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唯我獨尊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李九天的話後,隻見百裏懿均那絕美的臉龐之上瞬間流露出滿滿的愛意,宛如春日暖陽般溫暖而柔和。
她伸出玉手,輕輕地、緩緩地拂過李九天那略顯剛毅的臉頰,仿佛要將這份深情深深地刻入對方的心間。
然而,這樣美好的畫麵卻如曇花一現般短暫,僅僅在一瞬間之後就消逝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百裏懿均臉上那一抹濃鬱得化不開的愁容,如同深秋寒霜一般冰冷刺骨。
就在這時,一直低著頭沉思的李九天恰好抬起頭來,目光精準無誤地捕捉到了百裏懿均臉上那一瞬即逝的變化。
他心中一驚,急忙開口關切地詢問道:
“怎麽了?為何突然間愁眉不展呢?是不是有什麽心事困擾著你?”
麵對李九天滿含擔憂的詢問,百裏懿均微微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沒事,隻是我一直在思考,母後此次前來大雍究竟有著怎樣的目的。”
“按理說,她不會無緣無故地親自跑這麽一趟啊!”
說完,她不禁輕蹙眉頭,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之中。
聞聽此言,李九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慢慢地坐直了身子。
緊接著,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緩聲道:
“依我之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此番前來應當是為西羌謀取一條後路吧。”
“畢竟如今的大雍國勢強盛,威震四海,已然成為當今天下當之無愧的霸主!在這種形勢之下,嶽母大人未雨綢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李九天麵帶微笑地說著,語氣顯得格外輕鬆,仿佛這一切對他而言不過是小菜一碟。
然而,這番話傳進百裏懿均的耳中時,卻並未如預期般令她感到特別自豪或欣喜。
要知道,西羌原本便是由她一人苦苦支撐才得以存續至今。
盡管此刻她已貴為大雍的皇後,但內心深處對於那片生養她的土地始終懷著深深的眷戀與牽掛。
按理說,嫁入大雍之後,她理當以大雍的利益為重。
可是每當事情真正擺在麵前時,那份源自心底的不忍便會油然而生。
畢竟,在遙遠的西羌,有著她摯愛的親人和無數難以忘懷的往昔迴憶。
她身為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之人,又怎能忍心目睹羌國逐漸走向衰敗和沒落呢?
隻是事到如今,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她似乎除了默默地觀望之外,再也無力去改變什麽。
難道還能要求李九天停止對羌國的圖謀嗎?說實話,即便李九天真的答應了這個請求,恐怕就連她自己都會無法接受。
而這恰恰正是令她無比糾結之處——雙方她都想要全力保全,同時又都不願意輕言放棄。
這種左右為難的境地猶如一張無形的網,將她緊緊束縛其中,令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掙紮之中。
看到百裏懿均那一臉為難之色,猶如陰雲密布般沉重,李九天不禁心生憐憫之情。
隻見他緩緩地伸出寬厚的手掌,輕輕地撫摸著百裏懿均的秀發,仿佛在安撫一隻受驚的小鹿。
然後,他微微啟唇,聲音低沉而又堅定地說道:
“有些事啊,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任憑我們如何努力去抗爭,最終也難以改變其既定的軌跡。”
“不過,我在此向你鄭重承諾,百裏氏族上下老小,我定會全力護他們周全。”
接著,李九天稍稍頓了一頓,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繼續說道:
“至於這天下大勢嘛......你不妨看開些。”
“天下若能實現一統,於眾人而言皆是好事一樁。”
“屆時,黎民百姓便無需再遭受戰亂之苦,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之事亦將大為減少。”
當然啦,想要達成這般偉業並非一日之功,此事急不得!”
說到此處,李九天輕歎了一口氣,繼續解釋道:
“雖說以我方如今的兵力和實力,完全能夠憑借強大的武力直接橫掃敵國,將其一統。”
“然而,眼下兩國之間尚處於表麵友好的狀態,世人皆以為雙方相安無事。”
“所以,如果我們貿然動武,勢必要尋得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作為出師之名,否則難免落人口實,引發諸多不必要的麻煩與紛爭。”
聽完李九天這番苦口婆心的話語之後,百裏懿均那顆原本焦躁不安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
她像一隻溫順的小貓一樣,靜靜地依偎在李九天寬闊溫暖的懷抱裏,輕聲迴應道:
“放心吧,我心裏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畢竟,我的孩子姓‘李’,我本人亦是入了李家族譜之人。”
“即便心中對於某些事情仍存有一絲不忍,但我絕不會做出任何有損李家利益之事。”
聽到這話,李九天露出了笑容,對於這一點,其實他並沒有擔心。
他知道百裏懿均是一個怎麽樣的女子,不然也不會在當初將羌國拉迴了正軌。
畢竟也是曾經差點做了女帝的人,要不是她主動放棄,羌國哪有百裏中君的事兒!
她對羌國的已經問心無愧,所以,想要她再對羌國付出,那恐怕就是做夢了!
.........
三天之後,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羌國太後與一眾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東陽。
經過一路奔波,他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雲澤則隻是稍作短暫停留,並未過多耽擱。
因為太後急切地想要立刻趕往東陽,於是眾人馬不停蹄地繼續前行。
就在這時,當隊伍來到容城城門口時,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裏突然傳出一道清脆悅耳的聲音:
“正銘啊,我聽聞那狄仁傑狄大人乃是這東陽的總督,不知道今日是否能夠有幸一睹他的風采呢?”
原來,說話之人正是那位太後。
為了拉近與八皇子李正銘之間的距離,她特意用一種極為親昵的口吻稱唿著他。
聽到太後的問話,李正銘趕忙快步走到馬車旁邊,恭敬地湊近車窗,迴應道:
“娘娘,實在是不巧啊。恐怕最近這段時間您都無法見到狄大人了。”
“狄大人因公事外出已有數日之久,而且目前看來,短時間內他應該還無法歸來。”
太後聞言不禁麵露疑惑之色,追問道:
“哦?竟然連如此位高權重的總督也需要親自外出處理事務嗎?難道他是去了京都不成?”
麵對太後的追問,李正銘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搖著頭迴答說:
“狄大人此次的行蹤頗為神秘,具體去向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曉。娘娘,咱們還是先進城歇息一下吧,舟車勞頓,想必您也累了。”
說完,李正銘便示意手下引領太後一行人的車隊緩緩駛入城中,根本沒給太後再發問的機會!
她伸出玉手,輕輕地、緩緩地拂過李九天那略顯剛毅的臉頰,仿佛要將這份深情深深地刻入對方的心間。
然而,這樣美好的畫麵卻如曇花一現般短暫,僅僅在一瞬間之後就消逝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百裏懿均臉上那一抹濃鬱得化不開的愁容,如同深秋寒霜一般冰冷刺骨。
就在這時,一直低著頭沉思的李九天恰好抬起頭來,目光精準無誤地捕捉到了百裏懿均臉上那一瞬即逝的變化。
他心中一驚,急忙開口關切地詢問道:
“怎麽了?為何突然間愁眉不展呢?是不是有什麽心事困擾著你?”
麵對李九天滿含擔憂的詢問,百裏懿均微微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沒事,隻是我一直在思考,母後此次前來大雍究竟有著怎樣的目的。”
“按理說,她不會無緣無故地親自跑這麽一趟啊!”
說完,她不禁輕蹙眉頭,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之中。
聞聽此言,李九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慢慢地坐直了身子。
緊接著,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緩聲道:
“依我之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此番前來應當是為西羌謀取一條後路吧。”
“畢竟如今的大雍國勢強盛,威震四海,已然成為當今天下當之無愧的霸主!在這種形勢之下,嶽母大人未雨綢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李九天麵帶微笑地說著,語氣顯得格外輕鬆,仿佛這一切對他而言不過是小菜一碟。
然而,這番話傳進百裏懿均的耳中時,卻並未如預期般令她感到特別自豪或欣喜。
要知道,西羌原本便是由她一人苦苦支撐才得以存續至今。
盡管此刻她已貴為大雍的皇後,但內心深處對於那片生養她的土地始終懷著深深的眷戀與牽掛。
按理說,嫁入大雍之後,她理當以大雍的利益為重。
可是每當事情真正擺在麵前時,那份源自心底的不忍便會油然而生。
畢竟,在遙遠的西羌,有著她摯愛的親人和無數難以忘懷的往昔迴憶。
她身為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之人,又怎能忍心目睹羌國逐漸走向衰敗和沒落呢?
隻是事到如今,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她似乎除了默默地觀望之外,再也無力去改變什麽。
難道還能要求李九天停止對羌國的圖謀嗎?說實話,即便李九天真的答應了這個請求,恐怕就連她自己都會無法接受。
而這恰恰正是令她無比糾結之處——雙方她都想要全力保全,同時又都不願意輕言放棄。
這種左右為難的境地猶如一張無形的網,將她緊緊束縛其中,令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掙紮之中。
看到百裏懿均那一臉為難之色,猶如陰雲密布般沉重,李九天不禁心生憐憫之情。
隻見他緩緩地伸出寬厚的手掌,輕輕地撫摸著百裏懿均的秀發,仿佛在安撫一隻受驚的小鹿。
然後,他微微啟唇,聲音低沉而又堅定地說道:
“有些事啊,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任憑我們如何努力去抗爭,最終也難以改變其既定的軌跡。”
“不過,我在此向你鄭重承諾,百裏氏族上下老小,我定會全力護他們周全。”
接著,李九天稍稍頓了一頓,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繼續說道:
“至於這天下大勢嘛......你不妨看開些。”
“天下若能實現一統,於眾人而言皆是好事一樁。”
“屆時,黎民百姓便無需再遭受戰亂之苦,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之事亦將大為減少。”
當然啦,想要達成這般偉業並非一日之功,此事急不得!”
說到此處,李九天輕歎了一口氣,繼續解釋道:
“雖說以我方如今的兵力和實力,完全能夠憑借強大的武力直接橫掃敵國,將其一統。”
“然而,眼下兩國之間尚處於表麵友好的狀態,世人皆以為雙方相安無事。”
“所以,如果我們貿然動武,勢必要尋得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作為出師之名,否則難免落人口實,引發諸多不必要的麻煩與紛爭。”
聽完李九天這番苦口婆心的話語之後,百裏懿均那顆原本焦躁不安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
她像一隻溫順的小貓一樣,靜靜地依偎在李九天寬闊溫暖的懷抱裏,輕聲迴應道:
“放心吧,我心裏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畢竟,我的孩子姓‘李’,我本人亦是入了李家族譜之人。”
“即便心中對於某些事情仍存有一絲不忍,但我絕不會做出任何有損李家利益之事。”
聽到這話,李九天露出了笑容,對於這一點,其實他並沒有擔心。
他知道百裏懿均是一個怎麽樣的女子,不然也不會在當初將羌國拉迴了正軌。
畢竟也是曾經差點做了女帝的人,要不是她主動放棄,羌國哪有百裏中君的事兒!
她對羌國的已經問心無愧,所以,想要她再對羌國付出,那恐怕就是做夢了!
.........
三天之後,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羌國太後與一眾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東陽。
經過一路奔波,他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雲澤則隻是稍作短暫停留,並未過多耽擱。
因為太後急切地想要立刻趕往東陽,於是眾人馬不停蹄地繼續前行。
就在這時,當隊伍來到容城城門口時,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裏突然傳出一道清脆悅耳的聲音:
“正銘啊,我聽聞那狄仁傑狄大人乃是這東陽的總督,不知道今日是否能夠有幸一睹他的風采呢?”
原來,說話之人正是那位太後。
為了拉近與八皇子李正銘之間的距離,她特意用一種極為親昵的口吻稱唿著他。
聽到太後的問話,李正銘趕忙快步走到馬車旁邊,恭敬地湊近車窗,迴應道:
“娘娘,實在是不巧啊。恐怕最近這段時間您都無法見到狄大人了。”
“狄大人因公事外出已有數日之久,而且目前看來,短時間內他應該還無法歸來。”
太後聞言不禁麵露疑惑之色,追問道:
“哦?竟然連如此位高權重的總督也需要親自外出處理事務嗎?難道他是去了京都不成?”
麵對太後的追問,李正銘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搖著頭迴答說:
“狄大人此次的行蹤頗為神秘,具體去向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曉。娘娘,咱們還是先進城歇息一下吧,舟車勞頓,想必您也累了。”
說完,李正銘便示意手下引領太後一行人的車隊緩緩駛入城中,根本沒給太後再發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