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裴煜緊張自己的安危,太後欣慰的一笑。
“好孩子,不用擔心。
這皇宮,是老婆子的家,所以是不會離開的。
至於陛下,就是個蠢貨,老婆子還沒把他放在眼中。
你們放心,他想要老婆子的命,沒那麽容易!
這皇宮,可不是他說了算!
不相信是嗎?
你不是問,為什麽老婆子會知道你不喜皇權?
那是因為,當日你在太液池中的水閣上,自己說的啊!”
太後一臉慈祥地看著裴煜和七七,笑著說道。
太後的話,含糊其辭,七七和周瑾,都沒有聽明白。
心裏想著,什麽太液池,什麽水閣?
但裴煜聽後,卻是心神一震。
之前許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豁然開朗。
他明白了,海公公是太後的人。
當日在水閣中,海公公問他,想不想做皇帝?
他還以為,是奉了景元帝的命令,來試探自己。
但是現在看來,是太後想要知道他的想法。
而且,他一直不明白。
當日海公公的徒弟為何會支開守衛,協助風雷進宮,應該是太後授意這麽做的。
也就是說,別看太後看上去不管事。
但這宮中,有個風吹草動,都在她老人家的掌握之中。
隻是不知道,為何會選擇幫助皇後。
就不怕刺客真的殺了景元帝,引起朝堂動蕩嗎?
不過,太後剛才的話,隻有他們兩人能夠聽懂。
應該是不想暴露底牌,所以裴煜就沒有多問。
“煜兒,哀家最後問你一次。
你想不想做取而代之,做這大楚的皇帝?”
太後突然間嚴肅起來,就連自稱,也換成了哀家。
也就是說,現在是以太後的身份,在詢問裴煜。
“迴稟太後,裴煜還是之前的態度。
隻想做一個不操心的閑人,對皇權不感興趣!”
裴煜鄭重其事地說道,七七聽後,暗中長出了一口氣。
周瑾在太後問起的時候,眼睛卻是一亮。
但聽了兒子的話,臉上閃過一絲的失落。
不過,馬上就釋然了。
她現在也想明白了,兒子高興就好!
“既如此,哀家就沒有什麽話說了!
鎮國公府和你嶽父母,都在宮門口等你們。
去跟他們會合,出宮去吧!
哀家年紀大了,見不得離別。
你們離京之時,就不送了!
還有就是,你既無意皇權,那軍權就交了吧!
在你手中,始終遭人惦記,就是個禍害。”
太後有些落寞的說道,不舍的目光,從三人身上掃過。
然後將目光收迴,臉上恢複平靜,起身離開。
裴煜口中答應,三人跪地恭送後,一起出了榮禧宮。
到了宮門口,去跟鎮國公等人會合。
雖然各自有很多話要說,但也知道不是說話的地方。
所以誰都沒有出聲,默默的出宮,一起迴了戰王府。
府外的禦林軍,已經撤離。
就見初一十五和福伯,以及府中的所有人,都在大門口,翹首以盼。
見人迴來了,趕緊上前迎接。
大家進了府中,來到花廳。
裴煜才將昨夜的事情經過,簡單的講述了一遍。
不過,周瑾的身份,還有一些隱情,他都省略了沒說。
隻說景元帝信了周聖的話,借此刁難。
後來太後出麵,將此事擺平。
結果就是,他們一家三口,要離京去往封地。
大家聽後,一時間沉默不語。
“離京也好,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倒是不錯的!”
鎮國公雖然這麽說,但是,神色之間,卻是帶著失望。
有這樣的皇帝,作為臣子,真的高興不起來。
“唉!按照規矩,去往封地的王爺,無召不可迴京。
以後想要見七七,可就難了!”
鎮國公夫人,唏噓說道。
她的年紀大了,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們都在身邊,承歡膝下。
“不要難過,又不是動不了。
她不能迴來,我們去封地看她不就行了!”
鎮國公拉過老妻的手,輕聲安慰。
“說的是,還好有你提醒!”
鎮國公夫人的心情,瞬間好轉。
看著丈夫,目光中透著孺慕。
兩人一把年紀,互相看著對方,眼神兒都要拉絲了。
蘇長安一見,心中一動,當即就受教了。
於是有樣學樣,拉過安氏的手,就要效仿嶽父,他也想妻子那樣看著自己。
結果還沒說話,就被安氏一把甩開。
“幹什麽,當著小輩的麵呢,成何體統?
一天心裏想的,就隻有這些膩膩歪歪的事情。
女兒都要走了,我的心空落落的,你就一點也不難過?”
安氏急赤白臉地吼道,說著說著,眼淚奪眶而出。
蘇長安一見,也顧不得尷尬了,當即拿出帕子,給妻子擦淚。
“不哭啊!有什麽難過的?
我就是個閑人一個,也沒有官職。
咱們想去哪,就去哪!
舍不得女兒,我們就搬家,跟著去不就行了?
在哪裏不是過日子?有你,有女兒的地方,就是咱們家!”
蘇長安將妻子摟在懷裏,大聲地嚷嚷著。
他這個人,隨性慣了,向來就是想一出兒是一出兒。
要知道,大楚的風俗,講究的是故土難離,落葉歸根。
尤其是大戶人家,輕易可不是會搬家的。
尤其是有兒子,要是搬去跟外嫁的女兒一起生活,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笑掉大牙的。
但是,安氏聽了他的話,卻是破涕而笑。
“這麽多年,你終於做了一次靠譜的決定。
聽你的,咱們跟女兒一起去封地。
走,咱們趕緊迴家,收拾東西!”
安氏是一個急性子,拉著蘇長安就跑,直接迴家收拾行李去了。
鎮國公夫婦看見女兒女婿現在這個樣子,心生慰藉,不住地點頭。
他們也知道,裴煜這次離京比較倉促。
一定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所以就不在打擾,帶著家人告辭離開。
裴煜和七七將人送到了大門外,迴來後就開始交代福伯,收拾東西。
他們知道,這次離開,幾乎就沒有可能再迴來。
所以,府中的物品,能帶走的,全部都要帶走。
大家正忙得不可開交,景元帝的聖旨就到了。
宣旨太監沒有要求裴煜等人跪地接旨,也沒有宣讀。
將聖旨交給裴煜,就急忙迴宮複命了。
裴煜看著那太監跟逃命一樣的離開,看著手裏的聖旨,心裏想著。
怎麽感覺,這裏麵有坑?
“好孩子,不用擔心。
這皇宮,是老婆子的家,所以是不會離開的。
至於陛下,就是個蠢貨,老婆子還沒把他放在眼中。
你們放心,他想要老婆子的命,沒那麽容易!
這皇宮,可不是他說了算!
不相信是嗎?
你不是問,為什麽老婆子會知道你不喜皇權?
那是因為,當日你在太液池中的水閣上,自己說的啊!”
太後一臉慈祥地看著裴煜和七七,笑著說道。
太後的話,含糊其辭,七七和周瑾,都沒有聽明白。
心裏想著,什麽太液池,什麽水閣?
但裴煜聽後,卻是心神一震。
之前許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豁然開朗。
他明白了,海公公是太後的人。
當日在水閣中,海公公問他,想不想做皇帝?
他還以為,是奉了景元帝的命令,來試探自己。
但是現在看來,是太後想要知道他的想法。
而且,他一直不明白。
當日海公公的徒弟為何會支開守衛,協助風雷進宮,應該是太後授意這麽做的。
也就是說,別看太後看上去不管事。
但這宮中,有個風吹草動,都在她老人家的掌握之中。
隻是不知道,為何會選擇幫助皇後。
就不怕刺客真的殺了景元帝,引起朝堂動蕩嗎?
不過,太後剛才的話,隻有他們兩人能夠聽懂。
應該是不想暴露底牌,所以裴煜就沒有多問。
“煜兒,哀家最後問你一次。
你想不想做取而代之,做這大楚的皇帝?”
太後突然間嚴肅起來,就連自稱,也換成了哀家。
也就是說,現在是以太後的身份,在詢問裴煜。
“迴稟太後,裴煜還是之前的態度。
隻想做一個不操心的閑人,對皇權不感興趣!”
裴煜鄭重其事地說道,七七聽後,暗中長出了一口氣。
周瑾在太後問起的時候,眼睛卻是一亮。
但聽了兒子的話,臉上閃過一絲的失落。
不過,馬上就釋然了。
她現在也想明白了,兒子高興就好!
“既如此,哀家就沒有什麽話說了!
鎮國公府和你嶽父母,都在宮門口等你們。
去跟他們會合,出宮去吧!
哀家年紀大了,見不得離別。
你們離京之時,就不送了!
還有就是,你既無意皇權,那軍權就交了吧!
在你手中,始終遭人惦記,就是個禍害。”
太後有些落寞的說道,不舍的目光,從三人身上掃過。
然後將目光收迴,臉上恢複平靜,起身離開。
裴煜口中答應,三人跪地恭送後,一起出了榮禧宮。
到了宮門口,去跟鎮國公等人會合。
雖然各自有很多話要說,但也知道不是說話的地方。
所以誰都沒有出聲,默默的出宮,一起迴了戰王府。
府外的禦林軍,已經撤離。
就見初一十五和福伯,以及府中的所有人,都在大門口,翹首以盼。
見人迴來了,趕緊上前迎接。
大家進了府中,來到花廳。
裴煜才將昨夜的事情經過,簡單的講述了一遍。
不過,周瑾的身份,還有一些隱情,他都省略了沒說。
隻說景元帝信了周聖的話,借此刁難。
後來太後出麵,將此事擺平。
結果就是,他們一家三口,要離京去往封地。
大家聽後,一時間沉默不語。
“離京也好,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倒是不錯的!”
鎮國公雖然這麽說,但是,神色之間,卻是帶著失望。
有這樣的皇帝,作為臣子,真的高興不起來。
“唉!按照規矩,去往封地的王爺,無召不可迴京。
以後想要見七七,可就難了!”
鎮國公夫人,唏噓說道。
她的年紀大了,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們都在身邊,承歡膝下。
“不要難過,又不是動不了。
她不能迴來,我們去封地看她不就行了!”
鎮國公拉過老妻的手,輕聲安慰。
“說的是,還好有你提醒!”
鎮國公夫人的心情,瞬間好轉。
看著丈夫,目光中透著孺慕。
兩人一把年紀,互相看著對方,眼神兒都要拉絲了。
蘇長安一見,心中一動,當即就受教了。
於是有樣學樣,拉過安氏的手,就要效仿嶽父,他也想妻子那樣看著自己。
結果還沒說話,就被安氏一把甩開。
“幹什麽,當著小輩的麵呢,成何體統?
一天心裏想的,就隻有這些膩膩歪歪的事情。
女兒都要走了,我的心空落落的,你就一點也不難過?”
安氏急赤白臉地吼道,說著說著,眼淚奪眶而出。
蘇長安一見,也顧不得尷尬了,當即拿出帕子,給妻子擦淚。
“不哭啊!有什麽難過的?
我就是個閑人一個,也沒有官職。
咱們想去哪,就去哪!
舍不得女兒,我們就搬家,跟著去不就行了?
在哪裏不是過日子?有你,有女兒的地方,就是咱們家!”
蘇長安將妻子摟在懷裏,大聲地嚷嚷著。
他這個人,隨性慣了,向來就是想一出兒是一出兒。
要知道,大楚的風俗,講究的是故土難離,落葉歸根。
尤其是大戶人家,輕易可不是會搬家的。
尤其是有兒子,要是搬去跟外嫁的女兒一起生活,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笑掉大牙的。
但是,安氏聽了他的話,卻是破涕而笑。
“這麽多年,你終於做了一次靠譜的決定。
聽你的,咱們跟女兒一起去封地。
走,咱們趕緊迴家,收拾東西!”
安氏是一個急性子,拉著蘇長安就跑,直接迴家收拾行李去了。
鎮國公夫婦看見女兒女婿現在這個樣子,心生慰藉,不住地點頭。
他們也知道,裴煜這次離京比較倉促。
一定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所以就不在打擾,帶著家人告辭離開。
裴煜和七七將人送到了大門外,迴來後就開始交代福伯,收拾東西。
他們知道,這次離開,幾乎就沒有可能再迴來。
所以,府中的物品,能帶走的,全部都要帶走。
大家正忙得不可開交,景元帝的聖旨就到了。
宣旨太監沒有要求裴煜等人跪地接旨,也沒有宣讀。
將聖旨交給裴煜,就急忙迴宮複命了。
裴煜看著那太監跟逃命一樣的離開,看著手裏的聖旨,心裏想著。
怎麽感覺,這裏麵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