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背後的目的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內,一片靜謐,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書卷氣息。
李九天剛剛歸來,還未及坐下喘口氣,身後便傳來一陣輕微而急促的腳步聲。
那聲音由遠及近,仿佛帶著某種急切與重要的信息。
“啟稟陛下,丞相大人求見!”
門外,一個尖細的嗓音響起,原來是負責通傳的小太監。
聽聞此言,李九天微微一怔,隨即輕輕擺了擺手,說道:
“讓丞相進來吧!”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威嚴,在寬敞的禦書房內迴蕩開來。
“是,陛下!”
小太監應諾一聲,然後恭敬地退下。
不多時,隻見幾道身影緩緩從門口走進來。
為首之人,乃是當今朝廷的兩位丞相,他們身著華麗的官服,麵容嚴肅;緊隨其後的,則是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同樣儀態端莊,神情凝重。
四人走到禦前數步之遙,齊齊拱手行禮道:
“臣等參見陛下!”
聲音整齊劃一,在寂靜的禦書房裏顯得格外響亮。
李九天見狀,臉上露出一絲和藹的笑容,朗聲道: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四人齊聲迴應後,站直身子。
緊接著,李九天又吩咐道:“賜座!”
待眾人紛紛落座之後,整個禦書房內的氣氛略微輕鬆了一些,但依然透著一股緊張與肅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率先打破僵局,他站起身來,向著李九天抱拳施禮,誠懇地說道:
“陛下,此次寧國之戰,微臣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您親自動手啊。這禦駕親征之事風險太大,且於國家大局並無太多益處,臣懇請陛下收迴成命!”
話音未落,其餘三人也連忙起身附和道:
“臣等附議!”
一時間,四道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李九天身上,充滿了擔憂與勸諫之意。
李九天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苦笑。他如何不知這些大臣們的心思?
隻是有些事情,旁人未必能夠理解他的決心和考量。然而麵對眼前四位重臣的懇切勸阻,他一時之間竟也不知該如何迴應才好。
然而,實際上他內心深處並不是真心渴望親自前往。
畢竟,他麾下擁有眾多能力出眾的人才,如果連這種事情都要他親自出馬,那可真是違背常理、本末倒置了。
但是,他對於寧皇究竟會以何種方式落敗充滿了濃厚的好奇心和真切的興趣。
於是乎,經過一番思索後,李九天輕輕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好了好了,諸位愛卿都請坐下吧。若朕不放出一句要禦駕親征的話來,那些臣子們恐怕難以全心全意地去處理事務啊。”
李九天緩緩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接著,他微微皺起眉頭,繼續分析當前的局勢:
“近些日子以來,咱們大雍的版圖擴張速度實在驚人。與此同時,由於新納入領土過多,導致官員數量嚴重不足!”
“如此一來,便給了一些心懷叵測之人可乘之機,他們趁機大肆鑽營取巧,妄圖謀取私利。”
說到此處,李九天不禁重重地歎了口氣:
“可是眼下正值關鍵時刻,若是貿然采取行動,大力整頓朝綱,隻怕會引發更多混亂局麵,令情況變得愈發糟糕!”
“因此,朕權衡再三,決定先集中精力迅速平定寧國之亂,待此事塵埃落定之後,再來逐步解決其他問題。”
聽聞此言,在座的幾位大臣先是一愣,隨即便如夢初醒般地點點頭,表示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與良苦用心。
然而,要知道他們可是大雍的中流砥柱啊!
竟然能夠致使陛下親身參與其中,這無疑是他們嚴重的失職表現!
一想到此處,眾人不禁惶恐不安起來,趕忙又一次恭敬地施禮道:
“臣等失職,還請陛下降罪!”
李九天緩緩地搖了搖頭,表示拒絕:
“降下罪責就不必了,你們並非無所不能的神仙。如今大雍地域遼闊廣袤,難免會有一些心懷不軌之人企圖從中尋找漏洞、謀取私利,這確實難以完全杜絕,所以此事並不能全然歸咎於你們。”
聽到這話,眾人心頭稍安,齊聲說道:
“多謝陛寬恕!”
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實際上他們內心深處並未真的感到憂慮害怕,因為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李九天向來對臣子寬厚仁慈,絕不會輕易責罰他們。
緊接著,李九天話鋒一轉,突然開口問道:
“那麽關於西邊的羌族部落可有什麽最新的消息傳迴來嗎?”他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對此事頗為關注。
“王玄策奉命前往西羌出使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也不知道目前西羌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
這時,站在一旁的林國甫趕緊走上前來,向李九天迴稟道:
“啟奏陛下,距離上次收到王大人寄來的書信至今已有一段時間了!”
“信中隻是簡單提及一切進展順遂,至於其他更為詳細具體的情況則並未有所說明。依微臣之見,是否需要派遣專人前往西羌走一趟以了解實際狀況呢?”
然而,李九天聽到這話,當即搖搖頭:
“既如此,那就不必了,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就在這個時刻,隻見諸葛亮穩步向前走了幾步,然後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禮後說道:
“陛下,微臣覺得如今是否應該考慮冊封皇後之事了?雖說冊封大典可以從簡甚至免去,但陛下您總不至於連一道正式的聖旨都不曾下達呀!”
他這番話剛一出口,原本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李九天不禁當場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李九天才迴過神來,緩緩開口迴應道:
“朕其實本想著等她腹中的孩子降生之後,再將冊封皇後一事與孩子的滿月酒一同操辦,這樣一來,也正好可以邀請西羌那邊派人前來觀禮,也好彰顯我朝之威。”
說到這裏,李九天微微皺起眉頭,似乎意識到自己確實疏忽了時間方麵的問題。
緊接著他看向諸葛亮,接著說道:
“既然愛卿提及此事,想來確有不妥之處。那麽,孔明啊,這擬定聖旨之事就交由你來代勞吧!”
稍作停頓後,李九天又補充道:
“眼下她的肚子可是一日比一日更大了,所以這冊封典禮暫且延後再議。至於珠兒嘛,那就賜予她一個貴妃的封號好了。”
聽完李九天所言,諸葛亮連忙再次躬身行禮,並高聲應道:
“微臣謹遵陛下旨意!”
........
李九天剛剛歸來,還未及坐下喘口氣,身後便傳來一陣輕微而急促的腳步聲。
那聲音由遠及近,仿佛帶著某種急切與重要的信息。
“啟稟陛下,丞相大人求見!”
門外,一個尖細的嗓音響起,原來是負責通傳的小太監。
聽聞此言,李九天微微一怔,隨即輕輕擺了擺手,說道:
“讓丞相進來吧!”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威嚴,在寬敞的禦書房內迴蕩開來。
“是,陛下!”
小太監應諾一聲,然後恭敬地退下。
不多時,隻見幾道身影緩緩從門口走進來。
為首之人,乃是當今朝廷的兩位丞相,他們身著華麗的官服,麵容嚴肅;緊隨其後的,則是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同樣儀態端莊,神情凝重。
四人走到禦前數步之遙,齊齊拱手行禮道:
“臣等參見陛下!”
聲音整齊劃一,在寂靜的禦書房裏顯得格外響亮。
李九天見狀,臉上露出一絲和藹的笑容,朗聲道: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四人齊聲迴應後,站直身子。
緊接著,李九天又吩咐道:“賜座!”
待眾人紛紛落座之後,整個禦書房內的氣氛略微輕鬆了一些,但依然透著一股緊張與肅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率先打破僵局,他站起身來,向著李九天抱拳施禮,誠懇地說道:
“陛下,此次寧國之戰,微臣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您親自動手啊。這禦駕親征之事風險太大,且於國家大局並無太多益處,臣懇請陛下收迴成命!”
話音未落,其餘三人也連忙起身附和道:
“臣等附議!”
一時間,四道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李九天身上,充滿了擔憂與勸諫之意。
李九天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苦笑。他如何不知這些大臣們的心思?
隻是有些事情,旁人未必能夠理解他的決心和考量。然而麵對眼前四位重臣的懇切勸阻,他一時之間竟也不知該如何迴應才好。
然而,實際上他內心深處並不是真心渴望親自前往。
畢竟,他麾下擁有眾多能力出眾的人才,如果連這種事情都要他親自出馬,那可真是違背常理、本末倒置了。
但是,他對於寧皇究竟會以何種方式落敗充滿了濃厚的好奇心和真切的興趣。
於是乎,經過一番思索後,李九天輕輕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好了好了,諸位愛卿都請坐下吧。若朕不放出一句要禦駕親征的話來,那些臣子們恐怕難以全心全意地去處理事務啊。”
李九天緩緩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接著,他微微皺起眉頭,繼續分析當前的局勢:
“近些日子以來,咱們大雍的版圖擴張速度實在驚人。與此同時,由於新納入領土過多,導致官員數量嚴重不足!”
“如此一來,便給了一些心懷叵測之人可乘之機,他們趁機大肆鑽營取巧,妄圖謀取私利。”
說到此處,李九天不禁重重地歎了口氣:
“可是眼下正值關鍵時刻,若是貿然采取行動,大力整頓朝綱,隻怕會引發更多混亂局麵,令情況變得愈發糟糕!”
“因此,朕權衡再三,決定先集中精力迅速平定寧國之亂,待此事塵埃落定之後,再來逐步解決其他問題。”
聽聞此言,在座的幾位大臣先是一愣,隨即便如夢初醒般地點點頭,表示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與良苦用心。
然而,要知道他們可是大雍的中流砥柱啊!
竟然能夠致使陛下親身參與其中,這無疑是他們嚴重的失職表現!
一想到此處,眾人不禁惶恐不安起來,趕忙又一次恭敬地施禮道:
“臣等失職,還請陛下降罪!”
李九天緩緩地搖了搖頭,表示拒絕:
“降下罪責就不必了,你們並非無所不能的神仙。如今大雍地域遼闊廣袤,難免會有一些心懷不軌之人企圖從中尋找漏洞、謀取私利,這確實難以完全杜絕,所以此事並不能全然歸咎於你們。”
聽到這話,眾人心頭稍安,齊聲說道:
“多謝陛寬恕!”
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實際上他們內心深處並未真的感到憂慮害怕,因為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李九天向來對臣子寬厚仁慈,絕不會輕易責罰他們。
緊接著,李九天話鋒一轉,突然開口問道:
“那麽關於西邊的羌族部落可有什麽最新的消息傳迴來嗎?”他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對此事頗為關注。
“王玄策奉命前往西羌出使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也不知道目前西羌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
這時,站在一旁的林國甫趕緊走上前來,向李九天迴稟道:
“啟奏陛下,距離上次收到王大人寄來的書信至今已有一段時間了!”
“信中隻是簡單提及一切進展順遂,至於其他更為詳細具體的情況則並未有所說明。依微臣之見,是否需要派遣專人前往西羌走一趟以了解實際狀況呢?”
然而,李九天聽到這話,當即搖搖頭:
“既如此,那就不必了,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就在這個時刻,隻見諸葛亮穩步向前走了幾步,然後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禮後說道:
“陛下,微臣覺得如今是否應該考慮冊封皇後之事了?雖說冊封大典可以從簡甚至免去,但陛下您總不至於連一道正式的聖旨都不曾下達呀!”
他這番話剛一出口,原本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李九天不禁當場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李九天才迴過神來,緩緩開口迴應道:
“朕其實本想著等她腹中的孩子降生之後,再將冊封皇後一事與孩子的滿月酒一同操辦,這樣一來,也正好可以邀請西羌那邊派人前來觀禮,也好彰顯我朝之威。”
說到這裏,李九天微微皺起眉頭,似乎意識到自己確實疏忽了時間方麵的問題。
緊接著他看向諸葛亮,接著說道:
“既然愛卿提及此事,想來確有不妥之處。那麽,孔明啊,這擬定聖旨之事就交由你來代勞吧!”
稍作停頓後,李九天又補充道:
“眼下她的肚子可是一日比一日更大了,所以這冊封典禮暫且延後再議。至於珠兒嘛,那就賜予她一個貴妃的封號好了。”
聽完李九天所言,諸葛亮連忙再次躬身行禮,並高聲應道:
“微臣謹遵陛下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