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帝以為,百姓膽小畏死。
隻要手段強硬,殺幾個出頭的,就可以將其鎮壓。
哪知道卻適得其反,他這麽做,反倒是激起了民憤。
流言不僅沒有被禁止,還愈演愈烈。
甚至在傳播的時候,還說他殘暴不仁,德不配位!
並且有不少的百姓揭竿而起,組建了義軍。
打著景元帝竊國,不配為帝,要為戰王鳴不平的名義,反抗朝廷。
這些人三五十人的聚集在一起,分布在各州各縣,鼓動百姓造反。
他們神出鬼沒,又有百姓的刻意掩護。
就算是想抓,都抓不到。
裴元瑾東奔西走,忙的焦頭爛額,均以撲空告終。
而義軍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他們從全國各地出發,一路集結,直奔京城而來。
十幾天時間,就已經集結了三路人馬,共計十萬餘人。
年三十的時候,距離京城最近的一路,已經不足百裏。
景元帝大驚,趕緊讓裴元瑾還有京中武將。
率領京郊大營的兵馬,分三路前去鎮壓。
卻不料,這些臨時集結的百姓因為人數眾多。
裴元瑾等人拚盡全力,也隻是堪堪攔住了他們前進的步伐,形成對峙之勢。
而且,還有義軍不斷地從各州各縣趕過來匯集。
遲早會突破攔截,打到京城。
景元帝當時就慌了,這樣的情景,與當年大周帝國的遭遇,何其相像?
於是趕緊下旨給裴元珺等三位將領,命其死守。
不惜一切代價,將之攔截。
然後連下四道軍令,分別送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關。
命四關守將,分別率領兩萬兵馬,火速迴京平亂勤王。
就算如此,他還是不放心,又打起了裴煜的主意。
景元帝是這麽想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起源於先帝遺詔的流言。
而百姓起義反對自己,發生內亂,也是打著為裴煜鳴不平的幌子。
就算是這次,將這些暴民鎮壓了,難免以後還會有人借此生事。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裴煜站出來,當著天下人宣布,先帝遺詔之事,乃是子虛烏有。
同時,表明態度,臣服於自己。
那麽,流言自然不攻而破!
那些暴民,以後也沒有了借口作亂!
但是他心裏清楚,裴煜不可能幫自己。
他甚至懷疑,這內亂,就是裴煜暗中操作的。
最初的流言,就是裴煜派人傳播的。
而放眼大楚,也隻有裴煜有這樣的聲望。
能在百姓中一唿百應,迅速的集結這麽多人,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
所以,這麽看來,他隻有一個選擇。
裴煜決不能再留了,一定要除去。
隻要裴煜死了,他才能坐穩江山。
可裴煜現在在封地幽州,自己鞭長莫及。
而且,周瑾已經是後周女帝。
他要是大張旗鼓的派兵去幽州剿殺,後周一定會發兵相助。
那就隻有將人召迴京城,秘密處理了!
所以,才會以太後壽宴為名,召裴煜和七七迴京祝壽。
而且那時候,四關守將也應該將暴民鎮壓。
他可以下旨,讓將士們參加完壽宴在迴轉邊關。
這樣一來,京中就有十萬將士。
就算裴煜被殺,周瑾發兵,他也不怕!
於是這才下旨,以祝壽為名,召裴煜和七七迴京。
太後知道後,雖不知景元帝心中所想。
但是,結合當前的形勢,還有對景元帝的了解。
自然是猜到,沒有什麽好事!
於是就交代海公公,特意的跑這一趟,就是要提醒裴煜,不要迴京。
裴煜和七七,聽海公公把話講完,心中感動。
太後娘娘對他們,可謂是殫精竭慮,處處維護。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見了對方眼中的擔憂。
太後娘娘擔心他們,卻是絲毫沒有在意自己的安危。
景元帝是鐵了心地讓兩人迴京,就算這次按照太後的吩咐,裝病拒絕。
景元帝會甘心嗎?他是不會放棄的,一定會再找借口。
什麽事情能讓受封在外的親王,必須迴京。
除了皇帝駕崩,新帝登基,那就是太後薨歿。
藩王隻要有一口氣,就必須迴京奔喪。
他們擔心,以景元帝那不擇手段的性格,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
這一次他們拒絕了,保不準就會向太後下手。
到時候,他們就不得不迴京。
於是,兩人心有靈犀地決定了。
不聽太後的話,遵旨迴京。
就算京城是龍潭虎穴,就算景元帝張開了巨網,等著他們。
為了太後的安全,兩人也要闖一闖!
海公公聽了他們的理由,沒有再勸。
反正話他已經帶到,他也不希望太後有事。
於是當天,裴煜和七七就將大家召集在一起,做了安排。
他們怕大家擔心,隻說迴京給太後祝壽,讓他們各司其職,看好家。
第二天一早,兩人隻帶了初一十五。
四人輕裝簡行,一車兩騎。
跟著海公公一行人,出發去往京城。
一路無話,十幾天後,就到了距離京城五十裏外的平安鎮。
正值中午,到了飯點兒。
一路上大家都是吃幹糧,海公公就想讓大家吃好點兒。
於是提前交代了手下的小太監,快馬先行去鎮中的酒樓,訂好了飯菜。
小太監安排完畢,又迴來給大家帶路。
到了酒樓門前,七七和初一下車,抬眼看了一眼酒樓。
就見是一個三層木樓,雕梁畫棟,很是氣派。
看規模,應該是這平安鎮中,最好的酒樓了。
七七仰頭,看了一眼門上的牌匾。
上麵寫著三個大字,太白居。
然後就拉著初一,招唿裴煜一起進去。
但是,卻沒有聽到裴煜的迴應。
她轉頭看去,就見裴煜和十五兩人坐在馬上。
看著眼前的酒樓,神態悲戚,眼圈兒發紅。
七七不知何故,但是海公公的人都在周圍,又不好詢問。
隻能拉著初一先進門,就想著一會兒無人,再悄悄地詢問。
一路上了三樓的一個包間,七七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這是給她和裴煜單獨定的,其他人都在一樓大堂用餐。
隻是等了一會兒,也不見裴煜和十五進來。
她有些無聊,看向了窗外。
卻發現酒樓門前不知何時,堆放了很多壇美酒。
而裴煜和十五,將那些壇口的封泥拍開。
然後,將裏麵的酒水,全都倒在了地上。
這又是發什麽瘋?
七七聞著那衝天的酒氣,心裏想著。
隻要手段強硬,殺幾個出頭的,就可以將其鎮壓。
哪知道卻適得其反,他這麽做,反倒是激起了民憤。
流言不僅沒有被禁止,還愈演愈烈。
甚至在傳播的時候,還說他殘暴不仁,德不配位!
並且有不少的百姓揭竿而起,組建了義軍。
打著景元帝竊國,不配為帝,要為戰王鳴不平的名義,反抗朝廷。
這些人三五十人的聚集在一起,分布在各州各縣,鼓動百姓造反。
他們神出鬼沒,又有百姓的刻意掩護。
就算是想抓,都抓不到。
裴元瑾東奔西走,忙的焦頭爛額,均以撲空告終。
而義軍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他們從全國各地出發,一路集結,直奔京城而來。
十幾天時間,就已經集結了三路人馬,共計十萬餘人。
年三十的時候,距離京城最近的一路,已經不足百裏。
景元帝大驚,趕緊讓裴元瑾還有京中武將。
率領京郊大營的兵馬,分三路前去鎮壓。
卻不料,這些臨時集結的百姓因為人數眾多。
裴元瑾等人拚盡全力,也隻是堪堪攔住了他們前進的步伐,形成對峙之勢。
而且,還有義軍不斷地從各州各縣趕過來匯集。
遲早會突破攔截,打到京城。
景元帝當時就慌了,這樣的情景,與當年大周帝國的遭遇,何其相像?
於是趕緊下旨給裴元珺等三位將領,命其死守。
不惜一切代價,將之攔截。
然後連下四道軍令,分別送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關。
命四關守將,分別率領兩萬兵馬,火速迴京平亂勤王。
就算如此,他還是不放心,又打起了裴煜的主意。
景元帝是這麽想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起源於先帝遺詔的流言。
而百姓起義反對自己,發生內亂,也是打著為裴煜鳴不平的幌子。
就算是這次,將這些暴民鎮壓了,難免以後還會有人借此生事。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裴煜站出來,當著天下人宣布,先帝遺詔之事,乃是子虛烏有。
同時,表明態度,臣服於自己。
那麽,流言自然不攻而破!
那些暴民,以後也沒有了借口作亂!
但是他心裏清楚,裴煜不可能幫自己。
他甚至懷疑,這內亂,就是裴煜暗中操作的。
最初的流言,就是裴煜派人傳播的。
而放眼大楚,也隻有裴煜有這樣的聲望。
能在百姓中一唿百應,迅速的集結這麽多人,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
所以,這麽看來,他隻有一個選擇。
裴煜決不能再留了,一定要除去。
隻要裴煜死了,他才能坐穩江山。
可裴煜現在在封地幽州,自己鞭長莫及。
而且,周瑾已經是後周女帝。
他要是大張旗鼓的派兵去幽州剿殺,後周一定會發兵相助。
那就隻有將人召迴京城,秘密處理了!
所以,才會以太後壽宴為名,召裴煜和七七迴京祝壽。
而且那時候,四關守將也應該將暴民鎮壓。
他可以下旨,讓將士們參加完壽宴在迴轉邊關。
這樣一來,京中就有十萬將士。
就算裴煜被殺,周瑾發兵,他也不怕!
於是這才下旨,以祝壽為名,召裴煜和七七迴京。
太後知道後,雖不知景元帝心中所想。
但是,結合當前的形勢,還有對景元帝的了解。
自然是猜到,沒有什麽好事!
於是就交代海公公,特意的跑這一趟,就是要提醒裴煜,不要迴京。
裴煜和七七,聽海公公把話講完,心中感動。
太後娘娘對他們,可謂是殫精竭慮,處處維護。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見了對方眼中的擔憂。
太後娘娘擔心他們,卻是絲毫沒有在意自己的安危。
景元帝是鐵了心地讓兩人迴京,就算這次按照太後的吩咐,裝病拒絕。
景元帝會甘心嗎?他是不會放棄的,一定會再找借口。
什麽事情能讓受封在外的親王,必須迴京。
除了皇帝駕崩,新帝登基,那就是太後薨歿。
藩王隻要有一口氣,就必須迴京奔喪。
他們擔心,以景元帝那不擇手段的性格,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
這一次他們拒絕了,保不準就會向太後下手。
到時候,他們就不得不迴京。
於是,兩人心有靈犀地決定了。
不聽太後的話,遵旨迴京。
就算京城是龍潭虎穴,就算景元帝張開了巨網,等著他們。
為了太後的安全,兩人也要闖一闖!
海公公聽了他們的理由,沒有再勸。
反正話他已經帶到,他也不希望太後有事。
於是當天,裴煜和七七就將大家召集在一起,做了安排。
他們怕大家擔心,隻說迴京給太後祝壽,讓他們各司其職,看好家。
第二天一早,兩人隻帶了初一十五。
四人輕裝簡行,一車兩騎。
跟著海公公一行人,出發去往京城。
一路無話,十幾天後,就到了距離京城五十裏外的平安鎮。
正值中午,到了飯點兒。
一路上大家都是吃幹糧,海公公就想讓大家吃好點兒。
於是提前交代了手下的小太監,快馬先行去鎮中的酒樓,訂好了飯菜。
小太監安排完畢,又迴來給大家帶路。
到了酒樓門前,七七和初一下車,抬眼看了一眼酒樓。
就見是一個三層木樓,雕梁畫棟,很是氣派。
看規模,應該是這平安鎮中,最好的酒樓了。
七七仰頭,看了一眼門上的牌匾。
上麵寫著三個大字,太白居。
然後就拉著初一,招唿裴煜一起進去。
但是,卻沒有聽到裴煜的迴應。
她轉頭看去,就見裴煜和十五兩人坐在馬上。
看著眼前的酒樓,神態悲戚,眼圈兒發紅。
七七不知何故,但是海公公的人都在周圍,又不好詢問。
隻能拉著初一先進門,就想著一會兒無人,再悄悄地詢問。
一路上了三樓的一個包間,七七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這是給她和裴煜單獨定的,其他人都在一樓大堂用餐。
隻是等了一會兒,也不見裴煜和十五進來。
她有些無聊,看向了窗外。
卻發現酒樓門前不知何時,堆放了很多壇美酒。
而裴煜和十五,將那些壇口的封泥拍開。
然後,將裏麵的酒水,全都倒在了地上。
這又是發什麽瘋?
七七聞著那衝天的酒氣,心裏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