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眾才子參觀新農村 程大少戲改祈禱文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心慈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4章 眾才子參觀新農村 程大少戲改祈禱文
農閑時節無事,村裏的民兵隊長便組織青壯在村中心的曬穀場上操練戰陣技能。
正練習得歡實,就聽到村口銅鑼聲起。
“有敵來襲?”在操練的村民以為村口來了強敵,民兵隊長一聲令下,村民們邁開雙腿直奔村口而去。
剛跑到村口,村民們聽到敲鑼老頭的唿喚,說什麽救命恩人程小公子來了。
這整個村子不是遼東難民,就是天津,山東的災民,原本都會凍死在那個悲慘的冬天,幸得程小公子出手搭救,大家才逃得一命。
現在聽說程小公子來到了村子,這些受程小公子救命之恩的難民心裏怎不激動?
以前是知道有這麽個人卻見不著,現在見著了活人,怎麽也得當麵磕個頭,感謝一下救命之恩。
於是就在大少迴頭安慰敲鑼老頭的時候,幾百村民就在程風麵前唿啦啦的跪了一片。
大少這一迴頭就看見幾百人跪在自己麵正框框的給自己磕頭。
我這個親娘哎,這麽多的人磕頭,這是要折多少壽啊?嚇得大少,雙腿一軟也跪了下去。
原本村民扛槍奪棒的從村子裏跑出來,就把那些才子們嚇了個半死。
但見那些村民們跑過來並沒有棍棒加身,反而稀裏嘩啦的跪了一地,對著大少哐哐磕頭。
從才子還沒搞清楚怎麽迴事,卻見到程大少爺呱唧一下,也跪到了地上。
對方幾百號人,自己這邊隻有十個人。現在程大少爺都跪了,眾才子們一時不知所措,也搞不明白這是啥風俗。
不知道是啥風俗,又怕不跪會惹來殺身之禍,反正體麵不體麵的也顧不上了,還是保命要緊,才子們毫不猶豫也跟著程大少爺跪了下去。
曹金虎,月兒和木蘭本來是不會跪的,因為少爺說過,隻能跪天跪地跪父母,不到生死關頭,絕不給人下跪。
可現在也不是生死關頭啊,少爺咋就先跪呢?可自家少爺都跪下去了,三人也沒有辦法。
現在的場景是,所有的村民都跪著,也包括在村口的那十幾個老頭。
迴頭看看,陳子龍,黃宗義那些才子們也跪著,就自己三人站著好像也不合適,三人實在沒有辦法,隻得跟著跪了下去。
村民們正在那裏排著隊哐哐哐的磕頭呢,可眼前一亮,沒了遮擋,抬頭一看,好嘛,村口除了那十匹馬還站著,所有人都跪著。
恩人呢?恩人咋也跪下了?
看著眼前跪著那個小小身影,村民們百思不得其解。
村口那十幾個老頭,剛跪到地上正準備磕頭呢,卻見恩人也跪了下來。
現場眾村民心裏有些發慌:“小恩人啦,俺們正要給你磕頭呢,你老人家咋跪下來了?”
“老爺子們,我不跪不行啊,你們都跪了,我敢站著嗎?”
程風心裏也苦啊,這裏的人年齡加起來得有一萬多歲,給自己個小屁孩磕頭,這哪裏扛得住?
“小恩人呢,你是俺們的救命恩人,俺們給你磕頭天經地義。你反而給俺們跪了,草民等擔待不起,會折壽啊。”
程風也叫喚:“爺爺奶奶們,大爺大娘,叔叔嬸嬸們啊,我才九歲也擔待不起,你們多大年紀了還給我磕頭,我也怕折壽啊。”
幾個老頭急了:“哎呀,咋弄成這樣?小恩人呢,要不你先站起來中不?”
程風搖頭:“不行,你們不起來,我不敢起來。”
村民們也搖頭:“小恩人不先起來,草民等哪裏敢先起來,那不是忘恩負義嘛!鐵定會折壽。”
才子們跪在地上聽了老半天,終於聽明白了,這不是習俗,是村民見了恩人要磕頭謝恩。
程大少怕折壽不敢接這個頭,所以都跪著,現在是兩邊都不願意先起身,都怕折壽啊。
眾才子總算是聽明白了,又不關他們的事,白白的跪了一迴。
關於誰先起來的問題,他們可沒有這個心理負擔,幾人紛紛起身,揉著跪痛的膝蓋。
小才子王夫之很羨慕程小公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但是羨慕也羨慕不來。
現在得想辦法解決雙方的尷尬,現在雙方都這麽跪著,也不是個辦法。
王夫之隻得上前兩步,走到程大少爺麵前,對著村民們說:“大家都這麽跪著也不行啊,要不這樣吧,我數到三,你們一起起身如何?”
“好吧,就這麽辦,數到三,咱們一起起身。”看著村民那個眼神,程風就知道,自己要不點頭,他們也不會點頭。
見恩人點頭答應了,村民們也異口同聲的點頭:“行,俺們聽恩人的,這位小公子你數吧。”
王夫之笑笑,開始數數:“一、二,”
準備數三的時候,月兒和木蘭己經先起身,一人一隻胳膊,把自家少爺提溜了起來。
“三。”王夫之話音落下,村民們早已經看見恩人被小丫鬟提前提溜起身。
機會難得,眾村民已經滿臉帶笑的,齊齊又給程風磕了一個頭,才心滿意足的站起身來。
“唉,真是服了你們了。”大少無可奈何,隻得接受這個事實。
“行了,行了,大家讓開道,請恩人進村。”
“讓道,讓道,恩人先請。”村民們紛紛閃到兩邊,還有心思活絡的上前幫忙牽馬韁繩。
走到村口,入口變窄,一道拱牆擋道,路變得隻有一丈多寬,入口兩邊都是三丈高的房屋,形成一條七八丈長的通道。
入口處有道大雙開大門,通道中間,和巷尾還各有一道。短短的六七丈的通道,竟然有三道大門。
那些大門上,在身高的範圍內竟然還有不少拳頭的窟窿眼。怎麽看都不像一個村寨,而像一個堡壘。
穿過通道,就能看見左右兩條大道。全是房屋,每家每戶都有獨立院落,正屋是兩層樓房,左右兩邊有廂房,前麵是一塊半畝地大小的菜園。
家家戶戶一個樣,整個院落也隻有入口處的兩家,那圍牆是壘到底的,其餘的人家那圍牆也隻是壘到廂房邊,廂房外就是菜地了。
整個外圍看上去就是一個巨大的口字,這妥妥的就是一個防禦型的村落。
更狠的是,不但外圈是這個樣,裏圈的房屋也是同樣的布局,整個村子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口字往裏縮成一圈一圈的。
這個村子不是很大,裏外有四圈,最中間就是一個曬穀場,曬穀場中間有一池塘,池塘裏正嘩嘩的流著水。
看那池塘水流的狀形態,就可以說明那是引進來的泉水,而不是井水。圍著這個曬穀場的,隻有村裏的糧倉,集體食堂。
村委會辦公室就在其中的一間大屋子裏,大屋子門頭兩邊掛有兩塊牌子。
牌子上寫著新建三村村民委員會辦公室字樣,另一塊牌子上寫著新建三村民兵指揮部辦公室字樣。
陳子龍,方以智幾個學識較淵博的,看出了這個村子的防禦體係,那是一層一層遞進的。
真要有盜賊來攻打這個村子,您這村子裏三圈外三圈的防禦圈,就能把盜賊給耗死。
方以智感慨萬千:“妙啊,真是妙,如此的城堡真有賊人來襲,這裏外幾層要打進來得死多少人?這堡壘真是奇妙,不知是誰的構想?”
陪同的幾個老頭笑答:“這個還真不知道,都是官府提前建好的,咱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了。
官府的官爺說是這樣能很好的防止盜賊搶劫村子,官爺們還帶著全村的村民演練了幾次,如有海盜來襲,如何利用這些房屋來抵禦強敵。
村子本來修得就很好,加上俺們村子裏又組織了青壯操練,現有民兵五六百人,長槍,腰刀,弓箭齊全,一般的毛賊還真不敢來。
不過俺們來到這裏一年多,好像還沒有發現有毛賊,開始的時候還會有些土著人會來村裏用物品換糧食。
現在官府已經給他們指定了固定的交換場所,現在土著人也不來了,原本還擔心會有海盜,現在海盜也被官府給剿滅了。”
跟著村民一圈一圈的從外圈走到最裏麵村委會,細心的陸世儀發現了一個問題,整個村子,除了那些抱在懷裏的小嬰孩,他們沒有看見一個小孩在村裏跑動。
“曹護衛,這個村子有些古怪。”看見程大少爺和村民們聊得熱火朝天,自己明顯插不上嘴,陸世儀便抓住程大少的保鏢曹金虎小聲提醒。
“陸公子,這村子哪裏怪了?”曹金虎看了看四周,沒發現哪裏怪呀?
陸世儀提醒:“曹護衛你沒有發現嗎?這個村子裏沒小孩,男孩女孩都沒有,這不是奇怪嗎?”
曹金虎笑了:“陸公子你想多了,村子裏沒小孩,是因為現在沒到下學的時候,小孩都到學堂讀書去了。”
陸世儀,吳昌時有些震驚到了:“這裏的小孩全部都要去讀書了嗎?包括女孩。”
“是啊,這裏離城區不遠,如果估計沒錯,這裏的小孩應該都在長安路第二小學讀書,估摸著要到晚飯後才會迴來。”
參觀完新建三村,大少好說歹說,說明自己主要是要到前麵去視察修路情況的,真的耽誤不得。
村民們才放棄了留他在村裏吃午飯的要求,熱情的把大少一行送出村口,反複要求以後有空閑了一定要到村裏來吃飯。
大少是滿口的答應,才被放行,村民們戀戀不舍的送到村口,程風朝村民們揮揮手告別。
離開村口半裏,十個人才敢快馬加鞭,沿著新修的道路一路向西,終於在正午時間到達台河公路的修路現場。
現場總指揮王休正準備到食堂吃飯,剛走出帳篷就遠遠的就看見有馬隊過來。
王休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見到了那個小小的身影,心裏有點激動,他也是好久沒有見過小公子了。
現在小公子親自到了修路現場,王休高興壞了,三步並作兩步跑到路口等待。
程風到了現場,就看見王休正站在路口,滿臉笑容的等著。
叫了一聲:“王伯伯好。”大少翻身下馬。
“公子何時迴台灣來的?今日怎麽有空到這那髒亂的工地來?”
“昨天才迴來的,今日就是想來這裏看一看那些紅毛鬼聽不聽話?活幹得怎麽樣。”
王休笑道:“也就那樣吧,看著一個個牛高馬大的,幹起活來笨手笨腳,白瞎了那一副好身板。”
大少也笑了:“他們現在還在幹活嗎?”
“沒有,已經休息了,正準備吃午飯呢!”
“那我們先去看看這些紅毛鬼。”
“行,公子請,這裏亂的很,注意腳下雜物。”
程風跟著王休一邊往前走,一邊聽王休介紹修路的情況,陳子龍幾人隻能後麵跟著四處張望。
來到空曠地一處長長的草棚處,剛走進草棚,眾才子眼睛都瞪得老大,草棚裏坐著好多的紅毛鬼。
他們還是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紅毛鬼聚在一起,那場麵很是震撼人。
隻是那些紅毛鬼行為很是古怪,桌上餐盤裏的食物不吃,全都把雙手捧在一起,舉到額頭前,念念叨叨的祈禱著什麽?
“王伯伯,他們這是在幹什麽?”看到此情此景,大少的臉都綠了。
王休搖搖頭:“這是個什麽儀式吧,每次吃飯前他們都這樣,也不知道念的是啥。”
“這個儀式我知道,他們念的是感謝上帝賜予我食物,阿門。老師就經常會這樣祈禱。”這時候陳子龍主動站出來解釋。
“王伯伯,他們的食物,是上帝給他們的嗎?”程大少知道這個儀式,他隻是沒想到這幫子紅毛鬼都做了俘虜,還在這裏感謝他的上帝。
“不是啊,他們的食物都是我們提供的。”王休在這裏管理這些紅毛鬼好幾個月,每次吃飯都看他們有這個儀式。
隻是自己沒聽不懂他們的語言,這個儀式又是在飯桌上做的,並不影響修路的工作,自然也就沒有過問。
今日得小公子這麽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吃飯前要感謝上帝給他們的食物。
王休也覺得奇怪,自己給他們提供了食物,他們卻感謝上帝?難道自己是他的上帝嗎?
“唉,那個洋和尚你過來一下。”程風板著個小臉,指著剛祈禱完正要端盤吃飯的神父。
正準備吃飯的那些洋鬼子。聽到有人叫喚,嚇得又把盤子放到了桌子上。
被指的那個神父,忙站起身來,屁顛屁顛的跑到程風麵前:“尊敬的主人,我是你最忠心的仆人,請問主人有事何吩咐?”
“你們剛才雙手扶額是在念什麽?”
“我尊敬的主人,你忠心的仆人正在祈禱。”
“你們祈禱什麽?說來我聽聽。”
“哦,我尊敬的主人,我們的祈禱是這樣的,每次吃飯前,都要虔誠地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食物,這是我們的規矩,必須要遵守的。”
“哦,我懂了。”大少點點頭:“我真的很過份,我居然有這麽大的膽敢和上帝搶工作。
對不起啊洋和尚,這事我們做的不對,不應該砸上帝的飯碗,這事一定要改。”
說完又用手點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和左右兩肩,然後念了一句:“對不起上帝,我不應該搶了你的飯碗,請原諒我的過失吧,阿門。”
大少的一席話,聽得洋和尚一愣一愣的,又見這小孩竟鄭重其事的給上帝道歉,更是不知道是代表什麽,隻能一臉懵逼的看著王休,想知道這是啥意思?
“公子,俺不明白是啥意思。”此時的王休也是一臉的懵逼,不知道自家哪裏做錯了?小公子為啥要給那個上帝道歉?
大少正重形式的宣布:“王伯伯,咱們做錯了事就要改,中午這頓飯就算了,從今日晚飯開始,咱們隻給他們提供餐盤,食物就別提供了。”
“公子,不提供食物,他們會餓死的。”王休大驚,知道這是為何?
“不會,王伯伯你沒聽見嗎?他們的食物是上帝賜予的,不是我們。我們給他們提供食物,就是掃了上帝的麵子,這很不好。
上帝的麵子,咱們怎麽也要給,下午開始,咱們隻給他們提供餐具,食物就不用了,就這樣定了,走吧,我餓了,咱們吃飯去。”
大少看都不看那個洋和尚,轉身就走。陳子龍算是聽明白了,他剛才的解釋,算是惹這小少爺生氣了,他要餓那些洋鬼子的飯。
看著小公子怒氣衝衝的轉身離開,王休是一腦門子的官司,不知道是哪裏做的不對,惹著小爺不高興了。
但他還是認真地對那廚房裏的廚師,幫廚下令:“你們聽見沒有?小公子剛才說的,從下午開始,這些紅毛鬼的食物就不用做了,你們隻給他們提供好餐盤餐具就行,剩下的他們自己解決。”
廚房裏的師傅們高興了,飯都不用做了,隻需要發一發餐具,吃完飯收一收就行,沒說的,這新規矩好的很呢。
大少吃完飯,帶著幾個才子到工地四處看了看,心滿意足的迴城去了。
還不知道實際情況的洋鬼子們,下午幹完活,滿心歡喜的來到草棚坐好,等著食堂裏的幫廚端上飯菜。
可這迴好像有些不一樣,幫廚們抱著一摞餐盤劈裏啪啦擺上了餐具,然後轉身就離開了草棚。
洋鬼子們坐在餐桌前,左等不見食物上來,右等不見食物上來,眼看著天都黑了,還沒有看見廚房送來吃的。
洋鬼子們有些莫名其妙,可他們不會說中國話,隻能讓會說中國話的神父去問一問是怎麽迴事。
“哦,上帝,我尊敬的管事,為什麽我們的食物還沒有送到?”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這是上麵剛規定的,從今天開始,不需要為你們準備食物了。
上麵說了,隻需要給你們提供餐具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具體的怎麽迴事,你要去問王大管事。”
那神父到廚房去詢問廚師,廚師兩手一攤,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洋和尚沒有辦法,又去找到王休,見到洋和尚那一臉的焦急,王休這會兒也悟出自家公子的意思了。
他也是兩手一攤,一臉的是歉意:“對不起,我們公子說了,提供食物是你們上帝的責任,我們不能搶了他的買賣。
以前我們不知道,錯誤的給你們提供了食物,你們的上帝對我們很不滿,所以我們現在要改正。”
洋和尚急了:“尊敬的王,問題是我們直接祈禱,祈禱不來食物,我們需要你們提供食物,我們才能感謝上帝的賜予,這是我們的規矩。”
王休笑道:“你們的食物都是上帝賜予的,你們乞求不來食物,隻能說明你們對上帝不虔誠,還是好好的反省一下你們對上帝是不是真心實意的?”
洋和尚無言以對,他能怎麽說?祈禱不來食物,難道能說上帝是假的嗎?
沒有人敢說上帝是假的,隻能怪自己不虔誠了。
雖然他知道,再虔誠也祈求不來上帝的食物,這讓洋和尚處於兩難境地。
王休看著洋和尚那滿臉便秘的樣子,還調侃了一句:“和尚你得慶幸,你們的祈禱,隻是說感謝上帝賜予你們食物。
害得我們還要提供餐盤,如果你們說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餐盤與食物,那你們連餐盤都沒有。”
洋和尚無可奈何,隻好幸幸然走迴草棚,告訴那些等著吃飯的教民實情。
那些俘虜知道自己是因為吃飯時感謝上帝,惹來看守不高興,斷了他們的食物供應。
但他們都是有信仰的人,意誌無比的堅定,不讓自己感謝上帝賜予食物,那這飯不吃也罷,就不信這些看守能把自己餓死。
可是這是一連兩天隻能喝水,粒米未進的洋鬼子們受不了了,餓著肚子還要幹體力活,幹得不好還要挨揍,兩天下來,隻餓得眼冒金星,兩腿發軟,還渾身疼痛。
洋鬼子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隻得讓神父再去找王休,表示以後他們再吃飯,堅決不再祈禱感謝上帝了,隻求王休放過他們一迴。
可這事是程大少爺定下的,王休也不敢亂做主張,隻能對那洋和尚表示,這事是自家公子定下的,自己不敢亂做主張,要去詢問自家公子。
洋和尚能有什麽辦法,隻能不斷的祈求王休救命,趕快派人去問你家公子,多多幫忙求求情,饒過大家一命,大家都餓的受不了了。
王休覺得都餓這些洋鬼子兩天了,再餓下去怕是真會死人,可自家公子並沒有下一步的安排,王休隻能安排人去詢問後續。
可程風每天的行蹤都飄忽不定的,白天哪裏找得到程大少爺。
王休的人跑了大半個台北城,直到晚上才在醫學院宿舍樓見到程風。
當程風得知那些洋和尚發誓保證吃飯的時候再不祈禱感謝上帝的話,心裏暗爽,就不相信你們能在吃飯和上帝之間選擇上帝。
不過大少也認為吃飯的時候祈禱和感謝是一種儀式,儀式就是規矩不能丟,吃飯時感謝還是要感謝的,隻不過感謝的對象要改一改。
於是大少找到聶一桐夫子,幫忙寫了一串長長的祈禱詞帶給王休。
“讓他告訴那些洋人,他們的上帝是貔貅,隻會找他們要錢,不會給他們一個銅子的好處。他們祈禱上帝給吃的,完全是癡心妄想,一點用處也沒有。
還是求求我們中國的神仙才行,這上麵都是中國的神仙,吃飯的時候照著這上麵的祈禱詞祈禱。
這麽多的神仙,總有一個神仙是負責管飯的,告訴他們,祈禱一定虔誠,不虔誠,一樣沒有飯吃。”
當王休看著遞過來的紙上那密密麻麻的神仙名字,還有小公子善解人意的提示語,王休忍不住要替那些洋鬼子默哀。
這麽多的神仙,等把名字念完,吃飯的時間早就過了,這麽搞下去,一天隻剩保底的那頓飯了。
果然等王休把那祈禱詞遞給那洋和尚的時候,洋和尚看著上麵如螞蟻一般的名字,頓時欲哭無淚。
“我們家公子說了,讓你們把這上麵的神仙名字背熟,全部要用中文背,背下來的頓頓有飯吃,背不下來的繼續餓飯,一天隻能吃一頓。”
於是,這天下午吃飯的時間,食堂草棚子裏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感謝天下神仙共主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女媧娘娘,神農,伏羲,軒轅黃帝,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陸壓道人。
紫微大帝,勾陳大帝,後土皇地隻,
碧霞元君,驪山老母,媽祖娘娘,真武大帝,南極仙翁,太乙真人。
玉鼎真人,黃龍真人,無量天尊。
二郎真君,齊天大聖,三壇海會大神。
諸星曜神,太陽帝君,太陰元君,天罡北鬥,破軍……貪狼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
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廣成子,東方朔,劉海,嫦娥,白素貞。
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文財神趙公明,武財神關嶽君,讀書人拜文昌,考功名拜魁星……四海龍王全拜過,還有山神土地,河神灶君與門神。
今虔誠祈願,願眾仙神傾聽我聲,望眾仙神垂憐,賜予我食物,獻上弟子最真心的虔誠,摳門西方上帝滾一邊去,阿門 ! ”
好家夥,那幾個洋和尚把這全部的祈禱文念完,念出了一頭的汗。
這中國的神仙實在太多了,洋洋灑灑三四百個神仙的名字,洋和尚們念得口吐白沫了,都念不明白,也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麽記下來的。
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西方上帝滾一邊去,他們實在是不想念,可是為了吃飽飯不得不屈服。
絕大部分的紅毛鬼不懂漢語,隻知道一葫蘆畫瓢跟著念,並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麽意思,但是知道要是不把上麵的東西記住,就沒有兩頓飯吃。
為了自己能吃飽肚子,隻是依著葫蘆畫瓢在拚命的練習。
可這上麵的東西實在太多太長了,一時半活的哪裏記得住。
結果整整半個月,除了那幾個本來就會中文的洋和尚外,那些洋鬼子愣是沒有一個人能吃上完整的兩餐飯的。
好不容易背了好幾個月,終於把上麵的內容記清楚了,己經餓得皮包骨的洋鬼子們終於能吃兩頓飯了,有了些精神的家夥才想著去了解祈禱文裏到底寫了什麽?
那些洋和尚本來不想解釋,可看著難兄難弟那乞望的求知欲,沒有辦法,隻好一條一條的解釋上麵的內容。
當他們知道這段祈禱文的最後一句是讓上帝滾蛋的意思,本來就餓得沒有一點血色的死鬼臉,變得更加的慘白了。
可這個時候,西方上帝滾一邊去的口號,已經念叨了無數遍,早把上帝得罪得死死的。
按照他們西方教的說法,他們現在已經是異教徒,可以架在火上燒死了。
不過這個話又說迴來,經過這一段時間反複的練習,這幫洋鬼子的中文發音竟然漸漸的標準起來。
……
卻說程大少爺自從從修路工地迴來之後,心情很是不錯。
特別是把那篇祈禱文傳到修路工地去之後,心情變得更加的歡快了。
之後又帶著陳子龍幾人遊玩了幾個地方之後,便把他們交給了曹金虎陪伴,前往笨港和熱蘭遮城參觀。
目送眾才子登船離港,大少這才放下心來,馬不停蹄的直奔基隆港,主持醫療保障艦入列儀式。
基隆港海軍碼頭,901岐伯號,902扁鵲號兩艘醫療保障艦正披紅掛彩並列碼頭,艦船最高的桅杆上正準備著一麵金邊白底色的旗幟。
旗幟的中間繡著一支金色龍頭拐杖,龍頭上掛著一個巨大的紫色葫蘆,那葫蘆腰上係著一條紅色的飄帶。
這就是未來醫療係統的標準旗幟:紫金葫蘆旗。隻等一會禮炮響起,這麵旗幟就會高高升起。
入列後的醫療保障艦暫時歸軍事醫學院管轄,隻有出現遠航或者戰爭的時候才會臨時調派。
901艦的艦長是醫學院一班的學生:景詩婍,她是青山堡十三家之一景天的大女兒。
二年級就開始跟著衛生院的郎中們學醫,現在已經學醫四年了,是醫學院數一數二的高材生。
902艦的艦長是醫學院二班的學生:鄧尚慧,她也是青山堡十三家之一鄧文勇的獨女,與901艦的艦隊景思婍一起長大。
兩人是比較要好的朋友,學院還沒有分科目的時候,就一起學的醫,也算是醫學院裏比較出類拔萃的學子。
基隆軍用碼頭,船廠廠長杜祖恩,副廠長杜祖德,還有新來的原龍山船廠代表,祖上造過大明寶船的湯思文,沈浪。
他們剛到台灣幾天,也是剛接管了淡水新建船廠的工作,還不知道新船型建造工藝。
湯思文,沈浪便被安排帶著原龍山船廠全體船工到基隆造船廠交換熟練工人,正好遇見船廠舉行新艦船入列儀式,兩人便被邀請前來參加,正好熟悉一下流程。
上午九點吉時,程風主持了入列儀式,馬哲文做了艦船入列前講話,宣布了兩艘艦船的正式命名,基隆造船廠廠長杜祖恩代表廠家把艦船出廠交接文書呈上。
海軍學院院長沈有容,軍事醫學院院長戴銘軒,南海艦隊司令種花桂英,東海艦隊司令種花紅玉分別在交接文書上簽字。
船廠交接儀式完成。種花桂英與種花紅玉代表軍方,把兩份軍方交接文書分別遞給兩位艦長,景詩婍,鄧尚慧分別在各自的艦船交換文書上簽字。
簽字儀式完成,碼頭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兩艘艦船的主桅杆上緩緩升起一麵白底金邊的紫金葫蘆旗。
正場的所有人員也隨艦長登上艦船,兩艘艦船揚帆轉向緩慢離港,駛往淡水河。
完成了醫療船入列儀式,程風迴到台北,一頭便紮進了淡水河畔,蔡侯村造紙廠。
原青山堡紙廠管事秦一民被調到此處任廠長,這個造紙廠可比青山堡那個大的多了,但工人就有四百多人,三百多戶。
前幾日從南京哄騙來的寶鈔司二百多工匠及其家屬,全部安排在了這裏,蔡侯村的居民一下子增加到五百多戶,兩千多人。
大少來到蔡侯村,秦一民正帶著新來的匠人在擴建造廠房。
大少到廠見著秦一民就問:“秦廠長,南京來的那些老師傅們是如何安排的?”
“少爺,南京來的那些師傅,大部分的都被分配到了各車間幫忙,隻是現在人手太多,根本就安排不下來。
我們正在組織多餘的人手擴建廠房,再過些時日就能全部安頓好。
另外有個麻煩,南京來的人裏,有四十多位老師傅,年紀很大,已經做不了造紙的活,正不知道如何安排才好。”
“年紀大了才好了,我就是為他們來的,你把那些師傅叫來讓我見一見。”
“好的,馬上去叫他們過來。”秦一民叫來一名工人去傳話,十幾分鍾後,工人帶著一群老頭子來到辦公室。
“老朽拜見秦廠長。”一個頭發胡子都花白的老人打前頭給秦一民行大禮。
秦一民忙拉住老頭:“老師傅可不能這樣,我們這裏不興磕頭的,下次不能在跪了,今日是我們少爺要見你們。老師傅們過來見過少爺。”
幾十個老頭這才注意到,秦一民平時坐在那個位置上,正坐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孩。
“老朽孫光躍拜見少爺,給少爺請安。”四十幾個老頭慌忙上前,又要行跪拜禮。
程風見事不妙,馬上嗬止:“老師傅們打住,這裏有規定,除非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已經仙逝之人,任何人不能給活人行跪拜大禮,違反了是要被處罰的。”
“啊,還有這規定。”老師傅們初來乍到,也搞不清楚這邊的規矩,聞言麵麵相覷,都不敢跪了。
程風嗬嗬一笑:“老師傅們不要客氣,都別站著,隨便坐,秦廠長,給老師傅們泡杯茶。”
程風熱情的舉動,給了老師傅們一種喝了這杯茶,就要被送到菜市口的感覺,把這些老師傅們嚇得渾身發抖,聲音都不敢出。
“唉,都是被那些該死的官僚給嚇的,這好好的一群老師傅,就聽了一點客氣話都都以為這是反話,竟被嚇得半死,這破製度。”程風看到了這群老師傅臉上的表情,暗暗歎了口氣。
秦一民也歎了口氣,叫上兩個小學徒,在座的這些老師傅們,一人泡了一杯茶。
還好,這個造紙廠用的茶杯,都是比較粗糙的粗瓷,並不是什麽精致的細瓷器,就算是這樣,那些老師傅們也不敢伸手去端那茶杯。
程風也不便強求他們一定要喝茶,隻笑眯眯的對這些老師傅說道:“老師傅們到這裏來也已經好些天了,廠裏也沒有安排老師部門的具體工作。
老師傅們年紀大了,也不能在親自去造紙,到廠裏來是乎沒什麽用處!大家一定很擔心,會不會被拋棄。”
程風說到這裏,便見到老師傅們的眼睛都看向了自己,眼睛裏充斥著乞求和擔憂。
“我知道老師傅們很擔心自己被拋棄,不過老師傅們隻管放心,我當初到寶鈔司去挖人的時候,就是奔著你們這幾十個老師傅去的,那些年輕的工匠,隻是沾了你們的光才順帶過來的。”
孫光躍戰戰兢兢的問:“少爺要我們這些老貨有何用處?我們都幹不動活了。”
“就這麽說吧,雖然老師傅們年紀大了,但你們造紙的經驗異常的豐富,我這裏需要一種紙,這種紙需要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首先,這種紙主要原料是以棉花和麻為主,若有必要,還可以加入其他特殊的原料。要求紙張有良好的韌性和強度,能夠經受住長時間的流通和摩擦;在使用過程中不易變形、破損。
還要具有出色的抗撕裂、耐磨和耐折性能。可以承受反複的折疊、揉搓和拉扯,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輕易撕裂或損壞。
其次,這種紙張要有自己的水印,這種印跡必須是在造紙過程中通過特殊工藝使紙張的局部纖維密度發生變化而形成的圖案或文字。
迎光透視時,印跡要能夠清晰地顯現出來,圖案要向真實的一樣,
第三,紙中嵌入的一條或多條特製的金屬線體,這種金屬線可以是用銅泊,也可以是其它金屬材料,它要在造紙過程中被埋入紙張內部,與紙張融為一體。這條線要在普通光線下即可看到。
第四,這種紙對印刷油墨要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親和性,能夠確保印刷在上麵的圖案、文字清晰、飽滿、色彩鮮豔,且具有較高的光澤度。
同時,這種良好的油墨適應性還能保證油墨在紙張上的附著牢固,不易褪色、脫落,使貨幣圖案長期保持清晰和完整。
第五,這種紙具備高度的穩定性,能夠抵抗酸堿的侵蝕,紙張不容易變質、變色或損壞。”
程風看看已經緊張得不行的老師傅們,笑道:“老師傅們不用這麽緊張,這種紙肯定不容易造出來,我也不要求老師傅們在短期內研究出這種紙。
隻要求老師傅們用心去研究,三月五月不算短,三年五年不算長,不管花多長時間,隻要能把它研究出來就行。”
農閑時節無事,村裏的民兵隊長便組織青壯在村中心的曬穀場上操練戰陣技能。
正練習得歡實,就聽到村口銅鑼聲起。
“有敵來襲?”在操練的村民以為村口來了強敵,民兵隊長一聲令下,村民們邁開雙腿直奔村口而去。
剛跑到村口,村民們聽到敲鑼老頭的唿喚,說什麽救命恩人程小公子來了。
這整個村子不是遼東難民,就是天津,山東的災民,原本都會凍死在那個悲慘的冬天,幸得程小公子出手搭救,大家才逃得一命。
現在聽說程小公子來到了村子,這些受程小公子救命之恩的難民心裏怎不激動?
以前是知道有這麽個人卻見不著,現在見著了活人,怎麽也得當麵磕個頭,感謝一下救命之恩。
於是就在大少迴頭安慰敲鑼老頭的時候,幾百村民就在程風麵前唿啦啦的跪了一片。
大少這一迴頭就看見幾百人跪在自己麵正框框的給自己磕頭。
我這個親娘哎,這麽多的人磕頭,這是要折多少壽啊?嚇得大少,雙腿一軟也跪了下去。
原本村民扛槍奪棒的從村子裏跑出來,就把那些才子們嚇了個半死。
但見那些村民們跑過來並沒有棍棒加身,反而稀裏嘩啦的跪了一地,對著大少哐哐磕頭。
從才子還沒搞清楚怎麽迴事,卻見到程大少爺呱唧一下,也跪到了地上。
對方幾百號人,自己這邊隻有十個人。現在程大少爺都跪了,眾才子們一時不知所措,也搞不明白這是啥風俗。
不知道是啥風俗,又怕不跪會惹來殺身之禍,反正體麵不體麵的也顧不上了,還是保命要緊,才子們毫不猶豫也跟著程大少爺跪了下去。
曹金虎,月兒和木蘭本來是不會跪的,因為少爺說過,隻能跪天跪地跪父母,不到生死關頭,絕不給人下跪。
可現在也不是生死關頭啊,少爺咋就先跪呢?可自家少爺都跪下去了,三人也沒有辦法。
現在的場景是,所有的村民都跪著,也包括在村口的那十幾個老頭。
迴頭看看,陳子龍,黃宗義那些才子們也跪著,就自己三人站著好像也不合適,三人實在沒有辦法,隻得跟著跪了下去。
村民們正在那裏排著隊哐哐哐的磕頭呢,可眼前一亮,沒了遮擋,抬頭一看,好嘛,村口除了那十匹馬還站著,所有人都跪著。
恩人呢?恩人咋也跪下了?
看著眼前跪著那個小小身影,村民們百思不得其解。
村口那十幾個老頭,剛跪到地上正準備磕頭呢,卻見恩人也跪了下來。
現場眾村民心裏有些發慌:“小恩人啦,俺們正要給你磕頭呢,你老人家咋跪下來了?”
“老爺子們,我不跪不行啊,你們都跪了,我敢站著嗎?”
程風心裏也苦啊,這裏的人年齡加起來得有一萬多歲,給自己個小屁孩磕頭,這哪裏扛得住?
“小恩人呢,你是俺們的救命恩人,俺們給你磕頭天經地義。你反而給俺們跪了,草民等擔待不起,會折壽啊。”
程風也叫喚:“爺爺奶奶們,大爺大娘,叔叔嬸嬸們啊,我才九歲也擔待不起,你們多大年紀了還給我磕頭,我也怕折壽啊。”
幾個老頭急了:“哎呀,咋弄成這樣?小恩人呢,要不你先站起來中不?”
程風搖頭:“不行,你們不起來,我不敢起來。”
村民們也搖頭:“小恩人不先起來,草民等哪裏敢先起來,那不是忘恩負義嘛!鐵定會折壽。”
才子們跪在地上聽了老半天,終於聽明白了,這不是習俗,是村民見了恩人要磕頭謝恩。
程大少怕折壽不敢接這個頭,所以都跪著,現在是兩邊都不願意先起身,都怕折壽啊。
眾才子總算是聽明白了,又不關他們的事,白白的跪了一迴。
關於誰先起來的問題,他們可沒有這個心理負擔,幾人紛紛起身,揉著跪痛的膝蓋。
小才子王夫之很羨慕程小公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但是羨慕也羨慕不來。
現在得想辦法解決雙方的尷尬,現在雙方都這麽跪著,也不是個辦法。
王夫之隻得上前兩步,走到程大少爺麵前,對著村民們說:“大家都這麽跪著也不行啊,要不這樣吧,我數到三,你們一起起身如何?”
“好吧,就這麽辦,數到三,咱們一起起身。”看著村民那個眼神,程風就知道,自己要不點頭,他們也不會點頭。
見恩人點頭答應了,村民們也異口同聲的點頭:“行,俺們聽恩人的,這位小公子你數吧。”
王夫之笑笑,開始數數:“一、二,”
準備數三的時候,月兒和木蘭己經先起身,一人一隻胳膊,把自家少爺提溜了起來。
“三。”王夫之話音落下,村民們早已經看見恩人被小丫鬟提前提溜起身。
機會難得,眾村民已經滿臉帶笑的,齊齊又給程風磕了一個頭,才心滿意足的站起身來。
“唉,真是服了你們了。”大少無可奈何,隻得接受這個事實。
“行了,行了,大家讓開道,請恩人進村。”
“讓道,讓道,恩人先請。”村民們紛紛閃到兩邊,還有心思活絡的上前幫忙牽馬韁繩。
走到村口,入口變窄,一道拱牆擋道,路變得隻有一丈多寬,入口兩邊都是三丈高的房屋,形成一條七八丈長的通道。
入口處有道大雙開大門,通道中間,和巷尾還各有一道。短短的六七丈的通道,竟然有三道大門。
那些大門上,在身高的範圍內竟然還有不少拳頭的窟窿眼。怎麽看都不像一個村寨,而像一個堡壘。
穿過通道,就能看見左右兩條大道。全是房屋,每家每戶都有獨立院落,正屋是兩層樓房,左右兩邊有廂房,前麵是一塊半畝地大小的菜園。
家家戶戶一個樣,整個院落也隻有入口處的兩家,那圍牆是壘到底的,其餘的人家那圍牆也隻是壘到廂房邊,廂房外就是菜地了。
整個外圍看上去就是一個巨大的口字,這妥妥的就是一個防禦型的村落。
更狠的是,不但外圈是這個樣,裏圈的房屋也是同樣的布局,整個村子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口字往裏縮成一圈一圈的。
這個村子不是很大,裏外有四圈,最中間就是一個曬穀場,曬穀場中間有一池塘,池塘裏正嘩嘩的流著水。
看那池塘水流的狀形態,就可以說明那是引進來的泉水,而不是井水。圍著這個曬穀場的,隻有村裏的糧倉,集體食堂。
村委會辦公室就在其中的一間大屋子裏,大屋子門頭兩邊掛有兩塊牌子。
牌子上寫著新建三村村民委員會辦公室字樣,另一塊牌子上寫著新建三村民兵指揮部辦公室字樣。
陳子龍,方以智幾個學識較淵博的,看出了這個村子的防禦體係,那是一層一層遞進的。
真要有盜賊來攻打這個村子,您這村子裏三圈外三圈的防禦圈,就能把盜賊給耗死。
方以智感慨萬千:“妙啊,真是妙,如此的城堡真有賊人來襲,這裏外幾層要打進來得死多少人?這堡壘真是奇妙,不知是誰的構想?”
陪同的幾個老頭笑答:“這個還真不知道,都是官府提前建好的,咱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了。
官府的官爺說是這樣能很好的防止盜賊搶劫村子,官爺們還帶著全村的村民演練了幾次,如有海盜來襲,如何利用這些房屋來抵禦強敵。
村子本來修得就很好,加上俺們村子裏又組織了青壯操練,現有民兵五六百人,長槍,腰刀,弓箭齊全,一般的毛賊還真不敢來。
不過俺們來到這裏一年多,好像還沒有發現有毛賊,開始的時候還會有些土著人會來村裏用物品換糧食。
現在官府已經給他們指定了固定的交換場所,現在土著人也不來了,原本還擔心會有海盜,現在海盜也被官府給剿滅了。”
跟著村民一圈一圈的從外圈走到最裏麵村委會,細心的陸世儀發現了一個問題,整個村子,除了那些抱在懷裏的小嬰孩,他們沒有看見一個小孩在村裏跑動。
“曹護衛,這個村子有些古怪。”看見程大少爺和村民們聊得熱火朝天,自己明顯插不上嘴,陸世儀便抓住程大少的保鏢曹金虎小聲提醒。
“陸公子,這村子哪裏怪了?”曹金虎看了看四周,沒發現哪裏怪呀?
陸世儀提醒:“曹護衛你沒有發現嗎?這個村子裏沒小孩,男孩女孩都沒有,這不是奇怪嗎?”
曹金虎笑了:“陸公子你想多了,村子裏沒小孩,是因為現在沒到下學的時候,小孩都到學堂讀書去了。”
陸世儀,吳昌時有些震驚到了:“這裏的小孩全部都要去讀書了嗎?包括女孩。”
“是啊,這裏離城區不遠,如果估計沒錯,這裏的小孩應該都在長安路第二小學讀書,估摸著要到晚飯後才會迴來。”
參觀完新建三村,大少好說歹說,說明自己主要是要到前麵去視察修路情況的,真的耽誤不得。
村民們才放棄了留他在村裏吃午飯的要求,熱情的把大少一行送出村口,反複要求以後有空閑了一定要到村裏來吃飯。
大少是滿口的答應,才被放行,村民們戀戀不舍的送到村口,程風朝村民們揮揮手告別。
離開村口半裏,十個人才敢快馬加鞭,沿著新修的道路一路向西,終於在正午時間到達台河公路的修路現場。
現場總指揮王休正準備到食堂吃飯,剛走出帳篷就遠遠的就看見有馬隊過來。
王休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見到了那個小小的身影,心裏有點激動,他也是好久沒有見過小公子了。
現在小公子親自到了修路現場,王休高興壞了,三步並作兩步跑到路口等待。
程風到了現場,就看見王休正站在路口,滿臉笑容的等著。
叫了一聲:“王伯伯好。”大少翻身下馬。
“公子何時迴台灣來的?今日怎麽有空到這那髒亂的工地來?”
“昨天才迴來的,今日就是想來這裏看一看那些紅毛鬼聽不聽話?活幹得怎麽樣。”
王休笑道:“也就那樣吧,看著一個個牛高馬大的,幹起活來笨手笨腳,白瞎了那一副好身板。”
大少也笑了:“他們現在還在幹活嗎?”
“沒有,已經休息了,正準備吃午飯呢!”
“那我們先去看看這些紅毛鬼。”
“行,公子請,這裏亂的很,注意腳下雜物。”
程風跟著王休一邊往前走,一邊聽王休介紹修路的情況,陳子龍幾人隻能後麵跟著四處張望。
來到空曠地一處長長的草棚處,剛走進草棚,眾才子眼睛都瞪得老大,草棚裏坐著好多的紅毛鬼。
他們還是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紅毛鬼聚在一起,那場麵很是震撼人。
隻是那些紅毛鬼行為很是古怪,桌上餐盤裏的食物不吃,全都把雙手捧在一起,舉到額頭前,念念叨叨的祈禱著什麽?
“王伯伯,他們這是在幹什麽?”看到此情此景,大少的臉都綠了。
王休搖搖頭:“這是個什麽儀式吧,每次吃飯前他們都這樣,也不知道念的是啥。”
“這個儀式我知道,他們念的是感謝上帝賜予我食物,阿門。老師就經常會這樣祈禱。”這時候陳子龍主動站出來解釋。
“王伯伯,他們的食物,是上帝給他們的嗎?”程大少知道這個儀式,他隻是沒想到這幫子紅毛鬼都做了俘虜,還在這裏感謝他的上帝。
“不是啊,他們的食物都是我們提供的。”王休在這裏管理這些紅毛鬼好幾個月,每次吃飯都看他們有這個儀式。
隻是自己沒聽不懂他們的語言,這個儀式又是在飯桌上做的,並不影響修路的工作,自然也就沒有過問。
今日得小公子這麽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吃飯前要感謝上帝給他們的食物。
王休也覺得奇怪,自己給他們提供了食物,他們卻感謝上帝?難道自己是他的上帝嗎?
“唉,那個洋和尚你過來一下。”程風板著個小臉,指著剛祈禱完正要端盤吃飯的神父。
正準備吃飯的那些洋鬼子。聽到有人叫喚,嚇得又把盤子放到了桌子上。
被指的那個神父,忙站起身來,屁顛屁顛的跑到程風麵前:“尊敬的主人,我是你最忠心的仆人,請問主人有事何吩咐?”
“你們剛才雙手扶額是在念什麽?”
“我尊敬的主人,你忠心的仆人正在祈禱。”
“你們祈禱什麽?說來我聽聽。”
“哦,我尊敬的主人,我們的祈禱是這樣的,每次吃飯前,都要虔誠地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食物,這是我們的規矩,必須要遵守的。”
“哦,我懂了。”大少點點頭:“我真的很過份,我居然有這麽大的膽敢和上帝搶工作。
對不起啊洋和尚,這事我們做的不對,不應該砸上帝的飯碗,這事一定要改。”
說完又用手點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和左右兩肩,然後念了一句:“對不起上帝,我不應該搶了你的飯碗,請原諒我的過失吧,阿門。”
大少的一席話,聽得洋和尚一愣一愣的,又見這小孩竟鄭重其事的給上帝道歉,更是不知道是代表什麽,隻能一臉懵逼的看著王休,想知道這是啥意思?
“公子,俺不明白是啥意思。”此時的王休也是一臉的懵逼,不知道自家哪裏做錯了?小公子為啥要給那個上帝道歉?
大少正重形式的宣布:“王伯伯,咱們做錯了事就要改,中午這頓飯就算了,從今日晚飯開始,咱們隻給他們提供餐盤,食物就別提供了。”
“公子,不提供食物,他們會餓死的。”王休大驚,知道這是為何?
“不會,王伯伯你沒聽見嗎?他們的食物是上帝賜予的,不是我們。我們給他們提供食物,就是掃了上帝的麵子,這很不好。
上帝的麵子,咱們怎麽也要給,下午開始,咱們隻給他們提供餐具,食物就不用了,就這樣定了,走吧,我餓了,咱們吃飯去。”
大少看都不看那個洋和尚,轉身就走。陳子龍算是聽明白了,他剛才的解釋,算是惹這小少爺生氣了,他要餓那些洋鬼子的飯。
看著小公子怒氣衝衝的轉身離開,王休是一腦門子的官司,不知道是哪裏做的不對,惹著小爺不高興了。
但他還是認真地對那廚房裏的廚師,幫廚下令:“你們聽見沒有?小公子剛才說的,從下午開始,這些紅毛鬼的食物就不用做了,你們隻給他們提供好餐盤餐具就行,剩下的他們自己解決。”
廚房裏的師傅們高興了,飯都不用做了,隻需要發一發餐具,吃完飯收一收就行,沒說的,這新規矩好的很呢。
大少吃完飯,帶著幾個才子到工地四處看了看,心滿意足的迴城去了。
還不知道實際情況的洋鬼子們,下午幹完活,滿心歡喜的來到草棚坐好,等著食堂裏的幫廚端上飯菜。
可這迴好像有些不一樣,幫廚們抱著一摞餐盤劈裏啪啦擺上了餐具,然後轉身就離開了草棚。
洋鬼子們坐在餐桌前,左等不見食物上來,右等不見食物上來,眼看著天都黑了,還沒有看見廚房送來吃的。
洋鬼子們有些莫名其妙,可他們不會說中國話,隻能讓會說中國話的神父去問一問是怎麽迴事。
“哦,上帝,我尊敬的管事,為什麽我們的食物還沒有送到?”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這是上麵剛規定的,從今天開始,不需要為你們準備食物了。
上麵說了,隻需要給你們提供餐具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具體的怎麽迴事,你要去問王大管事。”
那神父到廚房去詢問廚師,廚師兩手一攤,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洋和尚沒有辦法,又去找到王休,見到洋和尚那一臉的焦急,王休這會兒也悟出自家公子的意思了。
他也是兩手一攤,一臉的是歉意:“對不起,我們公子說了,提供食物是你們上帝的責任,我們不能搶了他的買賣。
以前我們不知道,錯誤的給你們提供了食物,你們的上帝對我們很不滿,所以我們現在要改正。”
洋和尚急了:“尊敬的王,問題是我們直接祈禱,祈禱不來食物,我們需要你們提供食物,我們才能感謝上帝的賜予,這是我們的規矩。”
王休笑道:“你們的食物都是上帝賜予的,你們乞求不來食物,隻能說明你們對上帝不虔誠,還是好好的反省一下你們對上帝是不是真心實意的?”
洋和尚無言以對,他能怎麽說?祈禱不來食物,難道能說上帝是假的嗎?
沒有人敢說上帝是假的,隻能怪自己不虔誠了。
雖然他知道,再虔誠也祈求不來上帝的食物,這讓洋和尚處於兩難境地。
王休看著洋和尚那滿臉便秘的樣子,還調侃了一句:“和尚你得慶幸,你們的祈禱,隻是說感謝上帝賜予你們食物。
害得我們還要提供餐盤,如果你們說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餐盤與食物,那你們連餐盤都沒有。”
洋和尚無可奈何,隻好幸幸然走迴草棚,告訴那些等著吃飯的教民實情。
那些俘虜知道自己是因為吃飯時感謝上帝,惹來看守不高興,斷了他們的食物供應。
但他們都是有信仰的人,意誌無比的堅定,不讓自己感謝上帝賜予食物,那這飯不吃也罷,就不信這些看守能把自己餓死。
可是這是一連兩天隻能喝水,粒米未進的洋鬼子們受不了了,餓著肚子還要幹體力活,幹得不好還要挨揍,兩天下來,隻餓得眼冒金星,兩腿發軟,還渾身疼痛。
洋鬼子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隻得讓神父再去找王休,表示以後他們再吃飯,堅決不再祈禱感謝上帝了,隻求王休放過他們一迴。
可這事是程大少爺定下的,王休也不敢亂做主張,隻能對那洋和尚表示,這事是自家公子定下的,自己不敢亂做主張,要去詢問自家公子。
洋和尚能有什麽辦法,隻能不斷的祈求王休救命,趕快派人去問你家公子,多多幫忙求求情,饒過大家一命,大家都餓的受不了了。
王休覺得都餓這些洋鬼子兩天了,再餓下去怕是真會死人,可自家公子並沒有下一步的安排,王休隻能安排人去詢問後續。
可程風每天的行蹤都飄忽不定的,白天哪裏找得到程大少爺。
王休的人跑了大半個台北城,直到晚上才在醫學院宿舍樓見到程風。
當程風得知那些洋和尚發誓保證吃飯的時候再不祈禱感謝上帝的話,心裏暗爽,就不相信你們能在吃飯和上帝之間選擇上帝。
不過大少也認為吃飯的時候祈禱和感謝是一種儀式,儀式就是規矩不能丟,吃飯時感謝還是要感謝的,隻不過感謝的對象要改一改。
於是大少找到聶一桐夫子,幫忙寫了一串長長的祈禱詞帶給王休。
“讓他告訴那些洋人,他們的上帝是貔貅,隻會找他們要錢,不會給他們一個銅子的好處。他們祈禱上帝給吃的,完全是癡心妄想,一點用處也沒有。
還是求求我們中國的神仙才行,這上麵都是中國的神仙,吃飯的時候照著這上麵的祈禱詞祈禱。
這麽多的神仙,總有一個神仙是負責管飯的,告訴他們,祈禱一定虔誠,不虔誠,一樣沒有飯吃。”
當王休看著遞過來的紙上那密密麻麻的神仙名字,還有小公子善解人意的提示語,王休忍不住要替那些洋鬼子默哀。
這麽多的神仙,等把名字念完,吃飯的時間早就過了,這麽搞下去,一天隻剩保底的那頓飯了。
果然等王休把那祈禱詞遞給那洋和尚的時候,洋和尚看著上麵如螞蟻一般的名字,頓時欲哭無淚。
“我們家公子說了,讓你們把這上麵的神仙名字背熟,全部要用中文背,背下來的頓頓有飯吃,背不下來的繼續餓飯,一天隻能吃一頓。”
於是,這天下午吃飯的時間,食堂草棚子裏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感謝天下神仙共主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女媧娘娘,神農,伏羲,軒轅黃帝,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陸壓道人。
紫微大帝,勾陳大帝,後土皇地隻,
碧霞元君,驪山老母,媽祖娘娘,真武大帝,南極仙翁,太乙真人。
玉鼎真人,黃龍真人,無量天尊。
二郎真君,齊天大聖,三壇海會大神。
諸星曜神,太陽帝君,太陰元君,天罡北鬥,破軍……貪狼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
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廣成子,東方朔,劉海,嫦娥,白素貞。
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文財神趙公明,武財神關嶽君,讀書人拜文昌,考功名拜魁星……四海龍王全拜過,還有山神土地,河神灶君與門神。
今虔誠祈願,願眾仙神傾聽我聲,望眾仙神垂憐,賜予我食物,獻上弟子最真心的虔誠,摳門西方上帝滾一邊去,阿門 ! ”
好家夥,那幾個洋和尚把這全部的祈禱文念完,念出了一頭的汗。
這中國的神仙實在太多了,洋洋灑灑三四百個神仙的名字,洋和尚們念得口吐白沫了,都念不明白,也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麽記下來的。
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西方上帝滾一邊去,他們實在是不想念,可是為了吃飽飯不得不屈服。
絕大部分的紅毛鬼不懂漢語,隻知道一葫蘆畫瓢跟著念,並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麽意思,但是知道要是不把上麵的東西記住,就沒有兩頓飯吃。
為了自己能吃飽肚子,隻是依著葫蘆畫瓢在拚命的練習。
可這上麵的東西實在太多太長了,一時半活的哪裏記得住。
結果整整半個月,除了那幾個本來就會中文的洋和尚外,那些洋鬼子愣是沒有一個人能吃上完整的兩餐飯的。
好不容易背了好幾個月,終於把上麵的內容記清楚了,己經餓得皮包骨的洋鬼子們終於能吃兩頓飯了,有了些精神的家夥才想著去了解祈禱文裏到底寫了什麽?
那些洋和尚本來不想解釋,可看著難兄難弟那乞望的求知欲,沒有辦法,隻好一條一條的解釋上麵的內容。
當他們知道這段祈禱文的最後一句是讓上帝滾蛋的意思,本來就餓得沒有一點血色的死鬼臉,變得更加的慘白了。
可這個時候,西方上帝滾一邊去的口號,已經念叨了無數遍,早把上帝得罪得死死的。
按照他們西方教的說法,他們現在已經是異教徒,可以架在火上燒死了。
不過這個話又說迴來,經過這一段時間反複的練習,這幫洋鬼子的中文發音竟然漸漸的標準起來。
……
卻說程大少爺自從從修路工地迴來之後,心情很是不錯。
特別是把那篇祈禱文傳到修路工地去之後,心情變得更加的歡快了。
之後又帶著陳子龍幾人遊玩了幾個地方之後,便把他們交給了曹金虎陪伴,前往笨港和熱蘭遮城參觀。
目送眾才子登船離港,大少這才放下心來,馬不停蹄的直奔基隆港,主持醫療保障艦入列儀式。
基隆港海軍碼頭,901岐伯號,902扁鵲號兩艘醫療保障艦正披紅掛彩並列碼頭,艦船最高的桅杆上正準備著一麵金邊白底色的旗幟。
旗幟的中間繡著一支金色龍頭拐杖,龍頭上掛著一個巨大的紫色葫蘆,那葫蘆腰上係著一條紅色的飄帶。
這就是未來醫療係統的標準旗幟:紫金葫蘆旗。隻等一會禮炮響起,這麵旗幟就會高高升起。
入列後的醫療保障艦暫時歸軍事醫學院管轄,隻有出現遠航或者戰爭的時候才會臨時調派。
901艦的艦長是醫學院一班的學生:景詩婍,她是青山堡十三家之一景天的大女兒。
二年級就開始跟著衛生院的郎中們學醫,現在已經學醫四年了,是醫學院數一數二的高材生。
902艦的艦長是醫學院二班的學生:鄧尚慧,她也是青山堡十三家之一鄧文勇的獨女,與901艦的艦隊景思婍一起長大。
兩人是比較要好的朋友,學院還沒有分科目的時候,就一起學的醫,也算是醫學院裏比較出類拔萃的學子。
基隆軍用碼頭,船廠廠長杜祖恩,副廠長杜祖德,還有新來的原龍山船廠代表,祖上造過大明寶船的湯思文,沈浪。
他們剛到台灣幾天,也是剛接管了淡水新建船廠的工作,還不知道新船型建造工藝。
湯思文,沈浪便被安排帶著原龍山船廠全體船工到基隆造船廠交換熟練工人,正好遇見船廠舉行新艦船入列儀式,兩人便被邀請前來參加,正好熟悉一下流程。
上午九點吉時,程風主持了入列儀式,馬哲文做了艦船入列前講話,宣布了兩艘艦船的正式命名,基隆造船廠廠長杜祖恩代表廠家把艦船出廠交接文書呈上。
海軍學院院長沈有容,軍事醫學院院長戴銘軒,南海艦隊司令種花桂英,東海艦隊司令種花紅玉分別在交接文書上簽字。
船廠交接儀式完成。種花桂英與種花紅玉代表軍方,把兩份軍方交接文書分別遞給兩位艦長,景詩婍,鄧尚慧分別在各自的艦船交換文書上簽字。
簽字儀式完成,碼頭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兩艘艦船的主桅杆上緩緩升起一麵白底金邊的紫金葫蘆旗。
正場的所有人員也隨艦長登上艦船,兩艘艦船揚帆轉向緩慢離港,駛往淡水河。
完成了醫療船入列儀式,程風迴到台北,一頭便紮進了淡水河畔,蔡侯村造紙廠。
原青山堡紙廠管事秦一民被調到此處任廠長,這個造紙廠可比青山堡那個大的多了,但工人就有四百多人,三百多戶。
前幾日從南京哄騙來的寶鈔司二百多工匠及其家屬,全部安排在了這裏,蔡侯村的居民一下子增加到五百多戶,兩千多人。
大少來到蔡侯村,秦一民正帶著新來的匠人在擴建造廠房。
大少到廠見著秦一民就問:“秦廠長,南京來的那些老師傅們是如何安排的?”
“少爺,南京來的那些師傅,大部分的都被分配到了各車間幫忙,隻是現在人手太多,根本就安排不下來。
我們正在組織多餘的人手擴建廠房,再過些時日就能全部安頓好。
另外有個麻煩,南京來的人裏,有四十多位老師傅,年紀很大,已經做不了造紙的活,正不知道如何安排才好。”
“年紀大了才好了,我就是為他們來的,你把那些師傅叫來讓我見一見。”
“好的,馬上去叫他們過來。”秦一民叫來一名工人去傳話,十幾分鍾後,工人帶著一群老頭子來到辦公室。
“老朽拜見秦廠長。”一個頭發胡子都花白的老人打前頭給秦一民行大禮。
秦一民忙拉住老頭:“老師傅可不能這樣,我們這裏不興磕頭的,下次不能在跪了,今日是我們少爺要見你們。老師傅們過來見過少爺。”
幾十個老頭這才注意到,秦一民平時坐在那個位置上,正坐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孩。
“老朽孫光躍拜見少爺,給少爺請安。”四十幾個老頭慌忙上前,又要行跪拜禮。
程風見事不妙,馬上嗬止:“老師傅們打住,這裏有規定,除非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已經仙逝之人,任何人不能給活人行跪拜大禮,違反了是要被處罰的。”
“啊,還有這規定。”老師傅們初來乍到,也搞不清楚這邊的規矩,聞言麵麵相覷,都不敢跪了。
程風嗬嗬一笑:“老師傅們不要客氣,都別站著,隨便坐,秦廠長,給老師傅們泡杯茶。”
程風熱情的舉動,給了老師傅們一種喝了這杯茶,就要被送到菜市口的感覺,把這些老師傅們嚇得渾身發抖,聲音都不敢出。
“唉,都是被那些該死的官僚給嚇的,這好好的一群老師傅,就聽了一點客氣話都都以為這是反話,竟被嚇得半死,這破製度。”程風看到了這群老師傅臉上的表情,暗暗歎了口氣。
秦一民也歎了口氣,叫上兩個小學徒,在座的這些老師傅們,一人泡了一杯茶。
還好,這個造紙廠用的茶杯,都是比較粗糙的粗瓷,並不是什麽精致的細瓷器,就算是這樣,那些老師傅們也不敢伸手去端那茶杯。
程風也不便強求他們一定要喝茶,隻笑眯眯的對這些老師傅說道:“老師傅們到這裏來也已經好些天了,廠裏也沒有安排老師部門的具體工作。
老師傅們年紀大了,也不能在親自去造紙,到廠裏來是乎沒什麽用處!大家一定很擔心,會不會被拋棄。”
程風說到這裏,便見到老師傅們的眼睛都看向了自己,眼睛裏充斥著乞求和擔憂。
“我知道老師傅們很擔心自己被拋棄,不過老師傅們隻管放心,我當初到寶鈔司去挖人的時候,就是奔著你們這幾十個老師傅去的,那些年輕的工匠,隻是沾了你們的光才順帶過來的。”
孫光躍戰戰兢兢的問:“少爺要我們這些老貨有何用處?我們都幹不動活了。”
“就這麽說吧,雖然老師傅們年紀大了,但你們造紙的經驗異常的豐富,我這裏需要一種紙,這種紙需要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首先,這種紙主要原料是以棉花和麻為主,若有必要,還可以加入其他特殊的原料。要求紙張有良好的韌性和強度,能夠經受住長時間的流通和摩擦;在使用過程中不易變形、破損。
還要具有出色的抗撕裂、耐磨和耐折性能。可以承受反複的折疊、揉搓和拉扯,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輕易撕裂或損壞。
其次,這種紙張要有自己的水印,這種印跡必須是在造紙過程中通過特殊工藝使紙張的局部纖維密度發生變化而形成的圖案或文字。
迎光透視時,印跡要能夠清晰地顯現出來,圖案要向真實的一樣,
第三,紙中嵌入的一條或多條特製的金屬線體,這種金屬線可以是用銅泊,也可以是其它金屬材料,它要在造紙過程中被埋入紙張內部,與紙張融為一體。這條線要在普通光線下即可看到。
第四,這種紙對印刷油墨要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親和性,能夠確保印刷在上麵的圖案、文字清晰、飽滿、色彩鮮豔,且具有較高的光澤度。
同時,這種良好的油墨適應性還能保證油墨在紙張上的附著牢固,不易褪色、脫落,使貨幣圖案長期保持清晰和完整。
第五,這種紙具備高度的穩定性,能夠抵抗酸堿的侵蝕,紙張不容易變質、變色或損壞。”
程風看看已經緊張得不行的老師傅們,笑道:“老師傅們不用這麽緊張,這種紙肯定不容易造出來,我也不要求老師傅們在短期內研究出這種紙。
隻要求老師傅們用心去研究,三月五月不算短,三年五年不算長,不管花多長時間,隻要能把它研究出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