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一門,兩國公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陽光灑落在寧國帝都的大街小巷。
這座繁華熱鬧的城市此刻卻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百姓們一個個神色凝重地迅速退到道路兩旁。
隻見城中街道上,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正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朝南城門方向行進。
這支軍隊規模龐大,氣勢磅礴,所過之處塵土飛揚,引得路人側目觀望。
從遠處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支大軍分為四個方陣,每個方陣前方飄揚著一麵巨大的旗幟。
旗幟分別繪有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種神獸圖案,象征著四支精銳之師——青龍衛、白虎衛、朱雀衛和玄武衛。
據了解,此次出征的四衛總共有四十萬大軍,但並非傾巢而出。
每支神衛都留下了兩萬兵力駐守城中,以確保帝都的安全與穩定。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實屬罕見,以往從未出現過四衛同時出動的情況,即便是上次,也僅僅隻是青龍衛單獨出征而已。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四神衛為何會突然出城呢?”
街邊圍觀的百姓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詫異之色。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壯觀的場麵,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我也不清楚啊,難道又要有戰事發生了嗎?”另一個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這時,人群中有個聲音小聲嘀咕道:
“你們聽說了嗎?昨天傳迴消息說,咱們南邊的軍隊已經全軍覆沒了!”
“那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全都是被人誆騙過去白白送死的呀!”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人群中引起軒然大波。
人們開始議論紛紛,有的憤怒不已,指責朝廷決策失誤;有的則黯然神傷,為那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
“噓.........”
另一人眼疾手快地做出一個噤聲的手勢,壓低聲音急切說道:
“你不要命啦!這裏是什麽地方?這可是帝都啊!你竟敢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難道是覺得自己活得太久了嗎?”
聽聞此言,那人心中一驚,連忙捂住嘴巴,不敢再發出半點聲響。
想起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他仍心有餘悸。
就在不久前,同樣也是因為有人議論此事,結果被當場抓走,直接拉到了那荒無人煙的山嶺之中。
從那以後,那些人便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出現在眾人眼前。
不用多想,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些人的下場究竟如何。
不過好在,此刻他們二人的小聲議論並未引起官府衙門的警覺和關注。
然而,就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相貌清秀、氣質儒雅的年輕男子正靜靜地站在那裏,目光始終緊緊鎖定著他們。
此人身穿一襲長衫,看上去文質彬彬,宛如一個飽讀詩書的秀才。
而這個人並非他人,正是那神秘莫測的三千院。
原來,此前朝廷中曾有人挺身而出,主動替寧皇背負起了坑害百姓的罪名。
此後,朝廷更是竭盡全力想要挽迴失去的民心和百姓的信任。
但是,偏偏有這麽一個人——也就是三千院,他四處奔走,不斷向人們揭露事情的真相。
正因如此,如今這帝都城中,對朝廷所言不再深信不疑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再加上衙門偷偷的抓人,但紙哪兒能包住火,他們越是害怕,越證明事情太假。
今日。
三千院也是突然接到的消息,此時,聽了這幾個人的議論,他心中已然有了猜測。
隨即,他直接轉身,在人群中不斷的穿梭,不一會兒,便不見了蹤影!
...........
一個時辰後。
南門一個小院後麵,一行八人聚在了一起。
為首的,正是三千院。
他直接開口道:
“長話短說,寧軍的四衛不出意外是朝著南離的方向去了。”
“陛下早就來信,我軍將會在冀州發起進攻,算算日子,應該差不多了!”
“雖然不知道來的是誰,但裏麵也有不良人,現在,八人分兩組。”
“我帶三人去冀州,想辦法與我軍取得聯係,你們四人留在帝都,監察寧國下一步計劃!”
“若是有什麽異動,立即上報!”
聽到這話,幾人紛紛點頭:
“是!”
簡單的交流以後,三千院一揮手:
“散!”
話音一落,留在城裏的四人頓時四散而去。
隨後三千院看著身邊三人:
“我們四個分頭行動,兩人先行進入冀州,我去尋找我軍蹤跡,剩餘一人,跟隨四衛,看看他們會不會真的去南離!”
聞言,三人拱手:
“是!”
說罷,四人直接分開,朝著不同的人群走了過去,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走的什麽路。
與此同時,禦書房中。
馮國慶端坐在椅子上,與對麵的寧皇對視著。
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傲嬌之色,仿佛在用眼神向寧皇傳達一個信息:看看吧,當初您不讓我出戰,現在弄成這樣的局麵,可怪不得別人!
寧皇自然注意到了馮國慶的神情,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無名之火。
然而,此刻正是用人之際,他縱然惱怒萬分,卻也不得不強壓下怒火。
畢竟眼下能夠外派並且具備相應能力的人選,唯有眼前這位讓他又愛又恨的馮國慶了。
寧皇暗自歎息一聲,努力平複心情後,表麵上還是換上了一副稍顯和善的態度說道:
“馮愛卿啊,多餘的話朕也就不再多說了!”
“此次戰役雖說戰死之人數量眾多,但其實際損失的兵力,相較於前兩次而言,反而並未那麽慘重!”
“不過,無論如何,最終我們還是失敗了。而導致這場失利的關鍵因素並非我軍戰鬥力不濟,而是朝中竟然出了叛徒!”
說到這裏,寧皇不禁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稍稍停頓片刻後,他接著道:
“正因如此,這次朕決定把紫闕交予你統領。要知道,這可是我大寧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
“朕對你寄予厚望,期望你能夠一雪前恥,重新奪迴我們之前失去的尊嚴和榮耀!”
“倘若此番你能凱旋而歸,朕必定重重賞賜於你,許諾賜予你一門兩國公!”
........
這座繁華熱鬧的城市此刻卻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百姓們一個個神色凝重地迅速退到道路兩旁。
隻見城中街道上,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正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朝南城門方向行進。
這支軍隊規模龐大,氣勢磅礴,所過之處塵土飛揚,引得路人側目觀望。
從遠處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支大軍分為四個方陣,每個方陣前方飄揚著一麵巨大的旗幟。
旗幟分別繪有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種神獸圖案,象征著四支精銳之師——青龍衛、白虎衛、朱雀衛和玄武衛。
據了解,此次出征的四衛總共有四十萬大軍,但並非傾巢而出。
每支神衛都留下了兩萬兵力駐守城中,以確保帝都的安全與穩定。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實屬罕見,以往從未出現過四衛同時出動的情況,即便是上次,也僅僅隻是青龍衛單獨出征而已。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四神衛為何會突然出城呢?”
街邊圍觀的百姓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詫異之色。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壯觀的場麵,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我也不清楚啊,難道又要有戰事發生了嗎?”另一個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這時,人群中有個聲音小聲嘀咕道:
“你們聽說了嗎?昨天傳迴消息說,咱們南邊的軍隊已經全軍覆沒了!”
“那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全都是被人誆騙過去白白送死的呀!”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人群中引起軒然大波。
人們開始議論紛紛,有的憤怒不已,指責朝廷決策失誤;有的則黯然神傷,為那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
“噓.........”
另一人眼疾手快地做出一個噤聲的手勢,壓低聲音急切說道:
“你不要命啦!這裏是什麽地方?這可是帝都啊!你竟敢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難道是覺得自己活得太久了嗎?”
聽聞此言,那人心中一驚,連忙捂住嘴巴,不敢再發出半點聲響。
想起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他仍心有餘悸。
就在不久前,同樣也是因為有人議論此事,結果被當場抓走,直接拉到了那荒無人煙的山嶺之中。
從那以後,那些人便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出現在眾人眼前。
不用多想,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些人的下場究竟如何。
不過好在,此刻他們二人的小聲議論並未引起官府衙門的警覺和關注。
然而,就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相貌清秀、氣質儒雅的年輕男子正靜靜地站在那裏,目光始終緊緊鎖定著他們。
此人身穿一襲長衫,看上去文質彬彬,宛如一個飽讀詩書的秀才。
而這個人並非他人,正是那神秘莫測的三千院。
原來,此前朝廷中曾有人挺身而出,主動替寧皇背負起了坑害百姓的罪名。
此後,朝廷更是竭盡全力想要挽迴失去的民心和百姓的信任。
但是,偏偏有這麽一個人——也就是三千院,他四處奔走,不斷向人們揭露事情的真相。
正因如此,如今這帝都城中,對朝廷所言不再深信不疑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再加上衙門偷偷的抓人,但紙哪兒能包住火,他們越是害怕,越證明事情太假。
今日。
三千院也是突然接到的消息,此時,聽了這幾個人的議論,他心中已然有了猜測。
隨即,他直接轉身,在人群中不斷的穿梭,不一會兒,便不見了蹤影!
...........
一個時辰後。
南門一個小院後麵,一行八人聚在了一起。
為首的,正是三千院。
他直接開口道:
“長話短說,寧軍的四衛不出意外是朝著南離的方向去了。”
“陛下早就來信,我軍將會在冀州發起進攻,算算日子,應該差不多了!”
“雖然不知道來的是誰,但裏麵也有不良人,現在,八人分兩組。”
“我帶三人去冀州,想辦法與我軍取得聯係,你們四人留在帝都,監察寧國下一步計劃!”
“若是有什麽異動,立即上報!”
聽到這話,幾人紛紛點頭:
“是!”
簡單的交流以後,三千院一揮手:
“散!”
話音一落,留在城裏的四人頓時四散而去。
隨後三千院看著身邊三人:
“我們四個分頭行動,兩人先行進入冀州,我去尋找我軍蹤跡,剩餘一人,跟隨四衛,看看他們會不會真的去南離!”
聞言,三人拱手:
“是!”
說罷,四人直接分開,朝著不同的人群走了過去,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走的什麽路。
與此同時,禦書房中。
馮國慶端坐在椅子上,與對麵的寧皇對視著。
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傲嬌之色,仿佛在用眼神向寧皇傳達一個信息:看看吧,當初您不讓我出戰,現在弄成這樣的局麵,可怪不得別人!
寧皇自然注意到了馮國慶的神情,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無名之火。
然而,此刻正是用人之際,他縱然惱怒萬分,卻也不得不強壓下怒火。
畢竟眼下能夠外派並且具備相應能力的人選,唯有眼前這位讓他又愛又恨的馮國慶了。
寧皇暗自歎息一聲,努力平複心情後,表麵上還是換上了一副稍顯和善的態度說道:
“馮愛卿啊,多餘的話朕也就不再多說了!”
“此次戰役雖說戰死之人數量眾多,但其實際損失的兵力,相較於前兩次而言,反而並未那麽慘重!”
“不過,無論如何,最終我們還是失敗了。而導致這場失利的關鍵因素並非我軍戰鬥力不濟,而是朝中竟然出了叛徒!”
說到這裏,寧皇不禁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稍稍停頓片刻後,他接著道:
“正因如此,這次朕決定把紫闕交予你統領。要知道,這可是我大寧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
“朕對你寄予厚望,期望你能夠一雪前恥,重新奪迴我們之前失去的尊嚴和榮耀!”
“倘若此番你能凱旋而歸,朕必定重重賞賜於你,許諾賜予你一門兩國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