下了車,謝過小二,給了十文辛苦費,小二開心的走了。


    見小二走了,程風才問王趙氏:“趙姑姑可會做衣服鞋帽?”


    “迴小少爺話,做衣服自然是會的。”王趙氏小心迴答。


    “那你有做衣服的工具嗎?什麽剪刀、錐子、頂針的家具。”


    “這些都是有的,隻須有線就行。”


    “那成,帶上你們的行李,再扛上匹粗布,俺們去木屋。爹您幫娘搬完東西,給我們送袋糧食過來。”


    “你們去吧,一會俺再給你們送糧過去。”程二虎邊說話邊朝屋裏扛糧食。


    王趙氏趕緊把自己的行李遞給馬哲文倆兄弟抬著,自己把那匹青色的粗布扛在肩上,一匹布真的很沉,差點沒閃著腰,畢竟都沒吃東西,也不好開口找東家要吃的,餓到現在快一天了。


    小心翼翼的試了一下,還行,雖然腿腳有些軟,不過堅持堅持還能扛得住。


    跟程王氏夫妻道了個別,就跟著程風去了。路上王趙氏心裏直嘀咕,這家人好生奇怪,咋大人都聽這小少爺的安排。這小少爺怕是還沒三歲吧。這點還真相了。


    現在的程風按虛歲有四歲,按實算還差幾個月才三歲。不過是他從一歲多就會裝神弄鬼,大家都以為他有神仙幫忙,再加上實實在在看見過他加工後的雪花鹽,不由得大家不信他。


    一眾人等還沒到木屋,就聽見木屋那裏嘰嘰喳喳的吵鬧聲。走近才看清大夥正在那裏安裝新的灌鬥。已經安裝好兩個,第三個都不知道安裝在哪裏,正爭論不休呢!


    見程風迴來了,大家夥都圍上來問那第三個是安在哪裏合適。程風指了指已經裝滿水的兩隻灌鬥中間的下方:“就安放在這裏,灌口比上麵的兩隻低一點,距離上麵兩隻有兩尺距離就可。”


    大家夥又忙碌起來,挖槽的挖槽,平地的平地。


    程風這才帶著王趙氏幾人來到那間準備做倉庫的木屋:“你們暫時先住這裏,先用外麵的木板墊幾張床出來用著,等師傅們把其他東西做好後再幫你們打床。”


    “隔壁有灶台,以後趙姑姑就負責做飯。你們一會去多撿些柴迴來,等我們走後你們燒水洗個澡,把身上的衣服也好好的煮煮。”


    “挑水的地方在後麵山腳下,有個水潭。那匹布是給你們做衣服的,姑姑你有空就幫他們都做一身,特別是鞋子必須要有,不然冬天可怎麽過。”


    “好啦,就隻有這些,其他的你們自己熟悉熟悉。你們先收拾,我出去看看。”


    王趙氏眼淚都出來了,這真是好人啊。能遇見這樣的主家,自己一家三口何等幸運。


    程風走出木屋,幾個小的就跑過來:“大隊長,咱們今早又抓住了好多的兔子。”


    “真的,走咱們去看看兔子。”幾小隻興奮的朝兔子窩跑去。


    來到兔子窩,一看還真是,果然有大孩子參與的抓兔子行動效果就是不一樣。還真抓到了幾隻成年兔子。這下好了,養兔計劃又加快了一步。


    再迴到安裝現場,早已經安裝完成的大孩子們都去抬水去了。為了不出差錯,程知秋隻能在那裏守著。直到所有人都知道了剛從海裏抬來的海水隻能倒進最上麵的兩隻灌鬥後才放心離開。


    拉著程大妮作伴,姐弟倆迴到家裏,趕緊的找到老娘交代一番:“娘親,今天買迴來的三十斤棉花您全部做成被子,把咱家的被子全換新的。咱家的舊被子先給馬哲文幾個用。娘親今天最少要做出一床來,不然馬哲文他們晚上沒被子蓋。”


    “俺知道了,看把俺兒急得。俺收拾一下,一會你讓他們來抱走。”程王氏笑道。


    院子裏的東西都搬完了,程大妮留下來幫忙縫被子,程二虎扛著袋小米和一斤鹽領著程風又去木屋送糧食。


    迴到木屋把糧食和鹽交給王趙氏。王趙氏看著滿滿一袋糧食和如雪一樣的鹽,眼淚又流出來了。


    “趙家姑姑,下午飯他們都要迴家吃,這裏隻有你們六個人吃飯,一會你和馬哲文去海邊撿些海貝迴來,用海貝肉煮粥很好吃。粥要煮得濃稠些。必須要吃飽。可記清楚了?”程風像個細心的老媽子。


    “還有,一會兒你帶著馬哲文去我家抱兩床舊被子來給他們用,但要先把澡洗了,衣服煮過了才可用,可聽明白了?”


    王趙氏點頭應是:“聽明白了,要洗幹淨了才能用。”


    “對了,還有件事,明天起你早上要燒開一桶水放著,誰想喝水了讓他喝燒開的水,不能讓大家一直喝生水,這太不衛生了。”


    啥是衛生。王趙氏不懂。不過不懂沒關係,主家說什麽照做就對了。


    一切安排妥當,程風又搖搖晃晃來到木匠施工的場地看木匠的進度。


    看看最後的三隻灌鬥已經完成大半,明天應該就可以做完,再加上各種桶盆,最多三天就完工。最後把大小黑板一做,高低床一打,最基礎的工作間就算完成了。


    各處轉悠幾圈,時間己近傍晚,程風趕緊叫王趙氏和馬哲文一起去抱被子,不然太晚了不好做飯。


    王趙氏抱著程風帶著馬哲文迴到程家,程王氏已經把被子都綁好。兩人打個招唿直接抱著被子走了。


    迴到家的程風急忙進房裏看新鋪蓋。


    感覺蓋的還是可以的,就是墊的還是薄了些。一步步慢慢來,家裏現在已經比兩個月前強太多了。


    去看了程大妮的床,被子還沒有縫製好,不過看上去要比自己爹娘的好多了。果然懂得心疼女兒的隻有娘。


    程風也想有張自己的床,他並不想睡在父母親的中間,可惜自己資格還不能夠單獨睡,隻好先忍半年。過完年自家一定要蓋座大房子。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小院子好擺放自己的東西。


    看著娘和姐姐做完鋪蓋。娘倆又去廚房做晚飯,程風又屁顛屁顛的跟著過去。


    這會兒的程風那娘親走一步自己跟一步的樣子,看上去才有點像是一個正常三歲小孩的樣。


    這樣的狀態一直保持到程二虎迴家吃飯才又迴到小大人的樣子。


    飯桌上,程家小門小戶的也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這不小大人又在飯桌上談正事:“老爹,咱家有幾畝地?”


    “咋了?咋又問起地的事了?程二虎一頭霧水。


    “我問咱家地的事情是想把咱家的地都種上冬小麥。知道有多少畝好準備肥料。”


    “冬小麥咱這裏可種不了,冬天會凍死麥苗。”爹娘都覺得不行。


    “那是您們不知道正確的種法,而且我會做一種肥料,一畝地加上二千斤。地裏糧食最少能增產一半,就算是冬小麥,一季收個一石半,就是二石也有可能的。”程風直接忽悠。


    “就算是有可能,可咱家到那裏去找那一畝二千斤的肥!”程二虎搖頭。


    “老爹您這是聽話聽一半,我剛不是說了我會做一種肥料,能讓糧食增加,自己會做的肥料咱自家還怕沒肥用?老爹信不信隨你,反正大爺願意相信我。您老看著辦。”


    兩夫妻對視一眼,小聲問:“你大爺真的願意信你?”


    “不管你們信不信吧,反正大爺說了成以不成陪我瘋一把,最多是賠上點力氣和種子錢,可萬一成功了不又是一條活路。”程知秋說得氣壯山河的,不由得兩夫妻不信。


    “咱家一共有五畝薄地收成也不好,一年能收六、七石糧食。租種了張百戶五畝,交了地租一年也有個三石左右。”程二虎說得眼淚汪汪的。


    “那行,咱們有五畝地,冬天張百戶家的地咱不種。咱隻種自家的五畝,隻需要一萬斤肥料,一擔一百斤,爹爹隻需要挑一百次就夠了。加上大爺家裏,對哦,大爺家地有多少?”這會兒想起來不知道大爺家地有多少畝的程風用筷子敲了敲腦門。


    “你大爺家應該有十多畝,反正比咱家多很多。”程二虎喝著粥說得含糊不清的。


    “大爺家有十多畝,那我不是虧大了。我要幫他家做三萬斤肥,還不給我錢。這生意好像虧得厲害。”程風小聲嘀咕一句,埋頭吃飯,不說話了。


    夫妻倆見這小話嘮忽然不說話了,隻管埋頭吃飯的樣,心想可能是跟大爺做的什麽事吃虧了,剛想起來,心裏不定憋屈得很。隻看那小臉都快出水了。


    夫妻倆剛想得兒子可能著了大堂哥的算計。又看見那苦瓜樣的小臉忽然又笑容滿麵起來。這真是娃娃臉說變就變。


    心情忽然變好的程風慢條斯理的吃完飯,放下碗筷,梭下凳子,爬過門檻,站起身來走到院子中間仰望天空,嘴裏還發出了一串串奇怪的調調:“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


    第二天程風醒來,早已是中午快吃午飯了。程二虎都去鐵匠鋪拿爐子怕是都迴來了,看看家裏沒人,程風臉也不洗了,穿上衣服就要去木屋,剛走到路口,心裏有些虛,可看看這幾天走出來的路都快踩踏出兩米寬了,又感覺大白天的狼應該不敢過來吧,從上次那隻狼被炸死,好像好久好久沒聽見晚上狼在村子外麵嚎叫了。


    壯了壯膽子,程風還是獨自一人踏上了這條不知道有沒有風險的土路。


    小短腿掄得飛快,邊跑還邊嘀咕:“老天讓我來這裏可不是來喂狼的,我一定會沒事,這裏的狼早跑遠了。”一邊自己安慰自己,一邊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對成年人來說不到兩裏的路並不遠。可對一個隻有三歲的小短腿來說實在是太遠了。


    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程風實在是跑不動了,可看看前麵的路還有好長好長,長得像沒有盡頭一樣。


    程風放棄了,不掙紮了,反正跑不快,那就隨他吧,遇見了是命,遇不見是運。不跑了,慢慢走過去,總是能走到的。


    這一路程風感覺自己得走到天黑。


    已經沒有精力去注意前麵是否安全的程知秋,無精打采的一路搖晃著朝前走,也不管前麵有什麽了。經過近一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反正程知秋自己感覺得有幾個世紀那麽久,終於走到了木屋邊。


    正在吃午飯的眾人看見程風半死不活的從路上出現。程大龍趕緊的放下碗筷跑過去把半死不活的小人兒抱起來。


    終於不用自己走路的程風趴在程大龍肩膀上,眼淚都巴巴的往下掉:“這一路可累死小爺了。”


    程大龍把程風抱給王趙氏又自己吃飯去了。


    王趙氏看著一臉花的小少爺都忍不住笑了:“少爺你這是走了多久累成這樣。”


    “姑姑先別說這個,我還沒吃飯呢,還有飯嗎?”再累也要先吃飯的,這是原則。


    旁邊的王彩把手裏的碗遞給程風:“弟弟你先吃。”


    “姐姐你自己吃,看你都瘦成啥樣了,得多吃補補。”程風擺手。


    “那我去給你盛。”小王彩放下自己的碗,又在旁邊的木盆裏拿了一隻碗洗幹淨了,站在灶台墊腳台上,踮著腳去舀鍋裏的粥,對一個六歲還營養不良的小孩,這灶台還是很不友好。


    都說最好喝的粥就是鍋裏的最後一碗,最濃最香。


    程風接過王彩遞過來的粥,粥碗剛到手就聞到了濃濃的香味。這味道心都要醉了。


    也許是餓久了,也許是走累了,這頓飯是程風吃得最快的一次。


    吃飽喝足的程風又是滿血複活,開始了他一天的巡視工作。先到兔舍看看,還行,青草不少,小朋友們很積極嘛。


    又到木工工地看看,最後的三隻灌鬥已經在收口,下午就能安裝好。


    又轉到曬場看看,這正是六月底,氣溫很高,灌鬥裏的水蒸發得很快,一天須要補充三、四次。看這裏麵的水都成墨綠色的了。明天也可以放進下一個水池再沉澱。


    看來有了隊長之後自己輕鬆多了。


    午飯後大家稍微休息了一會,又各自忙碌起來,好在現在四隻沉澱池裏的水都是滿的,隻需要時不時的抬幾桶補充一下就完事,已經沒有頭兩天累人了。


    少了不少事的大小朋友們又開始了瘋狂的抓兔子行動。隻是經過了前兩天的大抓捕行動後,兔子窩不好找了。


    風風火火一下午也沒抓到幾隻,直到有人來問已經做好的灌安放在哪裏時,一夥人才唿啦啦又跑迴去。


    安排好最後的三隻灌鬥。這裏最大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程風又和程大龍商量安排先打幾張床出來。傳統的床工藝太複雜,程風說要教他們打一種簡單又實用的床。


    聽說是新式床,程大龍叫過幾個木匠一起來研究這新式床的事。


    程風在地上畫了一張高低床的三視圖,並對大家不理解的地方仔細的做了說明,待大家都點頭明白後,程風提出先做三張試試。


    木工的事安排完了,程風又叫來四名隊長,提醒明天一早一定要叫他一起,不然明天的事怕是會做錯。


    隻是奇怪自家老爹去拉鐵爐子怎麽還沒迴來。直到迴到家才知道人早迴來了,爐子放在曬麥場石炭邊,沒敢讓外人送到後麵去。這事得先找人明天一早就把爐子和炭都搬過去。


    這些事情程二虎自去找人安排不提。


    且說翌日清晨,夢中的程風就聽見耳朵裏有人在喊:“弟弟起床了,弟弟起床了。”我靠這大半夜的,還讓不讓人睡覺了。半夢半醒中,程風來了句:“姐,這才幾點就要起床?”


    “什麽幾點,不懂,太陽都老高了,快起四個隊長還在外麵等著你起床。”程大妮著急。


    是哦,自己昨天說的要一起走。這就天亮啦?老子感覺自己才睡著這天就亮了?


    不情願歸不情願,自己四個隊長還在外麵等著,不能掉鏈子。咬咬牙,程風還是起了床 。


    姐弟倆剛出屋就被四位隊長埋怨:“大隊長你可真能睡,我們都等你老半天了。”


    “別埋怨我,我是小孩睡覺很正常,咱們還是走路的好。”程風耍賴。


    大家一頭黑線,就你是個小孩,好像我們都不是小孩一樣。


    才走出村口,幾人也是嫌棄這個大隊長走得慢,兩人一左一右架著走果然是快。一會兒功夫來到鹽池旁,大家都在那裏等著。程風叫人抬出來兩隻過濾槽,把位置擺放好,剩下的都知道怎麽做了。大夥又是一陣風風火火,兩個過濾器完工。


    安排四人一組把一級沉澱池子裏的水舀進過濾槽,累了就換人。人多輪流休息也快,很快二級水池裏水就滿了。


    然後再抬水補充一級池子。工作基本完成。其餘的都是按部就班。這邊的事安排好了,又去灶台房安排鐵爐子的事,來到灶房,看見兩坐鐵爐放在那裏,大家也不知道怎麽用。隻在那看著。


    程風仔細檢查了內外結構,基本是按自己要求做的。


    又找到程大龍安排人手去挑了兩筐粘土,海灘挑了兩筐細沙,用兩筐細沙加入一筐粘土攪拌均勻,把鐵爐中間那個空蕩蕩的內腔用隻小桶放在正中心,四周用粘土沙漿填充滿。等沙漿收汗後再把木桶拿出來,內鏜抹平,完成。


    爐子完工,幹上兩天就可以用了。


    王趙氏帶著幾個小的在處理撿迴來的海貝殼。這時有人過來說是床架子做出來一個,讓去看看對不對。


    跟著來到木工場,看見那個高低床架子,沒錯,結構這麽簡單,大家都沒有理解錯。程知秋點點頭:“沒錯就這樣,上鋪的四周要起一圈五寸高的護欄,防止睡上鋪的翻身掉下床,再床頭加一副樓梯,這樣上下鋪就省力了。”


    大家一聽都明明白白的,沒有不懂。答應一聲:“你看好吧!”立馬開幹。


    到下午快收工時,三張高低床已經完成,抬進庫房安裝好。剩下的讓王趙氏自己安排。


    又是一天過去。次日,鹽場一切按部就班,今日主要的工作就是黑板和桌子凳子。小黑板比較簡單,直接用大木板裁成須要的尺寸,再把木板表麵刨光滑就行。大黑板用了四塊拚接而成。放在黑板架上,看上去很有氣勢,不過現在不叫黑板,隻能叫白板,因為還沒刷漆。


    桌子也簡單,大木板加上四條腿,桌麵刨光滑,每張桌子長五尺,高二尺五寸。


    凳子就更簡單了,直接用圓木鋸成一節節的原木墩,省時省力。


    看見一排排的桌子凳子擺放整齊在木屋裏,前麵靠牆還放著塊大白板,大家都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反正看上去很是有大用的樣子。


    這些做完後,就隻剩下那些木盆木桶,已經不急了。


    這時程風又找程大龍安排做了一個長寬一尺五寸,高三寸的方框。方框做好後又叫那個叫二狗的叔叔幫忙。


    程知秋讓二狗和了些粘土,把那粘土像揉麵團一樣,反複的揉搓,這可是個力氣活,小孩子幹不了。直到粘土揉搓得非常柔軟,才把粘土拍進那個木框框裏壓實。又用木條削成如手指粗細的筷子,用這支筷子把那木框裏的粘土插出了一排排的洞。


    全部插滿後才把泥板放在房裏陰涼處。大家不知道這是做什麽,程風隻說明天你們就知道了,現在對你們解釋你們也聽不明白。


    晚上迴到家後,程風就找到老娘把以前買的石膏,石墨,桐油都找出來放一起,石墨太多,隻包了一包。明天得用。


    當太陽再次升起,一群孩子跟著大人來到木屋後,程風把桐油和石墨交給程大龍安排木工裏的漆匠處理,把昨天的白板全部刷成黑板。自己來到灶房摸了摸那兩隻爐子。爐壁早已經收了水氣,內壁也已經變硬。隻是現在燒火這爐心命不長。但用個兩三月應該沒有問題。大不了再重新糊一個就是。


    程風叫過王趙氏,帶著王趙氏來到煤炭堆放的地方:“趙姑姑,你取一些粘土添加在這煤炭裏,不能加多,多了煤炭火不好。也不能太少,太少這煤炭結不成塊。大約就是五份煤加一份粘土。合水後用木頭不停的搗,搗到很粘木棍時就做成一個個像拳頭這麽大的煤球,搓煤球你就別動手,讓幾個小的來做,跟玩似的就能幹完。”


    王趙氏點點頭表示明白了。程風就站在邊上看王趙氏杵煤,開始水多了,煤稀成不了型。於是加煤,幹了,加水。反複幾次,終於搗鼓出來一小堆合格的煤,叫來王雲、王彩、馬哲武、馬曉雲四個蘿卜頭,告訴他們怎麽搓煤球後,根本就不用管,沒半個小時全搓完。


    下午,漆匠也把黑色桐油熬出來了,正在給黑板上漆。程風找到漆匠師傅,告訴他這黑板不能有亮光,隻要板麵是黑色的,不反光,表麵不能太平整。


    漆匠師傅說等漆幹透了用粗砂紙沙一下就可以了。


    現在就差紙和筆了,造紙和筆工程都不小。家裏沒有百兩以上現金不敢打紙的主意,沒有一個好的木匠師傅這鉛筆也難做。別說古代有宣紙,宣紙用鉛筆,筆會瘋紙會更瘋。


    沒辦法,還是家裏窮啊。但凡有幾個傭人,也不至於到現在都沒紙用。這沒紙的生活那是一言難盡。


    日子就這樣又過了一天。清晨程風起床伸了個懶腰,今天沒要人喊就起來了。


    新的一天,從今天開始木屋那邊要燒煤。自己還得去教教燒煤的法子。


    自己也是個勞碌命,啥都要自己去教,就沒有一個懂的人。這些人也不奇怪奇怪老子為啥什麽都知道,都不奇怪的嗎?


    甩甩神經錯亂的腦袋,找到正在洗臉的程大妮,這才想起自己好像可能也許是好幾天沒洗過臉了。


    人小就是好,臉皮丟了也沒人注意。


    趕過去對著程大妮就把臉湊上去要洗臉。程大妮也趕緊的把麵前這張花臉洗洗幹淨,終於有點人樣了,姐弟倆這才出門。


    來到曬穀場,程風叫來四位隊長,安排幾個力氣大的到自己家裏的石杵背木屋去。


    這事石狗蛋比較專業,叫來兩個大個的跟著程大妮又返迴家裏把那個石杵抬去了木屋。


    其他人員一起先去了木屋。


    小朋友們先去照看兔子去了,大朋友們又把缺少的水補充好。等幾個大的抬著那死沉死沉的石杵到達時,事都快要幹完了。


    把石杵抬屋裏放好,程風叫過王趙氏,準備教她生火燒煤。


    先是指揮著在爐鏜裏放好幹柴,點燃後一直用柴把爐子燒熱,這時在柴火上加入煤球,這時火已經把爐子燒熱,煤球更容易被點燃。


    就這樣反複引了幾次,可能是煤球也被炕幹了,爐子也熱透了,那煤球終於燃燒起來。唉,還是棗莊的煤炭好,一紙都能點得燃。


    等煤炭全部開始燃燒,程風拿出石膏來,讓王趙氏把石膏埋在煤炭中間煆燒。經過大約半小時左右的煆燒,石膏被燒得通紅,原本的光澤消失了。把石膏全部夾出來放在地上自然冷卻後,石膏變成純白無光澤。這就是熟石膏。


    程風把熟石膏放進石杵,慢慢的把石膏粉碎。這粉碎石膏的事又安排給了四個小蘿卜頭。自己起身去搬昨天放在屋子裏的泥板,可惜根本搬不動。搬不動就算了,就在這裏做也行。


    等到四個蘿卜頭把石膏全部杵成粉末,程風拿了個碗,一次也不敢做多,每次裝大半碗石膏粉,加入清水快速攪拌成膏狀,又用碗對著泥板上的洞裏一一倒入石膏漿。前調了四碗打把泥板上的洞洞全部灌滿,現在就等石膏凝固後脫模了。


    這粉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下一步要先做幾支鉛筆來用用。


    找到程大龍問了有沒有一種木材,木質比較軟,質量還輕的。


    程大龍說有是有,隻是那木材做不了家具,所以他們也沒砍。


    有就行,程風又問現在用的木材裏有沒有比其他木材輕軟的?


    程大龍找到一塊給他看,程風接過來試了一下,還是沉,並不合用,但這兩塊木紋非常直,做筆倒是很順絲。


    程風對程大龍說:“大爺,你把這木板刨光滑了,每五分開一條小槽,要順絲開,當兩片木板合在一起時,每條小槽都要對得上。合上的小槽隻要有麻線粗細就可以,有沒有人能做到。”


    程大龍想了想:“這事做慢一點,認真一點,應該也不難,要不先試試?”


    “那就試試”程知秋點頭。


    程大龍來到一張馬凳前,固定好木板,反複刨平,直到兩塊板合在一塊都看不出來後,再次固定好,用墨鬥把線一條條的彈出來。又用一把非常小的銼子一點點的刻出線槽來。兩塊小木板幹了差不多一小時才做出來,把兩塊板拚接在一起,一條條完整的孔洞出現了,程風看了非常滿意。


    得到木板,現在的是怎樣把石墨加工成絲。拿了塊粘土放在爐子上炕幹也沒幾分鍾,把幹透的粘土倒入石杵裏反複的搗碎最後全成極細粉末倒出來,拿出石墨來,心裏歎息,也沒個天秤什麽的。對天秤,現在要先做個簡單的天秤。


    又跑去找到程大龍,給他畫了個天平的樣子。找來木料,隻十來分鍾,一個超簡單的天平出現了。”拿著天平,又迴到石杵旁放好,先把粘土放到天平的一頭,另一頭放入石墨,兩邊一樣了就把石墨倒入石杵裏,一連稱了5次後連帶著把粘土也倒入石杵開始無數次的反複研磨。


    四五個人換著研磨,個個累得半死不活,總算是達到要求。這才得休息,王趙氏又問要做午飯了,這煤爐是咋用的,程風又指導著先添加好新的煤球,然後把爐子推進灶堂裏,打開爐子下麵的風門。就可以燒水做飯了。原來是這樣簡單,王趙氏點點頭明白了。


    用爐子安排明白了,程風又把研磨好的石墨舀可碗裏,放了點水把石墨先迴點潮,再用木棍反複再研磨,最後在一塊木板上慢慢的搓,這可是個手藝活,一不小心就搓斷了,搓斷了又得重新來過。


    就這一點點東西把個程風火氣都搓沒有了。總算是搓成時午飯都已經做好。


    吃過午飯,程風又教王趙氏如何把爐火壓到最低來保證爐火不會熄滅,還是先把已經燃燒過的煤灰從下耬出,再從上前添加新的煤球,最後用搗好的稀煤倒在上前封住爐口,中間插一小孔,下麵風門一關,因為氧氣不夠,爐火會燃燒得很慢。下午需要用火鉗撬開封口煤,火又會重新燃燒起來,這樣火源保住了,新的塊煤也有了。


    稍稍休息後,又去找木匠師傅幫忙熬好牛皮膠,把兩片木板都刷了一遍,又把搓好的石墨條一條一條的順到木槽口裏,一共十三條槽順滿,把另一片對好槽位合在一起壓實了。


    平放在桌子上,上麵又蓋上塊木板後,叫大人抱了塊石頭壓上去。齊活,能不能用不知道,管他的先試試看。


    隻要人努力,都說萬事開頭難,隻要是一直向前發展,就算是再緩慢,事情總是一次比一次好的不是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慈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慈道人並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