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絕境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26章 絕境
在那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氣氛原本凝重壓抑,群臣們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似乎連唿吸都怕驚擾了這死寂一般的氛圍。
然而,禁軍的一句話,卻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
這話一出,群臣皆是一驚。
“什麽意思?”
一位年邁的大臣率先打破沉默,他聲音顫抖,滿是不可置信,渾濁的雙眼瞪得滾圓,臉上的皺紋因震驚而更深了幾分,那模樣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誕的言語。
“什麽叫沒有機會了?難道陛下要殺了我們不成?”
另一位年輕些的官員也忍不住叫出聲來,他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朝服的衣角,身子微微顫抖,眼神中滿是恐懼與慌亂。
一時之間,大殿之中再次熱鬧了起來。
群臣們交頭接耳,聲音越來越大,嗡嗡聲不絕於耳,仿佛一群受驚的蜜蜂。
有人滿臉怒容,義憤填膺,似乎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冤枉;有人則神色慌張,左顧右盼,試圖從旁人的臉上找到一絲安慰或者答案!
還有人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似乎在努力分析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究竟意味著什麽。
隻有部分人沒有言語,他們靜靜地跪在原地,神色平靜。
這其中,有幾位大臣,他們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他們根本不相信百裏中君會做出什麽極端的舉動。
在他看來,殺他們?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朝堂之上,現如今各懷鬼胎,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此時殺人,那不正好給了他們名正言順的機會嘛!
這種事情,但凡動點腦子都能想的明白,百裏中君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現在就大開殺戒!
他在心裏暗自思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仿佛在嘲笑那些驚慌失措的同僚太過膚淺。
對於眾人的吵鬧,禁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
他們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寶刀,原本就冷峻的麵容此刻更添幾分威嚴。
他們嫌棄大臣們太吵,不耐煩地晃動手中的寶刀。
刀身反射出冰冷的寒光,在大殿中閃爍跳躍。
霎時間,整個大殿再次安靜了下來,仿佛被一層無形的力量所籠罩,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生怕稍有動靜就會觸怒這些如狼似虎的禁軍。
群臣跪的腿都要斷了,膝蓋處傳來鑽心的疼痛,可他們卻不敢有絲毫動彈。
然而另一邊,禦書房之中的百裏中也並沒有多好過。
隻見百裏中君一臉愁容的來迴踱步,他的眉頭緊緊皺成一個“川”字,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焦慮與無奈。
方才大殿中那些被架出來的人,其實百裏中君根本就沒見他們。
他現在的做法就是好好的晾一晾這些人,並沒有想過從中獲得什麽有用的方法。
他心裏清楚,這些大臣們平日裏勾心鬥角,各自為營,真正到了關鍵時刻,能指望他們出謀劃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開戰,用武力來解決,重新製定規矩,重新定義羌國的版圖。
這想法在他腦海中盤旋已久,他渴望通過一場戰爭來樹立自己的威望,改變羌國如今內憂外患的局麵。
隻是,百裏中君很清楚,與大雍開戰,跟找死沒有任何區別。
大雍國力強盛,兵強馬壯,軍隊訓練有素,武器裝備精良。
而羌國呢,雖然也有自己的軍隊,但無論是兵力還是戰鬥力,都遠遠不及大雍。
而且一旦給了大雍借口,那大雍便會毫不猶豫的朝著羌國發兵。
到了那個時候,他百裏中君就真成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他停下腳步,望向窗外,天空陰沉沉的,仿佛隨時都會壓下來。
想要指望這些群臣,是一點都指望不上了。
他滿心的失望與憤怒,拳頭不自覺地握緊,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想到此處,百裏中君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年郎,猛然坐在了地上,仿佛認命般的一樣,麵如死灰。
他的眼神空洞無神,整個人仿佛被抽去了靈魂,隻剩下一具軀殼。
他這才想起來他母後之前告訴他的話,叫他什麽都不要做,穩住民心才是對的。
那時的他雖然照做了,可根本不明白這背後的道理。
如今看來,他的母後早就要走出這一步了,至於為什麽這麽做,或許,這是他母後給他留的後路。
亦或者,這是給他們百裏氏留的後路!他越想越心驚,隻覺得背後一陣發涼。
一時之間,他像完全失去了目標一般,根本不知道他母後的做法是對是錯!
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與困惑之中,仿佛置身於一片黑暗的森林,找不到出口。
他迴想起小時候,姐姐總是溫柔地教導他,告訴他身為一國之君,要心懷天下,要懂得隱忍。
那時的他,天真無邪,總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而如今,當他真正麵臨這複雜的局勢時,才明白有時候隱忍,也解決不了問題。
就在這時,門口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緊接著一道低沉而恭敬的聲音響起:
“陛下,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兩位大人求見。”
這道聲音仿佛一道閃電,劃破了房間內的寂靜,將百裏中君從沉思中驚醒過來。
他的思緒如同被驚擾的蜂群一般,瞬間四散開來,然後又迅速聚攏,重新迴到了現實之中。
百裏中君定了定神,輕輕擺了擺手,緩聲道:
“宣!”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門外的侍從高聲應道:
“是,陛下!”
不一會兒,隻聽得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緊接著,兩道略顯蒼老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這兩人皆是步履蹣跚,腿腳似乎有些不自然,每走一步都顯得頗為艱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剛剛一直跪著,時間一久,雙腿自然會有些麻木和酸痛。
然而,盡管身體不適,他們的臉上卻都流露出一種恭敬和謙卑的神情。
“臣等,參見陛下!”
百裏中君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憐憫之情。他緩緩開口道:
“委屈二位愛卿了!”
........
........
在那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氣氛原本凝重壓抑,群臣們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似乎連唿吸都怕驚擾了這死寂一般的氛圍。
然而,禁軍的一句話,卻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
這話一出,群臣皆是一驚。
“什麽意思?”
一位年邁的大臣率先打破沉默,他聲音顫抖,滿是不可置信,渾濁的雙眼瞪得滾圓,臉上的皺紋因震驚而更深了幾分,那模樣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誕的言語。
“什麽叫沒有機會了?難道陛下要殺了我們不成?”
另一位年輕些的官員也忍不住叫出聲來,他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朝服的衣角,身子微微顫抖,眼神中滿是恐懼與慌亂。
一時之間,大殿之中再次熱鬧了起來。
群臣們交頭接耳,聲音越來越大,嗡嗡聲不絕於耳,仿佛一群受驚的蜜蜂。
有人滿臉怒容,義憤填膺,似乎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冤枉;有人則神色慌張,左顧右盼,試圖從旁人的臉上找到一絲安慰或者答案!
還有人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似乎在努力分析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究竟意味著什麽。
隻有部分人沒有言語,他們靜靜地跪在原地,神色平靜。
這其中,有幾位大臣,他們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他們根本不相信百裏中君會做出什麽極端的舉動。
在他看來,殺他們?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朝堂之上,現如今各懷鬼胎,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此時殺人,那不正好給了他們名正言順的機會嘛!
這種事情,但凡動點腦子都能想的明白,百裏中君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現在就大開殺戒!
他在心裏暗自思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仿佛在嘲笑那些驚慌失措的同僚太過膚淺。
對於眾人的吵鬧,禁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
他們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寶刀,原本就冷峻的麵容此刻更添幾分威嚴。
他們嫌棄大臣們太吵,不耐煩地晃動手中的寶刀。
刀身反射出冰冷的寒光,在大殿中閃爍跳躍。
霎時間,整個大殿再次安靜了下來,仿佛被一層無形的力量所籠罩,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生怕稍有動靜就會觸怒這些如狼似虎的禁軍。
群臣跪的腿都要斷了,膝蓋處傳來鑽心的疼痛,可他們卻不敢有絲毫動彈。
然而另一邊,禦書房之中的百裏中也並沒有多好過。
隻見百裏中君一臉愁容的來迴踱步,他的眉頭緊緊皺成一個“川”字,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焦慮與無奈。
方才大殿中那些被架出來的人,其實百裏中君根本就沒見他們。
他現在的做法就是好好的晾一晾這些人,並沒有想過從中獲得什麽有用的方法。
他心裏清楚,這些大臣們平日裏勾心鬥角,各自為營,真正到了關鍵時刻,能指望他們出謀劃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開戰,用武力來解決,重新製定規矩,重新定義羌國的版圖。
這想法在他腦海中盤旋已久,他渴望通過一場戰爭來樹立自己的威望,改變羌國如今內憂外患的局麵。
隻是,百裏中君很清楚,與大雍開戰,跟找死沒有任何區別。
大雍國力強盛,兵強馬壯,軍隊訓練有素,武器裝備精良。
而羌國呢,雖然也有自己的軍隊,但無論是兵力還是戰鬥力,都遠遠不及大雍。
而且一旦給了大雍借口,那大雍便會毫不猶豫的朝著羌國發兵。
到了那個時候,他百裏中君就真成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他停下腳步,望向窗外,天空陰沉沉的,仿佛隨時都會壓下來。
想要指望這些群臣,是一點都指望不上了。
他滿心的失望與憤怒,拳頭不自覺地握緊,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想到此處,百裏中君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年郎,猛然坐在了地上,仿佛認命般的一樣,麵如死灰。
他的眼神空洞無神,整個人仿佛被抽去了靈魂,隻剩下一具軀殼。
他這才想起來他母後之前告訴他的話,叫他什麽都不要做,穩住民心才是對的。
那時的他雖然照做了,可根本不明白這背後的道理。
如今看來,他的母後早就要走出這一步了,至於為什麽這麽做,或許,這是他母後給他留的後路。
亦或者,這是給他們百裏氏留的後路!他越想越心驚,隻覺得背後一陣發涼。
一時之間,他像完全失去了目標一般,根本不知道他母後的做法是對是錯!
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與困惑之中,仿佛置身於一片黑暗的森林,找不到出口。
他迴想起小時候,姐姐總是溫柔地教導他,告訴他身為一國之君,要心懷天下,要懂得隱忍。
那時的他,天真無邪,總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而如今,當他真正麵臨這複雜的局勢時,才明白有時候隱忍,也解決不了問題。
就在這時,門口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緊接著一道低沉而恭敬的聲音響起:
“陛下,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兩位大人求見。”
這道聲音仿佛一道閃電,劃破了房間內的寂靜,將百裏中君從沉思中驚醒過來。
他的思緒如同被驚擾的蜂群一般,瞬間四散開來,然後又迅速聚攏,重新迴到了現實之中。
百裏中君定了定神,輕輕擺了擺手,緩聲道:
“宣!”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門外的侍從高聲應道:
“是,陛下!”
不一會兒,隻聽得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緊接著,兩道略顯蒼老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這兩人皆是步履蹣跚,腿腳似乎有些不自然,每走一步都顯得頗為艱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剛剛一直跪著,時間一久,雙腿自然會有些麻木和酸痛。
然而,盡管身體不適,他們的臉上卻都流露出一種恭敬和謙卑的神情。
“臣等,參見陛下!”
百裏中君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憐憫之情。他緩緩開口道:
“委屈二位愛卿了!”
........
........