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沒有提到過的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音剛一落下,賈文毅就好像是蓄意而為似的,隻見他皮笑肉不笑地提醒道:
“方大人呐,這件事可絕非尋常小事哦,如果咱們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那到時候必然會招致老百姓們的一片怨聲載道呀!”
接著,他又裝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繼續說道:
“一旦真發展成那樣子,這個嚴重的後果可是我們誰都無法承擔得起的!”
“所以呢,請方大人您無論如何也要想出一個既能顧全大局、又能讓各方滿意的完美解決方案來才好啊!”
麵對賈文毅這番陰陽怪氣的說辭,方常青壓根兒就沒打算去理睬他,甚至連正眼都沒有瞧一下對方。
不過就在這時,從他的眼神之中卻極快地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之意。
緊接著,隻見方常青十分恭敬地轉過身去,麵向坐在高位之上的百裏中君深深地行了個禮,然後雙手抱拳舉過頭頂緩緩開口道:
“陛下聖明,您所提出的這個計劃固然可行,隻是……依微臣之見,您給予的條件實在是過於優厚了些。”
“因此,微臣鬥膽進言,懇請陛下能夠允許微臣對您原本擬定的計劃稍作修改調整!”
此時此刻,坐在龍椅上的百裏中君心中早已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瞧瞧這位一向以足智多謀而著稱的方常青究竟會如何來修改自己計劃!
於是乎,他微微頷首,表示同意道:
“嗯,方愛卿但說無妨,朕也很想聽聽看,你所謂的那個兩全其美之策到底是什麽樣的!”
得到皇帝的應允之後,方常青趕忙再次向百裏中君拱手施禮,並迴應道:
“是,陛下!”
隻見方常青麵色從容地向前邁進一步,然後神態自若、語氣堅定地開口說道:
“陛下您之前所提及的,要給那些年逾古稀的七十歲老人發放銀子,還有對未滿十八歲的少年郎實行免稅政策,實際上啊,這些並非是什麽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真正存在問題的地方在於,對於六十歲的人群仍然給予免稅待遇這一點。”
“隻要將這兩項稍作調整和修改,就能夠使得咱們南離的百姓們心滿意足,同時呢,我羌國的子民們也不會心生怨懟!”
說到這裏,方常青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腦海中仔細斟酌著接下來要說的話。
片刻之後,他繼續說道:
“至於那針對七十歲以上老者由朝廷發放銀子用以養老的舉措嘛,倒是可有可無,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是否需要改動。”
就在這時,還未等到賈文毅來得及出言反駁,坐在龍椅之上的百裏中君已然迫不及待地插話問道:
“那麽依方愛卿之見,應當怎樣去進行修改才最為妥當呢?”
聽到皇帝發問,方常青趕忙再次躬身拱手行禮,畢恭畢敬地迴答道:
“迴陛下的話,就拿這十八歲以下免稅這項來說吧,臣認為完全可以直接將年齡限製下調至六歲。”
“畢竟,小孩子一旦過了六歲這個年紀,基本上也就具備了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為家中增添一份力量!”
“像在我們羌國,大多數都是六七歲左右的孩童開始幫著家裏放牧牛羊,協助完成各種各樣的雜務活兒!”
“如此一來,當這些孩子們擁有了創造價值的能力之後,再要求他們依法繳納賦稅,想必就不會有人再有什麽怨言!”
“而此條政策,絕非僅能於南離推行,我羌國之萬千子民亦同樣適用!”方常青慷慨陳詞,聲音洪亮地說道。
“單以此條策略而論,便可令南離百姓中的部分人減少離鄉之舉!”
“況且日後朝廷仍可對其予以修訂完善,譬如將規定調整為六歲之後,隻需繳納成年之人半數的稅款,直至年滿十四周歲方可全額納稅!”
“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民眾負擔,又可為國家財政提供一定保障。”
言罷,方常青止住話語,不再多言,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百裏中君,眼中滿含期待之色,靜候著對方的迴應。
果然不出所料,當百裏中君聽聞方常青所提出的這一良策後,頓時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仿若黑暗之中乍現一道曙光。
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為缺少那關鍵的一點點,便足以束縛住人們的思維。
此刻的百裏中君不禁暗自懊惱與自責起來,心中思忖道:
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這般簡單易行的辦法,為何自己先前卻未能想到呢?
然而,他並未在這種情緒中沉溺太久,很快便收拾好心情,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方常青身上,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激動的光芒,急切地開口說道:
“方愛卿啊,快快繼續講來!!”
見此情形,方常青那原本緊繃著的麵龐瞬間鬆弛下來,一抹淡淡的微笑自其嘴角緩緩揚起。
隻見他輕輕地點了點頭,語氣恭敬地應道:
“迴陛下,正是如此!”
緊接著,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關於陛下所提及的六十歲免稅一事,微臣以為此舉實則並無太大必要。”
“畢竟陛下已然有意讓七十歲以上的老者皆由朝廷負責養老,那麽對於六十歲之人來說,免稅便顯得有些多餘了。”
“因此,微臣認為可以將這一政策調整至另一項未曾被陛下提起過的事項之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的群臣頓時麵麵相覷,滿臉都是茫然之色,他們絞盡腦汁,卻怎麽也想不出方常青究竟有著怎樣的盤算和計劃。
就連一旁的百裏中君亦是眉頭微皺,麵露疑惑之色。
他暗自思忖著,自己已經將諸多方麵都考慮周全,實在難以想象還有何事是自己尚未提及過的。
於是,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方愛卿啊,不知還有何事是朕未曾想到、未曾提及過的呢.......”
........
........
“方大人呐,這件事可絕非尋常小事哦,如果咱們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那到時候必然會招致老百姓們的一片怨聲載道呀!”
接著,他又裝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繼續說道:
“一旦真發展成那樣子,這個嚴重的後果可是我們誰都無法承擔得起的!”
“所以呢,請方大人您無論如何也要想出一個既能顧全大局、又能讓各方滿意的完美解決方案來才好啊!”
麵對賈文毅這番陰陽怪氣的說辭,方常青壓根兒就沒打算去理睬他,甚至連正眼都沒有瞧一下對方。
不過就在這時,從他的眼神之中卻極快地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之意。
緊接著,隻見方常青十分恭敬地轉過身去,麵向坐在高位之上的百裏中君深深地行了個禮,然後雙手抱拳舉過頭頂緩緩開口道:
“陛下聖明,您所提出的這個計劃固然可行,隻是……依微臣之見,您給予的條件實在是過於優厚了些。”
“因此,微臣鬥膽進言,懇請陛下能夠允許微臣對您原本擬定的計劃稍作修改調整!”
此時此刻,坐在龍椅上的百裏中君心中早已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瞧瞧這位一向以足智多謀而著稱的方常青究竟會如何來修改自己計劃!
於是乎,他微微頷首,表示同意道:
“嗯,方愛卿但說無妨,朕也很想聽聽看,你所謂的那個兩全其美之策到底是什麽樣的!”
得到皇帝的應允之後,方常青趕忙再次向百裏中君拱手施禮,並迴應道:
“是,陛下!”
隻見方常青麵色從容地向前邁進一步,然後神態自若、語氣堅定地開口說道:
“陛下您之前所提及的,要給那些年逾古稀的七十歲老人發放銀子,還有對未滿十八歲的少年郎實行免稅政策,實際上啊,這些並非是什麽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真正存在問題的地方在於,對於六十歲的人群仍然給予免稅待遇這一點。”
“隻要將這兩項稍作調整和修改,就能夠使得咱們南離的百姓們心滿意足,同時呢,我羌國的子民們也不會心生怨懟!”
說到這裏,方常青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腦海中仔細斟酌著接下來要說的話。
片刻之後,他繼續說道:
“至於那針對七十歲以上老者由朝廷發放銀子用以養老的舉措嘛,倒是可有可無,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是否需要改動。”
就在這時,還未等到賈文毅來得及出言反駁,坐在龍椅之上的百裏中君已然迫不及待地插話問道:
“那麽依方愛卿之見,應當怎樣去進行修改才最為妥當呢?”
聽到皇帝發問,方常青趕忙再次躬身拱手行禮,畢恭畢敬地迴答道:
“迴陛下的話,就拿這十八歲以下免稅這項來說吧,臣認為完全可以直接將年齡限製下調至六歲。”
“畢竟,小孩子一旦過了六歲這個年紀,基本上也就具備了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為家中增添一份力量!”
“像在我們羌國,大多數都是六七歲左右的孩童開始幫著家裏放牧牛羊,協助完成各種各樣的雜務活兒!”
“如此一來,當這些孩子們擁有了創造價值的能力之後,再要求他們依法繳納賦稅,想必就不會有人再有什麽怨言!”
“而此條政策,絕非僅能於南離推行,我羌國之萬千子民亦同樣適用!”方常青慷慨陳詞,聲音洪亮地說道。
“單以此條策略而論,便可令南離百姓中的部分人減少離鄉之舉!”
“況且日後朝廷仍可對其予以修訂完善,譬如將規定調整為六歲之後,隻需繳納成年之人半數的稅款,直至年滿十四周歲方可全額納稅!”
“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民眾負擔,又可為國家財政提供一定保障。”
言罷,方常青止住話語,不再多言,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百裏中君,眼中滿含期待之色,靜候著對方的迴應。
果然不出所料,當百裏中君聽聞方常青所提出的這一良策後,頓時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仿若黑暗之中乍現一道曙光。
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為缺少那關鍵的一點點,便足以束縛住人們的思維。
此刻的百裏中君不禁暗自懊惱與自責起來,心中思忖道:
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這般簡單易行的辦法,為何自己先前卻未能想到呢?
然而,他並未在這種情緒中沉溺太久,很快便收拾好心情,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方常青身上,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激動的光芒,急切地開口說道:
“方愛卿啊,快快繼續講來!!”
見此情形,方常青那原本緊繃著的麵龐瞬間鬆弛下來,一抹淡淡的微笑自其嘴角緩緩揚起。
隻見他輕輕地點了點頭,語氣恭敬地應道:
“迴陛下,正是如此!”
緊接著,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關於陛下所提及的六十歲免稅一事,微臣以為此舉實則並無太大必要。”
“畢竟陛下已然有意讓七十歲以上的老者皆由朝廷負責養老,那麽對於六十歲之人來說,免稅便顯得有些多餘了。”
“因此,微臣認為可以將這一政策調整至另一項未曾被陛下提起過的事項之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的群臣頓時麵麵相覷,滿臉都是茫然之色,他們絞盡腦汁,卻怎麽也想不出方常青究竟有著怎樣的盤算和計劃。
就連一旁的百裏中君亦是眉頭微皺,麵露疑惑之色。
他暗自思忖著,自己已經將諸多方麵都考慮周全,實在難以想象還有何事是自己尚未提及過的。
於是,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方愛卿啊,不知還有何事是朕未曾想到、未曾提及過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