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宴會
認長公主為義母後,全家追悔莫及 作者:真的很喜歡睡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雋立刻明白這是怎麽一迴事了,再看小姑娘一臉茫然,他並不願她這事再次羞憤尷尬,便道:
“讓他們迴去,往後當好自己的差事,若再有下次,便是求到父皇母後麵前也沒用。”
孫邈心裏也犯嘀咕呢,不過得了準信兒,他也就照葫蘆畫瓢,狐假虎威地迴了那公公和禦廚。
兩人頓時如蒙大赦,汗如雨下地又是跪又是磕頭,說多謝太子殿下不責怪,日後一定盡心盡力,再也不會犯這樣沒腦子的錯。
孫邈聽這兩個平常沒少撈廚房油水的人喊得中氣十足,聲響不低,立刻豎起一根指頭,急急道:
“噓!殿下正在商議要事,識相的抓緊迴去當差,別擾了殿下!”
兩人在孫邈警告的目光中屁滾尿流地走了。
孫邈琢磨半天,還是沒有迴憶起廚房究竟哪裏得罪了太子,想了想無果,打算等會兒再去問問太子。
齊玉璿和太子商議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至少她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太子和幾位大人要操心的事情了。
從前做蕭家女、謝家婦都沒有享受過的清閑,齊玉璿如今算是徹底享受夠了。
她開始重操舊業,開始給長公主繡東西。
順便也給同樣欣賞她繡活兒的太後繡。
太後的病好了,卻還是唉聲歎氣的,每日裏隻有看見長公主和長樂郡主才露出一點笑模樣,看見帝後和太子都是一樣的臭臉。
齊玉璿乖乖在一旁的繡墩上描花樣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還分神聽一旁太後和長公主母女兩個說話。
太後歪在羅漢床上,恨鐵不成鋼地和女兒抱怨:
“本來才提上日程的選秀,那些姑娘的家世容貌年歲剛搜羅好,這下戰事一起,又不知道要耽擱到什麽時候去了!雋哥兒再過兩個來月便要及冠了,連個合適的太子妃人選都還沒著落,可真是愁死我了!”
如今和南越的戰事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段將軍和夏侯將軍兩位一個為主帥一個為副將,已在三日前領旨帶兵前往西南邊關。
糧草也在皇商趙家的鼎力協助下火速到位。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南越先作奸犯科,他們好出師有名。
如今皇帝身子不好,皇後也因為白家的事情備受冷待,帝後幾乎都成了擺設。
唯有太子發號施令,號召群臣,所以太後滿心期待的選秀當然也被太子以戰事為重,無限期地往後延了。
至於是等到戰事結束還是什麽時候合適再繼續,也都是太子說了算。
太後這幾日是茶不思飯不想,這件事更是要成了心病,做夢都想著。
於是一有空,就拉著女兒埋怨起來。
長公主倒沒什麽想法,太子畢竟大了,都說太子長相融合帝後二人全部的優點,可她瞧著,這孩子的性子倒是和自己有幾分相似。
都說外甥肖舅,侄兒肖姑,可算是看見現成的了。
長公主垂眸,用銀簽子叉了一塊西瓜遞到太後嘴邊:
“母後,雋哥兒又不是孩子了,您都這把歲數了,該收收心好好頤養天年了,什麽選秀啊太子妃的,讓雋哥兒自己操心去便好。”
太後給女兒麵子,哪怕沒胃口,也還是將那塊西瓜吃了,吃完繼續愁:
“那怎麽行?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太子妃,難不成還真讓他自己去挑?這說出去像什麽樣子?”
“對了,這幾年我不在京中,你可有什麽不錯的人選也好一塊兒參謀參謀,省得我認識的小姑娘不多,提起來都抓瞎。”
太後這麽說,長公主思索了一番,才道:
“我記得……鄭家的那個小姑娘就正當年,還有禦史金家的小女兒、戴尚書家的女兒都沒婚配,這幾個小姑娘家世不錯,為人也各有各的出挑……”
她一邊說著,忽然眉眼一抬,往一旁專心描花樣子的女兒身上看了一眼。
長公主其實也有些擔心,怕女兒知道太子的心意,會不會也有些意動,而得知自己將那玉簪還了迴去,對自己心生怨懟?
好在,小姑娘心無旁騖,筆下穩健認真,一隻栩栩如生的白鶴在她筆下初現靈動,看樣子並沒有對她們談話的內容有半分好奇。
也是,她從前可是說過不想嫁人,隻想陪著自己一輩子的話的,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就對人動心?
雋哥兒麽固然是好,可並不堪為良配,女兒又不需要靠犧牲自己抬高家族,她自己就是皇家女,何須委曲求全?
想到這裏,長公主更有底氣了:
“其實我瞧著鄭家那孩子就不錯,母後您還記得嗎?就是平陰郡主和鄭老大人的外孫女,鄭顏靈,已經十七了,模樣周正,為人也大方磊落,和太子般配。”
可巧,平陰郡主和鄭老大人都是太後熟悉的人,一個是太後幼時的手帕交,一個是從前兢兢業業了幾十年的老丞相,他倆的孫女兒,那必定是個好的。
太後在記憶裏搜刮出一點對鄭顏靈模糊的印象,“不錯不錯,既然般配,這兩日你抓緊去個帖子,讓人來北苑一趟,就說我在這兒待著乏了,找幾個年輕鮮活的小姑娘說說話。”
“對了,你適才說的什麽金家的戴家的,但凡是在京中的適婚的姑娘都喊上。”
長公主眼前一亮:“好呀,那不如,索性咱們辦一個宴會,也請她們在北苑小住幾日再迴去?省的兩日來迴,姑娘們沒歇息好就又走了,也不方便您想看不是?”
她從前沒做過這樣搭紅線的事情,不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略一合計,就覺得這事兒能成。
太後點點頭:“那正好。”又轉頭看向一旁已經描好花樣子準備選繡線的小姑娘,“玉璿?你可有什麽玩得來的手帕交,也一並喊來北苑鬆快鬆快。”
齊玉璿乖巧笑笑:“是,鄭姐姐和戴姐姐與我關係都不錯,還有一位趙家的姑娘,我們幾人從前經常一塊兒出去玩。”
並且還經常不帶年紀太小的齊敏英,經常四個人輪流買東西去哄她開心。
太後來了興致:“趙家?可是那個皇商趙家?”
長公主答道:“正是。”
“讓他們迴去,往後當好自己的差事,若再有下次,便是求到父皇母後麵前也沒用。”
孫邈心裏也犯嘀咕呢,不過得了準信兒,他也就照葫蘆畫瓢,狐假虎威地迴了那公公和禦廚。
兩人頓時如蒙大赦,汗如雨下地又是跪又是磕頭,說多謝太子殿下不責怪,日後一定盡心盡力,再也不會犯這樣沒腦子的錯。
孫邈聽這兩個平常沒少撈廚房油水的人喊得中氣十足,聲響不低,立刻豎起一根指頭,急急道:
“噓!殿下正在商議要事,識相的抓緊迴去當差,別擾了殿下!”
兩人在孫邈警告的目光中屁滾尿流地走了。
孫邈琢磨半天,還是沒有迴憶起廚房究竟哪裏得罪了太子,想了想無果,打算等會兒再去問問太子。
齊玉璿和太子商議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至少她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太子和幾位大人要操心的事情了。
從前做蕭家女、謝家婦都沒有享受過的清閑,齊玉璿如今算是徹底享受夠了。
她開始重操舊業,開始給長公主繡東西。
順便也給同樣欣賞她繡活兒的太後繡。
太後的病好了,卻還是唉聲歎氣的,每日裏隻有看見長公主和長樂郡主才露出一點笑模樣,看見帝後和太子都是一樣的臭臉。
齊玉璿乖乖在一旁的繡墩上描花樣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還分神聽一旁太後和長公主母女兩個說話。
太後歪在羅漢床上,恨鐵不成鋼地和女兒抱怨:
“本來才提上日程的選秀,那些姑娘的家世容貌年歲剛搜羅好,這下戰事一起,又不知道要耽擱到什麽時候去了!雋哥兒再過兩個來月便要及冠了,連個合適的太子妃人選都還沒著落,可真是愁死我了!”
如今和南越的戰事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段將軍和夏侯將軍兩位一個為主帥一個為副將,已在三日前領旨帶兵前往西南邊關。
糧草也在皇商趙家的鼎力協助下火速到位。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南越先作奸犯科,他們好出師有名。
如今皇帝身子不好,皇後也因為白家的事情備受冷待,帝後幾乎都成了擺設。
唯有太子發號施令,號召群臣,所以太後滿心期待的選秀當然也被太子以戰事為重,無限期地往後延了。
至於是等到戰事結束還是什麽時候合適再繼續,也都是太子說了算。
太後這幾日是茶不思飯不想,這件事更是要成了心病,做夢都想著。
於是一有空,就拉著女兒埋怨起來。
長公主倒沒什麽想法,太子畢竟大了,都說太子長相融合帝後二人全部的優點,可她瞧著,這孩子的性子倒是和自己有幾分相似。
都說外甥肖舅,侄兒肖姑,可算是看見現成的了。
長公主垂眸,用銀簽子叉了一塊西瓜遞到太後嘴邊:
“母後,雋哥兒又不是孩子了,您都這把歲數了,該收收心好好頤養天年了,什麽選秀啊太子妃的,讓雋哥兒自己操心去便好。”
太後給女兒麵子,哪怕沒胃口,也還是將那塊西瓜吃了,吃完繼續愁:
“那怎麽行?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太子妃,難不成還真讓他自己去挑?這說出去像什麽樣子?”
“對了,這幾年我不在京中,你可有什麽不錯的人選也好一塊兒參謀參謀,省得我認識的小姑娘不多,提起來都抓瞎。”
太後這麽說,長公主思索了一番,才道:
“我記得……鄭家的那個小姑娘就正當年,還有禦史金家的小女兒、戴尚書家的女兒都沒婚配,這幾個小姑娘家世不錯,為人也各有各的出挑……”
她一邊說著,忽然眉眼一抬,往一旁專心描花樣子的女兒身上看了一眼。
長公主其實也有些擔心,怕女兒知道太子的心意,會不會也有些意動,而得知自己將那玉簪還了迴去,對自己心生怨懟?
好在,小姑娘心無旁騖,筆下穩健認真,一隻栩栩如生的白鶴在她筆下初現靈動,看樣子並沒有對她們談話的內容有半分好奇。
也是,她從前可是說過不想嫁人,隻想陪著自己一輩子的話的,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就對人動心?
雋哥兒麽固然是好,可並不堪為良配,女兒又不需要靠犧牲自己抬高家族,她自己就是皇家女,何須委曲求全?
想到這裏,長公主更有底氣了:
“其實我瞧著鄭家那孩子就不錯,母後您還記得嗎?就是平陰郡主和鄭老大人的外孫女,鄭顏靈,已經十七了,模樣周正,為人也大方磊落,和太子般配。”
可巧,平陰郡主和鄭老大人都是太後熟悉的人,一個是太後幼時的手帕交,一個是從前兢兢業業了幾十年的老丞相,他倆的孫女兒,那必定是個好的。
太後在記憶裏搜刮出一點對鄭顏靈模糊的印象,“不錯不錯,既然般配,這兩日你抓緊去個帖子,讓人來北苑一趟,就說我在這兒待著乏了,找幾個年輕鮮活的小姑娘說說話。”
“對了,你適才說的什麽金家的戴家的,但凡是在京中的適婚的姑娘都喊上。”
長公主眼前一亮:“好呀,那不如,索性咱們辦一個宴會,也請她們在北苑小住幾日再迴去?省的兩日來迴,姑娘們沒歇息好就又走了,也不方便您想看不是?”
她從前沒做過這樣搭紅線的事情,不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略一合計,就覺得這事兒能成。
太後點點頭:“那正好。”又轉頭看向一旁已經描好花樣子準備選繡線的小姑娘,“玉璿?你可有什麽玩得來的手帕交,也一並喊來北苑鬆快鬆快。”
齊玉璿乖巧笑笑:“是,鄭姐姐和戴姐姐與我關係都不錯,還有一位趙家的姑娘,我們幾人從前經常一塊兒出去玩。”
並且還經常不帶年紀太小的齊敏英,經常四個人輪流買東西去哄她開心。
太後來了興致:“趙家?可是那個皇商趙家?”
長公主答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