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邊界,苦水村。
徐懷這幾日眼皮猛跳,心神恍惚,總感覺有事情要發生。
自從他六年前來到幽州,無論是擅離職守,從亂石城離開。
還是截留貪墨賑濟糧款,私自招募流民,訓練私兵。
每一樣都是掉腦袋,株連九族的大罪。
但是,這樣的感覺,都從沒有出現過。
當然,他不怕株連九族,也不怕死。
因為,他無牽無掛,隻身一人。
當年,他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他的家鄉,是距離京城百裏的一個小縣城。
雙親俱在,妻子劉氏,是一個美麗溫柔的女子。
一家人父慈子孝,夫妻恩愛,和睦美滿。
家道小康,雖不是大富大貴,卻也是衣食無憂。
六年前,他一心考取功名,已經是舉人身份。
就等著秋闈中舉,入朝為官,光宗耀祖。
於是辭別家人,去往京城趕考。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
沒有想到,這一離開,就是永別。
當地的一個惡霸,因垂涎他妻子美貌。
見他離家,半夜翻牆進入,要強迫劉氏行那不軌之事。
劉氏不從,奮力掙紮,驚動了二老,三人與之廝打起來。
爭鬥之中,那惡霸殺死了他的母親。
於是起了滅口的念頭,連下狠手後逃走。
隻是因為慌亂,沒有發現劉氏隻是昏迷,沒有死去。
劉氏醒來後,帶著公婆屍體去縣衙喊冤。
狀告那惡霸入室非禮,傷人害命。
豈料那惡霸依仗有錢有勢,買通了縣太爺。
反而汙蔑劉氏水性楊花,因為丈夫不在家,勾搭自己去家中尋歡。
結果被公婆發現,他逃走的時候,兩位老人還好好的。
一定是因為事情敗露,發生爭執,劉氏才殺了公婆。
想要逃罪,誣陷與他。
縣太爺收了錢,當即就定了案,要將劉氏收監定罪。
劉氏是一個烈性女子,怎麽容忍自己的名節有損。
當即在大堂之上一頭撞死,以示貞潔。
就這樣,一家三口,全部身亡。
縣太爺就以犯婦畏罪自盡為名,將此案了結。
他迴來後,不見父母妻子,隻有兩座新墳。
聽了族人訴說經過之後,就去了縣衙,要求翻案重審,卻被縣太爺以結案為由駁迴。
於是他就說,要去大理寺申訴。
結果迴家剛收拾好行李,寫好狀紙,就被衝進來的衙役抓進了獄中。
連堂都沒過,直接判了一個謀逆,秋後問斬的罪名。
他還有什麽不明白,一定是那惡霸和縣太爺,怕他去京城告狀。
所以聯手,想要弄死自己。
關在獄中,他自知無力迴天,滿心的絕望和怨懟。
親人的仇,是報不了了!
他恨,恨這世間,沒有天理!
他恨,恨惡人當道,官員貪腐!
恨好人總是受欺負,壞人卻是為所欲為,沒有報應!
也許他的怨氣,驚動了神靈。
就在被問斬的前三天,他的貴人出現了!
不僅將他從牢中救了出來,還將那惡霸和縣太爺帶到他麵前,說是隨他處置。
他當即就將人殺了,為父母妻子報仇。
然後跪在貴人麵前,說是願意為奴為仆,作任何事情,來報答對自己的恩情。
貴人當即一笑,說是不急,記著今天的承諾就行。
等他高中之後,自有安排,於是就領著他迴了京城。
那是新帝繼位的第一個秋試,他名列三甲,出任幽州知府。
所有人都為他可惜,因為雖然是個知府,但是幽州那個地方,卻是嗬嗬!
隻有他榮辱不驚,因為知道,這都是主人的安排。
他明麵上是受陛下指派,去幽州做知府。
其實是主人看中了幽州偏僻,無人注意。
派他去那裏,招募私軍。
這本是掉腦袋的大罪,但是他不在乎。
因為在他的心中,自己的命,本就是主人的。
完成主人的命令,就是他唯一的宗旨。
原本他想著,來了幽州,在百姓中挑選青壯年男子訓練,組建私軍。
這樣就更容易掩人耳目,不會被發現。
但是,來了之後卻發現,距離主人要求的數量,遠遠不夠。
而亂石城地處幽州腹地,雞號山下。
因為環境惡劣,根本就沒有外人來。
想要對外招募,幾乎是不可能。
所以為了完成主人交給他的任務,他當即決定,離開亂石城。
去到幽州邊界,對外招兵。
其實他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畢竟作為地方官,不能擅離職守,離開駐地。
但是,一來幽州曆來,就是個被遺忘的存在,沒人注意這裏的動態。
幽州百姓又不能離開,無法上報。
在之,他的主人權傾朝野,在朝堂很有勢力。
刻意的遮掩之下,這些年,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一絲暴露。
他就安安心心地訓練私兵,等待主人的下一個命令。
可就在今年,京城風起雲湧,形勢突變,讓他有了危機感。
先是垂死的戰王病愈,然後風太傅突然病故。
皇後打入冷宮,太子被廢後賜死。
他覺得變天了,心中開始忐忑不安。
最近又得知,幽州成了戰王的封地,他就更加坐立不安了。
因為戰王一旦到了幽州,自己的那些事情,馬上就會暴露。
到時候,他死不足惜,這些年的準備,可就付諸流水了!
想到這裏,他覺得這苦水村,不能再呆下去了。
必須要離開,遠離幽州。
帶著這些兵馬,找一個安全隱秘的地方,躲起來!
隻是,兩萬多人,目標太大。
離開這裏,他真不知道可以去往哪裏安身,才不會引人注意。
就在他愁眉不展,苦苦思索的時候,有人來稟報。
說是村口來了幾十個人,為首的是一名女子。
點名道姓,說要見他。
徐懷一愣,自己隱姓埋名的隱藏在這裏,幾乎沒有人知道。
這女子是誰,不僅找來了,還能叫出他的名字?
於是就詢問手下,知不知道,對方是什麽人?
手下迴複,說是詢問過,隻是那人不說。
隻給了一塊玉牌,說是見了自然知道。
手下將玉牌呈上,徐懷一見,大驚失色,急匆匆地出了房間。
到了村口之後,看見那為首的女子。
當即撩衣跪倒,磕頭請安。
徐懷這幾日眼皮猛跳,心神恍惚,總感覺有事情要發生。
自從他六年前來到幽州,無論是擅離職守,從亂石城離開。
還是截留貪墨賑濟糧款,私自招募流民,訓練私兵。
每一樣都是掉腦袋,株連九族的大罪。
但是,這樣的感覺,都從沒有出現過。
當然,他不怕株連九族,也不怕死。
因為,他無牽無掛,隻身一人。
當年,他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他的家鄉,是距離京城百裏的一個小縣城。
雙親俱在,妻子劉氏,是一個美麗溫柔的女子。
一家人父慈子孝,夫妻恩愛,和睦美滿。
家道小康,雖不是大富大貴,卻也是衣食無憂。
六年前,他一心考取功名,已經是舉人身份。
就等著秋闈中舉,入朝為官,光宗耀祖。
於是辭別家人,去往京城趕考。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
沒有想到,這一離開,就是永別。
當地的一個惡霸,因垂涎他妻子美貌。
見他離家,半夜翻牆進入,要強迫劉氏行那不軌之事。
劉氏不從,奮力掙紮,驚動了二老,三人與之廝打起來。
爭鬥之中,那惡霸殺死了他的母親。
於是起了滅口的念頭,連下狠手後逃走。
隻是因為慌亂,沒有發現劉氏隻是昏迷,沒有死去。
劉氏醒來後,帶著公婆屍體去縣衙喊冤。
狀告那惡霸入室非禮,傷人害命。
豈料那惡霸依仗有錢有勢,買通了縣太爺。
反而汙蔑劉氏水性楊花,因為丈夫不在家,勾搭自己去家中尋歡。
結果被公婆發現,他逃走的時候,兩位老人還好好的。
一定是因為事情敗露,發生爭執,劉氏才殺了公婆。
想要逃罪,誣陷與他。
縣太爺收了錢,當即就定了案,要將劉氏收監定罪。
劉氏是一個烈性女子,怎麽容忍自己的名節有損。
當即在大堂之上一頭撞死,以示貞潔。
就這樣,一家三口,全部身亡。
縣太爺就以犯婦畏罪自盡為名,將此案了結。
他迴來後,不見父母妻子,隻有兩座新墳。
聽了族人訴說經過之後,就去了縣衙,要求翻案重審,卻被縣太爺以結案為由駁迴。
於是他就說,要去大理寺申訴。
結果迴家剛收拾好行李,寫好狀紙,就被衝進來的衙役抓進了獄中。
連堂都沒過,直接判了一個謀逆,秋後問斬的罪名。
他還有什麽不明白,一定是那惡霸和縣太爺,怕他去京城告狀。
所以聯手,想要弄死自己。
關在獄中,他自知無力迴天,滿心的絕望和怨懟。
親人的仇,是報不了了!
他恨,恨這世間,沒有天理!
他恨,恨惡人當道,官員貪腐!
恨好人總是受欺負,壞人卻是為所欲為,沒有報應!
也許他的怨氣,驚動了神靈。
就在被問斬的前三天,他的貴人出現了!
不僅將他從牢中救了出來,還將那惡霸和縣太爺帶到他麵前,說是隨他處置。
他當即就將人殺了,為父母妻子報仇。
然後跪在貴人麵前,說是願意為奴為仆,作任何事情,來報答對自己的恩情。
貴人當即一笑,說是不急,記著今天的承諾就行。
等他高中之後,自有安排,於是就領著他迴了京城。
那是新帝繼位的第一個秋試,他名列三甲,出任幽州知府。
所有人都為他可惜,因為雖然是個知府,但是幽州那個地方,卻是嗬嗬!
隻有他榮辱不驚,因為知道,這都是主人的安排。
他明麵上是受陛下指派,去幽州做知府。
其實是主人看中了幽州偏僻,無人注意。
派他去那裏,招募私軍。
這本是掉腦袋的大罪,但是他不在乎。
因為在他的心中,自己的命,本就是主人的。
完成主人的命令,就是他唯一的宗旨。
原本他想著,來了幽州,在百姓中挑選青壯年男子訓練,組建私軍。
這樣就更容易掩人耳目,不會被發現。
但是,來了之後卻發現,距離主人要求的數量,遠遠不夠。
而亂石城地處幽州腹地,雞號山下。
因為環境惡劣,根本就沒有外人來。
想要對外招募,幾乎是不可能。
所以為了完成主人交給他的任務,他當即決定,離開亂石城。
去到幽州邊界,對外招兵。
其實他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畢竟作為地方官,不能擅離職守,離開駐地。
但是,一來幽州曆來,就是個被遺忘的存在,沒人注意這裏的動態。
幽州百姓又不能離開,無法上報。
在之,他的主人權傾朝野,在朝堂很有勢力。
刻意的遮掩之下,這些年,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一絲暴露。
他就安安心心地訓練私兵,等待主人的下一個命令。
可就在今年,京城風起雲湧,形勢突變,讓他有了危機感。
先是垂死的戰王病愈,然後風太傅突然病故。
皇後打入冷宮,太子被廢後賜死。
他覺得變天了,心中開始忐忑不安。
最近又得知,幽州成了戰王的封地,他就更加坐立不安了。
因為戰王一旦到了幽州,自己的那些事情,馬上就會暴露。
到時候,他死不足惜,這些年的準備,可就付諸流水了!
想到這裏,他覺得這苦水村,不能再呆下去了。
必須要離開,遠離幽州。
帶著這些兵馬,找一個安全隱秘的地方,躲起來!
隻是,兩萬多人,目標太大。
離開這裏,他真不知道可以去往哪裏安身,才不會引人注意。
就在他愁眉不展,苦苦思索的時候,有人來稟報。
說是村口來了幾十個人,為首的是一名女子。
點名道姓,說要見他。
徐懷一愣,自己隱姓埋名的隱藏在這裏,幾乎沒有人知道。
這女子是誰,不僅找來了,還能叫出他的名字?
於是就詢問手下,知不知道,對方是什麽人?
手下迴複,說是詢問過,隻是那人不說。
隻給了一塊玉牌,說是見了自然知道。
手下將玉牌呈上,徐懷一見,大驚失色,急匆匆地出了房間。
到了村口之後,看見那為首的女子。
當即撩衣跪倒,磕頭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