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怒君震群臣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24章 怒君震群臣
半個月的時光轉瞬即逝,羌國的永昌城依舊屹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城牆厚重,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與興衰。
城中的皇宮,飛簷鬥拱,氣勢恢宏,本應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征,此刻卻仿佛被陰霾所籠罩,一場前所未有的雷霆風暴正在這裏悄然醞釀。
皇宮之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平日裏沉穩冷靜的百裏中君,此刻卻像是變了一個人。
他的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將周圍的一切都焚燒殆盡。
隻見他猛地一抬手,將眼前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掀翻了出去,珍貴的瓷器、精美的文書散落一地,發出清脆而又刺耳的聲響,在空曠的宮殿中迴蕩。
他的手中,緊緊攥著一封書信,那封信已經被他捏得不成樣子,紙張皺巴巴的,仿佛在訴說著主人此刻內心的極度憤怒與痛苦。
而他如此生氣的根源,正是來自這封看似普通卻又意義非凡的信件。
百裏中君怎麽也無法相信,那個曾在他兒時給予溫暖懷抱、溫柔教導的母後,竟然會做出這般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直接前往大雍投降!
盡管在內心深處,他早有預感,隨著大雍勢力的不斷擴張,羌國或許會麵臨艱難的抉擇,但他萬萬沒想到,主動促成這一屈辱結果的,竟是自己的母後。
這還不是最讓他感到憤怒的。真正令他難以接受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朝堂上的臣子們還紛紛勸諫他放棄南離之地,說那是一塊難以守住的燙手山芋,放棄是為了保存羌國的實力。
當時他雖心中不悅,但也在權衡利弊。
可如今,這封信卻像是一記沉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臉上。
前腳臣子們剛說完那些話,後腳這封信就到了。
這隻能說明,除了個別幾個與他一心的忠臣,其餘的人,恐怕早就已經和大雍暗中勾結,背叛了他,背叛了羌國!
看完信的那一刻,百裏中君心中的怒火徹底爆發。
他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情緒,猛地將龍案上的東西一掃而空,那些象征著皇權的擺件、文件紛紛落地。
他單手用力扶著龍案,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另一隻手憤怒地掃過朝堂上的群臣,大聲怒吼道:
“說!你們是不是早就與大雍串通一氣,來禍害我羌國的百年基業?”
他的聲音在宮殿中迴蕩,充滿了憤怒與質問,眼神中透露出的失望與決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寒而栗。
群臣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嚇得紛紛跪地。
有的大臣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不敢直視百裏中君的眼睛!
有的則低著頭,默不作聲,試圖逃避這尖銳的問題;還有的偷偷交換著眼神,似乎在盤算著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一時間,宮殿中隻剩下眾人慌亂的唿吸聲和衣物的摩擦聲。
在羌國的曆史長河中,那巍峨聳立的朝堂,曾經是神聖而莊重的所在。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光潔的石板地麵上,金磚熠熠生輝。
朝堂之上,君臣共議國家大事,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羌國的興衰榮辱,每一次探討都是為了讓羌國的百姓能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那時,這裏是智慧碰撞的舞台,是決定羌國命運的中樞,君王與臣子們心懷天下,為了國家的昌盛齊心協力。
可如今,這曾經充滿希望與力量的朝堂,卻被一層陰霾所籠罩,猜忌與背叛的氣息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曾經的肝膽相照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官員們之間的互相算計、勾心鬥角。為了權力和利益,他們不惜出賣靈魂,背叛國家與君主。
百裏中君站在這朝堂之上,看著眼前這令人作嘔的一幕,心中滿是悲涼與憤怒。
他的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卻又陌生的麵孔,這些曾經在他身邊信誓旦旦、忠心耿耿的臣子,如今卻讓他感到無比的陌生。
他想起往昔,自己為了羌國的發展,夙興夜寐,不辭辛勞,對這些臣子們也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可換來的,竟是這般的結果。
滿朝官員們此時都低著頭,看著已經瘋狂的百裏中君,想說話,卻又不敢說。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偶爾有人抬起頭,與百裏中君憤怒的目光對視,又迅速低下頭去,仿佛那目光是一把利刃,能將他們刺穿。
沒有人知道如此憤怒的百裏中君會做出什麽不得了的舉動。
在這寂靜壓抑的朝堂裏,官員們心中各自打著算盤。
萬一一個不小心,觸怒了龍顏,被百裏中君來個滿門抄斬,那可就徹底玩大了。
家中的嬌妻美妾、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都將受到牽連。
他們的命運,或許就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而徹底改變。
有了如此想法,他們緊閉雙唇,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然而,他們的不敢說話,卻像是一把鹽撒在百裏中君的傷口上,隻是讓他更加的憤怒了。
隻見百裏中君大手一揮,大聲吼道:
“來人!” 那聲音猶如洪鍾,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
一聲大喊,門外瞬間跑來了數十個禁軍。
這些禁軍身著鎧甲,手持長槍,整齊地排列在大殿之中,他們冷峻的麵容和銳利的目光,讓在場的官員們心中一驚,根本不知道百裏中君要做什麽。
然而,下一瞬,百裏中君直接下令:
“將他們給朕看著,誰敢起來,立即亂棍打出,他們不是不說話嗎?那就都跪著好好想想該如何騙朕!”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胸膛劇烈地起伏著。
“有人想好了,就帶他來見朕,想不好,一直跪著!”
這兩句話,基本都是吼出來的,百裏中君的憤怒已經到達了極點。
說罷,他直接大步離開了大殿,留下的隻有那迴蕩在空氣中的餘音和一臉茫然的大臣們。
大臣們麵麵相覷,有的眼中滿是無奈,有的則露出了一絲不甘。
他們就這樣跪在冰冷的地麵上,心中思緒萬千。
...........
半個月的時光轉瞬即逝,羌國的永昌城依舊屹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城牆厚重,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與興衰。
城中的皇宮,飛簷鬥拱,氣勢恢宏,本應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征,此刻卻仿佛被陰霾所籠罩,一場前所未有的雷霆風暴正在這裏悄然醞釀。
皇宮之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平日裏沉穩冷靜的百裏中君,此刻卻像是變了一個人。
他的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將周圍的一切都焚燒殆盡。
隻見他猛地一抬手,將眼前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掀翻了出去,珍貴的瓷器、精美的文書散落一地,發出清脆而又刺耳的聲響,在空曠的宮殿中迴蕩。
他的手中,緊緊攥著一封書信,那封信已經被他捏得不成樣子,紙張皺巴巴的,仿佛在訴說著主人此刻內心的極度憤怒與痛苦。
而他如此生氣的根源,正是來自這封看似普通卻又意義非凡的信件。
百裏中君怎麽也無法相信,那個曾在他兒時給予溫暖懷抱、溫柔教導的母後,竟然會做出這般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直接前往大雍投降!
盡管在內心深處,他早有預感,隨著大雍勢力的不斷擴張,羌國或許會麵臨艱難的抉擇,但他萬萬沒想到,主動促成這一屈辱結果的,竟是自己的母後。
這還不是最讓他感到憤怒的。真正令他難以接受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朝堂上的臣子們還紛紛勸諫他放棄南離之地,說那是一塊難以守住的燙手山芋,放棄是為了保存羌國的實力。
當時他雖心中不悅,但也在權衡利弊。
可如今,這封信卻像是一記沉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臉上。
前腳臣子們剛說完那些話,後腳這封信就到了。
這隻能說明,除了個別幾個與他一心的忠臣,其餘的人,恐怕早就已經和大雍暗中勾結,背叛了他,背叛了羌國!
看完信的那一刻,百裏中君心中的怒火徹底爆發。
他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情緒,猛地將龍案上的東西一掃而空,那些象征著皇權的擺件、文件紛紛落地。
他單手用力扶著龍案,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另一隻手憤怒地掃過朝堂上的群臣,大聲怒吼道:
“說!你們是不是早就與大雍串通一氣,來禍害我羌國的百年基業?”
他的聲音在宮殿中迴蕩,充滿了憤怒與質問,眼神中透露出的失望與決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寒而栗。
群臣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嚇得紛紛跪地。
有的大臣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不敢直視百裏中君的眼睛!
有的則低著頭,默不作聲,試圖逃避這尖銳的問題;還有的偷偷交換著眼神,似乎在盤算著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一時間,宮殿中隻剩下眾人慌亂的唿吸聲和衣物的摩擦聲。
在羌國的曆史長河中,那巍峨聳立的朝堂,曾經是神聖而莊重的所在。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光潔的石板地麵上,金磚熠熠生輝。
朝堂之上,君臣共議國家大事,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羌國的興衰榮辱,每一次探討都是為了讓羌國的百姓能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那時,這裏是智慧碰撞的舞台,是決定羌國命運的中樞,君王與臣子們心懷天下,為了國家的昌盛齊心協力。
可如今,這曾經充滿希望與力量的朝堂,卻被一層陰霾所籠罩,猜忌與背叛的氣息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曾經的肝膽相照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官員們之間的互相算計、勾心鬥角。為了權力和利益,他們不惜出賣靈魂,背叛國家與君主。
百裏中君站在這朝堂之上,看著眼前這令人作嘔的一幕,心中滿是悲涼與憤怒。
他的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卻又陌生的麵孔,這些曾經在他身邊信誓旦旦、忠心耿耿的臣子,如今卻讓他感到無比的陌生。
他想起往昔,自己為了羌國的發展,夙興夜寐,不辭辛勞,對這些臣子們也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可換來的,竟是這般的結果。
滿朝官員們此時都低著頭,看著已經瘋狂的百裏中君,想說話,卻又不敢說。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偶爾有人抬起頭,與百裏中君憤怒的目光對視,又迅速低下頭去,仿佛那目光是一把利刃,能將他們刺穿。
沒有人知道如此憤怒的百裏中君會做出什麽不得了的舉動。
在這寂靜壓抑的朝堂裏,官員們心中各自打著算盤。
萬一一個不小心,觸怒了龍顏,被百裏中君來個滿門抄斬,那可就徹底玩大了。
家中的嬌妻美妾、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都將受到牽連。
他們的命運,或許就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而徹底改變。
有了如此想法,他們緊閉雙唇,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然而,他們的不敢說話,卻像是一把鹽撒在百裏中君的傷口上,隻是讓他更加的憤怒了。
隻見百裏中君大手一揮,大聲吼道:
“來人!” 那聲音猶如洪鍾,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
一聲大喊,門外瞬間跑來了數十個禁軍。
這些禁軍身著鎧甲,手持長槍,整齊地排列在大殿之中,他們冷峻的麵容和銳利的目光,讓在場的官員們心中一驚,根本不知道百裏中君要做什麽。
然而,下一瞬,百裏中君直接下令:
“將他們給朕看著,誰敢起來,立即亂棍打出,他們不是不說話嗎?那就都跪著好好想想該如何騙朕!”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胸膛劇烈地起伏著。
“有人想好了,就帶他來見朕,想不好,一直跪著!”
這兩句話,基本都是吼出來的,百裏中君的憤怒已經到達了極點。
說罷,他直接大步離開了大殿,留下的隻有那迴蕩在空氣中的餘音和一臉茫然的大臣們。
大臣們麵麵相覷,有的眼中滿是無奈,有的則露出了一絲不甘。
他們就這樣跪在冰冷的地麵上,心中思緒萬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